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腭裂患儿的中耳功能状态与病程以及腭裂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腭裂患儿的诊疗经过,其中男44例、女32例,接受腭裂手术时年龄为6~23个月。记录其新生儿听力筛查,腭裂修补术前、术后3个月、1~2年、2~4年及5年的病史以及电耳镜检查、声导抗、听觉诱发电位测试等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中耳功能状态的变化。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从腭裂病程看,除外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耳功能异常的比例逐渐较少(χ²=12.130,P<0.05);从腭裂分型看,软腭裂、不完全腭裂、完全腭裂发生中耳功能异常的比例存在差异(χ²=8.316,P=0.016);从手术月龄来看,中耳功能是否正常与手术时月龄无关(P>0.05);从耳科处理及结局看,虽然腭裂患儿中耳功能异常的比例较高,但适时接受鼓膜置管手术者仍占比很小。结论腭裂患儿中耳功能长期存在异常,且与腭裂程度、病程相关,需要建立完善的长期随访与多学科干预机制。

  • 标签: 腭裂 中耳 听力 中耳炎, 伴渗出液 随访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儿女,87 d龄,出生后因右侧躯体片状红色斑块伴同侧肢体畸形于2012年1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右下腹、右臀部、右侧会阴部、右腿及右足部见明显红色斑块,表面附着黄色鳞屑,边界清楚,无明显渗出及异味;右下颌、右颈部、右腋下及右手第1~4指指背见淡黄色疣状增生;右足第2、3、4趾只有1个趾间关节且甲板缺如。右足X线片显示右足畸形及骨质缺损。诊断:CHILD综合征。患儿间断口服阿维A胶囊,外用凡士林、他卡西醇软膏、弱效糖皮质激素软膏6年余,用药时皮损可缓解,停药易反复,后改外用辛伐他汀软膏2年。皮损随年龄增长等比例增大,患肢较健侧肢体生长速度稍快。至2020年1月患儿右下颌、右颈部及右手第1~4指皮损消退,右手第5指出现新发带状疣状增生性斑块,右小腿皮损较前稍好转;无其他系统受累表现。

  • 标签: 皮肤表现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CHILD综合征
  • 简介:摩固欧综合征(Morquiosyndrome)——粘多糖病第Ⅳ型,此病较少见,复习国内文献报告约20例。我科于1986年收治同胞姐妹二例(见封三图八、九),行双下肢截骨矫形,术后随访8年,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例1:高××,女性,15岁,住院号1051,1986年因左膝疼痛、变形四年,加重半年就诊。检查,一般情况好,智力正常,身高125cm,外貌正常,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脊柱无畸形。双上肢关节松驰,双肘关节可过伸15°。右膝外翻,外翻角30°,左膝轻度内翻,内翻角10°,双膝被

  • 标签: 截骨矫形 肢关节 膝外翻 外翻角 粘多糖病 双肘关节
  • 简介:摘要:儿科重症患儿的疾病预后与长期随访是医学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儿科重症患儿往往面临着严重的疾病和治疗挑战,他们的疾病预后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有效的长期随访策略可以帮助及时识别并干预潜在的后遗症和并发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康复护理,以实现患者的全面康复。

  • 标签: 儿科 疾病预后 长期随访
  • 简介:从事肝癌外科20余年,开了无数的刀。10年前手术过的患者,至今仍有40余人存活至今。当然今后还会有更多病人加入到术后长期生存者的行列。每当想起这些,就会感到莫大的安慰,同时也为自己所从事的医学专业而自豪。在这些患者中,有一个叫青青的小孩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青青患病时的年龄只有一岁半。

  • 标签: 患者 长期随访 肝肿瘤 长期生存者 肝癌 外科
  • 简介:【摘 要】目的:有针对性的分析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希望为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这个阶段内到我们医院进行治疗的4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对于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个组别,分别是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而针对观察组患者采用对照组基础上的外科手术以及呼吸机联合治疗方法,然后通过长期随访工作,针对患者所呈现出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对比能够显著看出,观察组患者所呈现出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显著地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重症肌无力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侧声带麻痹导致发音障碍患者行声带外侧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的临床长期随访观察结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03年7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因单侧声带麻痹致发音障碍并于支撑喉镜下行自体脂肪声带外侧注射术的163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6例,女77例,年龄9~73(34.50±12.94)岁。比较患者手术前后主观听感知评估(GRBAS评估)、客观声学评估、嗓音障碍指数(VHI)量表评价及频闪喉镜检查。所有患者随访1~18年,中位随访时间6年。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63例患者中术前轻度声嘶(G1)17例(10.4%),中重度声嘶(G2~3)146例(89.6%);频闪喉镜下见患侧声带呈弓形,固定于旁正中位或外展位,声门闭合不良。术后139例患者(85.3%)发声恢复正常(G0),18例(11.0%)患者轻度声嘶(G1),6例患者(3.7%)中度声嘶(G2)。其中,131例患者(80.4%)声嘶明显改善,29例患者(17.8%)声嘶轻度改善,3例患者(1.8%)声嘶无明显改善。患者的客观声学参数中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噪谐比(NHR)和最长发声时间(MPT)均有明显改善,VHI评分亦明显好转。频闪喉镜下见患侧声带内移,声门闭合改善,声带黏膜波接近或恢复正常。当脂肪注射量为3.0~4.5 ml时,术后3个月内患者的主观听感知评分G、R、B、A改善更为明显,VHI和MPT均自术后1年明显好转。双侧声带注射时,自术后1个月起B、A评分较单侧注射明显改善(术后1个月单双侧注射对比:tB评分=1.42,tA评分=1.51,P值均<0.05)。结论声带外侧声门旁间隙自体脂肪注射填充手术治疗单侧声带麻痹引起的发音障碍远期疗效良好,手术疗效与脂肪注射剂量和注射侧别有关。

  • 标签: 声带麻痹 声门闭合不良 声带注射填充术 自体脂肪 发音障碍
  • 简介:目的长期随访一组采用双侧脑深部电刺激(DBS)丘脑底核(STN)的帕金森(PD)病人,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95例PD病人在我院接受了双侧STN-DBS手术。术中采用微电极记录STN的外放电信号,刺激电极测试病人症状改善情况及副反应阈值。分别在术前术后1年、3年和5年采用UPDRS评分评估PD病人"开/关"两种状态下的症状改善程度。结果术前对照,PD病人术后5年"关"状态运动评分改善率为60.3%;日常生活评分的改善率为54.2%。语言是运动评分中唯一没有改善的症状。异动症除外,术后1年"开"状态下运动评分没有显著改善。第1年和第5年"开"状态下运动迟缓、姿势障碍和步僵症状较术前均有加重。术后第5年异动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PD病人双侧STN-DBS术后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关"状态下运动评分和"开"状态下异动症均明显改善。术后第1年和第5年比较,行动迟缓、语言、姿势异常、步僵和认知功能的障碍均有加重。

  • 标签: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底核
  • 简介:摘要:目的:我们的实践目的是通过长期随访护理,提高胃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方法:我们采用问卷调查、面对面访谈、电话咨询等多种方式收集患者信息,并进行定期的跟踪和评估。同时,我们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结果:1. 生存质量提高:通过长期随访护理,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包括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社交关系等方面。2. 复发风险降低:通过定期的复查和早期发现,患者的复发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3. 患者满意度提升:大多数患者对我们的随访护理模式表示满意,认为这种模式有助于他们的康复和长期生存。结论:综上所述,长期随访护理对于胃癌术后患者的康复和生存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合理的随访频率和内容,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我们的实践也证明,这种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因此,我们建议在胃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广泛应用这种长期随访护理模式。

  • 标签: 随访模式 延续性护理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涉窦脑膜瘤(MIMDS)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伽玛刀治疗的151例MIMDS患者的临床资料。151例患者中,原发性中、小型MIMDS 100例,术后残余MIMDS 51例;病变直径均<5 cm。脑膜瘤主要位于海绵窦(50.3%,76/151),其次为矢状窦(29.8%,45/151),其余部位包括窦汇区(8.6%,13/151)、乙状窦(6.0%,9/151)、横窦(5.3%,8/151)。151例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前肿瘤的中位体积为3.2 cm3(0.1~48.9 cm3),伽玛刀治疗的中位边缘剂量为14.5 Gy(5~42 Gy),中位等剂量曲线为50%(33%~70%)。治疗后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治疗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确定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PFS)。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MIMDS患者伽玛刀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70.9±33.6)个月(36~172个月)。151例MIMDS患者中,9例(6.0%)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视力下降3例(2.0%)、放射性脑水肿3例(2.0%)、脑积水2例(1.3%)、眼球突出伴溃疡1例(0.7%)。151例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后的总体5年、10年PFS分别为87.6%和78.8%。Log-rank结果表明,<60岁患者的PFS明显高于≥60岁患者,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患者的PFS总体高于单纯行伽玛刀治疗的患者(均P<0.05)。随访期间肿瘤复发22例(14.6%)。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28)和治疗方式(P=0.032)为MIMDS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伽玛刀是针对中、小型MIMDS及MIMDS术后残余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长期控制肿瘤的生长,且治疗后并发症少。

  • 标签: 脑膜瘤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伽玛刀 涉窦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伽玛刀治疗涉窦脑膜瘤(MIMDS)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行伽玛刀治疗的151例MIMDS患者的临床资料。151例患者中,原发性中、小型MIMDS 100例,术后残余MIMDS 51例;病变直径均<5 cm。脑膜瘤主要位于海绵窦(50.3%,76/151),其次为矢状窦(29.8%,45/151),其余部位包括窦汇区(8.6%,13/151)、乙状窦(6.0%,9/151)、横窦(5.3%,8/151)。151例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前肿瘤的中位体积为3.2 cm3(0.1~48.9 cm3),伽玛刀治疗的中位边缘剂量为14.5 Gy(5~42 Gy),中位等剂量曲线为50%(33%~70%)。治疗后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评估治疗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情况。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确定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PFS)。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影响MIMDS患者伽玛刀治疗后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70.9±33.6)个月(36~172个月)。151例MIMDS患者中,9例(6.0%)治疗后出现并发症,其中视力下降3例(2.0%)、放射性脑水肿3例(2.0%)、脑积水2例(1.3%)、眼球突出伴溃疡1例(0.7%)。151例患者行伽玛刀治疗后的总体5年、10年PFS分别为87.6%和78.8%。Log-rank结果表明,<60岁患者的PFS明显高于≥60岁患者,术后行伽玛刀治疗患者的PFS总体高于单纯行伽玛刀治疗的患者(均P<0.05)。随访期间肿瘤复发22例(14.6%)。多因素Cox分析结果表明,年龄(P=0.028)和治疗方式(P=0.032)为MIMDS患者肿瘤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伽玛刀是针对中、小型MIMDS及MIMDS术后残余肿瘤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长期控制肿瘤的生长,且治疗后并发症少。

  • 标签: 脑膜瘤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伽玛刀 涉窦脑膜瘤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移植带缝匠肌蒂髂骨瓣加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术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术后注意事项。方法自1999年9月至2006年2月对我院45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行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加带缝匠肌髂骨瓣移植术后回顾性分析,结果有3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6年2个月,除1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患肢短缩2厘米伴有约6%股骨头局部囊变(2个月股骨颈陈旧性骨折)外,其余均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带缝匠肌蒂髂骨瓣移植加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降低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率,是一种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较好方法。

  • 标签: 缝匠肌 髂骨瓣 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骶骨巨细胞瘤的治疗具有挑战性,肿瘤彻底切除与功能保留间存在矛盾,导致该部位手术难度加大,术后肿瘤的复发率很高。本文报告1例以平阳霉素辅助肿瘤供血动脉栓塞为主,综合治疗成功的巨大骶骨巨细胞瘤,追踪时间10年余。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垂体性巨人症的临床特征和长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18年12月31日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诊治、术后随访时间≥1年的垂体性巨人症患者,共24例。其中采用单纯单次手术9例、手术联合药物3例、手术联合放疗4例、手术联合药物和放疗7例、仅药物治疗1例。分析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和影像学资料。根据随访资料将患者分为治愈组和非治愈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差异。结果24例患者中,20例(83.3%)为男性;中位起病年龄为13(P25,P75:10,14)岁,中位诊断年龄为17.0(P25,P75:14.0,21.0)岁,中位病程为4.0(P25,P75:2.0,7.0)年。19例(79.2%)患者的首发症状为身高的快速增长。24例均为垂体腺瘤,其中21例(87.5%)为垂体大腺瘤。24例患者的中位随访时间为3.0(P25,P75:2.0,5.7)年,其中治愈组14例(58.3%),未治愈组10例(41.7%)。与治愈组比较,未治愈组的中位起病年龄晚[分别为11(P25,P75:7,13)岁、14(P25,P75:13,15)岁],诊断时中位生长激素水平高[分别为15.2(P25,P75:10.0,22.5) μg/L、58.8(P25,P75:20.8, 165.9)μg/L],肿瘤最大直径大[分别为(2.2 ±1.2)cm、(3.6±0.8)cm]、采用手术+药物+放射治疗的比例高(分别为1/14和6/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初步研究显示,垂体性巨人症具有男性和垂体大腺瘤所占比率高、和垂体大腺瘤易延误诊断的特点;随访资料显示其治疗达标率低,建议临床上关注生长过快的儿童青少年,实现早诊断、早治疗。

  • 标签: 巨人症 垂体肿瘤 生长激素 疾病特征 随访研究
  • 简介:<正>目的:美国泌尿外科协会指南规定,对无症状镜下血尿但疾病评估阴性的患者应该进行长达几年的随访随访项目包括尿细胞学检查、尿常规检查和门诊复查,重点检查是否患有膀胱癌。为了检验指南的正确性,选取年龄大于50岁,在膀胱癌筛查实验中检测到血尿,但在进行彻底疾病评估后未发现泌尿系肿瘤的男性病人,以及无血尿的实验参与者,对其进行了长达14年的调查随访。方法:1575名男性筛查实验参与者,每天用Ames检查剂在家中自己检测,14天为1周期,进行2周期,其中258人Ames检测阳性。经过显微镜尿液检验证实此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反映镜下血

  • 标签: 镜下血尿 无症状 评估 患者 泌尿外科 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的长期护理及随访,观察支架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按血管病变和颅内外支架处理方式分为分为两组,甲组为单一支架置入组,共32例;乙组为多支架置入组,共18例。术后一年内每月随访一次。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和易患因素、支架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较大年龄、有高血压病史,甲组患者明显多于乙组患者;而有糖尿病史、吸烟病史的患者,两组无显著差异。术后6-12个月随访再狭窄率为4.3%,术后1年随访单一支架组1例出现支架闭塞。结论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仍需加强术后长期随访及护理防止远期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血管成形术 颈动脉 狭窄 支架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 1例颈胸椎肿瘤并不全瘫作个案护理,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回顾 1例颈胸椎肿瘤患儿的责任制优质护理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 心理护理,通过仔细观察发现患者喜欢漫画,给患者画其喜欢的漫画走进患者心理,缩小心灵距离,取得患者信任与合作。建立专科护理团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围术期的前瞻性护理管理,预防出血、 DVT 、感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护理并发症,根据患者状态动态调整护理重点。 通过护理会诊、科学评估,做出准确判断,制定早期及全程康复指导计划。 制定个体化饮食计划、进行膀胱肠道功能评估并进行膀胱肠道康复训练,进行四肢肌力评估,根据不同的肌力情况采取肌力康复护理措施。最重要的是在患者出院当天,充分进行康复需求评估,根据患者预后及护理结局进行可行性目标设定,建立随访档案,按计划对患者进行长达半年随访、指导、追踪护理。 结果 患者 在住院期间依从性好,围术期未出现任何护理并发症, 术后第 14 天 顺利 康复出院, 缩短了患者住院日及降低了患者住院费用。 术后随访第二个月恢复二便功能,随访第三个月恢复行走能力,随访第六个月恢复慢跑能力,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结局。 结论 对颈胸椎肿瘤患者加强围手术期护理 及随访追踪指导 ,可提高治疗和护理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 。 在 此案例的 治疗护理过 程中, 善于思考、用心护理才能解决患者的问题,长期追踪,体现整体护理。有助于责任护士快速成长,有助于让护士获得职业成就感。本例颈胸椎肿瘤患者基于围手术期及出院后全程的康复训练追踪及指导 , 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结局,恰当的延伸随访护理服务可极大程度 提高治疗和护理 效果,有利于 于患者最大化康复和体现护理价值所在 。

  • 标签: 颈胸椎肿瘤 追踪随访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