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伟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08-09-19
  • 出处:《科学技术创新》 2008年第9期
  • 机构:摘要:着重从几个方面论述地下除铁除锰:既含铁地下水的形成;水中铁锰对生产和生活的危害;去除水中铁和锰的原理及方法;应用于齐齐哈尔市自来水集团富拉尔基自来水有限公司第三水源的工艺流程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高锰酸钾作氧化对含硫酸铝溶液进行试验研究。探讨了溶液pH、氧化用量、硫酸铝溶液浓度等因素对效率的影响。试验确定的最佳的铁工艺条件为,溶液pH为3.0,溶液中硫酸铝质量分数为30%,反应时间15min,反应温度(100±5)℃。产品中铁质量分数可降至0.27%。用X射线衍射表征了产品结构.

  • 标签: 含铁硫酸铝 高锰酸钾 去除
  • 简介:摘要现如今的生活饮用水源大多来源于周边的湖泊河流,我国众多地区出现水体总锰含量超标的现象。高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在水处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本文用高酸钾作为处理,通过对色度、浊度、UV254及锰浓度进行分析,研究水中锰的去除效果。

  • 标签: 锰浓度 氧化性 高铁酸钾 去除效果
  • 简介:对钴渣溶解后液原使用的中和法的情况和采用黄钠矾法后的现状进行了对比分析,介绍了采用黄钠矾法后,金属回收率、辅材消耗量等项指标有明显改善,提高了经济效益.

  • 标签: 黄钠铁矾 除铁 金属回收率
  • 简介:目的综合评价+维生素A与单纯补充对于改善营养状况的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历年来发表在PubMed、ScienceDirect、Ovid、维普中文科技期刊、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有关维生素A与营养状况的相关随机对照研究,并采用Stata10.0进行Meta分析。结果截至2010年3月,共纳入10个研究,680例参与者,其中维生素A联合治疗334例,单纯治疗346例。Meta分析中,5项研究显示维生素A联合治疗血清视黄醇升高高于单纯治疗(WMD=0.14,95%CI:0.04~0.23,P=0.006)。10项研究显示维生素A联合治疗血红蛋白含量的升高高于单纯治疗(WMD=4.18,95%CI:2.88~5.48,P=0.000)。5项研究显示维生素A联合治疗血清升高高于单纯治疗(WMD=1.33,95%CI:0.29~2.38,P=0.01)。5项研究显示维生素A联合治疗与单纯治疗血清铁蛋白改变的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0.73,95%CI:-4.82~3.35,P=0.72)。5项研究显示维生素A联合治疗与单纯治疗转铁蛋白饱和度改变的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WMD=2.51,95%CI:-0.22~5.256,P=0.07)。结论本文Meta分析提示,维生素A联合改善营养状况的效果优于单纯治疗,但需要开展更多研究探讨其机制。

  • 标签: 维生素A 铁剂 铁状况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针对汽轮机排汽装置内部凝结水出口设计的装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更符合本工程的实际需要达到工艺流程简单,清理安装简便的要求。希望对广大同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优化 除铁装置
  • 简介:作为《液体离子筛》(中国专利,申请号:87100164、87200193,张怡代理)的实施例,是玉溪矿泉水镜像法。玉溪矿泉水,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北效11公里的红旗水库附近。老矿泉井的饮用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新开凿的矿泉井,深70余米,日出水量可达40吨,以气泡形式涌出地表面。味涩,俗名涩水。

  • 标签: 镜像法 除铁 离子筛 红旗水库 云南省玉溪市 涩水
  • 简介:基于一般分析试验煤样制备时,用磁铁将煤样中铁屑吸去对样品分析结果的影响,每个样品制备成两个分析试验煤样,一个样品按照标准要求制样,另一个样品去掉"用磁铁将煤样中铁屑吸去"的操作步骤。通过分析结果比对,不同制样过程对样品分析的数据不同。证实煤的制样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过程进行,不能因任何原因减步骤。

  • 标签: 分析试验煤样 制样 磁铁 铁屑
  • 简介:摘要针对汽轮机排汽装置内部凝结水出口设计的装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更符合本工程的实际需要达到工艺流程简单,清理安装简便的要求。希望对广大同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优化 除铁装置
  • 简介:摘要:针对汽轮机排汽装置内部凝结水出口设计的装置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优化设计,使其更符合本工程的实际需要达到工艺流程简单,清理安装简便的要求。希望对广大同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优化  除铁装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服和静脉对产后贫血患者输血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61例产后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入选的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研究组29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蔗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补血情况及输血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补血效果显著优于口服,且能有效降低输血率,在产后贫血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口服铁剂 静脉铁剂 产后贫血 输血率
  • 简介:对星子高岭土矿的理化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深加工试验,结果表明:星子高岭土是一种结晶较差的高岭石,工艺性能一般,Fe2O3含量一般大于1.3%,经深加工,可降低Fe2O3含量,一般可以达到陶瓷工业用高岭土的一、二级标准,为陶瓷产品高档化创造了条件。

  • 标签: 星子高岭土 矿物组成 高梯度磁选 除铁 陶瓷原料
  • 简介:粉煤灰是电厂煤粉高温燃烧后的固体废弃物,也是用于提取氧化铝和制备陶瓷、微晶玻璃、耐火材料等高附加值产品的潜在资源。粉煤灰中的杂质对制备上述制品的工艺选择和制品质量、性能均有重大影响。本文对内蒙古准格尔电厂高铝粉煤灰(CFB灰)进行了脱碳的实验研究。实验表明,粉煤灰经900℃煅烧2h,基本上可除去碳;的优化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20%,液固比5∶1,温度为80℃,搅拌时间为60min,率达80%以上。

  • 标签: 粉煤灰 除铁 酸浸 脱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乏症患者缺程度对口服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缺乏症的非妊娠期女性患者37例,以13例健康查体女性为正常对照,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缺性红细胞生成/储存不足(IDE/I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Hepcidin水平并进行口服吸收试验(OIAT),比较服后2 h血清(C2)与基线血清(C0)差值。结果IDA、ID/IDE、正常对照组Hepcidin中位数分别为4.9(2.17~32.86)、26.98(11.02~49.71)、69.89(42.23~138.96)μg/L(P<0.001),IDA组Hepcidin低于ID/IDE组(校正后P=0.005)和正常对照组(校正后P<0.001),但ID/IDE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220);OIAT IDA、ID/IDE及正常对照组C2-C0平均值分别为(35.30±21.68)、(37.90±14.06)、(23.57±10.14)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0、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HGB是缺乏症患者Hepcidin的独立影响因素,Hepcidin=-31.842-0.642*C0+2.239*SF+1.778*sTFR+0.365*HGB-0.274*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B)。未发现C2-C0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缺乏程度影响口服吸收,胃肠功能正常者缺乏越重,口服吸收越多,ID/IDE较IDA吸收减缓。Hepcidin较OIAT更能区分不同缺乏程度的口服吸收。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口服铁剂吸收试验 铁吸收 铁调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缺乏症患者缺程度对口服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贫血中心门诊就诊并确诊缺乏症的非妊娠期女性患者37例,以13例健康查体女性为正常对照,分析缺铁性贫血(IDA)、缺性红细胞生成/储存不足(IDE/ID)患者及正常对照者Hepcidin水平并进行口服吸收试验(OIAT),比较服后2 h血清(C2)与基线血清(C0)差值。结果IDA、ID/IDE、正常对照组Hepcidin中位数分别为4.9(2.17~32.86)、26.98(11.02~49.71)、69.89(42.23~138.96)μg/L(P<0.001),IDA组Hepcidin低于ID/IDE组(校正后P=0.005)和正常对照组(校正后P<0.001),但ID/IDE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220);OIAT IDA、ID/IDE及正常对照组C2-C0平均值分别为(35.30±21.68)、(37.90±14.06)、(23.57±10.14)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0)。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C0、血清铁蛋白(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和HGB是缺乏症患者Hepcidin的独立影响因素,Hepcidin=-31.842-0.642*C0+2.239*SF+1.778*sTFR+0.365*HGB-0.274*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RET-HB)。未发现C2-C0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缺乏程度影响口服吸收,胃肠功能正常者缺乏越重,口服吸收越多,ID/IDE较IDA吸收减缓。Hepcidin较OIAT更能区分不同缺乏程度的口服吸收。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口服铁剂吸收试验 铁吸收 铁调素
  • 简介:1例65岁女性患者因缺铁性贫血给予琥珀酸亚铁0.1g口服、37欠/d,第2天出现恶心、反酸及腹泻;第3天ALT155U/L,AST438U/L;第4天ALTT470U/L,AST867U/L。考虑为急性药物性肝损伤,停用琥珀酸亚铁,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465mg静脉滴注、1次/d。1周后患者胃肠道症状缓解,ALT37U/L,AST25U/L。给予蔗糖注射液100mg静脉滴注,隔天1次,用药10d,患者未出现消化道症状及肝功能异常,10d后Hb上升至97g/L。6个月后患者再次出现缺铁性贫血,给予硫酸亚铁维生素复合物口服、1片/d,第4天ALT98U/L,AST209U/L,停用硫酸亚铁维生素复合物并给予护肝治疗,3d后ALT36U/L,AST34U/L。随访3年,患者缺铁性贫血反复发作,每次给予蔗糖注射液静脉补铁,未再出现肝损伤。

  • 标签: 亚铁化合物 药物性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