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治疗血肿的适应症,注意的问题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微创血肿清除技术治疗各种血肿患者84例。结果84例病人高血压脑出血67例。6例脑疝病人术后散大侧瞳孔回缩,意识状态有改善;穿刺针留置时间3~7天。治愈33例(ADL评分100分);42例好转,其中生活自理14例,1例植物人状态;死亡8例,死亡率达9.5%。优于传统的治疗方法。结论血肿微创清除血肿的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血肿 高血压性脑出血
  • 简介:当脑损伤后内出血致压增高,脑组织受压而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称为血肿。具有易变、多变、突变的特点,是脑损伤中较常见的危急重症。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是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的关键。

  • 标签: 颅内出血 血肿清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血肿清除患者的护理方式和效果。方法选取62例高血压血肿清除的患者,采用微创血肿清除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加强引流管的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结果62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病情痊愈,35例患者的病情好转,还有4例患者治疗无效,变成植物人,其余12例患者在治疗中死亡,治疗有效率达到了74.2%,死亡率为19.4%。结论手术前要注意内科并发症的处理,降低压,手术后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减少感染和并发症,可以提高血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 颅内血肿 血肿清除 护理
  • 简介:摘要血肿是脑损伤中最常见、较严重的继发性病变。此类患者病情凶险、发展变化快,严重危及患者健康和生命,应尽早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室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应对,配合手术医生,迅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中紧密配合手术进程,以达到顺利完成手术、控制病情、保障患者手术安全有效的目的。

  • 标签: 颅内血肿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清除是脑出血重症患者采取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本文就采用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清除术后患者预后情况与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颅内血肿穿刺清除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血肿微创清除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40例行血肿微创清除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术前、术后护理措施,观察并统计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发生便秘2例、下肢静脉血栓0例、肺炎0例,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护理满意度为95%。结论:对行血肿微创清除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护理后患者的病残率,为促进预后效果,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 标签: 颅内血肿 微创清除术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肿微创清除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50例进行血肿微创清除的患者在中密切配合,手术之后严密监察病情,加强头部引流管的监护和压的监护,进行早期必要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结果50例进行血肿微创清除治疗之后,其中42例痊愈,8例患者死亡,,治愈率达84%。结论通过对血肿患者在进行微创清除治疗后再实施科学合理护理,具有促进病情的恢复,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致残率和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

  • 标签: 颅内血肿 微创血肿清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措施。方法我院199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血肿病人826例,其中62例术后再次继发血肿。结果本组62例继发血肿病人治愈或好转55例,5例死亡,2例植物生存状态。结论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血肿包括①原血肿手术部位再出血;②多发性血肿的非手术部位血肿形成;③压骤减致其他部位出血。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

  • 标签: 颅内血肿 清除术 继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内积气的原因,预防及对策,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微创血肿清除出现内积气的原因,总结预防及处理方法。结果手术36例,出现内积气的22例,发生率61%。主要原因为手术治疗过程中操作不当。通过调整头位及穿刺针方位,引流管高度;检查并封闭穿刺通道,经引流管用震荡手法小负压抽吸处理,22例内积气全部吸收。结论内积气应该以预防为主,而且是能够避免,规范细致的手术操作是关键。一旦发生内积气应予恰当的方法处理。

  • 标签: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颅内积气 脑出血
  • 简介:目的探讨环钻开颅清除血肿的疗效与优势。方法对52例血肿患者,根据血肿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口径的环钻进行开颅,与同期收治的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和传统的骨瓣开颅治疗患者3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环钻开颅手术时间短[观察组:对照组,(1.2±0.3)h:(2.0±0.5)h,P〈0.01],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观察组:对照组,(10.86±3.59)d:(17.34±6.35)d,P〈0.01],病死率低(3.8%)。结论环钻开颅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较快。

  • 标签: 颅内出血 创伤性 环钻术 颅骨切开术
  • 简介:本文目的是总结微创血肿清除的护理体会;方法是回顾分析我院附属医院2000年4月至今86例微创血肿清除的术前准备、手术配合、术后护理;结果是除13例极重症脑出血患者死亡外,其余人恢复满意.结论是良好的术前准备和手术配合,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严格控制血压,做好引流管护理、高热护理和预防压疮的护理,对成功抢救脑出血患者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护理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引流管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镜下血肿清除与开颅血肿清除在高血压脑出血(HICH)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绵阳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HICH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10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镜组与开颅组,每组54例。观察2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手术时间与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再出血、感染、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情况。对比2组患者术后3周的GC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预后分级差异。结果镜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中出血量均低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周时镜组中意识清醒及轻度意识障碍患者的数量多于开颅组,重度意识障碍及深昏迷或脑死亡的患者数量少于开颅组;且术后6个月时镜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高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扩大翼点入路去大骨瓣血肿清除式相比,神经镜技术提高减少了手术时间与中出血量,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预后,在手术治疗HICH的过程中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血肿清除术 神经内镜 预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血肿清除术后继发对侧血肿的发生时间,形成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我们自1989年9月~2001年8月收集共9例,行血肿清除.结果9例第一次手术回病房后,昏迷4例,手术对侧瞳孔逐渐增大24h再次CT复查,发现对侧血肿.另5例在第一次手术后48h复查CT,均提示手术对侧血肿,血肿量在30-80ml,其中5例为脑挫裂伤伴硬脑膜下血肿,中线结构移位明显,2例为颞枕部硬膜外血肿,2例为颞叶脑血肿.硬膜外血肿2例和颞叶脑血肿2例手术治疗,预后良好.5例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立即行手术治疗,清除血肿,4例血肿清除后脑搏动较弱,5例均行硬膜减张缝合并去骨瓣.手术后死亡3例,2例手术后有偏瘫.结论一侧外伤性血肿在手术后继发血肿的发生率为0.8%~2.2%,多发生在48~72h之内[1].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急性压增高引起的血管自主调节丧失,血管床扩张淤血,脑血管内外压力差增大可能也是重要因素[2].并且常在脑挫裂伤的基础上继发出血,亦可因过度换气,使用脱水降压剂及去骨瓣减压不当使压骤降有关.

  • 标签: 急性颅内血肿 清除术 继发对侧颅内血肿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穿刺行血肿清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文总结了67例血肿(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54例,慢性硬膜下血肿11例,急性硬膜外血肿2例)行CT引导下穿刺清除。结果本组病例一次穿刺成功率100%,穿刺抽吸术后,病死率明显降低(8.9%),生存率(9I.1%)及生存质量明显提高,其疗效高于其他疗法。结论(1)CT不仅在血肿的诊断上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血肿穿刺定位定向上也有较大的应用价值;(2)尿激酶对清除残存血肿,解除梗阻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CT引导下 穿刺 颅内血肿 尿激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治疗脑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0例患者应用YL一1型一次性使用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穿刺抽吸,血肿液化及引流,治疗脑出血。结果100例患者中,高血压性脑出血98例,慢性硬膜下血肿2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行血肿微创清除,在治疗过程中安全,损伤小,治疗效果及预后好,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