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赵莉 谢鹏雁 耿斌 王征 罗庆锋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22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医院消化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消化科 100034,北京大学医学部非编码RNA医学研究中心 100191,北京医院病理科,国家老年医学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 1007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对急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括约肌压力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数字抽签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迷走神经背核假毁损(假毁损组)、迷走神经背核毁损(毁损组)、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后迷走神经刺激(毁损后刺激组)。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假毁损两周后,给予大鼠食管胃交界处滴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90 min,分别于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假毁损前、后及滴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结束60 min后行食管括约肌压力测定,对照组直接测定。手术后毁损刺激组大鼠在食管滴酸前15 min和结束后15 min予电流刺激左侧迷走神经干30 min。滴注结束60 min后处死动物。取食管段组织观察食管炎症程度及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毁损组大鼠两周后食管括约肌压力较前下降(34.0±8.9)cmH2O比(25.9±8.8)cmH2O(P<0.05),滴注盐酸胃蛋白酶结束60 min后食管括约肌压力较前下降(18.6±3.6)cmH2O(P<0.01);毁损后刺激组大鼠食管括约肌压力升高(22.3±2.9)cmH2O比(18.6±3.6)cmH2O(P<0.05);两周后假毁损组大鼠食管括约肌压力无明显变化,滴注盐酸胃蛋白酶溶液结束60 min后食管括约肌压力升高(30.0±9.5)cmH2O比(37.8±5.8)cmH2O(P<0.05)。毁损组大鼠食管段炎症较假毁损组大鼠食管段炎症加重(P<0.01),炎症因子肿瘤坏死-α、白细胞介素(IL)-6、IL-1β、前列腺素E2表达增加(P<0.01);迷走神经刺激后食管段炎症及炎症因子表达下降(P<0.01)。结论迷走神经背核毁损导致食管括约肌压力下降,加重急性食管炎模型大鼠食管炎症与损伤,迷走神经刺激可加强食管括约肌压力,改善食管段炎症。

  • 标签: 迷走神经 食管括约肌,下段 食管炎
  • 简介:探讨食管段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5年7月56例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行经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加吻合器食道下段横断再吻合术的临床资料。术后患者随访0.5~5年,随访率96.4%(54/56)。术后再出血率3.6%(2/56),术后食道静脉曲张消失率为98.2%(55/56),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1.8%(1/56),术后无吻合狭窄及肝性脑病病例。1例术后3年死于肝癌。食管段横断吻合联合断流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安全有效。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吻合术
  • 简介:摘要食管括约肌功能异常是胃食管反流病发病的重要病理学基础。磁性括约肌增强器固定在食管外的食管括约肌功能区,静息状态下磁珠间吸引力可协助关闭食管括约肌,起到抗反流作用。国外动物实验、临床试验结果均验证了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安全性、可行性、有效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用于治疗难治性或合并巨大食管裂孔疝的胃食管反流病,也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胃底折叠术对比研究结果显示两者临床疗效无差异,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术后保留打嗝、呕吐等功能,且操作简便,不改变消化道生理结构。磁性括约肌增强器远期效果不断提升,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已在国内初步开展,有望成为胃食管反流病治疗的重要选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胸外科手术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 食管括约肌,下段
  • 简介:目的观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7例食管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在机器人辅助下行腹腔镜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顺利完成手术,总手术时间平均139(83~222)min;机器人手术时间89(50~170)min.平均住院2d,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当日进食清流质,次日配方饮食.1例术后2个月症状复发,其余病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具有放大的三维成像和震抖过滤的远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适用于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这类要求高度精细动作的手术,能有效地预防食管穿孔和括约肌纤维切开不全,提高手术效果.

  • 标签: 机器人 腹腔镜 食管贲门括约肌切开术 食管贲门失弛缓症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不适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一类疾病。据报道,对于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磁性括约肌增强装置是抗反流手术的一种创新替代方法。尽管已在实践中使用,但对其评估方式知之甚少。本文于中英文数据库中检索出自2001年1月至2020年2月相关研究共51篇,并从机制、手术技术、效果评估、术后并发症及经济效益方面做出归纳总结。旨在系统性地总结和评估磁性括约肌增强装置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 标签: 磁性括约肌增强装置 胃食管反流病 抗反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国产磁性括约肌增强器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按照上海市胸科医院-胜杰康公司磁性括约肌增强器(SS-MSA)临床试验的纳入排除标准,于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前瞻性入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胸外科19例GERD患者,在腹腔镜下完成SS-MSA植入术。男性14例,女性5例;年龄(32.2±7.3)岁(范围:22~50岁),身高(170.7±6.2)cm(范围:160~179 cm),体重(65.2±10.3)kg(范围:47.5~90.0 kg)。术后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24 h酸暴露总时间和反流总次数;次要疗效指标为受试者每天服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平均剂量,以及手术前后GERD-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表(GERD-Q)的各项评分。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患者GERD病史时间为19(54)个月[M(QR)]。手术时间为63(22)min,住院时间为3(2)d。未发生明显手术并发症。术后发生轻-中度吞咽困难14例,1~3个月逐步缓解;腹泻1例。1例患者术后1个月因严重吞咽困难接受磁环取出术,无腐蚀、穿孔、移位等。5例患者术后1年GERD-Q评分[11.0(4.5)分比6(1.0)分,t=4.274,P=0.013]、24 h酸暴露总时间[6.2(4.8)%比0.1(0.9)%,t=5.814,P=0.004]、DeMeester评分[23.72(16.20)分比0.96(3.10)分,t=6.678,P=0.003]均较术前明显下降。质子泵抑制剂复用率术后1、3、6、12个月时分别为6/18、5/15、3/10、1/5。结论SS-MSA植入术安全简单,住院时间短,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少,1年随访结果满意,可以作为治疗GERD的方法之一。

  • 标签: 胃食管反流 胸外科手术 磁性括约肌增强器 食管括约肌,下段
  • 简介:加拿大Tesco公司的新产品——套管下入系统结合了顶驱和套管钻井技术的优势,可以在下套管的时候使套管柱同时完成旋转、提放并循环泥浆等工作,在遇到困难井眼时还可以扩眼,与常规下套管的方式相比,具有安全、高效等特点,极大提高了下套管的成功率,在油田极具推广价值。

  • 标签: 下套管 顶驱 套管钻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89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行保守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开放手术取石等方法治疗。结果本组89例均治愈,12例自行排出结石,26例体外冲击波碎石,48例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3例开放手术取石。结论输尿管下段结石治疗应根据结石大小、成分、存留时间、肾积水情况、患者症状及意愿选择治疗方法,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及输尿管镜技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均具有安全性高,损伤小,碎石、排石成功率高等优点,是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输尿管下段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MLIFT)治疗括约肌间型肛瘘(ISAF)及经括约肌型肛瘘(TSAF)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纳入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进行ISAF与TSAF治疗的130例患者,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5例,采用行肛瘘切开挂线术的治疗方案,研究组65例患者应用MLIFT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92%(63/65)显著高于对照组87.69%(57/65)(P<0.05)。结论:改良MLIFT术治疗疗TSAF、ISAF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改良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括约肌间型肛瘘 经括约肌型肛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当前国家严格管控金融风险,PPP政策调整会使项目操作及融资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必须以项目为本做好前期工作、强调运营、合理分配风险,规范操作、合作共赢地推进PPP的投融资改革之路。

  • 标签: 金融监管 PPP
  • 简介:董家鸿教授、冷建军博士:胆胰肠结合部最重要的解剖结构是Oddi括约肌(sphincterofOddi,SO),正常的括约肌压力和相位收缩作用可调节胆胰液分泌和维持胆胰液正常流向,保持胆道无菌环境;Oddi括约肌功能异常可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事实上乳头狭窄、壶腹狭窄、胆道运动功能不良和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等都属于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sphincterofOddidysfunction,SOD)的范畴,但SOD的概念在我国尚未规范使用.

  • 标签: 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括约肌 诊断 治疗 胆胰肠结合部
  • 简介:摘要:本论文通过对电缆导管煨制弯管的设计计算方法论证,为类似电缆导管的弯管工艺提供参考。

  • 标签: 电缆 导管 弯管 下料 计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瘘道切开术治疗,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4%)与对照组患者(77.14%)相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应用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经括约肌型肛瘘患者的临床效果较佳。

  • 标签: 改良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 经括约肌型 肛瘘 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以顶管机下穿河堤引起“滑移”为例,对顶管施工造成地表建(构)筑物形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总结了相关施工经验,并提出后续采取的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希望对今后的施工有帮助。

  • 标签: 顶管 下穿河堤 河堤滑移 河堤加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