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46例使用固定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对骨折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归纳和分析。结果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7.8个月。其中,性愈合45例,未愈合1例。结论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及进行循序渐进的功能锻炼,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早期愈合及肢体功能恢复的保证。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骨外固定器 护理
  • 简介: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常见,处理不当会引发各种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卧床易并发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褥疮甚至造成死亡。目前多主张早期积极手术治疗,使患者可早期下床活动减少因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但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由于创伤较大、手术时间长、出血多等因素仍存在较高的风险。我院自2002年2月~2006年12月采用BioLink混合式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6例,疗效满意。

  • 标签: 混合式骨外固定器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治疗 早期下床活动 构型 长期卧床
  • 简介:目的探讨固定治疗创伤后感染性胫骨不连接的疗效.方法自1994年6月至2004年6月,应用固定治疗创伤后感染性胫骨不连10例,其中单侧固定支架5例,Ilizarov固定支架5例.结果所有胫骨不连7例得到愈合,愈合时间7~11月,平均8.5月;2例随访已5个月,见有明显痂生长;1例术后感染复发,经过随访11月,未见明显痂生长.结论固定具有使用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是治疗创伤后感染性胫骨不连接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骨外固定器 胫骨 骨不连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型加压固定(下称微固定)治疗手指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之间收治的手指骨折病人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对照组行夹板固定的方式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微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线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在有效率上对照组比观察组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固定治疗手指骨折效果良好,能够促进患者的快速恢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微固定 骨折 夹板
  • 简介:目的寻求一种对严重开放性胫腓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的有效固定方法.方法通过对38例此类骨折患者行胫骨固定,腓骨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随访36例患者,一期愈合33例,2例延期愈合,1例不愈合.愈合患者患肢功能良好.结论此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胫腓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 骨外固定器 复合固定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固定与内固定者在治疗胫骨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将84例胫骨骨折按固定方式分两组,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两方面比较.结果:固定组49例平均愈合时间148天,仅2例产生针道感染,1例复诊中发生移位.内固定组35例平均愈合时间204例,出现15例并发症.两者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固定治疗胫骨骨折范围广,愈合时间快、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固定牢靠,损伤少,经济.值得推广.

  • 标签: 有骨折 单侧外固定器固定 内固定 疗效
  • 简介:摘要近年来,固定作为治疗骨折的又一手段,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广泛性软组织损伤及缺损的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多发性骨折、有感染创面的骨折及其它骨折方面有其独到的作用和价值。

  • 标签: 骨外固定器
  • 简介:  3.1穿钉部位感染此为固定治疗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出现穿钉部位感染、关节屈曲障碍、不连与迟缓愈合、骨折再移位、血管与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共13例,固定治疗骨折术后穿钉部位感染是其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 标签: 四肢骨折 固定器治疗 外固定器
  • 简介:目的探讨动力固定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以来,采用该方法治疗Pilon骨折27例,按Ovadia和Beals分型,Ⅲ型9例,Ⅳ型12例,Ⅴ型6例.手术采用T型动力固定跨踝关节固定,对胫骨远端关节面采用经皮克氏针撬拨复位、克氏针或有限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术后1~3周松开外固定的动力锁纽,活动踝关节.结果术后27例均获得随访,功能评定按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良率达82.3%.结论有限内固定避免了软组织的并发症和不连,动力固定架使踝关节早期活动,避免了踝关节的僵直,因而是Pilon骨折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

  • 标签: PILON骨折 外固定器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临床中使用固定治疗的方法以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的时间范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研究的对象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共计 70 例。通过随机抽签的形式将入选的患者分成两个组,其中研究组 35 例患者通过骨科固定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 35 例患者则采取骨科常规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情况等指标。结果:经过统计,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更好,组间差异明显( P<0.05 );在时间指标方面,研究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同时骨折愈合时间也更短,均 P<0.05 ,有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方面,研究组出现 1 例并发症,对照组出现 2 例,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骨科中使用骨科固定进行治疗,能够收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促进骨折更快更好地愈合,推广价值较高。

  • 标签: 外固定器骨折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通过研究,发现更多的病人由于骨折的情况而被进行临床骨科上处理。病因也有许多,现在我国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其中一个的重要因素。因为骨折是骨科中比较严重的一类病症,会很容易地给病人心理带来痛苦的阴影,若没有及时进行处理得当,骨折病人的心理状况也会非常糟糕,既会严重危害到病人的身体健康,也会大大降低了病人的生命质量。所以为进一步提高对骨折病人的诊治质量与疗效,在临床上,骨科医生更加重视在诊断骨科病人的情况时所选用的方式。至于使用了哪些可以实现定位的设备更是十分重视。因此本文中,也就对骨科固定在临床上的诊断疗效到底如何与好坏程度来加以分析。

  • 标签: 医学骨科 外固定器 医疗效果
  • 简介:目的为组织工程及细胞生物技术修复负重骨节段性缺损的研究建立一种新的动物模型.方法选取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2组:4mm缺损组和6mm缺损组,每组12只.分别于大鼠右侧股骨干截制备4mm和6mm缺损,然后采用自行研究设计的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固定.术后0、2、4、8、12周影像学观察股骨对位情况、固定的位置及缺损的愈合情况.术后12周取材行组织学观察新生的生成情况.结果术后12周时大体观察见4mm缺损组缺损区已形成坚实的痂,显示牢固的愈合6mm缺损组缺损区为软组织包裹,两截端略显粗大,无性连接.术后2、4、8、12周X线评分显示:随着时间延长,4mm缺损组X线评分递增,12周时已有连续性痂桥接骨缺损区,缺损愈合6mm缺损组两端硬化、髓腔封闭,缺损不能愈合,不同时间点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12周时组织学观察4mm缺损组缺损区有大量的新生生成,连接骨缺损区6mm缺损组缺损区无性连接,由肉芽瘢痕充填.结论本研究为组织工程及细胞生物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动物负重骨节段性缺损模型.可调式单边外固定可以为大鼠的股骨缺损模型提供足够的稳定.

  • 标签: 外固定器 模型 动物 大鼠 骨缺损
  • 作者: 高树辉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雅安市名山区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100)【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93-02在日常生活中骨折的发生几率较大,其包括许多种治疗方法,传统的治疗主要是利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术,极易造成复位不稳,进而出现骨折畸形,增加了治愈的难度。当前外固定器的应用比较普遍,那么外固定在临床骨科中究竟扮演着什么角色呢?1什么是外固定器?外固定器内部材质主要是不锈钢材料,为单边式构型,利用多向钢针结构固定整体框架施加压力,包括固定夹、万向接头以及连接杆等结构部件,还包括克氏针。多向钢针对于穿针位置无严格要求,比较随意,还可在其中夹持1~2枚克氏针(半径为0.75mm)。和其他针相比较,克氏针有较强的把持力,不易松动。万向接头可和钢针固定夹实现实现完美的结合,还可以根据患者年龄和疼痛忍受程度及骨折不同类型适当的进行调整。连接杆通常是在钢针固定夹的底端卡着,一般是通过对整体连接杆上多向钢针固定夹的位置进行调整达到调整骨折的目的。它所具有的优势包括:(1)这种手术方法便于操作,无需把伤口广泛切开,只需常规麻醉,具有较小的创伤面积;(2)可对骨折端发生的旋转移位等情况进行纠正,可全方位调整骨折,并在康复时通过调整对轴线偏差进行有效的纠正;(3)这种手术方法和弹性固定的相关标准相符合,比传统方式有较好的固定性,还能使应力遮挡最大减少,使骨折端能持续的感受到应力的刺激;(4)对粉碎性骨折疗效较好,可最大程度实现固定和复位;(5)外固定器手术可在修复软组织的过程中观察其换药,避免换药过程中发生骨折异位情况。2使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的好处大部分骨折在治疗之后容易有畸形等问题出现,和早期不当处理有直接关系,使骨折部位复位恢复不良,主要是由于在采用石膏进行固定或其他固定术后对于骨折的移位情况没有及时处理,或对夹板的使用要求没详细了解。所以对于骨折患者骨折部位正确的进行矫正和管理对骨折能否有效治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也是骨折治愈的重点。使用外固定器治疗骨折是一种经常使用而且比较实用的治疗手段,假如骨折部位的皮肤损伤情况比较严重,固定器可以对其内部的断骨进行有效的固定,还能实时掌握软组织部分的情况,通过综合分析其愈合效果和愈合率进行下一步治疗。3外固定器在各种类型骨折中的应用(1)对于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假如对于开放性骨折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护理,既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在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中使用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经验,以提高临床业务能力。方法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开放性骨折,在处理上既要使骨折复位固定,又要兼顾软组织的修复,因此使用传统的方法治疗有相当的难度。本文报告近年来在我院推广使用固定治疗48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病人,均取得满意的效果。结果全部病人骨折愈合良好,软组织修复良好。结论使用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是一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但必须预防针道感染、螺丝松动等并发症。

  • 标签: 外固定器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固定治疗法在骨科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间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骨科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间和治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科固定架治疗骨折患者能有效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科 外固定器 骨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