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认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异质性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以骨髓无效造血和外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多数伴有染色体异常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有转化为白血病的风险。MD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造血干细胞/祖细胞、骨髓微环境及其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在疾病发生、

  • 标签: 微环境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靶向治疗
  • 简介:贫血是指血红蛋白水平的下降,也是最常见的血液疾病。其发病率在各地差异甚大,但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约为30%。在发展中国家由于食物匮乏和/或肠道寄生虫致机体失血,贫血的患病率较高。在英国,有10%的健康妇女有某种程度的缺铁。当血红蛋白水平中度下降(Hb>lOg/d1)时,

  • 标签: 白血病潜伏期 贫血症 急性白血病 FAB 血液病 综合病症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水平。方法对78例MDS血象、骨髓象、形态学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外周血减少36例(46%),二系减少18例(23%),分类可见幼红细胞34例(44%),幼粒25例(32%),贫血75例(97%),中、重度贫血62例(79%),表现为大细胞正细胞贫血异常54例(69%)。10例难治性贫血患者病态造血不明显(12.8%)。结论MDS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液学改变繁杂,缺乏特异性。由于MDS这些特点,使其诊断白血病尤其显得困难,特别是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时。

  • 标签: 骨髓增生 综合征
  • 简介:<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种源于造血干-祖细胞水平损伤而产生的克隆性疾病,常同时或先后累及红细胞、白细胞及巨核细胞系造血祖细胞,引起周围血红细胞、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部分MDS患者可逐渐进展为急性白血病,故又称之为白血病前期。但是,近年临床发展,一半

  • 标签: 克隆性疾病 白血病前期 巨核细胞系 骨髓增生 病态造血 急性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AG方案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MDS-RAEB)的近期疗效。方法24例患者均接受CAG化疗方案,具体如下阿克拉霉素(ACR)10~14mg•m-2•d-1,于第1~4天,第9~11天或6mg•m-2•d-1,第1~8天或第1~14天静滴;阿糖胞苷(Ara-C)10mg•m-2,于第1~14天皮下注射,每12h1次;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μg•m-2•d-1,于第-1~14天皮下注射。当白细胞计数高于10×109/L时暂停G-CSF。完成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治疗失败患者则退出观察,有效者继续接受1个疗程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CAG化疗方案,临床有效18例(占75%),其中完全缓解(CR)9例(占37.5%),部分缓解(PR)10例(占41.7%),5例进展为白血病。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结论CAG方案治疗MDS-RAEB行之有效,且毒副反应较轻。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难治性贫血伴原始细胞增多 CAG方案 阿糖胞苷 阿柔比星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简介:摘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有效治疗方式非常有限,主要根据个体化差异和不同的风险等级(通过修订的国际预后评分系统)制定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随访观察、红系造血刺激剂治疗、祛铁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来那度胺治疗、去甲基化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等。治疗策略的局限性是未来临床试验重要的探索方向,目前关于治疗MDS的多个临床试验尚在进行中,但仍有必要对MDS的分子和遗传数据进行整合,运用到临床实践中来优化治疗方法。文章对MDS目前的治疗方案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分子靶向治疗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利度胺、环孢素 A和亚砷酸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7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13例)和治疗组( 14例)。对照组给予雄激素、全反式维甲酸或小剂量化疗、干扰素等治疗,疗程 6个月;治疗组给予沙利度胺、环孢素 A治疗,根据患者耐受情况维持 3~ 6个月;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效率 78.57%( 11/14),对照组总效率 46.15%( 6/1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沙利度胺 环孢素 A 亚砷酸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诊断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水平。方法对78例MDS血象、骨髓象、形态学及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外周血减少36例(46%),二系减少18例(23%),分类可见幼红细胞34例(44%),幼粒25例(32%),贫血75例(97%),中、重度贫血62例(79%),表现为大细胞正细胞贫血异常54例(69%)。10例难治性贫血患者病态造血不明显(12.8%)。结论MDS临床表现不典型,血液学改变繁杂,缺乏特异性。由于MDS这些特点,使其诊断白血病尤其显得困难,特别是形态学改变不明显时。

  • 标签: 骨髓增生 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为一组异质性嗜血干细胞疾病。特点是病态造血和高度向急性白血病转化。老年MDS患者尤多见于60岁以上者。常伴有其它慢性疾病。现将我院收治20例老年人MDS病例报告如下。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老年人 急性白血病 疗效评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6月间收治的19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初发外周血血象、骨髓象、临床表现、染色体变化、IPSS评分等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本组病例发现血涂片和骨髓涂片细胞结果明确提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比较本组WHO分型中各亚型染色体核型异常的发生率,RA和RCMD是两组预后有差异,RCMD预后好于RA(p<0.05)。本组中有行细胞遗传学检查,异常结果涵盖了MDS染色体异常构成表现中大多数的类型。以9号染色体改变为最多见,IPSS显示19例中,低危组有1例,中危组14例,高危组4例。高危组转急性白血病有差异(p<0.05)。结论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涂片、骨髓活检、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可诊断本病、特别是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预后因素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4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病程中ABO血型检定及抗体的变化。方法:采用血型血清学试验检测ABO血型抗原强度变化。结果:血型抗原减弱或丢失者占17例(37.0%),A抗原最容易减弱或丢失,ABO抗体也可以减弱。结论:吸收放散试验、血型物质检测及家系调查可以防止误定ABO血型。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ABO血型
  • 简介:淫羊藿苷对MDS模型大鼠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各模型组大鼠均可见病态造血,淫羊藿苷对MDS模型大鼠外周血病态造血的影响各模型组外周血可见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淫羊藿苷对MDS模型大鼠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略)

  • 标签: 凋亡影响 增生异常 大鼠骨髓细胞
  • 简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源于造血干(祖)细胞水平损伤而引起的一组克隆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贫血,有时有感染和出血,外周血象呈一系或多系细胞减少,骨髓有显著的病态造血.随着细胞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MICM)的应用,WHO于2000年发表了MDS分型方法,进一步明确了MICM在MDS诊断、分型、分期和预后判断中的临床价值.骨髓活检切片作为病理学方法在MDS法、美、英(FAB)分型中的重要价值已被广泛认识,本文对我院MDS骨髓活检切片进行观察分析,以判断骨髓活检切片在MDSWHO2000分型中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活检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