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下高频热水消融(high-fequencyinducedthermotherepy,HITT)治疗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的疗效、副作用和并发症。方法使用HITT治疗56例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病人(男44例,女12例)的64个病灶(其中8例病人有2个病灶),56例病人中42例为原发性肝癌(HCC),14例为结直肠癌肝转移。肿瘤直径1.6~7.0cm(平均3.5cm)。其中HCC病人先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再行HITT治疗。HITT的治疗效果通过治疗后1个月复查螺旋CT评估。结果通过对术后1个月CT影像学资料的观察,结果显示64个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的48(75%)个病灶完全坏死。肿瘤直径〈3cm的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0%(27/30);3~5cm的病灶完全坏死率为72%(13/18);〉5cm的病灶未呈现完全坏死。没有病人治疗后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本研究显示HITT是治疗直径〈3cm经TACE治疗后的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癌病人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方法,而它对3~5cm的病灶相对有效。

  • 标签: 高频热水消融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肝癌
  • 简介:吸入性损伤综合治疗措施中,机械通气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若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将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机械通气引起的肺部过度牵张能够导致炎性细胞因子聚集、内皮和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肺部液体平衡失调及明显肺组织损伤。为减轻机械通气所致肺损伤,近年倡用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肺功能不全,潮气量6~8mL/kg、吸气平台压小于或等于30cmH2O(1cmH2O=0.098kPa)、

  • 标签: 烧伤 吸入性 高频通气 高频喷射通气
  • 简介:[目的]观察用高频电刀手术治疗痔疮的护理效果。[方法]对46例用高频电刀手术治疗痔疮的病人,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各项护理。[结果]手术后创面愈合良好,无出血感染。[结论]高频电刀在痔切除术中具有疗效好、疗程短和术后疼痛轻、出血少的优点。

  • 标签: 痔疮 高频电刀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 作者根据本院高频治疗机的使用情况,总结该设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故障,分析原因,并作出维修处理,最后提出使用保养经验,供同行参考。

  • 标签: [] 高频治疗机 肿瘤热疗 故障 维修 保养
  • 简介:摘要运用高频超声对88例乳腺炎做诊断并进行藏医药治疗随访,高频超声在对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随访中优于钼靶X线摄影、红外线检查及针吸活检等检查,是一项有用的首选方法。

  • 标签: 高频超声 藏医药 乳腺炎 随访分析
  • 简介: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据统计已婚妇女约50%~70%患宫颈糜烂,如不及时治疗治疗不当,将进一步发展成为CIN或宫颈癌,而且年轻宫颈癌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80%的患者确诊时已发展为浸润癌,对妇女健康威胁极大。本院2006年10月至2008年3月采用高频电切(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427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宫颈糜烂 电切治疗 高频电切 妇科常见病 LEEP刀 已婚妇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刀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妇科门诊2007年1月至今共1568例各种宫颈良性疾病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送病理检查,并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治愈率98.8%,有效率100%,病理诊断升级8例,下降3例。2-3月复查宫颈光滑,无颈管粘连。结论高频电刀具有操作简单、安全省时、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佳、可提供完整病理标本等优点,是目前诊治宫颈良性病变的理想方法,配合宫颈阴道镜下活检,可提高宫颈癌检出率、降低发病率,改善女性生活质量。

  • 标签: LEEP刀 宫颈疾病 治疗
  • 简介:传统机械通气(CMV)技术的不断完善,使吸入性损伤(inhalationinjury,INI)患者的呼吸支持状况得以改观,但仍有部分患者采用CMV无效或发生严重气压伤(通气性肺损伤)[1].在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措施之前,呼吸支持的水平亟待提高,因此,探讨高频通气(HFV)的治疗效果具有现实意义.

  • 标签: 高频通气 治疗 吸入性损伤 抗炎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应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34例患儿肺不张的护理。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收治34例肺不张患儿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治疗临床完整资料。结果本组34例患儿经过高频振荡通气治疗后,肺通气功能改善,治愈出院。结论高频振荡通气作为肺保护措施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增加气体的交换量。缩短带机时间,是一种安全性好、疗效肯定的机械通气方法。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肺不张 护理Nursing care of high-frequency oscillatory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ulmonary atelectasi
  • 简介:摘要:目的:检索古代医籍中便秘证治的经典组方,归纳其中高频药物,总结出古代便秘的主要治疗方法,为现代便秘的治疗提供思考。方法:以《中华医典》为基础,运用关键词检索法得到常用组方,使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9建立《中医古籍便秘方药数据库》,并用SPSS Statistic 23.0软件进行用药规律分析。结果:得到常用药物类型九种,总结古代医家对便秘的主要治疗方法八种。结论:治疗便秘应因证治法,因证选方,注重药物协同治疗

  • 标签: 便秘 经典方剂 用药规律 高频药物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以高频电刀手术应用于痔疮的临床效果展开探讨。方法随机抽取本院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间接治的痔疮患者为本次实验对象,共90例,并按照患者的意愿进行分组,两组中均包含45例患者。实施高频电刀手术治疗的为实验组,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治疗,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将高频电刀应用于痔疮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实验组相比都略逊一筹,差异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此次实验结果能够得出,高频电刀手术治疗痔疮的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治疗效果,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频电刀 痔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高频电波刀是一种新型超声高频电刀,能达到一定的深度,组织无炭化,能快速切除病变部位,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切割组织速度快,病人痛苦少,效果好,不需麻醉,切除组织可供病理诊断,不影响病理诊断。伤口愈合后极少形成瘢痕,术后3-6个月宫颈恢复自然状态。高频电波刀手术在电切的同时电凝,基本满意解决了术中出血问题,克服了冷刀锥切需麻醉,出血多和缝合困难的问题,避免了激光锥切热损伤大,是目前治疗重度宫颈糜烂的最佳手术方法。

  • 标签: 高频电波刀 重度宫颈糜烂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针对不同病程高频特发性耳鸣采用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方法的选择,并对耳鸣患者做长期的医疗效果访问。方法采取前瞻性随机对比的探究方法,将本院收治的216例患有耳鸣的患者依据患病时间的长短分为三组,即急性期组、慢性期组和亚急性期组,对三组的耳鸣患者均随机的采取三种药物医治方法中的一种进行医治,即血栓通+地塞米松+红花黄色素,红花黄色素+血栓通,血栓通。整个医治过程21天。医治过程中分别于三个时间点对三组患者的治愈情况以及临床治疗信息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医治结束以后,三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急性期为70.0%(49/70),亚急性期为54.2%(39/72),慢性期为56.8%(42/74)。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针对不同病程高频特发性耳鸣患者,采用药物治疗的医治作用各有不同,采用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可以代为辅助治疗

  • 标签: 耳鸣 随机对比方法 药物医治 临床效果
  • 简介:皮脂腺囊肿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头面、躯干等部位的常见病。既往多采用手术切除或囊内注射药物治疗,但易留瘢痕或易复发。我们采用高频电针打孔治疗本病2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高频电针 皮脂腺囊肿 囊内注射 意疗 瘢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在宫颈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50例宫颈疾病患者,采用高频电波刀(LEEP)分别进行电熨、环形电切除治疗,切除病变组织标本送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术中术后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疾病一次性成功率为96%(240/250),平均出血量3.6毫升。术后阴道分泌物明显减少,3例继发性出血,无宫颈粘连和感染发生,手术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结论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病变操作简单、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治疗效果佳,且可提供完整的病理标本。

  • 标签: 宫颈疾病 高频电波刀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手术治疗宫颈病变的护理干预,提高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11年4月至12月对53例在我院应用LEEP手术治疗宫颈病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结果53例患者手术时间平均约5分钟;术中出血约5-10ml;术后6-8周复查子宫颈伤口完全愈合,宫颈光滑、无出血和感染并发症,术后三个月行TCT和阴道镜检查未发现残留HPV、CIN。结论高频电波刀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去除病灶效果理想、并可保留完整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明显降低了宫颈癌的误诊率和漏诊率,非常适合众多的宫颈病变患者。护士对LEEP手术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预防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宫颈病变 高频电波刀 护理
  • 简介:摘要:慢性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有的针对慢性瘙痒的治疗方法存在着疗效不佳、副作用大等问题。现代医学基于电针治疗慢性瘙痒的临床实据,在离子通道、细胞活性、细胞因子趋化、神经传导等不同水平,对电针治疗慢性瘙痒的可能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本文概述了近期对电针治疗慢性瘙痒的外周和中枢层面作用机制研究,为进一步探索电针治疗慢性瘙痒的机制提供线索。

  • 标签: 电针 慢性瘙痒 细胞因子 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