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黏膜肿瘤患者进行消化内镜黏膜切除术并联合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价值。方法:针对性抽取70例本院2018年6月-2021年3月期间进行食管黏膜肿瘤治疗的患者,并在消化内镜黏膜切除术进行。为确保研究公平性,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行一般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差异化护理模式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评分71.4%,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食管黏膜下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进行总结与分析。方法对31例入住我科,并行EMR术的患者的临床诊疗经过、术前准备及术后观察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31位患者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术程顺利,经密切观察、精心护理后,均可康复出院。结论EMR是治疗消化道早期表浅肿瘤的有效方法,其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缩短住院时间起重要作用。

  • 标签: EMR内镜黏膜切除术 围手术期 术中配合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经内镜黏膜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黏膜肿瘤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32例黏膜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均行内镜黏膜隧道肿瘤切除术与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疼痛及负面情绪改善.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36.46±20.48)min,住院时间(6.47±0.51)d,切除率为100%,未出现出血、感染等并发症;护理后疼痛评分(2.86±0.61)分,SAS评分(34.18±3.52)分,SDS评分(34.01±3.94)分.结论:经STER治疗黏膜肿瘤患者行护理干预效果理想,可有效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

  • 标签: 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黏膜下肿瘤 护理
  • 简介:摘要宫腔镜技术是当前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在当前临床中正在广泛发展,对于宫腔镜下子宫黏膜肌瘤切除手术患者在手术开展过程中,需要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制定统一的规范,下面本文针对我科室宫腔镜下子宫黏膜切除手术患者在围术期的医护工作开展情况加以分析和认识,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促进患者及其家属主动和医护人员进行沟通交流,消除误会和矛盾,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黏膜 肌瘤切除术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黏膜切除术治疗胃肠黏膜隆起性病变的护理配合效果。方法选取50例胃肠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分为25例一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和围术期护理(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护理配合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成立(P>0.05)。结论内镜黏膜切除术配合围术期护理,能显著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增加手术安全性预防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治愈效果。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黏膜隆起性病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与黏膜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直肠癌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医院收治早期直肠癌患者50例,将应用EMR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EMR组,将应用ESD治疗的25例患者纳入ESD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整体切除率、术后远期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治疗费用均低于E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整体切除率、1年、2年和3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穿孔、迟发性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直肠癌患者应用EMR与ESD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ESD手术相对复杂,时间较长,但能够提升整体切除率,降低远期复发率,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而手术费用较高,可依照患者意愿酌情选择不同手术进行治疗。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直肠肿瘤 复发率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经黏膜隧道肿瘤切除术( 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肿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88例上消化道黏膜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I组 44例患者采用 STER治疗, II组 44例患者采用黏膜肿瘤挖除术( ESE)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 100%。 I组病变切除时间为( 46.41±3.09) min,长于 II组的( 18.82±2.03) min,钛夹缝合时间为( 3.47±0.26) min,短于 II组的( 8.03±1.16) min,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黏膜肿瘤采用 STER治疗,创面缝合时间短于 ESE,切除病变时间较长,但是总体手术时间相当。

  • 标签: 内镜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 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镜经黏膜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治疗上消化道黏膜肿瘤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8例上消化道黏膜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44例患者采用STER治疗,II组44例患者采用黏膜肿瘤挖除术(ESE)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成功率为100%。I组病变切除时间为(46.41±3.09)min,长于II组的(18.82±2.03)min,钛夹缝合时间为(3.47±0.26)min,短于II组的(8.03±1.16)min,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上消化道黏膜肿瘤采用STER治疗,创面缝合时间短于ESE,切除病变时间较长,但是总体手术时间相当。

  • 标签: 内镜 内镜黏膜下肿瘤挖除术 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为早期胃癌患者实施内镜黏膜剥离手术治疗和内镜黏膜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 2017年 11月 -2019年 10月,将我院 164例早期胃癌患者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各 82例,为参照组行内镜黏膜切除手术治疗,针对研究组实施内镜黏膜剥离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指标、大块切除率指标、完全切除率指标、治愈性切除率指标,以及局部复发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手术过程持续时间指标长于参照组( P< 0.05)。研究组的大块切除率指标、完全切除率指标,以及治愈性切除率指标高于参照组,研究组的局部复发率指标低于参照组( P< 0.05)。结论:为早期胃癌患者实施内镜黏膜剥离手术治疗,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胃癌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临床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镜黏膜肿物切除术的护理配合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消化道黏膜病变患者88例,根据消化道病变情况分为观察组(上消化道黏膜病变)及对照组(消化道黏膜病变),各44例。对照组实施肠镜黏膜肿物切除术并配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胃镜粘膜肿物切除术并配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完成情况、手术治愈情况及术后并发症,以评价护理配合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完成率、手术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镜黏膜肿物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实施护理配合对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有着积极意义,手术完成情况及治愈情况理想,患者术后并发症少,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黏膜下肿物切除 胃镜 肠镜 护理配合
  • 简介: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是一种跨学科的、综合的、深化整体护理的整体医疗护理工作模式,是为具有特定诊断和治疗的患者群体制定的一种清晰明确的常规护理模式,是一种具有时间性和顺序性的整体服务计划,包含了质量保证、循证医学、护理学等多种专业的先进的管理思想与方法,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一类特殊患者所设定的工作路线图或表格[1]。让患者照此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

  • 标签: 胃息肉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内镜黏膜切除术应用于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样本来源: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接受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治疗的患者,共 90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切除组和剥离组,剥离组实施内镜黏膜剥离术(简称: ESD),切除组实施内镜黏膜切除术(简称: EMR),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指标。结果:切除组手术时间少于剥离组,而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剥离组( P< 0.05);切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4.44%)显著低于剥离组( 33.33%)( X2=12.2562, P=0.0004)。结论:为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患者实施 EMR,患者术后恢复快,虽然住院时间较长,但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肠早癌采用内镜剥离术(ESD)与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88例消化道早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46例行ESD治疗,42例行EMR治疗,计算两组完整切除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ESD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43例(93.5%),EMR组中黏膜完整切除的有29例(69.0%),ESD组黏膜完整切除率显著高于EMR组(P<0.05)。迟发型出血、穿孔、感染等并发症在ESD组发生2例次(4.8%),在EMR组发生18例次(39.1%),ESD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EMR组(P<0.05)。结论消化道早癌采用ESD术治疗效果优于EMD术,前一种术式黏膜完整切除率高,并发症发生了低。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 消化道早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内镜黏膜切除术应用于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样本来源: 2018年 11月~ 2019年 11月接受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治疗的患者,共 90例,按照奇偶法将样本均分为切除组和剥离组,剥离组实施内镜黏膜剥离术(简称: ESD),切除组实施内镜黏膜切除术(简称: EMR),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临床指标。结果:切除组手术时间少于剥离组,而住院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多于剥离组( P< 0.05);切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 4.44%)显著低于剥离组( 33.33%)( X2=12.2562, P=0.0004)。结论:为平坦型胃肠道黏膜肿瘤患者实施 EMR,患者术后恢复快,虽然住院时间较长,但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mucosal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对于早期胃癌治疗效果,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0例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0例行EMR术,另外80例行ESD术。比较EMR组与ESD组的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局部复发率、手术时间、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结果EMR组的大块切除率、完全切除率和治愈性切除率均低于E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的局部复发率高于ES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的手术时间较ESD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MR组与ESD组的出血发生率和穿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os)。结论与EMR相比,ESD具有更好的切除效果,降低了局部复发率,是治疗早期胃癌的较好选择。

  • 标签: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镜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EMBL)治疗食管黏膜良性肿瘤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接受EMBL治疗的25例食管黏膜良性肿瘤患者,分析临床资料及疗效并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全组2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均为一次性切除,手术平均时间为(26.4±7.9)min,2例术中出血,内镜止血成功,术后无穿孔和食管狭窄的发生,术后1~2d出现轻微胸痛症状,自行缓解。结论EMBL可作为食管黏膜良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操作简便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内镜下多环黏膜套扎切除术 食管黏膜 良性肿瘤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剥离术(ESD)治疗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4年5月—2017年8月)收治的LST患者44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ESD组16例给予ESD治疗,EMR组28例给予EMR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ESD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长于EMR组、完整切除率和整块切除率明显高于EMR组、复发率明显低于EMR组,均P<0.05。结论两种术式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若LST病灶>2mm可选择ESD,虽然手术时间较长,却能更彻底的切除肿瘤,降低复发率。

  • 标签: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子宫黏膜肌瘤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川北医学院妇科采用宫腔镜电切除术治疗68例子宫黏膜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8例患者均在宫腔电切镜手术均顺利完成,0和I型黏膜肌瘤均一次切除干净;Ⅱ型黏膜肌瘤21例一次全部切除干净,3例大部分切除。无一例发生子宫出血、穿孔、水中毒等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无肌瘤复发,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满意率100%。结论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黏膜肌瘤疗效显著,而且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宫腔镜电切除术 子宫 黏膜下肌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小儿结肠息肉黏膜切除术(EMR)的护理。方法对32例小于8岁的结肠息肉患儿在内镜下行EMR,并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32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息肉切除,无感染、出血、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EMR是治疗小儿结肠息肉安全、可靠的方法,熟练的医护配合和积极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内镜 黏膜下切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