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今年是首次来中国和举办"中国风格钢琴作品比赛"(1934年)的八十周年,为纪念这两件事,特将我过去采访曹安和先生和戴世佺先生的采访录整理发表。其中有许多关于的新资料,可以供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历史有兴趣的人们参考。

  • 标签: 回忆 琵琶 中国风格 1934年 钢琴作品 发展历史
  • 简介:<正>先生逝世是在中国刚刚打倒“四人帮”以后。他是一位热爱中国,热爱中国音乐的西方作曲家。他曾经想定居中国,曾经拜如山先生为师甚至为义父。然而大动乱的年代,他不可能如愿以偿,留居中国,不得不在日本侵略中国以前离开中国。从此

  • 标签: 四人帮 周年纪念 中国音乐 侵略中国 中国风格 日本作曲家
  • 简介:与鲁迅通信问题小议廖辅叔1990年我写过一篇短文《鲁迅音乐萧友梅》,发表在1990年第一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上。其中提到美籍俄罗斯音乐家齐曾经给鲁迅写信,请他写一部中国题材的歌剧。鲁迅在1936年5月28日的日记上写道:“得G.Chere...

  • 标签: 鲁迅先生 通信问题 《红楼梦》 曹雪芹 歌剧脚本 中央音乐学院
  • 简介:<正>自从一九三七年四月,我在缪天瑞先生主编的《音乐教育》月刊上发表了那篇题为《话别车列普宁先生》的短文以来,时光流逝已经过去四十五个年头,我无时不在怀念着这位寄身异国的良师益友,他的音容笑貌宛然如在眼前。不久前见到李士钊学弟,他和我谈起了先生。据他所知,这位杰出的作曲家与钢琴家,业已于一九七七年九月二十七日在法国

  • 标签: 所知 教导 教授 巴黎 评选活动 音乐教育
  • 简介:美籍俄裔作曲家、钢琴家齐曾于本世纪30年代来到中国,并委托肖友梅在"国立音专"举办'征求中国风味的钢琴曲比赛"。本文从此音乐历史事件阐述出发,论证了中国近现代中西音乐文化交融时期。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影响。

  • 标签: 钢琴音乐创作 中国音乐 民族风格 民族音乐 中国风格 贺绿汀
  • 简介:<正>在中国音乐发展史上,学堂乐歌的出现标志着近现代史的开端及西方音乐在中国的广泛传播。这一潮流所产生的直接结果,便是1927年,中国第一家培养音乐人才的专业学校——国立音乐院在上海的成立。这无疑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事业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但同时,学校的西制教育,导致自觉或不自觉地轻视传统的趋势,从而使中国的音乐教育几乎处于全盘西化的状态,造成近代音乐发展与古代传统音乐之间出现了断层。这时候,一个外国人的到来,却对中国音乐创作的民族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这个人就是著名的俄裔

  • 标签: 创作民族化 中国音乐 音乐创作 民族风格 音乐教育 世界乐坛
  • 简介:<正>北屯往北往西到布尔津哈巴河一带就是额斯河,在北屯就可以感受到额斯河潮润清爽的气息。王老师住在北屯的最北边,紧挨着大片的田野,阿尔泰山近在眼前。山前辽阔的原野一下子让北屯给挡住了,北屯也不是什么大地方,无非是一片高高低低的房舍,从中心到边缘,房子越来越低。王老师的房子肯定是平房,王老师上班的小学校有一栋四层高的楼房。王老师骑上自行车不紧不慢十五分钟到学校。这一段路也是旷野与房舍的分界

  • 标签: 额尔齐斯 北屯 中国小说学会 中短篇小说集 三十里 白桦树
  • 简介:<正>贝尔恩德·阿洛伊斯·曼(BerndAloisZimmermann)1918年3月20日生于德国科隆。年轻时曾从雅纳赫(P·Jarnach)和勒玛赫尔(H·Lemacher)学习作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加达姆斯塔特国际新音乐假期讲习班,创作上得益于福特纳(W·Fortner)和十二音音乐倡导者莱博维茨(R·Leibowitz)。1950~1952年,在科隆大学音乐学系任教。1958年后,在科隆大学执作曲教席,并主持电影、广播音乐的专业讨论课。作为德国先锋派作曲家,他先是受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后经不断努力,才确立起自己

  • 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士兵 斯特拉文斯基 歌剧创作 电子音乐 讨论课
  • 简介:有调查显示,在中国冷饮市场,70%至80%的销量来自于1~1.5元的冷饮产品,39%的消费者经常购买1.5元的冰淇淋,经常购买1元的占33.3%.两项合计达72.3%。

  • 标签: 冰淇淋 低价 冷饮市场 冷饮产品
  • 简介:著名社会学大师的时尚理论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系统和全面的时尚理论,但在现代社会运用时需要做出两点修正:其一,时尚的起源和传播途径是多元的;其二,时尚变迁的模仿-区分机制不仅仅局限于不同的阶层之间,在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和职业之间也发挥着作用。

  • 标签: 齐美尔 时尚 时尚理论
  • 简介:夏季是额斯河流域垂钓鲫鱼的黄金季节:由于洪水的消退,每年6月中下旬到8月底,额河主河道和大小支流,在平原河谷地带形成很多迂回曲折的天然钓场,由于河水流速变缓,很多河段形成了鲫鱼的安乐窝,在这里垂钓鲫鱼,往往是大获丰收的。

  • 标签: 额尔齐斯河 钓鲫鱼 夏季 河谷地 洪水 季节
  • 简介:文章对上音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料的整理与研究,阐述了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与国立音专有关的活动,展现他对中国音乐发展的关切和以自己的艺术报答社会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

  • 标签: 齐尔品 国立音专 文献整理
  • 简介:提起木德道吉(JakhadaiChimeddorji),中国蒙古学界无人不晓。他是内蒙古大学民族学科的创建者,也是人类学与民族学学科的带头人。他的履历足以证明他曾获得的工作成绩以及他的学术影响力。

  • 标签: 教授 学者 封面 民族学科 内蒙古大学 学术影响力
  • 简介:一个人活在世上,让人念叨是好人不容易,一个人故去以后仍让人经常怀念更不容易。著名书画家齐良迟老师虽然故去四年了,不但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的同志怀念他,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同志称赞他,而且北京书画界的同仁也佩服他。北京市文史研究馆的同志还在良迟老师故去三周年之际,千方百计地收集散落在各处的资料,为他出版画集。可见,一个人的人格魅力是多么的重要。

  • 标签: 齐良迟 老师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 艺术研究 人格魅力 书画家
  • 简介:<正>卓越的美籍作曲家亚历山大·(AlexanderTcherepnin,1899—1977)谢世已届十年,世界音乐事业因他的死亡而蒙受巨大损失。这位作曲家死得很突然,一九七七年九月廿六日,他正要去瑞士作全国巡回演出,不幸在巴黎猝然而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移居美国,晚年在美国生活和工作。直到他去世前的二十多年中,活跃于美国音乐界。他曾在芝加哥的圣保罗大学讲授作曲课程,又担任音乐杂志《克拉维》的双编辑之一,也作为指挥或钢琴家在许多音乐会上于观众见面。

  • 标签: 作曲家 人道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亚历山大 世界音乐 音乐家
  • 简介:满语gucu,语义为“朋友”,汉语音译为“古出”,常译为“僚友”“随从”“臣”等。在清太祖努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政权,与明朝角逐过程中,“古出”作为一股特殊的力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阶级关系的变化,“古出”集团发生分化,地位逐渐下降,尤其是八旗制度的建立更加明确了汗、诸贝勒与古出的等级关系,即恩养与被恩养的关系。

  • 标签: 努尔哈齐 古出 满语
  • 简介:<正>《卢克雷娅·博贾》是带序幕的二幕歌剧,唐尼采蒂作曲,意大利文台本由费利切·罗曼尼根据维克特·雨果的同名悲剧写成。剧情发生在十六世纪初的威尼斯和费拉拉。

  • 标签: 威尼斯 意大利 剧情 母亲 同名 十六世纪
  • 简介:摘要所谓“开放式教学”,指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冲破“闭合式”教学的怪圈,冲破课堂约束,参与社会实践,打破课程局限,做到各科相互渗透,形成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育人网络。

  • 标签: 思品教学开放式实践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