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所致,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大流行。随着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在全球的蔓延,儿童感染率上升,无症状感染者比例上升。儿童作为COVID-19的易感人群,在传播流行中具有重要公共卫生意义。目前,我国已批准抗病毒特效药物Paxlovid用于治疗伴有进展为重症高风险因素的轻-中度COVID-19青少年(年龄≥12岁,体质量≥40 kg),儿童人群应用仍然很有限。接种疫苗是控制大流行最有效和经济的手段,2021年5月我国开展儿童2019-nCoV疫苗接种,目前也有相关的评价研究报道。现就全球儿童2019-nCoV感染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疫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综述,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未来儿童的2019-nCoV疫苗接种策略。

  • 标签: 儿童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湖北武汉市暴发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并迅速发生在国内其他地区以及境外,形势岌岌可危。新发的COVID-19疫情严重且紧迫,给我们带来大量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如何最有效地控制人群传播?感染人数在什么时间达到最高峰?最高峰是多少?如何做到早期诊断?有哪些新的有效抗病毒药物?如何使用现有药物达到最佳疗效?是否能有效提高危重患者救治生存率?针对以上疑问,现从感染科临床医师的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思考。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2022年上海市经历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流行,出现了4万多例18岁以下儿童病例,不仅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而且对儿科医疗体系也带来很大影响。全市儿科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应对此次疫情,确保4万多例儿童病例的收治和危重症病例的救治,把医学人文关爱很好地融入医疗工作中,同时也保障了儿童基本医疗服务,积极做好媒体沟通和科普宣传,指导儿童和青少年掌握防护知识要点,树立疫苗接种的信心。迄今,上海收治的境外输入儿童病例和境内2019-nCoV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的儿童病例数居全国前列。初期的儿童2019-nCoV感染的精简诊治方案和医院防控措施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用性在此次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医疗工作中再次得到很好的验证和推广。现回顾总结上海儿童2019-nCoV感染的诊断、治疗和危重症救治的临床实践经验。

  • 标签: 儿童 诊断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奥密克戎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疫情进入比较严峻复杂的时期。为做好医务人员防控的同时完成糖尿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护理管理,及时发现及避免患者发生急性并发症。方法:本文采用提高患者自我血糖监测技术及胰岛素注射技术,患者学习高低血糖影响因素及规范处理低血糖等相关理论知识。结果:患者因新型冠状病毒隔离治疗期间能平稳的控制血糖,避免发生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等不良事件。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COVID‐19) 血糖 护理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CT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16日至2月6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5例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及胸部CT影像资料。分析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CT影像肺部病变分布位置、病变形态等特征。结果15例患儿中男5例、女10例,年龄4~14岁,其中初诊发热者5例、无症状者10例;鼻拭子或咽拭子病毒核酸初诊检测均阳性。初诊胸部CT影像,6例未见病变;9例显示肺部炎症,其中小结节磨玻璃影7例、斑片磨玻璃影2例。治疗3~5 d复查,病毒核酸转阴6例,其中2例患儿胸部CT炎症较前吸收减少,3例患儿胸部CT仍未见病灶,1例无明显变化;病毒核酸仍阳性者9例,其中6例胸部CT炎症表现无明显变化,3例复查胸部CT新见炎症,均表现为小结节磨玻璃影。结论儿童感染2019新型冠状病毒临床症状不典型,其早期影像学多表现为小结节状磨玻璃影。对于儿童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胸部CT及病毒核酸动态复查很重要。

  • 标签: 儿童 2019新型冠状病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作者: 刘佳 赵杭燕 黄瑾瑾 叶盛 汪伟 傅君芬 裘妃 付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耳鼻咽喉科,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手术室护理部,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医务科,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杭州 31005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护理部,杭州 310051,
  • 简介:摘要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的疫情防控是目前国家各行各业的首要、紧急任务。该病毒感染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及接触传播。儿童呼吸道异物是常见的耳鼻咽喉科急诊,高发年龄为1~3岁,常常引起气道梗阻,窒息,肺炎等并发症,部分可迅速危及生命。耳鼻咽喉科处理原则是急诊行直接喉镜+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因手术操作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须与患儿近距离接触,术中患儿反应性咳嗽等可产生大量飞沫或气溶胶,结合手术操作的特点,总结了2019-nCoV防控期间呼吸道异物急症手术诊疗建议,供儿童耳鼻咽喉科同仁参考。由于疫情变化,以及对病毒的认知的变化,后期可能做相关调整。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呼吸道异物 急诊 手术 防护 儿童 麻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免疫球蛋白M(IgM)和免疫球蛋白G(IgG)抗体检测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日至2020年2月17日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284例,其中205例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包括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的确诊患者186例,以及2019-nCoV核酸检测阴性但临床症状和CT检测结果符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患者19例,作为病例组。排除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其他疾病患者79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2019-nCoV IgM和IgG抗体检测。采用χ2检验对2019-nCoV IgM和IgG抗体检测和核酸检测结果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2019-nCoV IgM和2019-nCoV IgG的临床敏感度分别为70.24%(144/205)和96.10%(197/205),临床特异度分别为96.20%(76/79)和92.41%(73/79)。2019-nCoV抗体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95.63%(197/206),阴性预测值为91.03%(71/78),2019-nCoV核酸检测的阳性预测值为100%(186/186),阴性预测值为80.61%(79/98)。2019-nCoV抗体检测和2019-nCoV核酸诊断2019-nCoV感染的总符合率为88.03%(250/284)。结论血清2019-nCoV IgM和IgG联合检测可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有效筛查和诊断指标,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假阴性的有效互补。

  • 标签: 冠状病毒属 肺炎,病毒性 免疫球蛋白M 免疫球蛋白G 冠状病毒感染 血清学试验
  • 作者: 申昆玲 李兴旺 杨永弘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年第14期
  • 机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呼吸科,北京 100045 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北京 100015,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深圳 518038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市儿科研究所,北京 100045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已2年余,目前Omicron变异株已成为全球主要流行毒株,其传染性、免疫逃逸和重复感染能力强,给疫情防控带来很大挑战。现将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儿童中的流行现状、临床表现、疫苗对其保护效果、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及非药物干预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揭示当前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治工作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 标签: 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挑战
  • 简介:摘要报道上海第l例确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患儿的诊治经过。患儿 男,7岁,因"发热3 h伴咳嗽"以及父亲被确诊2019-nCoV感染的肺炎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负压病房。经过对症治疗后治愈。儿童2019-nCoV感染临床表现相对成人较轻,家庭内传播是儿童感染重要的途径。本例患儿虽然症状轻,但恢复期连续2次2019-nCoV核酸检测阳性,提示需要观察轻症儿童病例在恢复期无症状排毒的传染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2019-nCoV感染受者的临床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20年1月收治的2例肾移植术后2019-nCoV阳性病例临床资料。例1,48岁,男性,移植后4个月巨细胞病毒肺炎继发2019-nCoV感染,CT影像学以双肺多发斑片状毛玻璃样影为主。例2,59岁,男性,肾移植9 d因发热查2019-nCoV核酸阳性,无肺炎临床表现。确诊后例1转入定点医院隔离,治疗方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利奈唑胺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提升免疫功能,甲泼尼龙控制炎症反应,阿比多尔片+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抗病毒。例2进行单间隔离治疗,治疗方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丙种球蛋白提升免疫功能,阿比多尔抗病毒。结果随访3周,例1一般情况好转,肾功能受损,2次鼻咽拭子2019-nCoV核酸转阴,肺部CT影像好转;例2无明显临床症状,3次鼻咽拭子2019-nCoV核酸转阴,康复出院。结论肾移植受者需做好个人防护,避免暴露在高危环境中,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2019-nCoV核酸检测和肺部CT影像,目前无特异性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为主。

  • 标签: 肾移植 2019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中旬以来,武汉市暴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疫情很快扩散到全国各地以及境外国家,形势严峻。在本次重大突发疫情中,儿童确诊病例数占比很小,但随着疫情高峰及更多地区开展病原检测,儿童感染例数有较明显增多趋势,应予以高度重视。本文将从儿科医生的角度,重点就儿童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与防控措施、临床疾病特点与转归、诊断标准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冠状病毒为RNA病毒,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人冠状病毒(HCoVs)是社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ARS-Co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以及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起了近20年内3次人际疫情。儿童对冠状病毒普遍易感;相对于成年人,因其相对不成熟的生理状况,儿童发生病毒感染时会有与年龄相关的临床特点。本文对儿童HCoVs社区获得性感染、儿童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及儿童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的特征进行总结;并依据目前我国已公开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疾病(COVID-19)的相关方案、专家建议及2019-nCoV儿童感染资料,对儿童COVID-19诊疗进行总结。

  • 标签: 冠状病毒 儿童 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经常可伴有肝损伤,且可能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相关,除了与患者原有的基础肝脏疾病有关外,病毒感染胆管上皮细胞、全身性炎症反应及低氧性肝损伤等可能都是导致肝损伤的原因。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并注意药物性肝损伤的发生。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肝损伤 肝功能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发生在武汉的"不明原因聚集性肺炎"病例初始判断为与华南海鲜市场点源暴露相关[1],中国学者迅速明确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病例[2],病原序列特征很快明确,2020年1月7日,中国研究者将新冠状病毒全序列特征上传到NIH GeneBank数据库和GISAID数据库供全球共享,WHO也迅速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2019-nCoV[3];关于病毒感染的特征和临床应对,在此做一述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西安市确诊两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合现有国内外文献,对儿童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西安市确诊的两例患儿均是轻症病例,年龄分别为3岁10个月和13岁,均有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具有家族聚集性发病的特点。两例患儿分别以发热和咽痛起病,无其他症状,胸部影像学检查及重要脏器功能均未见异常。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正常,其中1例粪便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结论家庭内密切接触是儿童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主要方式,儿童病例以轻症和隐性感染为主,如果有疫区接触史或者有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史的儿童,即使无发热,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也需及时定点医院就诊。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轻型感染 儿童
  • 简介:摘要2019年12月中旬我国湖北省武汉市人群中出现了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感染性肺炎暴发流行,疫情迅速蔓延并播散至全国各个地区以及亚洲、欧洲、大洋州和北美13个国家。为了准确和深入了解2019-nCoV生物学性状、流行特征、致病性、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公众防护措施,我们在最新有关文献和国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最新版本的基础上,对2019-nCoV及其感染性肺炎进行综述。

  • 标签: 2019新型冠状病毒 生物学性状 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前,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较少报道。信阳市第五人民医院2020年2月2日收治了1例单胎妊娠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危重型)患者,已顺利剖宫产一男婴。患者目前病情好转,婴儿经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核酸检测确诊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轻型)。提示2019新型冠状病毒可能存在母婴垂直传播途径。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肺炎 妊娠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垂直传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莆田市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为诊治儿童2019-nCoV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10日至10月20日莆田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2019-nCoV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肺部计算机断层成像表现、治疗、预后转归资料。结果78例患儿中,无症状感染者2例(2.6%),轻型36例(46.2%),普通型40例(51.3%), 5例患儿已接种2019-nCoV疫苗。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24例)、咳嗽(13例)、乏力(9例)为主。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34例(43.6%),淋巴细胞计数减少29例(37.2%),D-二聚体升高36例(46.2%),低钾血症38例(48.7%),低血糖27例(34.6%),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1例(14.1%)。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多发生于入院第2~4天。56例(71.8%)出现肺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异常。入院第1次病毒核酸检测中,患儿的2019-nCoV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1ab基因循环阈值为20.90±7.15,N基因循环阈值为20.29±7.78。78例患儿核酸转阴时间为(20.73±6.94) d。5例已接种疫苗患儿的入院第1天IgM抗体为0.36(0.34,4.89),IgG抗体为10.42(0.50,19.42),病程≥10 d的IgM抗体为1.82(1.66,8.12),IgG抗体为76.63(16.92,79.84)。除9例复阳(11.5%)患儿继续至隔离点诊治,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2019-nCoV感染患儿临床症状较轻,部分患儿病程中出现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D-二聚体升高等,但总体预后较好,接种2019-nCoV疫苗患儿有更高的抗体水平。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2019新型冠状病毒 儿童 临床特征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与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疾病分型诊断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8日至18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和中法院区诊治的COVID-19患者179例,按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n=84)、重型(n=58)和危重型(n=37)。179例患者年龄为65(55.0,72.0)岁,其中男性107例,女性72例。利用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淋巴细胞亚群对COVID-19患者分型诊断的性能。结果入院时危重症患者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普通型、重型(P均<0.001);普通型淋巴细胞数量显著高于重型、危重型(P均<0.001)。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T+B+NK、CD3、CD4、CD8、NK细胞数逐渐降低,危重型显著低于普通型和重型(P均<0.001),而危重型CD4/CD8比值显著高于普通型及重型(P=0.002,P=0.030)。另外,T+B+NK用于鉴于普通型和危重型或重型和危重型时效果最好(AUC分别为0.961,0.803);CD3用于鉴别普通型和重型时效果最好(AUC=0.961)。进一步将普通型和重型合并为一组后,与危重型患者比较,中性粒细胞及其与淋巴细胞、CD3、CD4、CD8比值用于患者分型诊断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AUC最大(AUC=0.958)。普通型、重型患者入院10 d后淋巴细胞数量高于入院时(P均<0.001),病情好转。危重型患者淋巴细胞数量低于入院时(P=0.040),预后差。结论T+B+NK与CD3减少、CD4/CD8比值升高、NLR升高在COVID-19危重型患者疾病分型诊断上具有重要意义,淋巴细胞总数的动态监测能有助于预后判断。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淋巴细胞亚群 淋巴细胞 CD4/CD8比值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