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G微创玻璃切除的手术护理及配合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行25G微创玻璃切除的患者60例,均实施术前准备、中配合、术后护理等护理配合措施,观察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军事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为100.0%,平均手术时间为(50.6±14.6)min,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d,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术后无巩膜出血渗漏、结膜水肿、高眼压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度达到了100.0%。结论加强25G微创玻璃切除的手术护理配合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 护理配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采取抗病毒药物联合25G高速玻璃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以回顾性分析法展开试验,病例数为32例(32眼),试验对象为ARN,试验时间为2021.01~10内。全部对象均给予激素药物和抗病毒药物联合等治疗,同时行25G高速玻璃切除,其中2眼联合充填全氟丙烷(C3F8),30眼联合玻璃内充填硅油。观察疗效、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本组32例(32眼)患者均接受1年术后随访,其中视力0.1~0.5者8眼,视力0.05~0.1者16眼,2眼指数/眼前,光感2眼。32眼中反复发作虹膜炎症1眼;30眼充填硅油者均并发程度不同的白内障,术后6~8个月10眼行人工晶体植入+白内障超声乳化+硅油取出。32例患者玻璃手术前后均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ARN采取抗病毒药物联合25G高速玻璃切除治疗效果优良,不仅能对疾病发展予以有效控制,还可提升视力水平,且可对各种并发症予以有效预防,可进一步推广借鉴。

  • 标签: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抗病毒药物 25G高速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5G微创玻璃切除治疗严重开放性眼外伤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9.01-2020.12,样本例数:32例严重开放性眼外伤手术患者(32只患眼)。患者入院手术后,给予对症治疗,参照Ryan标准来评定治愈。结果:经25G微创玻璃切除治疗后,功能治愈19例,占比59.38%(19/32);解剖治愈10例,占比31.25%(10/32);未愈3例,占比9.38%(3/32)。结论:25G微创玻璃切除属于微创手术,虽存在明显优势,但也存在术后低眼压等不可忽视的并发症。本研究样本量少、研究时间短,研究结果不具有普遍性,仍需开展多中心、随机双盲试验进行进一步研究。

  • 标签: 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 手术治疗 严重 开放性眼外伤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23G玻璃切除治疗玻璃视网膜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7月间行23G玻璃切除的60例玻璃视网膜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时期行传统20G玻璃切除者50例与之对比,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视力超过>0.1率为96.7%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2.0%;且该组的术后1d眼压值较参照组较低,P<0.05。结论玻璃视网膜病者经23G玻璃切除治疗后,可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该治疗方法具有可行性。

  • 标签: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传统20G玻璃体切除术 23G玻璃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G玻璃手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应用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切割对32人(48眼)的后发性白内障患者行后囊膜切开+前段玻璃切除.术后随访6到19个月,记录视力、眼压及后囊膜切开孔、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3天及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提高.术后切口密闭性良好,未发生切口渗漏现象,无角膜水肿,无人工晶体脱位,无瞳孔区玻璃疝及未见黄斑水肿,无晶体状后囊膜切开取再次混浊的现象.结论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切割系统通过切开晶状后囊膜和切除前段玻璃治疗后发性白内障安全有效.关键词后发性白内障,25G玻璃手术系统,临床观察Applicationof25-gaugeoperationonvitreousin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Shuyu-ZhaoJinxian-He.(Departmentofophthalmology,Foshan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Guangzhou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Foshan,Guangdong528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applicationofthe25-gaugeoperationonvitreouson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MethodsAbout32cases(48eyes)with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weretakenposteriorcapsulotomyandanteriorvitrectomywith25GtransconjunctivalsuturelessvitrectomyAllpatientswerefollowedupfor6monthsto19months.Best-correctedvisualacuityandintraocularpressurewererecorded,complicationduringandaftertheoperationwereobserved.ResultsAlloperationweresuccessful.Allpatientsbestvisualacuitywasimprovedatpostoperation3daysandthelastfollowinguptime,intraocularpressurewerenormal.Therewerenocomplicationsinintraoperativelyandpostoperatively.Aroundholewith4mmdiameterswasobtainedatthecentralpartoftheposteriorcapsuleinallpatients.Conclusion25-guagetransconjunctivalsuturelessvitrectomyisaneffectivetreatmentforposteriorcapsuleopacoficationandseemstobepracticalandsafetoremovethe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Keyword25-guagetransconjunctivalsuturelessvitrectomyposteriorcapsuleopacification,clinicalobservation中图分类号R77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8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玻璃切除操作应用。方法对需要治疗的患者使用玻璃切除。结论切割头插入方向应朝向玻璃腔中央,必须在导光纤维照明下进行。切除玻璃的顺序通常是先切除前部玻璃,然后是中部与后部玻璃,并吸除玻璃后间隙的积血,接着切除脱离的玻璃后皮质、周边部玻璃玻璃基底部。切除混浊的玻璃时,先作中心部局部切除,即先切除视轴区,然后在中央偏下方切除混浊玻璃的后界膜,待观察到视网膜后再扩大切除范围。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25G微创玻璃切除手术在治疗眼外伤后无光感眼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于本院收治的眼外伤后无光感患者共46例作为调查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确诊眼外伤后无光感后入院受治。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结果病患经过25G微创玻璃切除手术后,仍出现无光感者为16例;恢复光感者30例。手术后成功取得功能性治愈的病患为19例;解剖性治愈为16例;没有治愈为13例。结论对无光感眼病患给予25G微创玻璃切除手术后可有效恢复部分病患光感视力,改善眼外伤疾病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价值高。

  • 标签: 25G微创玻璃体切除手术 眼外伤病患 无光感眼 术后视力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3 G玻璃切除(PPV)治疗Terson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2008年10月至2018年7月行PPV治疗Terson综合征者15例(22只眼)的临床资料,随访7~43个月,评估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视力(BCVA,log MAR)为0.42±0.25,优于术前的1.99±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0,P=0.000)。术后并发症出现视网膜脱离者(1只眼)和眼压升高者(4只眼)。结论23 G PPV可有效治疗Terson综合征,术后视力改善明显。

  • 标签: 综合征,Terson 玻璃体切除术,23 G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27 G玻璃腔灌洗在增生性玻璃视网膜病变玻璃切除玻璃积血(postvitrectomy vitreous hemorrhage,PVH)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增生性玻璃视网膜病变PVH 41例(50眼),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25眼),进行睫状体平坦部27 G套管针两切口,灌洗出玻璃腔内积血。收集同期PVH 21例(25眼)采用玻璃腔注射抗新生血管药物的治疗的作为对照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随访期末,观察组中视力提高者22眼(88.00%);对照组视力提高15眼(60.0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94,P=0.024)。结论27 G玻璃腔灌洗治疗增生性玻璃视网膜病变PVH效果确切。

  • 标签: 积血,玻璃体 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生性 灌洗,玻璃体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玻璃切除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提高护理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0月39例行眼玻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9例患者术后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对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专科护理,提高患者的适应性,积极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尤为重要。

  • 标签: 眼玻璃体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晶状切除手术技巧优化的特点。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伴发白内障103例(103眼)的临床资料。患者分为两组:A组,59眼经睫状体平坦部巩膜穿刺口切除晶状后囊后,先进行水分离和水分层,再用玻切头切除晶状;B组,对照组,44眼,不进行水分离和水分层,直接用玻切头切除晶状,观察两组手术耗时及并发症。结果A组切除晶状耗时(5.68±1.20)min短于B组的(10.16±1.98)min(t=14.277,P<0.001);A组中晶状前囊破裂者1眼(1.69%)少于B组的8眼(18.18%)(χ2=6.648,P=0.010)。结论晶状玻璃切除中先行水分离再切除晶状手术耗时短,前囊破裂率低。

  • 标签: 玻璃体晶状体切除术 水分离 手术技巧,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眼外伤进行玻璃切除的围手术期临床特点,据此设计相关的护理经验及措施,确保护理干预方法可以使患者在围手术期得到较好的恢复,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和负担。方法选取我院眼科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50例眼外伤进行玻璃切除后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和相应手术准备,中配合医生做好手术,术后做好体位护理,饮食及生活护理,观察眼睛疼痛情况。出院前进行指导教育,预防发生糖尿病及手术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患者25例中,有21例治愈视力提高,4例好转,0例无效,并发症少;对照组患者50例中,有13例治愈,11例好转,1例无效。结论对眼外伤进行玻璃切除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科学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眼外伤 玻璃体切除术 科学护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040-02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玻璃积血的病因及玻璃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月12月在我院接受玻璃切除,随诊超过6个月的自发性玻璃积血患者105例(116眼)的病因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清除玻璃积血,明确病因。其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3眼(占54.3%),老年黄斑变性8眼(占6.9%),视网膜裂孔11眼(占9.5%),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3眼(占11.2%),视网膜静脉阻塞12眼(占10.3%),视网膜静脉周围炎3眼(占2.6%),Terson综合征3眼(占2.6%),放射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3眼(占2.6%)。术后99眼(占85.3%)视力提高,13眼(占11.2%)视力无明显变化,4眼(占3.4%)视力下降。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结论:自发性玻璃积血的病因多样,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静脉阻塞、老年性黄斑变性居多。玻璃切除能尽早明确病因,提高视力。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自发性玻璃体积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5 G玻璃切除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联勤保障部队第944医院实施25 G玻璃切除空气填充28例(28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视力(BCVA,log MAR)分别为0.69±0.46,0.57±0.36及0.53±0.38,均优于术前0.79±0.65(F=7.13,P=0.037)。术后3个月视网膜复位率为96.43%(27/28),无感染性眼内炎或脉络膜上腔爆发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25G玻璃切除空气填充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好,术后视力有所恢复且并发症少。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25 G 填充,空气 脱离,视网膜,孔源性 效果,治疗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切除治疗飞蚊症的效果。方法前瞻性自身对照研究。纳入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飞蚊症43例(43眼)行23 G玻璃切除,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生存质量量表情况,以及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患者术后视力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36,P=0.349)。中2例(4.6%)发生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术后10例(23.3%)出现一过性低眼压。9例(23.1%)发生白内障。1例(2.3%)术后6个月发生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得分较术前显著提高(t=-13.420,P<0.001)。结论玻璃切除治疗飞蚊症不影响视力,但合并少量并发症。

  • 标签: 飞蚊症 玻璃体切除术 量表,生存质量,视功能相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切除(PPV)治疗伴有玻璃积血的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伴有玻璃积血的PCV 30例(30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了玻璃切除,其中8眼联合视网膜造孔引流,视网膜激光光凝和硅油填充;其余22眼仅进行单纯玻璃切除和手术灌注液眼内填充,视网膜下出血未进行处理。随访3~9个月,观察视力、眼压及眼底形态改变。结果所有患者玻璃积血均被清除,8眼视网膜下出血顺利排出,其余22眼中2眼发生复发性玻璃积血,20眼视网膜下出血逐渐吸收减少。末次随访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t=6.295,P<0.01)。结论玻璃切除是伴有玻璃积血的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有效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血管病变,脉络膜,息肉样 积血,玻璃体 玻璃体切除术 出血,视网膜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吊顶灯辅助下25G微创玻璃切割手术治疗眼弓蛔虫病(OT)的疗效,并分析术后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4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徐州市立医院眼科确诊为OT的患者27例(27眼)。所有患者经过1~2个月的全身或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后接受了25G微创玻璃切割手术,避开周边病灶区放置灌注管和吊顶灯,切除玻璃及牵拉条索,根据中视网膜情况予激光光凝、气液交换、玻璃腔填充空气或C3F8或硅油,部分联合晶状摘除、环扎。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照相检查、治疗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等,计算术后随访期内葡萄膜炎复发率和一次性视网膜解剖复位率。对手术前与末次随访最佳矫正视力(BCVA)进行t检验分析。结果:27例患者中周边部肉芽肿型11眼,后极部肉芽肿型11眼,眼内炎型5眼。伴视网膜前膜(ERM)23眼;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13眼,其中TRD合并ERM 11眼,单纯TRD 2眼。术后随访6~44(17.6±11.0)个月。术后早期低眼压4眼(15%),高眼压1眼(4%)。伴TRD的13眼中11眼经一次手术即实现解剖复位,一次性视网膜复位率为85%;伴ERM的23眼中术后复发2眼(9%);术后视网膜脱离2眼(7%),术后并发白内障3眼(11%)。27眼中有4眼(15%)于术后1~5个月炎症复发,其中1眼经再次手术后炎症消退,另外3眼予全身及局部皮质类固醇治疗2个月内炎症得到控制。术前及术后末次随访BCVA(logMAR)分别为1.46±0.66、1.13±0.66,术后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9,P<0.001)。结论:吊顶灯辅助下25G微创玻璃切割手术治疗眼弓蛔虫病可有效控制葡萄膜炎症,获得较满意的疗效。

  • 标签: 眼弓蛔虫病 微创玻璃体切割术 葡萄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玻璃切除在治疗炎症眼外伤患者中的实施步骤,分析其治疗效果,以期为患者带去福音。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9月收治的严重眼外伤患者50例,共50只眼,在对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X线、B超检查的基础上,对其施行玻璃切除。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治疗和观察,手术之后视力和治疗前相比明显提高的有35例,视力没有变化者15例,眼内异物成功摘出的有26例。无一例出现眼内炎和眼球摘除者,达到了保存眼球的预期目的。结论玻璃切除较单纯药物治疗而言,无疑是严重眼外伤患者的有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严重眼外伤 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