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疱疹性咽峡炎护理措施。方法:从我院选取2018年6月到2019年12月期间疱疹性咽峡炎患儿95例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 ,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退热天数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措施 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消失天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YB95条外透明纸包装机动力输入轴联轴器轴上的十字万向联轴器在日常生产中磨损、损坏后,更换维修耗时、工作量大,影响设备工作效率。针对该问题,在不影响设备原结构的情况下,在动力输入轴上设计加装两组凸缘联轴器将十字万向联轴器从机身箱体延伸出来,制作成一个快装组件。达到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维修效率、设备有效作业率的目的。

  • 标签: YB95动力输入轴 十字万向联轴器 凸缘联轴器 快换
  • 简介:1、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合并细菌及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情况。方法收集同济医院2020年2月10日至3月31日血液、尿液、痰液和纤支镜冲洗液培养阳性的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WHONET5.6分析统计药敏数据。结果共收集病原菌培养阳性COVID-19患者95例,非危重型患者23例,危重型72例,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咳痰、乏力、呼吸困难等,危重型男性患者占63.89%,女性患者占36.11%,危重型患者以男性居多,患者合并多种细菌和真菌感染以危重型为主,占23.61%,非危重型和危重型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3.04%和61.11%,危重型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高于非危重型患者。病原菌共179株,大肠埃希菌在非危重型患者中检出率较危重型高,占37.50%,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在危重型患者中检出率较非危重型都高,各占29.87%,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在非危重型和重型患者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危重型患者血液真菌培养中提示近平滑念珠菌占比较高,为36.40%,临床不容忽视。药敏分析结果显示未发现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株,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60.87%,鲍曼不动杆菌对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10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1.43%,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结论COVID-19患者危重型以男性患者居多,其容易合并多种细菌和真菌感染,且死亡率比非危重型患者高。危重型患者常合并感染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医院获得性菌株,其耐药性较高。

  • 标签: COVID-19 细菌和真菌感染 药物耐药性
  • 简介:摘要:就目前来看,我国火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尤其重要。其中,火电厂中锅炉是直接关系到火电厂的有效运行和稳定作用的设备之一。所以,锅炉的辅机设备磨煤机引起了火电厂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以北京良乡电力设备厂生产的ZGM95型磨煤机为例,探讨了火电厂300MW机组用磨煤机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以期保证火电厂生产活动的稳定运行和锅炉设备的安全使用。

  • 标签: 火电厂 锅炉辅机 磨煤机
  • 简介:摘要:本文简明扼要的阐述了矿渣产品发展概述、产品用途研究和国家标准主要变化研究等几个方面的情况,并通过矿渣比表面积与活性试验和表面比表面积对比试验对矿渣产品的性能进行了研究。阐述了工艺方案的选择,包括年产量的确定和长流程钢铁公司和建材类公司的方案选择,为矿渣立磨产品和工艺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建议,为科技工作者和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了参考方向。

  • 标签: S95级 矿渣产品 比表面积 比表面积 工艺方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医务人员佩戴N95口罩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对胸外按压质量及疲劳情况的影响。方法纳入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近两年内获得美国心脏协会基础生命支持认证的医护人员80名,复习按压要点并熟悉模型后,通过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佩戴外科口罩组(SM组),佩戴N95口罩组(N95组),进行2 min胸外按压。记录参与者身高、体质量及按压前后Borg疲劳评分、生理参数,通过Laerdal QCPR®软件记录2 min的按压质量(包括按压位置、按压深度、深度达标率、按压频率、频率达标率、按压回弹)。两组间各按压质量指标的差异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按压后,相比于SM组,N95组Borg疲劳评分高(中位数16 vs 14,P=0.027),胸外按压质量下降,包括按压深度(均数47 mm vs 52 mm,P=0.020)、频率(均数107次/min vs 118次/min,P=0.004)、回弹率(均数89.8% vs 98.1%,P=0.046)及按压2 min深度达标率(均数67.4% vs 89.6%,P<0.01)、频率达标率(均数60.6% vs 74.8%,P<0.01)。结论佩戴N95口罩进行心肺复苏会降低按压质量,加重按压者的疲劳程度,需要及时替换按压者以保证胸外按压质量。

  • 标签: 心肺复苏 胸外按压 N95口罩 疲劳 QCPR
  • 简介:[摘要] YB95条外透明纸包装机拉线制动装置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由于制动块磨损,会造成拉线制动装置制动失灵。制动装置的制动块与制动臂是固定安装在一起不可调节,无法进行单独更换和调整制动块。发生磨损严重时,就需要对安装有制动块的制动臂进行整体更换。整体更换制动臂时又要调整摆臂上凸轮的相位,花费较长的时间调整。整体更换下来的制动臂还能正常使用,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增加了设备的维修费用。针对这种现象,对条拉线制动装置进行改进,设计一种新型制动装置对其进行替换。改进后的条拉线制动装置可以单独调整制动块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保证制动装置的正常工作,延长制动块的使用寿命,便于调整和维修。

  • 标签: [] YB95 制动装置 分体式 单独 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科雷氏骨折应用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本院95例科雷氏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分成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47例),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对比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关节活动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手法复位配合小夹板固定针对科雷氏骨折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科雷氏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在七氟烷麻醉致新生大鼠远期学习记忆功能损害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SPF级鼠龄7 d的SD大鼠54只,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对照组(暴露于空气)、模型组(暴露于2.1%的七氟烷,4 h/d,连续3 d)、PSD-95抑制剂组(吸入七氟烷+腹腔注射NA-1,连续5 d),每组18只。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新异物体识别实验检测各组大鼠的视空间学习记忆和识别记忆能力;RT-qPCR检测大鼠海马组织kalirin、Rac1和PSD-95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kalirin、Rac1、PSD-95及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海马组织kalirin和Rac1的表达水平。采用SPSS 23 .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在水迷宫实验中三组大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游泳距离的组间和时间交互作用显著,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组别=36.539,41.548;均P<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模型组中第2~6天的平台潜伏期及游泳距离均长于对照组(第2~6天平台潜伏期:t=14.039,17.147,13.155,13.831,27.247,均P<0.01;第2~6天游泳距离:t=10.122,20.987,7.267,10.011,8.121,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PSD-95抑制剂组大鼠在2~6 d的平台潜伏期延长(t=7.948,14.768,11.582,12.832,24.346;均P<0.01),游泳距离增加(t=8.235,24.325,11.234,12.031,7.036;均P<0.01)。新物体识别实验发现,模型组中的新物体探索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21.30±2.27)s,(19.21±1.42)s,t=1.843,P<0.01],PSD-95抑制剂组中的新物体探索时间[(26.83±2.13)s]明显长于模型组(t=4.844,P<0.01)。模型组中的新异物体差异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0.41±0.12),(0.59±0.10),t=3.416,P<0.01],PSD-95抑制剂组中的新异物体差异指数[(0.37±0.08)]明显低于模型组(t=0.696,P<0.05)。qRT-PCR结果发现,模型组中的Rac1、kalirin和PSD-95 mRNA表达均低于对照组(t=9.969,3.954,6.561;均P<0.05); PSD-95抑制剂组的Rac1、kalirin和PSD-95 mRNA表达均低于模型组(t=2.132,2.251,3.502,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海马CA1区的kalirin和Rac1均低于对照组[kalirin:(8.18±1.94),(15.47±3.35),t=11.47,P<0.01;Rac1:(3.72±1.53),( 8.17±2.91),t=6.76,P<0.01],PSD-95抑制剂组中的kalirin(4.98±1.53)和Rac1(2.73±0.37)均低于模型组[kalirin:t=10.28,P<0.01;Rac1:t=4.72,P<0.05]。Western blot检测发现,模型组中的Caspase-3和Bax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aspase-3:(1.37±0.16),(0.54±0.01),t=5.71,P<0.01;Bax:(1.87±0.31),(1.23±0.25),t=12.01,P<0.01]; PSD-95抑制剂组中的Caspase-3[(1.79±0.17)]和Bax[(2.19±0.21)]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t=9.87,16.19,均P<0.01);模型组中的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22±0.21),(1.96±0.38),t=11.92,P<0.01],PSD-95抑制剂组中的Bcl-2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1.01±0.19),t=10.73,P<0.01)]。结论七氟烷麻醉可致新生大鼠远期学习记忆功能损害和PSD95蛋白表达降低,抑制PSD95的表达可加重这种损害,这可能与PSD95参与的神经元突触可塑性和神经凋亡相关。

  • 标签: 突触后致密物-95 七氟烷 远期学习记忆 人钾蛋白 Ras相关C3肉毒素底物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莫昔芬、来曲唑、甲地孕酮抑制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生长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购于中国科学院细胞库),用不同浓度的他莫昔芬、来曲唑、甲地孕酮处理细胞,并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细胞周期及凋亡试剂盒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内磷酸化AKT(p-AKT)蛋白表达的影响。对比各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周期分布、细胞凋亡及p-AKT蛋白表达情况。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经不同浓度他莫昔芬、来曲唑、甲地孕酮作用后,各药物组的细胞增殖情况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受到明显抑制,且随着药物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P<0.05)。流式细胞周期分析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他莫昔芬组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细胞比例升高(P<0.05);甲地孕酮组G0/G1期细胞比例下降,S期细胞及G2/M期比例升高(P<0.05);来曲唑组各期细胞比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实验结果显示,甲地孕酮组、来曲唑组及他莫昔芬组细胞凋亡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且甲地孕酮组凋亡率高于来曲唑组、他莫昔芬组(P<0.05)。以AKT的磷酸化程度作为衡量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性指标,结果显示,他莫昔芬组、来曲唑组、甲地孕酮组的细胞内p-AKT蛋白表达水平均达到有效抑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宜浓度的他莫昔芬、来曲唑及甲地孕酮均可抑制人子宫内膜癌RL95-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他莫昔芬及甲地孕酮能够改变细胞周期分布,且3种药物发挥上述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化而实现。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他莫昔芬 来曲唑 甲地孕酮 生长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电针频率对脑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及脑组织突触后致密蛋白95(postsynaptic destiny-95, PSD-95)、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 GAP-43)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2 Hz、50 Hz、100 Hz电针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制备MCAO模型。造模后,2 Hz电针组、50 Hz电针组、100 Hz电针组针刺前三里、外关,分别予2、50、100 Hz刺激,1次/d,20 min/次,连续干预21 d。于造模后第1、3、7、14、21天采用Bederson评分法对大鼠神经缺损情况进行评价。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大鼠大脑皮层突触的超微结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大脑皮层PSD-95、GAP-43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造模后7、14、21 d,50 Hz电针组Bederson行为学评分[(1.70±0.52)分比(2.40±0.56)分、(1.20±0.65)分比(2.30±0.46)分、(0.70±0.72)分比(2.00±0.86)分]降低(P<0.01或P<0.05),2 Hz、50 Hz、100 Hz电针组大鼠皮层PSD-95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58.67±1.72)、(55.22±2.45)、(60.10±2.49)比(70.87±2.34)]降低(P<0.01),2 Hz、50 Hz电针组大鼠皮层GAP-43阳性表达积分光密度[(58.89±1.28)、(64.76±3.94)比(53.24±2.58)]升高(P<0.01)。结论不同频率电针可改善脑缺血大鼠运动神经功能障碍,其中50 Hz电针组效果最显著。电针可调节缺血区PSD-95和GAP-43表达,降低神经兴奋性毒性,增加神经元轴突新生,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电针 脑缺血 突触 突触后致密蛋白95 生长相关蛋白43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