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彝族先民相信超自然力量的存在,把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视为神灵所主宰,这样也就形成了彝人与神灵较为亲密的关系。现今,彝族的宗教信仰是一个以祖先崇拜为中心,集图腾崇拜、自然崇拜于一体的多神教宗教体系。作为毕摩教中的祖灵观念影响着彝族诗人的创作,形成了诗人们独有的生命观、死亡意识和伦理精神。本文从彝族的祖灵信仰来探究诗歌中的伦理道德价值,认为送祖归灵、祭祀祖先等仪式传递了对祖先的尊重,由此衍生出来的"孝"文化及其与他人、自然等的和谐关系,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 标签: 吉狄马加 阿库乌雾 毕摩教 祖灵观
  • 简介:得知已是米寿高龄的木斧仍在写诗,很多人都会感到惊叹;也有不大关切前辈作家生态的人甚至讶然发问:木斧先生还在呢?听到这样的话,我总是会心一笑,并不感到对诗人有哪般不敬;相反,它只是侧向地说明了木斧诗名的弥久。想来确乎如此,民国即已成名的那一代诗家,健在于世者恐不多矣;仍在写着诗的,就更难见。人们无外是觉得依文坛辈分、声望推测,木斧该是很老很老、老到不能再老的人了;而实际上,木斧并没有他们想象中那样年长,造成误解的原因或许只是:木斧的成名实在是太早了。

  • 标签: 诗歌创作论 木斧 诗心 钻石 写诗 作家
  • 简介:作为金丹派祖师,白玉蟾文化修养高,诗文皆长,艺术水平能代表一代福建士人水平。本文在勾勒其四种类型诗歌基础上,集中分析其中体现出来的“艮背”修炼思想与其文艺思想的关系,折射出道教对古代文学、古代思想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 标签: 白玉蟾 《道藏》 诗歌意象 赞颂诗 诗歌创作 《周易参同契》
  • 简介:先秦道家美学人格论转变为魏晋道教“神仙”美学思想,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文献是《老子河上公章句》和《老子想尔注》,它们在人(仙)格美的内在与外在、凡人仙人人格对比、神仙审美心理、道家道教人格修炼与艺术美之关系等四个方面,展示了道教美学人格思想的嬗变过程,再次证明了先秦道家美学思想与后世道教美学思想之间的亲缘关系,也证明道教美学思想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 标签: 道教 人格美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