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语言交流在无偿献血护理中的应用技巧,以提高无偿献血服务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期间120例无偿献血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分析,在120例无偿献血者仅有1例(0.83%)出现不良反应;无偿献血护理满意度为(97.5±2.5)分;120例调查问卷中,有效问卷为118份,117名(99.15%)无偿献血者愿意再次献血。结论对无偿献血者采用非语言交流,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无偿献血服务质量,促进再次志愿无偿献血者的积极性,扩大无偿献血队伍。

  • 标签: 非语言交流 无偿献血 应用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心理护理中应用语言沟通技巧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1日~2021年8月1日研究期间治疗的40例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将患儿分为甲组(20例,常规护理)与乙组(20例,常规护理+语言沟通技巧),研究指标为情绪状况、依从情况。结果:护理后,乙组患儿情绪状况优异于甲组患儿,P<0.05;护理后,乙组儿童依从情况优异于甲组患儿,P<0.05。结论:儿童心理护理中采用语言沟通技巧后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与患儿建立更好的护理联系,改善患儿情绪状况,提高患儿依从程度。

  • 标签: 语言沟通 儿童 心理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当前,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医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工作者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需要语言工具。在医院临床护理实际中,护士的语言和沟通方法对于医患关系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因此,护理工作者需要重视运用文明语言和一些非语言性的沟通方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主要就文明语言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策略展开分析。

  • 标签: 文明语言 护理工作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米氮平与劳拉西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自主神经紊乱的疗效。方法对90例躯体形式障碍自主神经紊乱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米氮平与劳拉西泮各45例,治疗8周,采用(HamiltonAnxietyScale,HAMA)和(ClinicalGlobalImpresGIon-globalimprovement,CGI-G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经过8周治疗,米氮平与劳拉西泮有效率分别为84.44%和82.22%,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与劳拉西泮治疗躯体形式障碍自主神经紊乱疗效相当。

  • 标签: 米氮平 劳拉西泮 躯体形式障碍自主神经紊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会支持领悟力的健康教育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8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系统的药物治疗和一般护理一个月后,对照组进行一般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社会支持领悟力的健康教育,运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于干预前、出院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于干预后3个月、12个月采用生存质量量表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定。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12个月生存质量量表心理领域、生理领域、社会关系、环境领域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会支持领悟力的健康教育能显著提高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领悟社会支持 健康教育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短视频健康教育形式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2年6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均在入院期间接受常规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则基于MMC平台开展健康宣教。结果  宣教前,两组患者在普通饮食、特殊饮食、运动、血糖监测、足部护理以及服药依从性方面评分相比,P>0.05;宣教后,观察患者在上述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宣教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HDL、LDL水平相当,P>0.05;宣教后,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均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空腹血糖、LDL水平低于对照组,HD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视频化健康教育方法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快捷性、直观性、趣味性的特点,也能更好提高患者依从性,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护士无效作业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短视频 健康宣教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强化形式在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超声造影强化形式诊断,对效果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经过确诊后50例患者是子宫肌瘤,30例患者是子宫腺肌症,采用超声造影诊断,50例子宫肌瘤患者符合诊断要求的45例,其诊断准确率为90%,3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符合诊断要求的是27例,诊断准确率为90%,整体诊断准确率比较高。此外50例子宫肌瘤患者28例患者为单发,22例患者为多发。30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中,14例患者为腺肌瘤,剩余患者为弥漫性子宫腺肌病。结论超声造影强化形式在诊断子宫肌瘤与子宫腺肌症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判断效果突出,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超声造影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全胃切除术后不同形式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间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Orr式Roux-en-Y空肠食管吻合术和行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进行消化道重建。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术后半年营养指标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时间A组少于B组,术后6个月后总蛋白、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比较,B组明显好于A组,6个月后手术并发症、手术死亡率比较,B组明显少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消化道重建方式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形空肠袢空肠食管Roux-en-Y吻合术是胃癌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比较理想的术式。

  • 标签: 胃癌 全胃切除 消化道重建
  • 简介:看病难看病贵因国家形态、历史时期、社会阶层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表现形式。看病难源于医疗服务供给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看病贵源于医疗服务价格的扭曲与医疗保险体系的残缺,看病难看病贵的感受差异根源于社会阶层的高低。解决看病难与看病贵的治本之策是通过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控制医疗服务的需求;治标之策是扩大供给总量、调整供给结构与提高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与保障范围。中国未来的看病难、贵主要体现为特需医疗服务的看病难、贵,必须从特需医疗服务供给与商业医疗保险建设两个方面加以解决。

  • 标签: 看病难 看病贵 控制需求 增大供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在精神病护理中的作用效果。方法特选取我院收治的在精神疾病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护理路径;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融入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情绪功能、整体功能等的比较上,实验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为87.1%,对照组为54.3%,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应用中,相比于常规的护理路径来说,应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路径的护理效果更为显著,有效的优化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应用。

  • 标签: 语言沟通 心理护理 精神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手术室护理中,采用护患沟通性语言所带来的效果和作用。方法:研究时段选择为2022年6月到2023年3月,将这期间在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94例,分为干预组和参照组。对参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手术室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性语言,最后对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将护患沟通性语言应用于干预组,该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并且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00%,参照组患者满意度为93.62%,由此可见,干预组的护理效果更好,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显著的差异,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护患沟通性语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精神病护理中的语言沟通的运用及价值。方法根据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精神病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语言沟通,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并比较。结果护理前,组间SAS评分、SDS评分以及BPR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研究组各项指标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在护理中,加强语言沟通,不仅可减轻负性情绪,而且可改善精神状态。

  • 标签: 精神病 护理 语言沟通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肢体语言护理方法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到2014年12月来我院诊断的1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入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的患儿随机的均分成两组,分别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80例患者,对于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开展护理,对于观察组的患儿在采用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使用肢体语言护理方法开展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观察组80例患儿中接受护理,听从医生嘱咐的有74例,总接受率为92.5%,对照组80例患儿中接受医生护理、听从医生嘱咐的患儿有58例,总体接受率为72.5%,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的,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肢体语言护理应用到小儿临床护理中,能够充分的提高沟通的有效性,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依从度,进而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和效果。

  • 标签: 小儿护理 肢体语言护理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儿科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 方法 以 儿科患儿 60 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3 月 -2020 年 2 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30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肢体语言沟通,对比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研究组 患儿家属护理 满意度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儿科护理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

  • 标签: 儿科 肢体语言沟通 护理满意度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在小儿护理的工作中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探析。方法筛选出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我院儿科中收治的68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参照组患儿实施传统的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儿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法,比较两组患儿对医护人员相关工作的配合情况。结果68例患儿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儿配合率要高于参照组患儿,即实验组患儿的配合率为94.12%,参照组患儿的配合率为70.59%,两组比较差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肢体语言沟通法效果显著,可以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工作的配合情况,使其更好的接受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被推广。

  • 标签: 小儿 护理工作 肢体语言 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象图示板在语言沟通障碍患者中的适用性和满意度。方法选择120例语言沟通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实验组在治疗和护理中采用形象图示板进行交流,对照组在治疗和护理中采用摇玲、手势语、写字板等传统方式进行交流.记录交流情况,包括患者需求、需求沟通时间、需求解决情况1,患者的交流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在形象图示板的适用性和满意度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应用形象图示板总体满意率达96.67%。结论形象图示板能够改善医护人员与语言沟通障碍患者之间的交流。

  • 标签: 形象图示板 语言沟通障碍 医患交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语言,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与患者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护士在各项护理操作中,都必须用语言取得病人的理解与合作,促进病人增强治疗的信心。希波克拉底曾说过“医生有两种东西能治疗,一是药物,二是语言”1。作为医疗服务中的一个环节,护理工作在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门诊是医院的窗口,无论病人住院与否都要先看门诊,因此,门诊分诊护士和治疗护士的表现往往代表了医院整体护士形象,护士的护理语言和沟通技巧集中体现了护理队伍的素质和风貌。

  • 标签: 护理语言 沟通技巧 护患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