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功能性疾病,相对器质性疾病而论,目前普遍认为:机体器官出现功能异常,而查体阴性,属于功能性疾病范畴,时下对于功能性疾病的论述,多看重身心方面的因素,本文就神经传导阻滞,递质释放失衡,进行粗线论述。

  • 标签: 脊柱功能性疾病 神经传导阻滞 递质释放失衡 骨质疏松 分类
  • 简介: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椎管诸径线缩短,椎管容积缩小,压迫硬膜囊、脊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导致相应的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椎管狭窄与脊柱发育异常、椎间盘突出、退行性骨关节病、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及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按其发生原因可分为先天性、获得性及混合性三种,先天性者较少见。在获得性椎管狭窄类型中,退变是主要原因。常见有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关节突关节退变增生、后纵韧带钙化、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等。

  • 标签: 脊柱疾病 脊髓疾病 影像诊断 椎管狭窄症 鉴别诊断
  • 简介:临床上脊椎错位,包括微小错位(称错缝),产生的病机——神经血管障碍,介入各科的病率很高;目前又被医界所忽视,误诊误治率极高的疾病,定名为“脊障”;因此,椎动脉型的颈椎病的关键也是查找“脊障”。查找“脊障”在病因学上是一大发现.并诱发治疗学上的一场大革命。韦以宗教授从全新角度诊治“脊障”的途径,是一个大突破、大飞跃、各科大横向的联系;在临床上有独特的疗效,是中国整脊治疗模式的丰富发展,是治疗学上的一大进步。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床体 脊椎错位 血管障碍 误诊误治 整脊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74例采用定位旋转复位,抖动展筋,穴位弹拨,使酸、麻、肿、胀的感觉顺经传递。中频治疗促进血液循环,松解软组织粘连;对照组87例采用单纯推拿治疗。结果:通过两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显效143例(82.18%),有效26例(14.94%)无效5例(2.87%)总有效率169例(97.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起效快且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单纯推拿治疗。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综合治疗 中医学 发病率
  • 简介:源自脊柱骨关节错位并发脊髓、脊神经、交感神经等损伤引起内脏、器官的疾病为脊源性疾病,也有称“脊柱源性疾病”或“脊柱相关疾病”。中国传统医学有史以来,就有按摩踩蹻(治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录上古之时,治病用“蹻引案(按)抚”,汉墓帛画《导引图》绘多个脊柱导引法。对脊源性疾病,历代文献均有论述。为继承传统医学这方面的理论经验,特整理简介如下。

  • 标签: 中医 脊源性疾病 膏贴疗法 膏摩药熨疗法 脊椎法
  • 简介:腰椎间盘内压变化与椎曲论腰椎间盘内压的形成除了与众多躯干肌群的张力有关外,更与腰椎的屈伸运动(即腰椎曲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在一幅被广泛引用的腰椎间盘内压在不同体位时的变化图中,为什么在所有腰椎前屈位时腰椎间盘内压都增高?最为合理的解释是:当腰椎前屈时,原来由腰段脊柱前部结构(椎体和椎间盘)和后部结构(主要是小关节)共同承担的压缩载荷(重力负荷十肌肉张力负荷)转移到了脊柱前部结构上,也就是说,

  • 标签: 腰椎疾病 椎曲论 生物力学 椎间盘内压 后部结构 重力负荷
  • 简介: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临床上以头晕为主的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单纯或合并有椎动脉刺激的颈椎病患者的人数仅次于神经根型而位居颈椎病分型的第二位。有人统计,约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表现,且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越来越年轻化。经过我们多年的研究发现,椎间失稳的发生,尤其在椎动脉型颈椎病发病的病理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我们采用以颈椎定点旋牵复位手法为主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病历完整的173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椎间失稳 椎动脉型颈椎病 诊断 治疗 X线检查 旋牵复位
  • 简介:目的:观察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对椎动脉型颈椎病镇眩作用及即时效应。方法:将202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08例)和对照组(94例)。实验组用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治疗,对照组用静滴麦普宁针治疗。观察第一次手法治疗前后即时经颅多普勒(TCD)检查左右两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f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eak),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in)及血管搏动指数(PI)、血管阻力指数(Rj)值,并分别于治疗后1、2、3、4……10天对眩晕程度进行评分,最后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二组镇眩效果:实验组显效92例(85.19%);对照组显效58例(61.70%);二组综合疗效:实验组:治愈82例(75.93%):对照组:治愈50例(53.19%)。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即时效应:经手法治疗后,VA及BA的Vpeak和Vmin值明显增加(P〈0.01),恢复或接近正常水平。VA、BA的PI和RI值明显下降(P〈0.01)。结论: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能使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椎一基底动脉血管舒缩弹性好转,明显改善脑部血供,从而达到镇眩作用。

  • 标签: 眩晕 椎动脉型颈椎病 脊柱整复手法配合点穴/推拿 镇眩作用 即时效应 临床观察
  • 简介:舒张指揉法是我科前主任沈健群老师创建的,是一组采用一指禅推、四指平推、滚法、摩法、提拿、点按、揉法、抹法、扫散法的复合推拿手法。为了探讨舒张指揉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价值,笔者对80例C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行舒张指揉法加电脑间隙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则使用电脑间隙牵引配合药物治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观察组在疗效上优于对照组,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揉法 对照组 椎动脉型颈椎病 牵引治疗 观察 临床运用
  • 简介:中医整脊法是一种以中药外熨,内功推拿,手法整复、定向牵引,导引练功等法合而为一的自然疗法。笔者采用此法对2100例颈、腰椎疾病进行了临床治疗观察,治愈率达55%,显效率达39.5%,好转达5.4%,总有效率为99.9%。在治疗过程中特别强调配合导引整脊功的练习,对于加强、提高和稳定治疗效果,是防止愈后复发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中医整脊 颈腰椎病 收效显著
  • 简介:腰痛是全人口80%的人曾有过患病的历史,寻找家庭医生仅次于感冒的临床上多发常见病”,众所周知导致腰痛的根本原因是姿势不良,分析脊椎弯曲以诱导良好的姿势是可能有助于腰痛治疗。谈及影响腰痛发生的因素之一是肥胖,肥胖是不但各种成人病的原因,而且引起心理不安,忧郁等情绪方面的问题,又引起因体重负荷的腰痛,关节痛等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发生密切相关,

  • 标签: 腰痛Low Back Pain 四象体质 Sasang CONSTIT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