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环乳晕切口切除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从本院2020年7月-2022年5月收治的良性乳腺肿块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对照组45例接受传统手术,观察组45例接受环乳晕切口切除术 ,对比治疗效果。结果:对比综合治疗有效率:观察组综合有效43例(95.56%),对照组综合有效36例(80.00%),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综合治疗满意率:观察组综合满意42例(93.33%),对照组综合满意35例(77.78%),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不良反应:观察组不良反应6例(13.33%),对照组不良反应14例(31.11%),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环乳晕切口切除术可帮助良性乳腺肿块患者改善患者的病症,经过治疗后可及时切除肿块,患者综合疗效好且满意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环乳晕切口切除术 治疗 良性乳腺肿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超声影像特征与乳腺恶性肿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149例乳腺肿块患者乳腺超声检查结果,以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良性组(116例,肿块数量147个)、恶性组(33例,肿块数量41个),分析乳腺超声影像特征与乳腺恶性肿块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无包膜、有蟹足或毛刺征、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存在砂粒状微钙化、血流信号分级2~3级、RI≥0.7的肿块中恶性占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肿块形态、边界、是否存在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后方回声衰减、砂粒状微钙化、血流信号丰富提示肿块恶性程度高。

  • 标签: 乳腺恶性肿块 乳腺超声影像特征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乳腺MRI增强特征对良恶性肿块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在我院行乳腺MRI增强诊断,统计其乳腺MRI增强特征。结果:乳腺肿块的形状、大小、边缘特征、增强类型、时间-信号曲线、BI-RADS分类均能够为鉴别良恶性性质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P<0.05)。结论:乳腺MRI增强特征能够有效减少临床误诊率。

  • 标签: 乳腺MRI增强特征 良恶性肿块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探讨超声检查在盆腔囊性肿块病变诊断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对入我院进行检查的120例盆腔囊性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统一接受超声检查。分析不同性质囊性肿块的超声成像特征,并结合患者手术病理结果,对超声扫描的准确率、误诊率、漏诊率进行统计。结果120例患者中检出良性肿块70例,恶性肿块50例。诊断准确率为92.50%(111/120)、误诊率为4.17%(5/120)、漏诊率为3.33%(4/120)。良性肿块超声特征:肿块直径较小、边界清晰且形状规则、回声分布较弱或无回声、盆腔附壁伴有声影光团、多为单侧呈现多房性特征、瘤壁增厚,但血流信号较弱,Adler血流分级多为1~2级、血流阻力指数RI均

  • 标签: 超声检查 盆腔囊性肿块 病变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多排螺旋CT对卵巢囊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02月至2022年02月期间82例卵巢囊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排螺旋CT进行影像学检查,分析其对卵巢囊性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82例卵巢囊性肿块中,经多排螺旋CT诊断为良性肿块的患者有54例,恶性肿块的患者有28例。其中,多排螺旋CT在诊断卵巢囊性肿块的敏感度为89.29%,特异度为94.44%,准确度为91.46%。结论:多排螺旋CT在卵巢囊性肿块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力的诊断参考。

  • 标签: 多排螺旋CT 卵巢囊性肿块 诊断价值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部超声在肝脏肿块及相关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方法:于2021年4月-2022年10月在我院治疗肝脏肿块及相关疾病诊断的患者中,选择40例作为探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腹部超声检查方式,对比腹部超声和临床病理诊断结果。结果:不同类型患者在超声图像特征上有着明显差别,同时原发性肝癌患者、转移性肝癌患者 DPI、PCI、RR、TLBF 水平均高于肝血管瘤患者(P

  • 标签: 腹部超声 肝脏肿块 相关疾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肿块切除术日间手术的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效果。方法:乳腺肿块日间手术患者70例纳入研究,时间范围2020年1月至2023年5月,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优质护理),各35例,对护理效果开展对比。结果:观察组等候手术时间更短,术后VAS评分更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乳腺肿块日间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乳腺肿块切除术 日间手术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三维超声在二维彩色超声和X线钼靶照像(简称钼靶)诊断不同的乳腺疑难肿块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二维彩色超声和钼靶定性不同的35个乳腺肿块,研究其三维超声成像的特点,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乳腺肿块超声和钼靶检查经手术病理确诊的148个肿块中,两种方法定性不同的35个肿块占23.6%,钼靶误诊17个肿块,误诊率为11.5%二维彩色超声误诊18个肿块,误诊率为12.2%(与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患者混淆的15例,占83.3%),通过三维超声灰阶表现汇聚征和冠状切面来判断其良恶性,误诊率降低为2.7%(4/148).结论三维容积超声成像可观察到二维超声所不能显示的冠状切面,更直观、更形象地获得肿块立体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提高了彩色超声对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症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正确性,但对无症状的乳腺慢性炎症和常规超声漏诊病例尚需造影等进一步检查.

  • 标签: 三维超声 二维超声 X线钼靶照像 乳腺肿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肿块的临床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接收的200例乳腺肿块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各100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术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肿块切除手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以及术后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乳腺肿块的切除率都是100%,手术中观察组患者的出血量明显小于对照组,而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两组患者术后康复过程中,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是2%,对照组是2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调查了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满意度是95.5%,对照组满意度是86.2%,两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手术在治疗乳腺肿块的临床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研究价值,可以快速切除患者的乳腺肿块,手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段,并发症的发生率低,是治疗乳腺肿块的理想手术。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创旋切术 治疗 乳腺肿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钼靶乳腺摄影与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6例乳腺肿块切除手术患者采用钼靶乳腺X摄影和超声弹性成像进行检查和诊断,并且对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在这56例患者中,其中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检出的异常图像有40例,其中25例被诊断为乳腺癌患者,诊断率为62.5%(25/40);使用钼靶乳腺X摄影检查出现的35例异常图像,其中12例被诊断为乳腺癌患者,诊断率为34.3%(12/35)。两组患者的诊断率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率非常高,然而钼靶乳腺X摄影的检出率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上采用钼靶乳腺摄影对乳腺癌进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钼靶乳腺X 摄影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良恶性
  • 简介:我们对1996~1998年231例甲状腺肿块住院病人的甲状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与手术后病理组织进行了对照分析,旨在探讨甲状腺肿块的声像图特征与组织病理的关系.1资料和方法

  • 标签: 病理 甲状腺肿块 超声特征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X线摄影与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0年5月至2016年1月有完整影像资料且经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患者114例,分析乳腺X线摄影及彩超对乳腺肿块的诊断能力。结果乳腺X线摄影和彩超对114例乳腺肿块的检出率分布为86.8%、84.6%,二者联合检出率为92.3%;对38例乳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89.5%、78.9%。结论乳腺X线摄影及彩超在发现和诊断乳腺肿块上均具有重要价值,两者结合可进一步提高乳腺肿块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乳腺X线摄影 彩超 乳腺肿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腮腺疾病中,腮腺肿块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病症,但临床上有时难以确诊,尤其是腮腺深叶的肿块。多数学者不主张做细胞学穿刺检查,而各种影像学检查对腮腺肿块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尤其是二维超声及彩超的应用,对腮腺肿块的检出率及诊断符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因此目前已成为腮腺检查的重要手段。本文采用二维超声及彩超对58例腮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分析二维超声及彩超对腮腺肿块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二维超声及彩超 腮腺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超声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7月临床确诊的38例肿块型胰腺炎患者和35例胰腺癌患者影像学检查资料,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点及鉴别要点。结果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7%(28/38)和77.1%(27/35)。17例(44.7%,17/38)肿块型胰腺炎患者出现病灶内强回声斑块,胰腺癌患者中均无此征,两者之间的超声声像图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块型胰腺炎患者出现后方回声增强的比例(50.0%,19/38)明显高于胰腺癌患者(8.6%,3/35,P〈0.01);胰腺癌患者中出现腹腔淋巴结肿大的比例(45.7%,16/35)明显高于肿块型胰腺炎患者(5.2%,2/38,P〈0.01)。肿块型胰腺炎患者胰管多表现为不光滑扩张并贯穿(26.3%,10/38);胰腺癌患者胰管表现为光滑扩张并中断的比例(54.3%,19/35)明显高于肿块型胰腺炎患者(7.8%,3/38,P〈0.05)。肿块型胰腺炎和胰腺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在发病部位、肿块边界轮廓、内部回声、邻近血管的变化及肿块内血流特征等与胰腺癌极为类似,存在较多重叠而难予鉴别,两者之间的超声声像图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对肿块型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病灶内强回声斑块、病灶后方回声增强、胰管及胆管改变及伴有淋巴结增大是超声检查诊断肿块型胰腺炎和胰腺癌的鉴别要点。

  • 标签: 超声检查 胰腺炎 胰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浅表器官肿块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收集雅安市名山区人民医院2020年03月~2023年04月收治的140例患有乳腺、甲状腺、淋巴结、软组织等浅表器官肿块患者的穿刺活检的临床资料,观察其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结果,并将其与外科手术后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或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40例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证实,乳腺肿块有68例,其中恶性22例、良性46例;甲状腺结节共31例,恶性12例、良性17例、意义不明确2例;淋巴结肿物有25例,恶性13例、良性12例;浅表组织包块16例、恶性5例、良性11例。所有患者穿刺活检后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浅表器官肿块疾病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不但能较为准确地对疾病进行诊断,而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比较高,建议临床采纳。

  • 标签: 超声引导 穿刺活检 浅表器官 肿块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