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复发性口腔溃疡(ROU)是口腔黏膜最常见的溃疡类疾病,其中轻型口疮约占ROU总数的80%,目前治疗方案虽多,但疗效大多不理想.笔者应用贝复济(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轻型口疮型ROU,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 标签: 临床观察 例贝复济 口腔溃疡临床
  • 简介:目的:评价复方党参白术颗粒对原发性肝癌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病例150例,给予口服复方党参白术颗粒,观察其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肿瘤体积大小变化: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病例分别为0、38、72、40;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72例明显改善,54例部分改善,24例病变进展;治疗后血清AFP水平明显下降,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复方党参白术颗粒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临床症状,对机体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复方党参白术颗粒 原发性肝癌 临床疗效
  • 简介:腹膜新生物表现比较多的是起自不同器官的恶性转移性肿瘤,特别是胃肠道和卵巢,虽然,起自腹膜和腹膜下的原发性肿瘤较转移性病变要少得多,但是,前者又常在CT检查时首先被发现。通常,腹膜和腹膜下肿瘤的CT影像表现主要为肿瘤性或浸润性的软组织肿块(可伴有或无腹水),其他征象则可包括囊性成分或囊性坏死、钙化、显著强化或脂肪密度,然而,大多数的征象是非特异性的,虽然起源自腹膜和腹膜下的原发性新生物相对较少,但其中大多数是恶性的而且预后较差。本文着重讨论了该部位的CT检查技术和相关病变的影像征象。

  • 标签: 原发性腹膜肿瘤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患者男,72岁,因“阵发性心慌、胸闷、憋气加重2天”于1994年1月7日入院。入院前一月常因劳累、受凉后出现心慌、胸闷、憋气加重,无心前区疼痛。近来,因受凉后咳嗽、低烧,阵发性心慌,夜间不能平卧,急症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史20余年。入院查体:T36.8℃、P167次/分R23次/分BP16/10kPa,急性病容,端坐呼吸,双肺可闻及小水泡音。心率167次/分,律齐,未

  • 标签: 阵发性室上速 动态血压监测 急症入院 急性病容 小水泡音 心前区疼痛
  • 简介:目的分析临床上在对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时应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所取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在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入院进行治疗的原发性痛经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与电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在痛经程度评分方面,以P>0.05,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的痛经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有效率方面,以P>0.05,表示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上对原发性痛经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星状神经节 原发性痛经 电针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药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效果。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门诊接受治疗的83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止痛组和治疗组中药痛经汤组两个组别。对照组以西药消炎痛治疗;治疗组以中药痛经汤治疗。观察指标1痛经治疗有效率;2副作用发生情况;3患者症状缓解时间的差异。结果1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痛经治疗有效率更高,X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副作用发生情况更低,X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3治疗组相比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更短,t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痛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改善其生活质量很有益处。

  • 标签: 中药痛经汤 原发性痛经 效果
  • 简介: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可高达25%左右,其特点在于溃疡周期性复发、具有自限性(10天左右自愈),主要集中于唇、颊部及舌缘部位的黏膜,有灼痛的感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复发性口腔溃疡 沙利度胺 口腔黏膜疾病 治疗 普通人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研究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以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 30例施行颅脑损伤手术后,经 CT检查确诊为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发病规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经 2次 CT扫描后,发现 30例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中, 26例发生在幕上, 4例在幕下; 15例发生在硬膜外, 9例在脑内, 4例硬膜下, 2例在硬膜下及脑内。在手术过程中, 12例发生脑膨出, 7例硬膜外, 3例硬膜下, 2例硬膜下及脑内。并进行针对性治疗。结果: 18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 8例痊愈, 5例中残, 3例重残, 2例死亡; 12例患者施行保守治疗, 7例痊愈, 3例中残, 1例重残, 1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机制与术前患者颅内压出现急剧变化、脑血管舒张及收缩机制出现障碍等因素有关,为确保患者的良好预后,医护人员应当对其进行及时的 CT检查,并密切观察各项临床表现。

  • 标签: 颅脑损伤术 迟发性颅内血肿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给予社区全科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本社区卫生服务站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选为研究对象,总计 90例,就诊时间为 2018 年 7月至 2019 年 7月。随机分为 2组,一组以常规治疗为主(对照组, n=45);另一组以全科治疗为主(观察组, n=45)。最后对 2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血压控制率、服药依从率、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社区全科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在社区中推广。

  • 标签: 全科治疗 社区卫生服务 原发性高血压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高位截瘫并发多发性压疮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在2018年1月到2018年12月选取我院接受高位截瘫手术治疗的患者10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为所有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服务。总结判断所有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情绪指标以及压疮复发率。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效果相对于干预前相比有明显数据优势,组间对比结果显著,对比结果有意义(P<0.05),通过护理服务压疮无复发。结论高位截瘫并发多发性压疮患者的护理服务重要性较高,需要从身心、预防、康复等多种层面上改进护理服务措施,尽可能降低和及时控制压疮的发生,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康复效益。

  • 标签: 高位截瘫手术 多发性压疮 护理体会
  • 简介: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炎性脱髓鞘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病理特点为不同程度髓鞘脱失、炎性细胞浸润、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轴索损伤。近年通过建立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模型(EAE)来研究Tau蛋白与神经元及轴索损伤相关性[1],并且以Tau蛋白为治疗靶点的药物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标签: TAU蛋白 多发性硬化 轴索损伤 髓鞘脱失 脱髓鞘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
  • 简介:目的总结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人的护理观察要点,预防病情演变及并发症发生,确保母婴安全。方法根据53例患者不同临床表现,有针对性地病情观察,严格落实各项护理措施,并取得患者及家属配合。结果通过严密病情观察,选择适当分娩方式,能够确保母婴平安。剖宫产37例(69.82%),阴道分娩16例(30.18)。结论预防病情演变的关键在于提高护士科学观察与分析疾病能力,病情变化要早发现、早报告、早确诊,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 血小板 减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手法复位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96例BPPV患者的资料,根据病史问诊及变位试验诱发的眼震特点进行分型,分为垂直半规管、水平半规管及混合型半规管BPPV。对不同类型BPPV采用相应的耳石复位技术治疗,评价治疗后一周疗效,并随访3个月。眩晕或位置性眼震完全消失视为治愈,眩晕减轻或变位试验诱发仍有轻微眼震为有效,眩晕无减轻或位置性眼震无变化为无效。结果本组患者经手法复位治疗一周后治愈162例(82.7%),有效24例,有效率为94.9%;3个月治愈190例(96.9%),有效4例,有效率为99.0%。结论手法复位是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有效方法,且操作简单、安全。

  • 标签: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原发性肝癌(PLC)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被称之为“癌中之王”。临床西医现阶段可用于治疗PLC的方法主要包括介入手术、根治性手术、放疗、化疗等,而中医将PLC归为“黄疸”、“积聚”、“胁痛”、“臌胀”等范畴。近年来随着祖国中医理论逐渐受到各界学者认可,有研究认为中西医结合方式或可在PLC防治工作中发挥出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着重探讨PLC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进展,以利于为今后临床医生针对此类病患制定合适的防治方案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中西医结合 防治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分析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TACE)与射频消融术(RFA)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选取本院自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4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TACE单一治疗与TEP与TAPP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GGT、AST、ALT、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TACE RFA 原发性肝癌 效果
  • 简介:摘要:关节止痛膏处方中的薄荷素油、樟脑、水杨酸甲酯等挥发性成分,可作为透皮促进剂,促进药物在患处通过皮肤渗透达皮下组织,从而发挥较强的药理作用。

  • 标签: 关节止痛膏 挥发性成分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并分析社区全科综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本社区2021年8~2022年8月份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成2个小组进行对比和记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社区全科综合疗法可以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治疗遵从性,并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血压。

  • 标签: 社区全科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并分析社区全科综合疗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采用随机数表方法,将本社区2021年8~2022年8月份的原发性高血压病人分成2个小组进行对比和记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可见统计学差异。结论 社区全科综合疗法可以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治疗遵从性,并能有效地改善病人的血压。

  • 标签: 社区全科 原发性高血压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肌骨超声诊断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幼年特发性关节炎患儿50例作为观察对象,50例患儿均接受肌骨超声、X线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准确率。结果 肌骨超声特发性关节炎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P〈0.05)。结论 肌骨超声有利于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诊断,可减少漏诊、误诊,值得推广。

  • 标签: 肌骨超声 X线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