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柑桔茎枯病Phomasp.柑桔幼树上一种侵染性病害,一般夏季零星为害当年定植柑桔幼树,造成桔树枯�

  • 标签: 初步调查 枯病 柑桔茎
  • 简介:针对白补药(SalviascapiformisHance)病害发生现状,采用林间调查法和组织分离法病害进行调研,结合形态学鉴定方法致病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病原菌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导致真菌病害为白补药炭疽病。

  • 标签: 白补药 胶孢炭疽菌 炭疽病
  • 简介:红头芫菁幼虫吃竹蝗卵,竹蝗天敌。成虫喜食泡桐叶。竹蝗发生区种植泡桐大量繁殖红头芫菁,防治竹蝗一个很理想生物防治法。已知取食竹蝗卵红头芫菁红头豆芫菁和褐边齿爪芫菁两种。两种红头芜菁

  • 标签: 竹蝗 红头豆芫菁 泡桐叶 生物学特性 林中空地 林区公路
  • 简介:鳞翅目昆虫先天免疫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二者共同作用,抵御真菌、细菌、病毒等外源病原体侵染。概述了鳞翅目昆虫对外源病原体识别、细胞免疫和主要体液免疫因子抗菌肽研究进展。

  • 标签: 鳞翅目昆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 简介:本文报道了作者近年来省内人工栽培牧草病害调查结果。初步查明,牧草生长季节可见到危害人工栽培牧草病害计11种,其中豆科牧草上发生病害较多,禾本科牧草次之。牧草病害种类、分布及危害程度地区生境条件、耕作栽培管理以及品种有关。提出了综防措施。

  • 标签: 栽培牧草 病害
  • 简介:介绍某些农药隐性成分分析方法。剖析时主要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和气相色谱仪,并给出8个剖析实例。农药隐性成分剖析应和使用农药经验丰富者相结合,这样可大大缩小分析范围。

  • 标签: 农药 定量分析 隐性成分 气相色谱 高效液相色谱
  • 简介:大豆卷叶螟豆科作物尤其大豆主要害虫之一。为验证短稳杆菌杀虫剂大豆卷叶螟防控效果,分别用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300、600、900倍液大豆卷叶螟2、3、4龄幼虫进行室内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300、600倍液大豆卷叶螟很好杀虫效果,具有较好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短稳杆菌 大豆卷叶螟 杀虫效果
  • 简介:通过连续3年洪涝灾害水稻生产调研,得出了水稻5个生育阶段淹没产量、损失受淹时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每个阶段受淹产量受淹时间符合一个回归方程。根据预测评估,可让农民采取相应抢救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洪涝灾害水稻危害损失,为农业保险理赔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 标签: 洪涝灾害:水稻 产量评估
  • 简介:稻纵卷叶螟发生为害,既要受田间温、湿度影响,又要受水稻栽培因素制约。影响田间成虫、卵及幼虫数量栽培因素,申效诚等(1988)、梁广文等(1984)薛俊杰(1988)等已有报道。为此,笔者将1982~1984年栽插密度、施尿素氯化钾方法,影响早稻生长发育期间1—3(2—4′代卷叶率正交试验资料,整理如下:

  • 标签: 卷叶率 栽培因素 栽插密度 水稻栽培 正交试验 早稻品种
  • 简介:茶尺蠖茶叶上重要食叶性害虫,影响茶叶产量品质。为了解茶尺蠖发生规律,2011—2013连续3年应用佳多牌虫情测报灯婺源县茶尺蠖类害虫发生种类、数量、发生期及种群动态等进行了观测,试验结果表明,茶尺蠖发生在婺源1年内可以发生4~5代、发生期长且世代重叠,主发生期每年6~9月。

  • 标签: 婺源 茶尺蠖 佳多牌虫情测报灯 发生规律
  • 简介:用FAO推荐点滴法测定了南昌地区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抗药性。结果表明,乙酰甲胺磷、氯菊酯和溴菊酯为抗水平(14.5、16.3和344倍),氯戊菊酯、敌敌畏和乐果为低抗水平(5.6、3.9和3.7倍)。用浸溃法测定了南昌地区小菜蛾3种生物杀虫剂敏感世。

  • 标签: 小菜蛾 抗药性 监测
  • 简介:芦笋一种多年生植物。亚热带气候条件下,是以留母茎采收栽培方法,温带地区则以采收期不留母茎,采收期结束后留母茎栽培法。所以,保护刈茎更新前母茎不受茎枯病为害枯死,对于保持高产稳产连续性直接关系,亦是十分重要技术关键。

  • 标签: 茎枯病 病害发生特点 多年生植物 亚热带气候 高产稳产 采收期
  • 简介:本文根据笔者观察及现有资料,我国叶蝉科昆虫生物学方面,分下列10项,进行概述,1·食性:均为植食性,农体生产关系密切。有过半种类为多食性,近半为寡食性或仅知一种寄主。2.栖所及为害状:均在寄主植物地上部分生活,且大部分在叶上,又以叶背为主。

  • 标签: 多食性 寄主植物 植食性 叶蝉科 叶背 历期
  • 简介:综述目前应用于水稻主要转基因技术及其优缺点,总结育种过程可能面临问题及相应育种策略,以期为转基因技术水稻育种应用提供依据和指导。

  • 标签: 转基因技术 水稻 变异 育种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