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1月29日,94岁高龄的著名归侨女画家在湖北荆州辞世。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李青萍就蜚声海内外。在南洋,徐悲鸿亲自为她选辑、作序、出版《青萍画集》;在上海,刘海粟对她寄予厚望:“今之西画引进中国,只有你与我为先驱”!在北京,齐白石老人为她的画展题词:“李青萍小姐画无女儿气”;在日本,

  • 标签: 李青萍 女画家 传奇人生 归侨 2004年1月 四十年代
  • 简介:四川军阀范绍曾,出身袍哥,大字不识几个,却从一个低级军官逐次擢升至集团军副总司令,最后在翻天覆地的革命大潮中,率数万之众弃暗投明。其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官家少爷闯荡绿林范绍曾号海廷,1895年生于川东大竹县清河场。祖父范守中担任镇长,家境富裕。俗话讲,“山高皇帝远,猴子充霸王”。范守中在方圆数十里内也算个大人物。绍曾之父范先级,排行第五,属土房,一贯不务正业。守中灰心之余,把希望寄托在海廷身上。海廷刚满5岁就被送入私塾,祖父期盼其长大成龙,扬名显赫。谁知海廷虽聪慧过人,灵气十足,学啥像啥,但就是讨厌读书。他经常逃学,与一伙同龄少年不是上山捉虫打鸟,就是下可捞鱼摸虾,或者坐茶馆听说书。他特别对说书

  • 标签: 部队 蒋介石 军长 司令 袍哥 大竹县
  • 简介:在中国地质学界,许德佑的名字可以说无人不知,他是'三叠纪地层及化石'研究的先驱人物,著名的古生物学家。1908年出生于江苏丹阳,自小便接受良好的教育,加上他天资聪颖,又刻苦勤奋,大学顺利考入复旦就读。1930年大学毕业后赴法留学,在蒙彼利埃(当

  • 标签: 人生抉择 弃文从 德佑人生
  • 简介:在清代学术史上,方东树可谓嘉道时期一位学术个性鲜明而又充满争议的学者,尤以扬宋抑汉而为学界所关注,而对方氏理学的认识,遂大多着眼于其尊崇朱子、批判汉学,为程朱理学正名,抑或汉宋兼采。但是,如果以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方东树其人其学,则不难发现,其理学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方东树的理学既有借“辟佛”以攻乎陆王、近世汉学家的一面,也有援佛入儒,对理学本身加以修正的一面。在汉宋兼采、倡导经世等方面,他与同时期夏炯等交相呼应、殊途同归,展现出此一时期理学发展的新趋势,颇值得玩味。

  • 标签: 方东树 理学观 援佛入儒
  • 简介:许多具有大学水平但不专门从事亚洲国际事务研究的美国成人在有关蒙古国的地理位置、文化、政治重要性的知识上少得可怜,这种知识的缺乏根源于他们在小学、中学所受的教育。尽管美国公立学校的课程安排州与州大不一样,但社会科学几乎不像纯粹科学、数学、语文这些课程那样受到重视。很典型的一点是,美国的基础教育总是讲本地、州、本国历史的基本知识,这些知识以编年法来教授,重点强调时间而非地理。在中年级(九年制中的六年级),地理和古代文化课(通常是讲埃及、中东或美州文化,远东和南撒哈拉却很少被提到)主要是以美国政府和美国历史为中心的;在高中,美国政府、美国经济、美国的重要战争和地区问题都是必

  • 标签: 蒙古国 公立学校 蒙古人 地理教育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 地缘政治
  • 简介:胡汀是一位艺术功底很扎实很深厚的画家,不久前荣宝斋出版社就刊登过他的作品,他的山水人物画在反映现实生活,塑造山水人物形象方面有相当的功力,而且笔墨有金石味,个人风格很突出。

  • 标签: 书画 现实生活 人物形象 个人风格 出版社 荣宝斋
  • 简介:这个地方可以说是不错的泡温泉之地,因为温泉度假村整个的建筑都是按照四星级标准来建的,度假村里面的自然景色也很美丽,非常引人入胜。除了美丽的景色之外,度假村所处的地域也十分有吸引力,它居于风景秀丽的沂河河畔,毗邻山东地下大峡谷、沂水雪山彩虹谷、沂水天然地下画廊、沂水地下荧光湖等众多4A级景区。因此,每年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游客到这里来休闲度假。泡温泉,享受这种回归自然的生活。在热带风情浓郁的室内水疗馆,拥有园林式景观泳池、各种水疗设备、瀑布温泉、动感滑梯乐园等项目。室外温泉区拥有保温连廊围合入口区、竹文化为主题的竹林泡汤区、中药养生为主题的药浴泡汤区、特色温泉为主题的特色浴区、地热温泉为主题的石板长廊区、动感娱乐为主题的泳池戏水和滑梯游乐区,让您在动静之间享受温泉的无穷乐趣。贵宾包池内,抛却尘世的喧嚣和压力,尽可享受您的尊贵与优雅。总之,到这儿一定会让您有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 标签: 度假村 温泉 自然景色 星级标准 休闲度假 回归自然
  • 简介:建国之初,毛泽东曾多次婉拒亲戚朋友们提出的介绍工作的要求。时任长沙某中学教员的李淑一是柳直荀烈士的遗孀,托人找到毛泽东,想去国家文史馆当研究员。毛泽东为此给秘书田家英写信说:“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杨开智是毛泽东恩师杨昌济的儿子,也是毛泽东夫人杨开慧的哥哥。他曾捎信给毛泽东,要求“在京或湘安排厅长之类的职位”

  • 标签: 毛泽东 人情观 柳直荀 研究员 史馆 田家英
  • 简介:南朝梁代陶宏景面对秀丽山河尝慨然叹道:'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与谢中书书》)其实,山川之美并非古来共谈。因为就主体方面说,山川之美是以人对自然所能感知的程度为限的,对于尚未以自然为审美对象的人来说,便无所谓山川之美。如同'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样。而且,人们对山川之美感知的程度不同,因而谈论的标准也不相同。魏晋以前,人们对自然界并不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感知的,因而没有在文学中把山川作为自然审美对象去表现。在

  • 标签: 审美对象 哲学手稿 毫无意义 南朝梁 陶宏景 汉赋
  • 简介:耻辱是人类社会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当人们在社会上的贫富强弱尊卑的差别出现以后,强势群体向弱势群体施辱,就使弱势群体感到羞耻。先秦时期,儒家学派与道家学派对待耻辱有不同的理解和应对态度,即有不同的耻辱。儒、道两家代表不同的社会阶层,因此他们的社会人生也截然不同。今就儒、道两家的耻辱进行比较研究,以就正于学术界的同仁和方家。

  • 标签: 社会精神文化 弱势群体 强势群体 先秦时期 道家学派 儒家学派
  • 简介:西汉道义的形成,一在于董仲舒从天人关系上对天道和人道运行的本质要求进行凝练,形成了政治道义。二在于司马迁从历史经验上对历史运行秩序的重构,使"义"成为观察历史秩序的参照,从而形成了历史道义。三在于盐铁辩论从行政理念的角度对西汉制度进行讨论,使得参与讨论的御史、大夫们意识到国家必须承担起社会道义,才能长治久安,初步讨论了国家道义

  • 标签: 政治道义观 历史道义观 国家道义观
  • 简介:1997年夏季,陇西县博物上馆人员在清理原文化馆仓库时,找到了由元代书法家、高僧雪庵大师题写的玄都匾额,使这件存世已700多年的珍贵文物重见天日,并填补了陇西馆藏文物匾额类的空白。

  • 标签: 陇西县 玄都观匾额 元朝 文物考古 中国 形制
  • 简介:明朝中后期,经济空前繁荣,政治异常腐败,思想活跃,文化兴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出现了数量可观的隐逸之士——山人。在当时,他们成了引领社会时尚的新群体。山人一词,出现很早。在先秦时代,山人即虞官,"掌山林之政令"(《左传》昭公四年)。秦汉以后,"虞官"成了昨夜星辰,山人逐渐成了遁迹山林隐逸之士的代名词。但是,所谓"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从山崖水曲步入庙堂的隐士,颇不乏人。不过这些人毕竟在山野间散漫惯了,总想保持闲云野鹤的外观,故进了朝廷,白花花的银子照拿,却不肯戴乌纱帽。他们扮演客卿的角色,参与议论国事,陪伴皇帝出游,因身穿白衣,路人看了指指点点,说"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新唐书·李泌传》)唐、宋、元都有山人山现,但零零落落,不成气候。

  • 标签: 明代山人 陈继儒 明中叶 冯惟敏 王世贞 腐败
  • 简介:我生长在成都,自幼喜爱书法,所以很早就知道刘东父先生的大名.少年时代,在成都的名胜古迹、旧书店、装裱店等处所,常常看到谢无量、刘孟伉与刘东父等书家的墨迹.刘孟伉特善榜书,一些名店的市招多出于其手;谢无量与刘东父则多见其对联条幅.我无家学渊源,家中无碑帖可读,三位书家的书作常令我驻足观赏,流连忘返.故我的书法启蒙,实得之于这三位书家,而非来自学校.刘东父先生的书作,秀雅劲健,我十分喜爱,因而向往其人.但当时无人引见,无从清益.与刘东父先生虽然同在一个城市,终究缘悭一面,这是我至今都感到遗憾的.

  • 标签: 刘东父 遗墨 成都市 生平 书法家 中国
  • 简介:在法国由古代向近代民族国家的转型过程中,其边疆观念也经历了历史性的变迁,“自然边疆”(naturalfrontiers)逐步成为塑造法国历史与现实认同的主要理念。本文通过对中世纪以来法国内政和外交层面边疆观念变迁的分析,揭示了“自然边疆”的形成、发展和近代转型过程,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法国国家认同与法兰西民族的形成与变迁历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标签: 法国 自然边疆 观念 起源
  • 简介:川北古城阆中面面古今在川北滔滔嘉陵江中游北岸,大巴山之南麓,至今矗立着一座保存完好的古老城镇’——阆中。干百年来,古战场的硝烟,锦屏山的美景,腾王阁的名胜,观音寺的钟声,伴随它走过悠悠岁月。彭道将池的悠久,巴文化的遗存,蜀汉张飞的墓词,阆苑的奇葩,...

  • 标签: 嘉陵江 《方舆胜览》 《四川通志》 阆中 巴西 锦屏山
  • 简介:范仲淹的一生,功业彪炳,其道德文章,传颂已久。尊他为“第一流人物”,当受之无愧。作为一个政治家,不论“居届堂之高”,抑或“处江湖之远”,皆一以贯之,以天下为己任,兴利除弊,振衣直言。作为一名军事家,“浊酒一杯”,离家万里,固守边防,“腹中有数万甲兵”。作为一位文学家,工诗善文,虽无意刻划,却笔底生花,佳句琳琅。凡此种种,前贤今人,多有评述。唯范仲淹与教育之联系,似少有专论。其实,范仲淹不仅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而且形成一套比较完整、自成一家的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这一点与我国古代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十分相似。本文拟对他的教育思想,从兴学、教育功能、人材、教学论、治学论、师资论等六个专题展开,分节论述。

  • 标签: 我国古代 范仲淹 政治家 宋仁宗 州府 求贤
  • 简介:这篇论文,作为批判中国正史东夷传记事史料的第一步,整理了《史记·朝鲜传》、《汉书·地理志》、《汉书·王莽传》的朝鲜、朝鲜王者。作为中国正史朝鲜关系记事的发端的《史记·朝鲜传》其史料价值从来都被人们所重视。可是,其记述是以汉武帝出兵朝鲜为中心,对朝鲜的历史几乎没有表示关系。而且,其东夷王者是理念化的,中国亡命者都变成其地的王者,并在统治东夷诸族的同时,作为藩属的王而服从于汉王朝。在《汉书》里,朝鲜及其王者是多样化的,但与《史记》一样也是理念化的,未客观地描述实际情况。《汉书·朝鲜传》几乎原封不动地借用了《史记》的记事,在《地理志》郡县条分注里,把箕子、卫氏两朝鲜国,异民族的真番、朝鲜、高句丽诸国安置于乐浪郡、辽东郡、玄菟郡,设定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朝鲜国。在《地理志》分区条里认为,包括朝鲜国在内的东夷诸民族是顺从的,他们之所以彬彬有礼,是因为遵守了箕子之教,由于中国人亡命者变为王者并进行了教化,因而出现了理想化的境地。在这里,可以说找到了朝鲜王者的理想像。与之相反的东夷王者在《王莽传》中可以看到,王莽把高句丽侯驺认定为异民族的王者,将其抹杀是皇帝的任务。《史记》《汉书》的朝鲜和东夷王者不是从客观的史实产生出来的,其记事的史料价值也并不那么高,但给予后世正史的影响却是极大的。

  • 标签: 《史记》 《汉书》 东夷王者观 史料价值 中国
  • 简介:试论希特勒的世界叶江世界(Weltanschaung)一词是德国纳粹运动领袖,第三帝国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魁首─-阿道夫·希特勒所不断提及,反复使用的。它代表着希特勒的基本思想,也是二三十年代德国纳粹运动和三四十年代纳粹德国内政外交的指导思...

  • 标签: 希特勒 意志力 纳粹运动 日耳曼人 现代西方哲学 知识分子
  • 简介:宋明时期的理学,继承并发挥了孔孟的仁孝。理学中人将仁孝视为最高的道德原则,并将其推广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由于医儒之间关系的特殊性,理学仁孝在嵥渭捌湟院蟮囊窖е胁挠跋熳钗钤叮佣纬闪斯糯飞弦桓鲋档弥厥拥奈幕窒蟆“医为仁术”说和“知医为孝”说,是医儒关系中两个最突出的问题。

  • 标签: 理学 仁孝观 古代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