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走出“人情”误区──浅析话剧《血亲》李胜英话剧《血亲》故事其实很简单,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偿还人情债──还不清的人情债。不过千万不要以为作者讲这个故事就是为了提醒人们,求人不如求己,千万莫欠人情!那未免太简单、太表面了。看了这个戏,感到起码有三方...

  • 标签: 家庭利益 中国传统道德 家族利益 道德观念 自我价值 商品社会
  • 简介:<正>(一)戏剧要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服务,就必须大力创作反映建国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代剧,使积极表现工农兵群众的现实生活与斗争、热情歌颂工农兵群众中的新人、新事、新思想、新风尚的剧本和演出,成为我们时代戏剧舞台上的主流;通过戏剧舞台,让更多更完美的当代正面英雄人物形象,站立起来,突出他们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共产主义高尚品质,并有力地批判那些反面人物,以

  • 标签: 沙特 社会主义革命 人物形象 青年 戏剧冲突 个人主义
  • 简介:今年9月29日至11月25日,由红谷滩新区管委会和江西省话剧共同打造的红日滩新区2018第四届全国优秀话剧展演季在红日滩会议中心开演,众多话剧作品展现出高水准的艺术品质,蕴含包容多元开放的人文精神,拓展了话剧与城市融合的全新路径。一、连续四届,内容越来越丰富早在2012年正值江西省话剧小剧场话剧与舞台大戏“双轮驱动”发展之际,《妈妈喊你回家打鬼子》《窗床闯创》等作品借助小剧平台风靡南昌,也让市民对话剧有了很强的认知度和接受力。

  • 标签: 话剧团 市民 节日 小剧场话剧 艺术品质 人文精神
  • 简介:<正>我是2006年走进郑州经贸职业学院的,转眼间就要离开学校,离开话剧社,踏入社会。作为话剧社的社长,我对它有着更深的感情,这里有我的梦想、我的坚持、我的快乐,有我的失败、我的泪水,想想还真有些舍不得离开。

  • 标签: 曲艺比赛 鼓起勇气 相信自己 学院规模 院团委 就这样
  • 简介:一[时间:2011年7月23日晚上。[地点:上海“新天地”酒吧一条街。[观众人场时,舞台下场15前区是一个酒吧的音乐演奏台,有一个留着长头发的吹萨克斯的男青年正吹奏着

  • 标签: 政论体 话剧 沉浮 音乐演奏 萨克斯 酒吧
  • 简介:主题餐厅屡见不鲜,北京出现的一家以话剧为主题的餐厅,让人眼前一亮。进入"戏逍堂话剧印象餐厅",立刻会被它神秘的气氛吸引,巫师的魅影、鬼女的灵异、幽暗的灯光、凝神持重的雕像……餐厅的每个房间都像是一出话剧舞台。墙上贴着经典剧照和演员照片,餐厅内使用的桌椅、餐具都是从话剧舞台上"移植"过来的道具。

  • 标签:
  • 简介:想写一个表现农民生活的作品,这个愿望来自于许多年前的一个龙眼成熟季节.那时候我在那片果园"守寮",守寮的心情充满憧憬.有一天一个也是守寮的老人告诉我锣荣和十八棵龙眼的故事,我祈盼的心情就又多了一个梦想.

  • 标签: 话剧 《龙眼树下》 戏剧创作 人物塑造
  • 简介:时间当代。地点江桥上。人物甲小有成就的摄影记者。乙主动寻找机遇的见义勇为者。丙下决心要自杀的小公务员。[幕启。甲挎一相机,寻寻觅觅,正在选取拍照角度。乙暗上,窥视。[甲左右看看,纵身跨过桥栏,被乙一把抓住。乙你给我回来!甲干什么你?甲(同时认出对方)老同学,原来是乙你呀!乙我真不明白,你这大记者咋还遇事想不开呢?甲咦,你这话啥意思?乙别跟我装!刚才,你那是干嘛呢?甲得,你把我当屈原了!(拍拍相机)仔细瞧瞧,要跳江我还背它干吗?一万八九我留给谁不好!乙那半夜三更的,你这是……甲你不知道,上个月评职称,我第一轮竟险遭淘汰!反对者的理由是我至今尚无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震撼力的代表作,所以,我就想抓拍一张封住他们的嘴!哎,这么晚,你到这干吗来了?乙家家都有难唱曲呗!老弟今年三十

  • 标签: 好汉话剧 话剧小品
  • 简介:没有作品问世的影视制作人2009年3月4日晚7点半,在北京市人艺实验剧场,一部名为《幸福像草儿一样》的话剧正式上演。在那一个半小时里,剧中的无厘头情节以及各种“包袱”将大家逗得乐不可支,特别是主角勇哥的一句台词-“宅处男”,更是让整个氛围达到了高潮。

  • 标签: 话剧 工厂 广告 制作人 北京市 无厘头
  • 简介:摘要《暗恋桃花源》由既独立又相连的两个故事合成,而且合成得自然天成,其中掺杂着《暗恋》带来的感动、惋惜、遗憾,掺杂着《桃花源》带来的幽默、幻想、期待,泪与笑相互纠缠,展现了各式各样的美感,这就是这部经典话剧的魅力所在。

  • 标签: 《暗恋桃花源》 美学意义 喜剧 悲剧
  • 作者: 张爱萍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话剧导演的民族化问题,对于中国话剧而言,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艺术命题。因为话剧是以导演为中心的戏剧,导演艺术的民族化,直接影响并决定整个中国话剧艺术的民族化。为此,本文结合笔者个人多年来话剧导演的艺术实践与理性思考,对于中国话剧导演的民族化问题发表若干浅见,以期引起中国话剧人的共同关注与热烈讨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中外话剧比较研究述略焦尚志话剧,作为“舶来”的戏剧样式,在中华大地落土生根,发展繁衍,并成为我国的一大剧种,其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撞击的结晶。要认识、把握中国话剧的实质及其发展演变的特点与规律,就不能无视它同外国戏剧及其思潮、文化的关联。因此,比较...

  • 标签: 比较研究 外国戏剧 中国话剧 写意戏剧观 《雷雨》 奥尼尔
  • 简介:<正>四十年代,吴祖光继《风雪夜归人》之后,陆续写出《牛郎织女》(1942)、《捉鬼传》(1946)、《嫦娥奔月》(1947)等三部神话剧作,在当时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相比而言,人们对《风雪夜归人》这部吴祖光的代表作已予以相当的重视,而对题材和风格迥异于常态的三部神话剧这样一个突出存在,迄今为止却鲜有人专门论及。笔者认为,对吴祖光绝非偶尔为之的神话剧的成因、思想和风格作一番探讨,是非常必要亦

  • 标签: 吴祖光 嫦娥奔月 神话传说 郭沫若 《风雪夜归人》 话剧
  • 简介:<正>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一批“探索戏剧”作了认真的实验,我国的话剧表演,在“舞台假定性中的表演艺术”这一命题之下,明显出现了两种发展趋向:一种是,在充满假定性的演出方式中,追求表演艺术的更自然、更细腻、更逼真;另一种是,在充满假定性的演出方式中,追求表演艺术的高度夸张、变形、乃至荒诞。

  • 标签: 表演艺术 假定性 话剧表演 形体表演 八十年代 演员
  • 简介:演员在塑造各色各样的人物形象过程中,恐怕都在努力地追求着审美表达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尺--艺术形象和演员表演的真实.

  • 标签: 动作话剧表演 话剧表演根
  • 简介:刘永来在《上海戏剧》(2001.1)以同题发表文章,文章认为,现代题材话剧总是最受欢迎的,然而偏偏就是这现代题材的创作最不尽如人意。笔者从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现代题材剧目创作太少。仅就上海来看,每年话剧产量充其量十余台,且其中多有复排剧目,经典名著或海外、外国“舶来品”,少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题材剧目新作。二、现代题材剧目创作肤浅者多。大多数现代题材剧目新作较为肤

  • 标签: 剧目创作 题材 话剧 阐述 戏剧 文章
  • 简介:不管人们愿意不愿意承认,有一个严酷的事实总是相当扎眼:话剧已经渐渐失去往日的风采,沦为“黄昏艺术”了。无论是旧剧新排还是新剧演出,话剧除了吸引一些铁杆的“话剧迷”以外,还能有多大的魅力将

  • 标签: 话剧 观众接受 戏剧演出 旧剧 新剧 戏剧活动
  • 简介:夕阳西下,鸽子飞翔,什锦镇里静悄悄。什锦镇的特产是一种名叫“情感”的口香糖。那可真是一种特别好吃的口香糖,刚入口时的味道是甜甜的;嚼一会儿还是甜——甜到胃部深处的那种;接着便会出现淡淡的酸涩味:再后来就没味了。然而有个传说,“情感”口香糖还有最后一种味道。但是谁也没有品尝过。

  • 标签: 童话 口香糖 情感 味道 特产 涩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