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门诊护理中感染预防控制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常规护理模式下口腔门诊感染预防情况,设定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整体优质护理模式下口腔门诊感染预防情况,设定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口腔门诊感染预防控制效果。结果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口腔门诊护理中实施整体优质护理模式,可有效预防控制感染,对患者及医护人员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口腔门诊护理 感染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口腔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溃疡愈合率,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观察组患者复发率15.56%显著低于对照组2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口腔溃疡这种复发性较高的疾病,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且副作用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口腔溃疡 维生素 复发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3月来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在随机方法下将其分为人数均等的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口腔修复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给予正畸治疗方式,之后再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90%)、治疗满意度(8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体有效率(70%)、治疗满意度(6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20%)小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40%),且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正畸治疗在口腔修复中临床价值显著、利于减小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有促进意义,值得被大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正畸治疗 口腔修复 临床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洗必泰用于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的效果,为提高患者口腔护理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法将我院内科ICU于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13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组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9例,分别采用洗必泰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口腔异味、VAP发生率、口唇干裂、黏膜出血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洗必泰能有效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口腔卫生,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洗必泰 机械通气患者 口腔护理
  • 简介:摘要p53作为比较经典的抑癌基因,对诱导细胞死亡、上皮组织发育以及肿瘤发展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p53能结合并激活细胞分裂制动基因从而控制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对细胞增殖分化起负调控作用。但是,突变型p53基因不但丧失抑癌功能且具有恶性转化功能。本文从该基因的来源、结构、作用、以及其在口腔白斑中的相关研究予以综述。

  • 标签: p53 口腔白斑 抑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实施方法与价值。方法采用随机的方式,将100例口腔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50例。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风险护理管理。结果研究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少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风险管理,可大大减少口腔疾病患者护理不良事件,确保其护理安全,同时还可以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口腔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实施方法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围绕前牙美学修复在口腔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0例口腔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并平均将其随机分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了前牙美学修复处理,而没有为对照组患者进行美学处理。对两组患者的牙齿功能性、美观度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加以不同的口腔治疗方式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功能性评分间并无明显的差距,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美观度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之间体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治疗的基础上加以前牙美白修复处理,能够在改善患者牙齿功能性的同时,大幅度提升患者牙齿的美观性,具有比较高的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前牙美学修复 口腔临床治疗 功能性评分 美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7月就诊于我院口腔科的35例采用口腔根管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即根管治疗组),与同期35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即药物治疗组)进行治疗效果及疼痛评分比较。结果治疗后2周复查,根管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7.1%,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77.1%,根管治疗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治疗(P<0.05);患者疼痛程度上,根管治疗与药物治疗组治疗后1天内VRS评分别为2.01±0.73、4.17±0.61,根管治疗组疼痛较药物治疗组轻(P<0.05)。结论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疗效显著,并能够减轻治疗后的痛苦。

  • 标签: 根管治疗 急性牙髓炎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压输液式口腔冲洗在舌癌术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行舌癌手术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50毫升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洗加松头棉签口腔擦洗法,研究组采用0.5%碳酸氢钠接输液器加压冲洗与松头棉签擦洗相结合,记录两组患者的口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在减轻疼痛、提高口腔清洁度、提高满意度、减少感染率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0.5%碳酸氢钠接输液器加压冲洗与松头棉签擦洗相结合的改良口腔护理法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加压输液式 口腔冲洗 舌癌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正畸+修复联合治疗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牙列缺损伴牙畸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3月至2014年1月期间,使用信封抽取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修复治疗,实验组给予正畸联合修复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P<0.05);实验组的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联合修复治疗在口腔修复中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正畸 修复 口腔修复 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牙列缺损患者应用口腔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4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应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应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各功能改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5%;P<0.05。观察组固定功能、咀嚼功能、语言功能、舒适度、美观度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5±1.6)分、(9.1±0.5)分、(9.5±0.5)分、(9.3±0.4)分、(9.0±0.5)分;对照组分别为(6.3±1.5)分、(7.6±1.1)分、(8.1±0.7)分、(8.2±0.6)分、(7.8±0.8)分;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治疗中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牙列缺损 口腔种植 修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首次口腔护理适宜时间。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11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150例急诊气管插管患者,其中50例插管后6小时进行首次口腔护理,50例在8小时后进行首次口腔护理,50例在10小时后进行首次口腔护理,分别为组1、组2和组3,比较三组在口腔护理后2小时和4小时的牙菌斑评分。结果(1)组2在口腔护理后2小时牙菌斑评分优于组1和组3,P<0.05;而组1和组3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2)在口腔护理后4小时,组1和组2患者牙菌斑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首次口腔护理适宜时间可考虑插管后8小时,可较好控制细菌生长。

  • 标签: 急诊气管插管患者 首次口腔护理 适宜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接收的上前牙埋伏阻生患者46例,入选时间为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外科导萌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口腔正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3.9%,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7%,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统计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上前牙埋伏阻生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同时还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助于患者康复,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上前牙埋伏阻生 口腔正畸 效果
  • 简介:摘要口腔科门诊患者在就诊时往往会由于缺乏对医疗知识的了解、疼痛刺激等众多因素而产生畏惧心理,大大降低了诊治配合度,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医师工作效率。因此,在患者诊治过程中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口腔门诊病人 心理学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十九世纪后期以来,国外广泛而深入地开展了稀土在医药方面的研究。1949年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先后收载草酸铈进入药典,用于治疗晕动症和妊娠呕吐。六十年代后,陆续发现稀土化合物具有一系列特殊的药效,是钙离子拮抗剂,可广泛用于治疗烧伤、皮肤病、血栓病等,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稀土化合物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的流动性、通透性、细胞膜表面ATP酶活性、细胞内外离子交换以及细胞有丝分裂、DNA合成等多种途径,对细胞生长产生不同影响。目前稀土化合物作为药物使用的临床实验和有关机制仍是国内外学者非常重视的研究领域。稀土元素是一组金属元素的简称,包括镧系元素及化学性质与其相近的钪和钇2种元素。镧作为稀土元素中的一种,已被研究出对口腔防龋,抑菌方面有明显效果。本文对镧在口腔正畸学领域内的应用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防龋 抑菌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对预防儿童龋齿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中所受治的110例预防龋齿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群体,并将其根据护理举措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各为5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对症护理方案,而实验组进行综合口腔护理干预,观察与比较两组儿童的护理疗效。结果参照组儿童配合率63.64%明显低于实验组98.15%,组间数据信息差异大,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在龋齿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低于参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口腔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对儿童出现龋齿的概率进行降低,并能促使其养成优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因此值得其临床推广。

  • 标签: 综合口腔护理干预 儿童龋齿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小唾液腺粘液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7年5月间本诊所收治的口腔小唾液腺粘液囊肿患者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手术摘除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碘酊注射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对口腔小唾液腺粘液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治愈患者为46例,有效患者为2例,复发患者为2例,治愈率为96%(48/50),对照组中治愈患者为40例,有效患者为6例,复发患者为4例,治愈率为92%(46/50),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方面相比,差异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口腔小唾液囊肿时,要针对不同年龄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优先考虑患者的接受能力。但目前治疗此病效果最佳的仍是手术切除术。

  • 标签: 口腔 小唾液腺粘液 囊肿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口腔保健健康教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诊治的150例患有以龋齿为代表的口腔疾病的学龄前儿童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基本疾病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腔健康保健教育,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基本的疾病治疗,在干预前后调查对比两组患者的口腔疾病治疗情况、日常刷牙习惯及口腔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综合评定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7%;对照组患者干预后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2.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口腔疾病的治疗、有效改善儿童的不良口腔习惯,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促使儿童掌握更多、更全面的口腔知识,有非常显著的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口腔保健 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喂养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的,来我科进行治疗的早产儿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了口腔运动干预护理方法。结果两组开始经口鼻喂养、完全经口喂养、住院时间对比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喂养效率、出院体重量、体重量增长速度对比中,可以看出观察组三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口腔运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少开始经口鼻喂养、完全经口喂养、住院时间,提高喂养效率、出院体重量、体重量增长速度,值得新生儿及NICU病房广泛采用。

  • 标签: 口腔运动护理干预 早产儿 经口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