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构建人性专业护士实践环境,对提高足踝病区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营造良好的人文护理实践氛围、注重医护紧密合作,加强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完善病区护士专科护理培训考核等措施,回顾性研究分析对比2020年足踝外科整体护理质量与2019年整体护理质量的差距。结果:同期比较护士满意度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护士对患者的护理评估准确率、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

  • 标签: 足踝外科 人性化 专业化 专科能力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个体和精准护理干预后,患者满意度。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共18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个体和精准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9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慢性心衰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个体和精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满意度,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和精准化护理 心脏康复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重症脑卒中患者采用集束干预和个体营养支持对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脑卒中患者共100例,按照随机、平均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个体营养支持与集束干预,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概率和营养状态对比。结果:在干预后,对照组的营养状态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结果差异显著(P

  • 标签: 脑卒中 个体化营养支持 集束化护理 重症患者
  • 简介:为应对信息密集的工作环境对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信息能力提出的挑战,运用信息学理论和护理理论,在对护理信息能力概念和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信息能力重要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分析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能力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目前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学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提出护理信息能力培养与护理本科生的培养方案相整合的设想,旨在为探索和发展我国的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能力培养的理论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教育 护理 学士 学生 护理 护理信息学 模型 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信息支持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治疗及护理;干预组患者除接受一般治疗及护理外,同时接受一系列信息支持干预。对2组患者入院时、术前、出院前均采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进行疾病不确定感测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的患者在接受信息支持后,手术前1d和出院前1d的疾病不确定感都比入院时显著降低,而对照组的手术前1d的疾病不确定感与入院时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进行一系列信息支持干预措施,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

  • 标签: 信息支持 肝癌 介入治疗 疾病不确定感
  • 简介:摘要:目的 设计开发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管理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评价,以提高老年护理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方法以老年护理安全质量指标体系为核心,设计开发具有老年护理安全风险评估、老年护理安全风险防范知识库和老年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功能的平台。选取两家医疗机构试用该平台3个月,对平台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平台由四个模块组成,即老年护理安全风险评估系统模块、老年护理安全风险防范知识库模块、老年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模块和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应用该平台后,筛选出14项老年护理安全高危项目。护理人员对老年护理安全防范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t=4.941,P

  • 标签: 老年人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护理信息学 护理管理研究
  • 简介:网络技术在医院的广泛应用为医院感染的科学管理和实时监控提供了良好的操作平台。2006年依托我院信息网络开展,依据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及医院信息系统中的病人信息查询系统实时监测,能及早发现感染病例,及早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了感染率和漏报率,为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提供快速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实验室信息系统 医院感染 监测管理 病人信息查询系统 医院信息系统 科学化管理
  • 简介:  【摘要】目的 总结PDA及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通过医院现有的HIS系统为基础,用无线网络技术和PDA扫描患者腕带的条形码、药品二维码等技术实现对患者的信息采集、处理、接收等工作,改变了以往的护理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结果 在临床中使用PDA后保障了患者的安全、减轻了护士的工作负担,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质量,同时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较前提高,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肯定。结论 移动信息系统PDA的使用改变了护理工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拓展了护士工作的方式方法,推动了医院信息建设的步伐,也为等级医院的评审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支撑。

  • 标签:   PDA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 临床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安全信息系统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建立安全信息系统,广泛收集信息,由护理部对安全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提出改进措施或反馈到相关职能科室,落实评价机制,实施有效督查。结果应用安全信息系统后,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应用安全信息系统能降低护理风险。

  • 标签: 安全信息系统 护理风险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智能护理信息系统在胸痛中心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84例胸痛中心急诊抢救患者随机纳入对照组与智能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智能护理信息系统,比较两组抢救效果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各项抢救指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5.24%)高于对照组(80.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痛中心急诊抢救护理期间,落实常规急诊护理方式,并合理利用智能护理信息系统,可提升抢救效果,以及患者对该护理方案应用认可程度。

  • 标签: 智能护理信息系统 胸痛中心 急诊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信息技术在优化电子护理文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的1000份未应用信息技术改进前的电子护理病历作为对照组,随机抽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1000份应用信息技术改进后的电子护理病历作为观察组,分别分类统计两组存在的电子护理文书质量缺陷资料;结果:对照组质量缺陷总计1270例次,其中,评估单漏建126例次,皮试结果漏填462例次,液体量统计错误48例次,护理记录延时86例次,评估单漏548例次;观察组质量缺陷总计95例次,其中,评估单漏建12例次,皮试结果漏填33例次,液体量统计错误0例次,护理记录延时9例次,评估单漏41例次;结论:将信息技术用于电子护理文书质量控制中能够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护士风险防范的意识和能力,文书质量改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文书 信息技术 质量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手术室护理信息系统在术前信息管理、术中物品清单和术后过程追溯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效率,而且护理工作人员在系统建设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能够有效促进手术室数字建设和发展,因此,信息系统已经成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部分。然而,手术室护理信息系统在精细化管理、绩效考评和为患者及家属服务方面仍有许多可继续发展和拓宽建设的领域。因此,本文试从手术室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模块,逐级对基础型、共享型、移动型手术室护理信息系统各自实现的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展望手术室护理信息未来发展的方向。

  • 标签: 信息化技术 系统 手术室 展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中实施质量追溯信息系统方法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12名为研究对象,2020年度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模式,2021年度实施质量追溯信息系统管理模式,随机抽取干预前后器械用品600件,对比两种不同消毒供应室器械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质量追溯信息系统管理后的器械回收合格率、洗涤合格率、灭菌合格率、发放合格率、包装满意合格率均高于质量追溯信息实施前的常规管理,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器械管理 质量追溯信息系统 应用效果
  • 简介:综述了系统整体护理实践与理论的探索,提出更新观念、适应护理模式转变,进一步明确医护、护患关系,立足现有、力争创新方面做了总结。

  • 标签: 系统化整体护理 实践 理论
  • 简介:当前,在市场经济下医疗体制改革必须要遵循人的普遍本质,以一定的劳动模式而满足人类某一种群体的特殊需求,这是人类智慧与物质交融生成的共享资源特性和人的内在需求所决定的。改革开放给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同时随着科学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疗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健康保健及医疗护理服务的需求水平越来越高,这对医疗护理工作无疑是一个新的挑战。如何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怎样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任务。

  • 标签: 医疗护理服务 人性化服务 医疗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事业 医疗市场竞争 医疗护理工作
  • 简介:总结10例心肌致密不全患儿的护理经验。心功能Ⅲ-Ⅳ级患儿绝对卧床休息,根据医嘱严格控制入量及输液速度,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心功能改善到Ⅱ级的患儿改为间断床边活动。持续心电监测、记录24h动态心电图,密切观察各心电图波形的异常情况。查电解质,及时了解血K^+、Na^+、Cl^-是否正常。本组均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注意患儿有无出现药物中毒症状。对于行抗凝治疗的患儿,密切观察有无出血表现,并预防新血栓形成。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和出院指导。本组8例患儿心功能恢复为Ⅱ级,2例心功能由Ⅳ级恢复为Ⅲ级,1例心肌血栓形成得到有效控制,心律失常转为窦性心律伴偶发室性早搏。10例患儿仍在随访中。

  • 标签: 小儿 心肌致密化不全 护理
  • 简介:上呼吸道是呼吸系统非特异性防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保护气管和支气管黏膜,维持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理功能,促进正常的纤毛运动,清除吸入气体中的尘埃颗粒、微生物、有害物质及呼吸道分泌物,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预防肺部感染的生理屏障作用。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直接放入气管或经上呼吸道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不仅用于机械通气,也用于气道分泌物的引流。

  • 标签: 人工气道湿化 支气管黏膜 支气管上皮细胞 呼吸道分泌物 上呼吸道 生理功能
  • 简介:摘要:手术装备的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一系列因素。从医疗实践的角度来看,这与医疗技术人员和器械的操作流程密切相关。在卫生保健领域,这涉及到一个特殊的专业领域,即医院感染控制和器械管理。随着近年来医疗机构对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视,以及对医疗设备和器械管理工作的加强,对手术装备使用的规范管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综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手术装备的规范使用,包括常用手术装备的合理使用流程、器械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手术室感染控制与器械管理之间关系等。

  • 标签: 手术 装备 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