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我国听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核心指标。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六大片区6所高校的238名听障大学生施测,了解听障大学生对生活各领域满意度的主观评价。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显示,听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核心指标有5个,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这5个指标是稳定的。结论听障大学生生活满意度核心指标按其满意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是健康状况、自我决定、社会融合.权利.学业与校园生活。

  • 标签: 听障大学生 生活满意度 核心指标
  • 简介:目的调查江苏省人群中眩晕的分布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方法,在江苏省常住人口中抽样,对其中≥10岁的6854人进行眩晕问卷调查、纯音测听和耳科检查。结果本研究实际接受调查6333人,应答率92.4%,男3035人(47.9%),女3298人(52.1%),年龄10~93岁。被调查人群中眩晕的总体患病率为4.1%(标化患病率:全国3.4%,江苏3.6%),眩晕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00)。女性眩晕患病率(5.3%)高于男性(2.8%)(P=0.000),城乡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农村4.3%。城镇3.8%.P=0.459)。听力减退、中耳炎病史、噪声暴露史是眩晕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186、2.135、1.609。结论眩晕在江苏省人群中较为常见,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必须加强这些方面的防治研究。

  • 标签: 眩晕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听力减退
  • 简介:目的通过对农村聋儿家庭交往及家庭手势的调查研究。了解我国农村聋儿教育的状况。为农村的聋教育事业.聋校语言教育改革以及聋人手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聋校入学新生语言状况调查总表》。从聋儿的基本情况、家长访谈、家庭手势的获得3个方面对聋儿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聋儿具有创造手势符号的能力。如果有效利用聋儿的视觉优势,帮助他们学习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结论要重视农村聋儿的家庭早期教育。重视对聋儿家长的培训和指导。运用家庭手势。提高聋儿交往能力。

  • 标签: 聋儿 家庭交往 手势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当前检验科工作人员对生物安全防护掌握程度,提出意见和解决方法方法运用社会学问卷调查。结果不同资历的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知识中存在差异。结论须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教育与监督

  • 标签: 生物安全管理 生物安全防护 ISO15189
  • 简介:目的了解中国山东滨州地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及各种致病因素。方法在山东省滨州市按照随机整群抽样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共随机抽取小学、幼儿园2~7岁儿童1536例,分2~3岁、4~5岁、6~7岁=三个年龄组,以鼓室导抗为诊断标准,结合耳镜检查,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进行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山东省滨州市2—7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为6.25%。2~3岁发病率为19.65%,4~5岁发病率为5.85%,6~7岁发病率为2.68%。2~3岁发病率最高,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有所降低,年龄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山东省滨州市2。3岁、4~5岁、6~7岁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与西方文献报道差异无显著性。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病因复杂,包括鼻-鼻窦炎、变应性鼻炎、扁桃体炎及腺样体肥大等,鼻、咽部疾病所占比例大,尤其是腺样体肥大所占比例最大。结论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率较高,病因复杂。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发病率 流行病学
  • 简介:目的:统计转诊至我院行听力筛查婴幼儿的转诊时间及原因,初步分析目前贵州省部分地区听力筛查及转诊中存在的问题。方法2003至2012年从贵州省部分地区各级医疗机构转诊至我院进行听力筛查(初筛及复筛)的婴幼儿共计817人,统计分析转诊时间、外院筛查次数、转诊的原因以及外院筛查结果与我院复筛结果的对比情况。结果初筛转诊者中通过医生告知听力筛查知识的婴幼儿转诊时间明显早于儿保医生发现小儿疑似听力异常者。复筛转诊者中,外院OAE与我院OAE结果相符合者占56.93%(452耳/794耳),不相符合者占43.07%(342耳/794耳);外院OAE与我院AABR结果相符合者占57.92%(139耳/240耳),不相符合者占42.08%(101耳/240耳);高危婴幼儿符合率高于普通婴幼儿(p<0.05)。结论本次调查显示,目前贵州省的听力筛查转诊仍存在一些问题,需加强规范化培训,落实好听力筛查转诊制度。

  • 标签: 听力筛查转诊 时间 原因
  • 简介:学术腐败,在美国的提法是“不正当科学行为”,包括剽窃、抄袭、造假等,这是一个历史性和国际性问题,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出现过令人震惊的学术欺骗案例。2002年,JackL.Pulec在《耳科学和神经耳科学》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披露了一桩发生在1938年的学术腐败事件,以及美国耳科学会对当事人的处理结果。在如今学术打假呼声高涨之时,回顾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也许对中国的耳鼻咽喉科医师有所启迪。

  • 标签: 神经耳科学 学术腐败 美国 学会 耳鼻咽喉科医师 作弊
  • 简介:目的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手术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CSOM)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CSOM患者术前、术后分别接受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TheChineseversioaoftheChronicEarSurvey,CCES)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57名患者在术后2~6月完成术后随访及调查,结果如下:(1)手术前后生活质量CCES总评分无显著变化;(2)术后症状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改善;(3)术后生活限制及心理影响评分较术前无明显变化;(4)听骨链重建手术患者术后生活限制较术前增加。11名患者完成术后10~12月随访调查。术后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中耳炎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是长期过程,术前谈话应充分解释术后半年内的症状、生活限制及心理影响,使其对手术预后有正确的认知,减轻术后心理困扰。

  • 标签: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问卷调查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调查广州市非综合征性耳聋高危人群中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的突变情况,为我市防聋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188例聋校听力障碍学生、100例听力正常的健康体检者进行临床评估及基因检测。结果188例聋校听力障碍学生及100例听力正常的健康体检患者均未发现线粒体DNAA1555G位点突变,突变率为0,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虽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广州地区线粒体DNAA1555G突变检出率较低,但仍为预测我市耳聋高危人群耳毒性风险、合理使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提供分子学依据,为进一步研究我市耳聋基因易感性奠定基础。

  • 标签: 线粒体DNA 非综合征性耳聋 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简介:目的:对70岁以上老人的听力障碍情况进行调查,了解高龄老年人群的听力损失特点。方法对103例70岁以上老人进行老年听力障碍量表筛查版(HHIE-S)问卷调查,并采集基本健康信息。结果在103例受调查者中,34例存在听力障碍(33.0%)。存在听力障碍的老人中,70~79岁5例(15.6%),80~89岁21例(36.8%),90~98岁8例(57.1%)。罹患糖尿病对于总得分、情绪得分、社交场景得分具有显著影响(P〈0.05);年龄对社交场景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80岁以下的老年人社交场景得分低于80岁以上老年人(P〈0.05);噪声接触史对社交场景得分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HHIE-S可较好反映70岁以上老年人听力障碍情况。

  • 标签: 听力损失 老年听力障碍量表筛查版 老年性聋
  • 简介:目的调查新疆乌鲁木齐市聋哑学校重度感音性耳聋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对194例聋哑学生进行临床资料采集,外周静脉血抽取。血样经DNA提取,进行GJB2235delC突变、线粒体DNA12SrRNAA1555G突变的检测。结果194例聋哑学生中,GJB2235delC纯合突变、235delC杂合突变携带率分别为为5.67%(11/194)、5.67%(11/194),mtDNAA1555G点突变检出率为9.28%(18/194)。GJB2235delC在汉族、维族、回族聋哑学生中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51%(27/284)、6.0%(3/50)、3.13%(1/32);携带mtDNAA1555G点突变的聋哑学生16人为汉族、1人为维族、1人为回族。结论新疆三个主要民族聋哑学生群体中GJB2235delC、A1555G突变检出率均以汉族最高,但三个民族的突变检出率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新疆地区聋哑学生的GJB2235deIC突变检出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新疆地区聋哑学生的A1555G突变检出率高。

  • 标签: 耳聋 GJB2基因 线粒体DNA 突变
  • 简介:目的分析北京耳聋残疾人群中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IVS7—2A〉G和2168A〉G发生频率,初步探讨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在北京地区耳聋残疾人群中的分子诊断意义。方法抽查北京地区持耳聋残疾证患者6247例,均抽取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以博奥生物有限公司提供的晶芯⑧九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对SLC26A4基因的热点突变IVS7—2A〉G和2168A〉G进行检测,并对其发生频率进行分析。结果在6247名受检耳聋残疾人群中,携带SLC26A4基因IVS7—2A〉G和2168A〉G突变的例数共计177例,总阳性检出率为2.83%(177/6247)。IVS7—2A〉G突变携带者141例(纯合27例,单杂合突变114例),2168A〉G突变携带者26例(纯合4例,单杂合突变22例),SLC26A4基因2168A〉G/IVS7—2A〉G复合杂合突变携带者10例。针对IVS7—2A〉G和2168A〉G突变的SLC26A4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例数为41例,双等位基因突变率为0.66%(41/6247)。结论1、在6247例耳聋残疾人中,通过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IVS7—2A〉G和2168A〉G检测能够明确分子学诊断的占总体的0.46%(41/6247);2、在北京地区持证聋人群体中,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检出率较我院门诊就诊的耳聋患者低,此项课题的开展,有助于了解北京地区残疾人群中与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密切相关的SLC26A4基因热点突变分布情况,在分子水平上为耳聋残疾人群明确诊断或指导进一步诊断,并对IVS7—2A〉G和2168A〉G突变检测阳性患者的婚配、生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耳聋 基因 SLC26A4 芯片 大前庭水管 分子遗传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