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病毒性皮肤是指由于受到外来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皮肤疾病,随着新的病毒不断被发现,本的种类也日益增多,给人类身体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根据病毒性皮肤的临床特点可将其分为以下3种:①疱疹型,如:单纯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等。

  • 标签: 病毒性皮肤病 中医药治疗 综述
  • 简介:《中国麻风皮肤杂志》是由卫生部主管、中国麻风防治协会和山东省皮肤性病防治研究所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及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是广大皮肤、性病及麻风临床、防治、科研、教学工作者发表临床和研究报告的园地。本刊设有论著、短篇论著、临床防治、综述、继续医学教育、基层园地、中医中药、临床护理、病例报告、技术与方法、经验交流和人物等栏目。

  • 标签: 麻风防治 皮肤病 中国 杂志 启事 投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色素性皮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7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为面部色素性皮肤,以入院时间先后为依据,54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液氮冷冻技、光子嫩肤技术治疗,对比治疗结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9%(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光子嫩肤技术治疗面部色素性皮肤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不会留疤,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光子嫩肤技术 面部色素性皮肤病 治疗 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肤疾康霜治疗皮肤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类皮肤患者37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肤疾康霜治疗,对照组接受派瑞松(1%硝酸益康唑+0.1%曲安奈德)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变化、痊愈率、痊愈时间、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痊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肤疾康霜治疗皮肤的疗效较好,湿疹、神经性皮炎、特应性皮炎治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对儿童、妇女或特殊部位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肤疾康霜 无激素 神经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 湿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龙胆泻肝汤出自《医方集解》由龙胆草、黄芩、车前子、栀子、柴胡、生地、当归、泽泻、木通、甘草组成。有泻肝火,清下焦湿热之功,临床主更用以治疗肝胆湿热证。马有度教授对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皮肤的有显著特色。笔者有幸成为名老中医马有度教授传承工作室弟子,现特将其论治皮肤的临证经验进行研究并介绍如下。

  • 标签: 马有度 皮肤病 龙胆泻肝汤 风疹 湿疹 皮肤瘙痒
  • 简介:皮肤位于人体表面,对外在形象的损害和自发症状综合,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因致病原因种类繁多、机制复杂,加之患者自身遗传背景、病因及发病机制的差异性,类似疾病临床表现也会出现不同。因此,要求皮肤科学工作者既要掌握常见、少见及罕见皮肤典型病例的诊断。

  • 标签: 皮肤病 发病机制 皮肤性病学 肺孢子菌 皮肤镜 阿昔洛韦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常见免疫大疱性皮肤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自身免疫性大疱还是要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药。治疗类天疱疮的治疗相对比较容易,只要选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药,从小量到中等剂量使用,即可获得治愈的效果。较轻者不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氨苯砜或羟氯喹或雷公藤即能获得治愈。外用药不起太大作用。疱疹样皮炎治疗上更容易一些,服用氨苯砜或羟氯喹会有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即有效,如果1年以上不进食谷胶类食物,不仅疱疹样皮炎能好转,谷胶性肠也能自愈。可外用止痒药。

  • 标签: 常见免疫大疱性皮肤病 治疗
  • 简介:南方医科大学皮肤医院(广东省皮肤医院),是南方医科大学直属、三级公立皮肤性病专科医院,集皮肤性病临床诊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同时承担广东省性病、麻风病疫情管理、防治指导、培训宣教等公共卫生任务。医院成立于1964年,历经数次机构变更和改革,

  • 标签: 南方医科大学 皮肤病医院 医院简介 皮肤性病 专科医院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皮肤作为研究课题,探讨经方温经散寒法治疗皮肤的疗效及推广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以温经汤为代表的温经散寒法辨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方法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过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1)经方温经散寒法对以荨麻疹为代表的皮肤治疗有效;(2)西药与经方温经散寒法对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相当,均可作为治疗选择;(3)较单纯的西药,经方温经散寒法方案不良反应更少,安全性高。

  • 标签: 经方温经散寒法 皮肤病 荨麻疹 效果
  • 简介:药源性皮肤(drug-inducedskindiseases)又称为药物皮肤反应(skinreactionstodrugs),也就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皮肤表现.药源性皮肤在药物反应中占有重要地位,一则是因为它发生于皮肤黏膜表面易引起注意,二则它也可能是全身性严重反应的外在表现.

  • 标签: 药源性皮肤病 药物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发病机制
  • 简介:应广大作者、读者的要求,为适应本刊发展需要,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实用皮肤学杂志》将于201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每逢双月的10日出版,全年共6期。同时本刊将于2012年起通过国家邮政局发行(邮

  • 标签: 皮肤病学 双月刊 发展需要 新闻出版 实用 杂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医中药治疗皮肤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 100 例我院在 2017 年 1 月到 2019 年 1 月治疗的皮肤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在实验组中使用中医中药治疗。在对照组中使用雷夫努尔溶液湿敷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别较大(P

  • 标签: 中医中药 皮肤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牛结节性皮肤(Lumpy skin disease,LSD)是以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毒诱发的牛全身性感染病症,临床以牛肌肤存在结节为特点,这一病症不会传染给人,不隶属于人兽共患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纳入法定报告的动物病症,农业农村暂时将其纳为二类动物病症管理。

  • 标签: 牛结节性 皮肤病 防治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我国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肉牛养殖产业发展迅速,牛存栏量逐年增加,养殖技术逐渐向标准化、集约化发展。对于牛常见的影响其生长发育的疾病研究较多,但牛皮肤作为牛病中的一部分,经常被忽视。引起牛皮肤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是传染性皮肤,不及时治疗,将危害整个牛群。牛皮肤对牛的生长发育、牛皮质量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影响活牛交易的价格,给养殖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养殖企业及养殖户做好牛传染性皮肤的预防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常见传染性皮肤病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中医称之为“四弯风”“奶藓”“湿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该病与机体免疫功能、遗传基因、皮肤屏障等因素相关,但具体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此病程长、易反复,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中医药防治AD历史悠久、疗效突出,临床实践经验丰富,随着社会发展运用传统中医药治疗AD的研究不断深入。依托中医药外治优势对现有中药外治AD疗法进行总结,发现中药湿敷、药浴、凝胶、膏剂等传统外治疗法安全有效。

  • 标签: 特应性皮炎(AD) 中医药 辨证论治 皮肤病
  • 简介:摘要:过敏性皮肤是一类特殊的皮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皮肤过敏反应。过敏性皮肤常因接触某种物质而发病,表现为瘙痒、皮疹、红肿、丘疹等,严重时还可出现水疱等症状。其发病原因多为外界刺激,如粉尘、花粉、尘螨等,或食物中含有过敏原而诱发。本文对过敏性皮肤的中医治疗进行分析,为广大的医护工作者提供相关的经验。

  • 标签: 过敏性皮肤病 中医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