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助产士门诊的开展对促进自然分娩的影响。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的方法,从2009年6~9月阴道试产的初产妇中随机抽取59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选择同期阴道试产的产妇590例作为比较对象(对照组),实验组在导乐陪伴分娩的基础上参加助产门诊的宣教,对照组仅实施导乐陪伴分娩,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时疼痛程度、自然分娩的信心、产程时间、新生儿窒息率、产后出血量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疼痛程度及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门诊的开展,减轻了产妇的分娩疼痛,减少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助产士门诊 产妇 新生儿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囊仿生助产仪应用于产妇分娩的临床价值,并对使用体会进行总结。方法选取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入观察组(应用气囊助产)和对照组,对两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及围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明显缩短,阴道分娩率大大提高,剖宫产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会阴血肿及产后尿潴留发生,而对照组各有2例。结论气囊助产术可缩短产程,降低软产道损伤,使自然分娩率增加,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气囊助产 仿生 产程进展 阴道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无损伤性操作镇痛瑞芬太尼静脉无痛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2年4月要求瑞芬太尼静脉无痛分娩产妇5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50例要求自然分娩的5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3名产妇因胎儿胎心减速而转为剖宫产,两组人数均减为47例。观察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行静脉无痛分娩该剂量下安全有效。

  • 标签: 瑞芬太尼 静脉 无痛分娩 可行性
  • 简介:摘要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确定“2015年人人享受生殖健康”的全球共同奋斗目标1,提出“分娩镇痛,人人有权享受”的口号。而早在1979年Revil在首届欧洲产科会议上,就已确认硬膜外阻滞是产科止痛最有效的方法,并成为其他所有方法对照标准2。国内2001年北大附属第一医院开始规模化开展分娩镇痛,参与这项工作的曲元教授指出我国分娩镇痛技术的推广面临着较大挑战。因为分娩镇痛的桎梏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涉及技术之外的诸如观念、价格、体制、利益及就医环境等客观因素,以致国内分娩镇痛率不足1%。我院曾于2000年开展分娩镇痛,由于多种原因未能广发开展,直至终止此项工作。2010年医院再次派人到省内外多家规模化开展分娩镇痛技术的医院学习,于当年10月重新开始开展分娩镇痛技术,目前已开展约600多例。

  • 标签: 椎管内麻醉 分娩 镇痛 产科麻醉临床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伴有心脏病产妇的分娩镇痛。方法根据产妇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伴有心脏病的产妇实施分娩镇痛对于麻醉医师是一个挑战,这类产妇的病理生理改变极易导致产妇左心衰竭,分娩镇痛管理不当也可造成产妇左心衰竭,这就要求麻醉医师综合掌握产妇的病理生理变化,在此基础上进行分娩镇痛风险评估,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方式,合理进行分娩镇痛管理,以确保分娩安全。

  • 标签: 心脏病 产妇 分娩镇痛
  • 简介:摘要心理学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产科学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原因是由于产科工作的不断完善不但要为孕产妇的身体健康及其安全提供保障,还应当满足孕产妇在的心理方面的需要并给予其必要的关注。因此助产工作人员需要对孕产妇在待产期间的心理需求与心理特点有所了解,同时给予良好的心理护理。

  • 标签: 分娩期 产妇 心理特点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产妇围产期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法抽取我院产科86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围产期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及产后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母乳喂养满足新生儿的比例、母乳喂养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促进母乳喂养,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分娩方式产后泌乳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6例要分娩的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产程时间、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可提高孕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分娩时间和出血量,且有利于新生儿健康。

  • 标签: 自然分娩 人性化护理 产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娩过程中预防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措施。方法对临床70例新生儿窒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0例新生儿窒息中,胎儿宫内窘迫34例,占48.57%。治愈69例,治愈率98.6%,死亡1例,占1.4%。结论新生儿窒息的原因主要是胎儿宫内窘迫,早期发现及预防成为工作重点。重点加强分娩期的观察与护理、熟练接产技巧,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能预防窒息的发生,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胎儿宫内窘迫 胎心监护 预防
  • 简介:摘要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产妇在医院分娩时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增多。在巨大儿的新生儿中并发症也是常见的,而选择不同的分娩方式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极其显著不同,剖宫产则是降低新生儿中并发症发生率最有效的手段。新生儿体重超过4000g称为巨大儿,超过4500g称特大胎儿,属于高危妊娠。巨大儿分娩时若不采取相应措施,常易发生母婴损伤,各种并发症增加。现通过我院收治的巨大胎儿各相关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孕妇的孕期保健、临产过程、分娩方式及护理对策。

  • 标签: 巨大儿 方式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产期健康指导在产妇正常分娩中的积极作用。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份本院妇产科收治的65例正常分娩产妇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工作程序进行分娩服务,选取2011年1-12月份收治的前65例正常分娩产妇作为观察组,对产妇实施围产期健康指导,对两组产妇的巨大儿的控制率、产后出血量、产后纯母乳喂养率三项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出巨大儿1例,难产率1.5%;产后平均出血量155.5ml;纯母乳喂养64例,母乳喂养率98.5%。对照组产妇产出巨大儿3例,难产率4.5%;产后平均出血量275ml;纯母乳喂养56例,纯母乳喂养率86.2%,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对产妇在围产期实施饮食指导,能够提高产妇自护能力,控制体重,减少了巨大儿的娩出,控制了难产率,加快了产程进展,提高了母婴健康水平;对产妇围产期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能消除产妇紧张焦虑的情绪,减少了产后出血;在围产期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及相关指导,能提升母乳喂养比例,所以产妇在围产期实施健康指导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妇 围产期 健康指导 正常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分娩方式的影响,寻求降低剖宫产率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初产妇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100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一般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在入院时,分娩前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置表SAS”对初产妇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进行评定。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心理状况及分娩情况。结果实验组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分娩结局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对初产妇应进行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心理状况,对保障产妇身心健康,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初产妇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导乐分娩对产程的影响及对满意度的调查。方法孕妇在临产过程中允许一位家属进入家庭式产房陪伴孕妇,度过分娩的全过程,取我院自2011年10月至今共做30例全程陪产者为观察组,再抽取30例无家属陪产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分别进行对产程的影响及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总产程较对照组显著缩短,难产率明显下降,对产房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医院改革待产制度,设立家庭式产房,家属全程陪产是必要的,可使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重提高。

  • 标签: 导乐陪伴分娩 家庭式产房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产前健康教育的研究,深入了解产前健康教育在产科分娩方面的重要意义。方法将80例待产孕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实验组进行一对一的系统产前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自然分娩30例,剖宫产10例;对照组自然分娩18例,剖宫产22例。实验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产后出血及胎儿窘迫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产前健康教育能减轻孕产妇的心理负担,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促进孕妇产后的身心恢复。

  • 标签: 孕产妇 产前健康教育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分娩镇痛对剖宫产率的影响,评价其可行性。方法选择要求自然分娩的初产妇1000例,随机均分为分娩镇痛组(A组)和未行分娩镇痛方法组(B组),每组各500例。A组在产妇宫口开大2-3cm时以盐酸罗哌卡因复合芬太尼的腰硬联合阻滞行分娩镇痛,观察自然分娩数及转手术例数。B组未行任何分娩镇痛方法,观察自然分娩数和转手术例数。结果A组与B组相比较,转手术例数明显降低。结论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剖宫产率。

  • 标签: 腰硬联合 分娩镇痛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液基薄层细胞检查(TCT)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中的作用。方法运用TCT-阴道镜-病理组织学三阶梯诊断程序对门诊有性生活的妇女1000例进行筛查分析,最后以病理组织学为唯一金标准。结果TCT和阴道镜对LSIL检出率为分别为53.85%、92.31%,对HSIL检出率分别为50.00%、87.50%,对CC检出率分别为50%、10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和阴道镜联合使用,可显著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和准确性。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检查 阴道镜 宫颈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阴道镜在职工妇女体检中的应用,评价电子阴道镜在子宫颈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本系统企业职工妇女12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通过电子阴道镜检查并诊断宫颈糜烂、癌症及其它妇科疾病和性疾病。结果选取的1200例职工妇女体检者经电子阴道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588例,有慢性宫颈炎438例,乳头状瘤病毒亚临床感染(SPI)120例,上皮内瘤样病变(CIN)26例,湿疣25例,浸润癌3例。同一宫颈可患有多种疾患,共有689例次疾病。结论电子阴道镜作为一种诊断宫颈疾病的有效手段,在临床上有很大的医用价值,为职工妇女体检中常见多发病的诊治带来了更精准和便捷的宫颈癌普查的重要方法。

  • 标签: 电子阴道镜 职工妇女 体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总结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子宫内膜癌的患者,对其术前超声结果和术后病理结果分析。结果28例术后病理与术前超声结果对照,符合例数为25例,准确率89.3%。讨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病灶回声特点、肌层和宫腔内病灶血供情况,判断肌层浸润程度,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肌层浸润程度 血流显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情况与护理。方法本文就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实施药物流产237例药流后的患者阴道出血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给予精心护理。

  • 标签: 药物流产 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阴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