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4 个结果
  • 简介:农业产业化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转变的重要突破口。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经营,始终把发展农业产业化作为农业农村经济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来抓。2012年,各级各地有关部门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带动农民增收的目标,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加强项目建设,完善经营机制,促进科技创新,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指导力度,切实解决突出问题,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 标签: 农业产业化发展 监测分析 农业产业化经营 河北省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惠民
  • 简介:构建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金融危机对房地产业影响的趋势预测模型,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例模拟了金融危机持续不同时间的情况下,中国房地产业从业人员和房地产业GDP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减少了中国房地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和房地产业GDP,危机持续时间对房地产业从业人员的影响小于对房地产业GDP的影响。

  • 标签: 房地产 系统动力学 金融危机 预测
  • 简介:12月12日,贵州省委宣传部秘书长肖凯林率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文化厅、省广电局有关单位一行到省统计局商谈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省统计局副局长刘带春和社科处、核算处、计算处有关同志参加了会议。会上,省统计局刘带春副局长介绍了省统计局自2006年以来协助省委宣传部开展文化产业统计工作的情况,省委宣传部秘书长肖凯林表达了对省统计局的谢意,并希望继续得到省统计局的支持和帮助。

  • 标签: 统计工作 文化产业 统计局 宣传部 贵州省 单位
  • 简介:把以主营业务为体育产业的上市公司同研究公司治理中的影响到公司管理者进行操纵盈余的盈余管理结合起来,探讨目前体育产业类企业的公司治理的状况。通过对相关理论分析,建立研究假设,设计实证模型,利用美国上市公司公布的数据(纽约交易所数据)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在体育产业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中,其盈余管理程度较高,这与这类企业的公司成长性强而造成盈余管理程度高是有直接关系的。

  • 标签: 体育产业 公司治理 盈余管理
  • 简介:城市化和产业发展进程中均呈现集聚经济特征,城市化发展中的要素集聚对集聚形态下的产业层次提升具有明显的推动。基于2005—2012年西北地区3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空间计量方法分析了城市化发展对产业升级的推动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要素集聚对产业升级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同时城市化集聚对相邻城市的产业升级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利用空间阈值权重矩阵进一步分析后发现,600km以内时城市化发展对产业升级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但溢出效应随空间距离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超出600km之后转为负向空间溢出,同时城市化发展中其他结构性因素对产业升级存在空间效应,空间效应方向和趋势由于各结构因素的特征而有所差异。基于上述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城市化 产业升级 空间计量 空间阈值 西北地区
  • 简介:本文通过对投入产麓表第Ⅰ、第Ⅲ象限的分析,定义中间消耗比与增加值中生产税与营业盈余所占比两个指标反映一定的增加值产出中对中间产品的耗费情况及单位增加值产出对社会的净贡献,说明经济运行的效率。同时,通过计算2002年与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内部三大产业的中间消耗比与增加值中生产税与营业盈余所占比指标实际数据,说明经济运行效率的动态变动情况,并据以分析经济运行效率与产业结构的关系。

  • 标签: 投入产出表 中间消耗比 生产税与营业盈余所占比效率 产业结构
  • 简介: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将发展服务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作为进一步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富裕百姓的重要途径来抓,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服务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青海经济持续较快发展。

  • 标签: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服务业 党代会 发展成就 青海 经济发展方式
  • 简介:自1994年美国经济学家Auty(1994)首次提出"资源诅咒"概念以来,对"资源诅咒"问题的研究开始进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该领域的研究首先由Sachs、Warner(1995)在实证分析中证实了跨国层面"资源诅咒"陷阱的存在,此后其实证研究工作开始转向对“资源诅咒”传导机制的研究。经过十几年的系统研究,国外学者发现“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主要包括资源产品价格变动导致的贸易条件波动(Auty,2001)、制造业萎缩引发的“荷兰病”效应(Acosta,2009)、

  • 标签: “资源诅咒” 技术创新 资源富集区 产业成长 油气 传导机制
  • 简介:一季度全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幅为3.0%,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下同)中,18个省的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青海省第一产业增加值增幅为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个百分点,在全国31个省中居第4位,在西部十二省中居第3位,在西部五省中居第2位,仅低于新疆(增长4.7%),高于甘肃(增长4.5%)、宁夏(增长4.1%)和陕西(增长3.5%)。

  • 标签: 第一产业增加值 青海省 增幅 全国平均水平 西北 西部
  • 简介: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生产性服务业因具有产业融合度高、创新活跃、涉及面广、带动作用强等特点,逐渐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力量,也成为现代产业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如何在新常态下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提升和进步,是贺兰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之一。

  • 标签: 生产性服务业 产业结构升级 贺兰县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现代化程度 现状
  • 简介:通过对陕西省旅游产业影响因素的确定,设计出包括30个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对338位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发现从业人员对30个影响因素的评价具有显著差异。在将影响因素划分类别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后,提炼出两组清晰命名的7个公因子。结果表明:管理层认为旅游企业自身的发展、人员的素质等主观因素更为重要,而理论层和实践层则认为旅游企业的信息传递与宣传、交通区位等客观因素同样非常重要。

  • 标签: 陕西省 旅游产业 影响因素 因子分析
  • 简介:2001年第一季度,由于日本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和贸易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国际主要有色金属价格有所回落,我国有色行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全国铅锌锡锑等常用有色金属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铅产品出口额下降13.2%,锌产品出口额下降22.4%,锡产品出口额下降9.7%。

  • 标签: 有色冶金业 发展 高新技术 柳州华锡集团 技术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