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在新疆北部囊型包虫病流行区,开展以包虫病防治新技术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考核和评价预防控制效果,探讨现阶段适宜于这一地区的包虫病预防控制模式.方法选择地理条件、生产类型和民族组成诸方面有代表性的乡为单位开展试点工作.在政府主导下实施健康教育、以有偿服务的方式对居民进行包虫病普查、对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对家犬皮下埋植吡喹酮缓释药棒控制传染源作为主要预防控制措施.以预防包虫病基本知识的问卷调查结果、7岁儿童血清抗体水平调查结果、1岁龄绵羊包虫病患病率调查结果和家犬粪抗原检测结果等为监测指标,考核和评价预防控制包虫病的效果.结果在试点第3年末进行考核的结果为:居民对预防包虫病的四项基本知识和感染包虫病的风险行为的知晓率提高了30%-70%;7岁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从试点前的28%-37.7%下降至8.0%-16.0%;绵羊包虫病患病率从50.6%下降为13.6%;家犬粪抗原阳性率从19.5%-43.2%下降至1.0%-1.98%.3个试点县中有2个县通过有偿服务的收入支付防治工作的开支后略有节余.结论试点研究的结果表明本次执行的在政府主导下,以健康教育为先导,采取有偿服务的方式,推行综合性防治措施的模式具有支撑技术先进、高效;指标明确,易于掌握和操作;适应性强;深受群众和干部的欢迎.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显著的预防控制效果并实现防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囊型包虫病 综合性防治 试点研究 流行区
  • 简介:海桑、无瓣海桑是汕头市近几年成功引种的2个优良红树林树种。本文介绍了海桑、无瓣海桑苗木和林木的冻害情况,并就其抗寒性及在汕头市育苗和防寒的技术措施进行讨论。

  • 标签: 汕头市 海桑 无瓣海桑 冻害 红树植物 抗寒性
  • 简介:设置抛秧处理分别为15万、19万、23万、27万、31万穴/h㎡5个处理,验证抛秧密度对广两优香66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各抛秧密度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以抛秧23~27万穴/h㎡产量较高,与2015年试验吻合。

  • 标签: 广两优香66 抛秧密度 产量试验
  • 简介:为加快繁育推广高品质茧丝新蚕品种"芳·绣×白·春",我场于2014年秋季进行了试繁试验。结果显示,新蚕品种"芳·绣×白·春"具有孵化好、发育齐、食桑旺、健康好养、种茧品质高、蛾体健、雄蛾活泼交配性能好、繁育系数高等特点。

  • 标签: 新蚕品种 “芳·绣 × 白·春” 试繁试验
  • 简介:对四川金川花椒人工林主要病害及发生特点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花椒主要病害有3种,以根腐病危害最为严重;主要虫害有5种,以虎皮天牛危害最为严重;且病虫危害日趋严重。防治花椒虎皮天牛和花椒根腐病,对促进花椒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花椒 病虫害 金川 种类
  • 简介:摘要:为进一步摸清沂源县马铃薯肥料利用率等参数、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为测土配方施肥决策系统提供技术支撑,特开展马铃薯优化施肥肥料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马铃薯生产和马铃薯对N、P、K养分的吸收量均以配方施肥最高;N、P、K三种营养元素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顺序为钾肥 磷肥 氮肥;试验地块的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 45.29%、23.09%、36.48% 。

  • 标签: 马铃薯 利用率 产量 肥料利用率
  • 简介:桑叶全程消毒能够从源头杀灭家蚕微孢子虫,杜绝食下传染,是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重要措施。长期以来,我场使用漂白粉液进行桑叶消毒。漂白粉在使用过程中溶解不充分、沉淀多,对环境污染大,同时存在有效氯容易散失、渗透性差、释放不彻底等缺点,影响消毒效果。次氯酸钠是一种广谱消毒剂,对家蚕微粒子有很好的消毒效果,对家蚕病毒病、真菌病等病原亦有强大的杀灭效果。同时次氯酸钠具有无沉淀、渗透性强、环境适应性广等特点。

  • 标签: 家蚕病毒病 沉淀多 蚕微粒子 消毒药物 微孢子虫 杀灭效果
  • 简介:桃蛀螟,又名桃斑螟,俗称桃蛀心虫、桃蛀野螟,是一种杂食性害虫,在全州县1年发生3~4代,世代不整齐,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皮缝、桃、李僵果、板栗苞和向日葵秆内越冬,除危害桃、李、梨、柑桔等果树外,还危害玉米、向日葵、西红柿和茄果等,过去在全州未见有危害柑桔果实的报道,近年来在部分脐橙园发现桃蛀螟幼虫危害果实日趋严重。

  • 标签: 柑桔果实 桃蛀螟 综合防治技术 脐橙园 危害 老熟幼虫
  • 简介:选育和栽培适于直栽、无需嫁接的桑树高产一代杂交桑组合,是业界永恒的追求目标。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从广东、江苏和广西引进了大量的杂交桑种在生产上栽培。结果,由于杂交桑叶片较薄,养蚕叶片萎凋快,尚需大肥水管理,在四川大部分桑园盆地条件下,

  • 标签: 粤桑11号 杂交桑 试验初报 栽培 三倍体 肥水管理
  • 简介:对佳西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植物进行野外调查表明,共有野生珍稀濒危植物140种,隶属于49科105属。其中属于1987年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2种。佳西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面临的威胁主要有毁林开荒、盗伐、盗挖和偷猎。针对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和受到的威胁,提出了应加强保护的对策和建议,供保护管理部门参考。

  • 标签: 珍稀濒危植物 保护 佳西 海南
  • 简介:通过田间试验观察.参试早稻新品种(系)1126选、早籼3179、饲良1号、94早品3、早籼10031表现抗稻飞虱,泸红早1号、421感稻飞虱。早籼3179、M94106中抗效枯病。

  • 标签: 稻飞虱 纹枯病 抗性
  • 简介:应用GGR对地杲插条进行处理,开展大田扦插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开展地果大田扦插繁殖育苗时,进一步加强田间管理,增加地果扦插的科技含量,可以获得地果大田扦插繁殖育苗的更高收益。

  • 标签: 园林植物 地果 GGR 扦插试验
  • 简介:从2013年开始,我们对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内重点保护植物进行了系统调查,初步调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科3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7科8种,省级保护植物4科31种,区域性保护植物9科12种;一般植物共92科296属583种。调查结果显示,公园内植物种类繁多,特别是国家省级保护性植物较多。

  • 标签: 植物 调查 通天河国家森林公园
  • 简介:通过试验及对大田的调查可知施了广谱增产菌的甘蔗在明显的旱情结束时农艺性状有四项指标提高,一项指标降低,表明甘蔗施了广谱增产菌后耐旱性增强。在甘蔗将要收获时对大田进行调查,施广谱增产菌的农艺性状有五项指标较高,有两项指标减少,表明甘蔗施广谱增产菌直到收获时耐旱性仍然保持强。对两次大田调查数据分别用模糊数学分析,结果表明施广谱增产菌的甘蔗在不同情况下耐旱的程度表现出较强、一般、较弱三类。

  • 标签: 广谱增产菌 甘蔗 耐旱性 模糊数学聚类分析
  • 简介:通过对不同生长势的幼龄脐血橙喷施不同浓度的绿芬威1号进行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对不同树势的幼龄脐血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弱树的生长势影响特别大,恢复生长效果很好。

  • 标签: 绿芬威1号 肥效 脐血橙
  • 简介:选择朝北的山坡或山岙地的笋竹两用林林分,通过采取增加竹林密度和选粗壮的竹笋留养新竹的技术措施将笋竹两用林改建为毛竹大径材林分。经过3年的试验,结果显示,新竹平均胸径增加0.94cm;大径材(胸径≥12cm)株数所占比重提高了17.98个百分点;林分竹材产量增加34.3%;大径竹材产量提高14.8%;每度新竹产值增加36.6%。表明毛竹笋竹两用林改建大径竹林是可行的。

  • 标签: 毛竹 笋竹两用林 改建 大径竹林
  • 简介:我县现有新老桑园面积3800公倾,年饲养蚕种15万张左右,生产蚕茧11.5万担。2009年春被国家蚕业体系列为苏北站射阳试验点,为加快我省蚕品种的升级换代,进一步筛选适宜我县条件的优良蚕品种,于2009年春我们组织了新莹×玉泉100张家蚕新蚕品种,与我县主推品种春蕾×锡方在盘湾镇玉丰村进行了对照试验鉴定,现将试养情况总结如下。

  • 标签: 家蚕新品种 试养 射阳县 蚕品种 试验鉴定 试验点
  • 简介:采用踏查及重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农场以往的病害情况,对2013年海南省新中农场橡胶树病害进行调查,记录病害发生时期、病害类型、危害情况,并针对调查结果提出建议.

  • 标签: 橡胶树 海南省新中农场 病害 调查
  • 简介:土帝乐叶面肥是由吉林蛟河市沃土肥料研究所研究的一种高效叶面肥。具有增加百果重、千粒重,促早熟的作用。在人参上属首次应用,试验证明:土帝乐叶面肥在人参上应用,增产效果显著,4年生人参生长势、百果重、百果容、千粒重增幅明显。其中以400倍液叶面喷施效果最佳。百果重、百果容分别比对照高39.3%、32.97%。其茎高、茎粗、叶面积增幅分别高达9.89%、15.28%、21.42%,人参种子千粒重为36.1g。所以土帝乐叶面肥是一种在人参上可以推广应用的新型肥料。

  • 标签: 土帝乐叶面肥 生长势 百果重 千粒重 人参
  • 简介:用“四号蚕宝素”进行小批定点与普遍应用试验.结果:①对夏秋蚕的病毒性软化病及细菌病有抑制作用.在“北面”试区,用药户比不用药户的产茧量多30%左右;在“中部”试区,凡添食“四号蚕宝素”的蚕农都比历年产茧量有所提高,而未添食的,蚕在五龄第五、六天就死亡70%.②对中肠型和血液型脓病无防治效果.③在添食过程中,用酒作添加剂的效果明显优于用水作添加剂的试验.

  • 标签: 蚕宝素 添食 大面积生产 试验初报 病毒性软化病 蚕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