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神经阻滞(ISBPB)麻醉的效果。方法: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0月接诊且行ISBPB的72例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例分配至对照组(纳入36例,行解剖定位ISBPB)、观察组(纳入36例,行超声引导下ISBPB),评价组间麻醉相关参数、麻醉效果。结果:(1)较之对照组,观察组镇痛持续时间更长,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药物剂量更少,P

  • 标签: 超声 引导 肌间沟入路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磁共振成像在神经损伤患者中应用诊断的效果和准确性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选择了某医院2021年3月-2021年8月收治的20例神经损伤患者为实验组,另外,再选择20例健康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实施磁共振成像,采用常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横轴位、重T2W1反转恢复脂肪抑制技术成像序列冠状位、弥散加权背景抑制成像序列周围扫描、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2加权横轴位及斜冠状位扫描方式进行扫描,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成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STIR/longTE序列要低于DWIBS序列对神经根和神经节的显示率,对比有明显不同,p<0.05。结论 在神经损伤诊断中,采用磁共振成像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和意义。

  • 标签: 臂丛神经损伤 磁共振成像 诊断鉴别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上肢手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0年9月-2021年9月诊疗124例上肢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n=62,超声引导神经阻滞麻醉)和对照组(n=62,传统神经阻滞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相关手术麻醉临床指标、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究神经阻滞中传统解剖定位方式以及超声引导方式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上肢骨折手术患者共4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20例和实验组20例。对于参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下神经阻滞方案,对于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方案。对两组患者各项麻醉指标、上肢尺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和麻醉完成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麻醉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患者,同时VA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血流量更大,阻力指数、搏动指数显著低于参照组患者,同时舒张末期速度更快,另外,两组患者收缩期峰速度差异不显著;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5.0%,低于参照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3/20)15.0%。结论:在临床麻醉中,神经阻滞方案的应用比较常见,可联合应用超声引导技术,提高麻醉效果,改善患者疼痛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 传统解剖定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共计选取研究对象78例,均需在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将比较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神经阻滞麻醉与盲穿刺神经的麻醉效果,需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并分别使用以上两种不同麻醉方法,比较具体麻醉效果。结果:据研究结果看,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同时观察组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284.41±22.27)s、(12.63±6.07)min,反观对照组分别为(366.16±28.47)s、(15.27±7.11)min,相比之下观察组以上指标更优(P<0.05);另外,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均出现并发症情况,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更低(P<0.05)。结论:上肢手术中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显著提高麻醉效果,提高麻醉操作效率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 标签: 上肢手术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入路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在治疗根性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7年6月,治疗根性损伤患者8例,男7例,女1例,年龄21~55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摩托车祸伤2例,电动车祸伤3例,重物砸伤2例,爆炸伤1例;损伤类型:全根性撕脱5例,第5、6颈神经根性撕脱2例,第5~7颈神经根性撕脱1例;左侧3例,右侧5例。8例患者术前通过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肌电图、MRI)诊断为根性撕脱伤,并于手术中证实,手术时间为伤后25 d~6个月,平均3个月。对8例根性撕脱伤的患者采用后入路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以恢复其肩关节外展功能。术后4周进行康复功能锻炼,出院后患者通过门诊及微信进行随访。结果术后8例获得12~26个月的随访,术后2~5个月受区肌肉均可记录到新生电位,末次回访,肩外展功能恢复至55°~65°,冈上、下肌肌力M4为5例, M3的3例,动力神经供区未明显出现运动功能受损表现。结论后入路副神经移位修复肩胛上神经治疗根性撕脱伤患者可取得较稳定、可靠、快捷的疗效。

  • 标签: 臂丛 副神经 后入路 神经移位 肩胛上神经 根性撕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神经阻滞用于上肢骨折手术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6月-023年5月骨科65岁以上能对自身疼痛进行准确表达的上肢骨折手术患者10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随机选取50名患者采用常规异感法肌间沟入路神经阻滞,观察组50名患者采用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法肌间沟入路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临床指标(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肢骨折手术患者术中通过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下神经阻滞,可得到良好的麻醉效果,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刺激仪 臂丛神经阻滞 上肢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神经阻滞术中止血带引起的疼痛、躁动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上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两组,每组各100例。病人麻醉采用肌间沟神经阻滞法,定位成功后,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0.67%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30ml;C组给予0.67%利多卡因+0.25%罗哌卡因30ml。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用药后10min和上止血带后60min、75min、90min,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并对患者进行镇静-躁动、疼痛不适评分,计算两组病人躁动、疼痛的发生率。结果与C组相比,D组病人在上止血带后60min、75min、90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变化有明显差异(P<0.05);D组病人躁动、疼痛不适发生率也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性(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明显减轻神经阻滞术中止血带疼痛,降低术中躁动的发生率。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臂丛神经阻滞 止血带 疼痛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肢手术患者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74例接受上肢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37例麻醉用药选择为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对照组37例选择为单纯罗哌卡因,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感觉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位硬膜外麻醉联合神经阻滞在乳腺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到2013年6月的42例乳腺癌患者,采取高位硬膜外麻醉联合神经阻滞行乳腺癌手术,分析其综合麻醉效果。结果42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在手术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或神经损伤等现象,麻醉前后患者的BP、HR、SpO2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效果的优良率为95.24%。结论高位硬膜外麻醉联合神经阻滞这种方法,具有生理干扰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在乳腺癌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高位硬膜外麻醉 臂丛神经阻滞 乳腺癌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斜角肌间沟联合腋路神经阻滞麻醉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2.3-2014.3月2年间行上肢手术患者113例,所有患者均为ASAI或Ⅱ级。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单纯斜角肌间沟组,n=34)、B组(腋路神经组,n=40)、C组(联合组,n=39)。评估指标包括对各支神经的感觉阻滞评价,各支神经的阻滞完善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5组主要分支中,联合阻滞组神经阻滞完善时间均最短。联合阻滞的阻滞完善率为95-100%,明显高于单纯斜角肌间沟神经阻滞(67-97%)及腋路神经阻滞完善率(82%-100%)。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单纯斜角肌间沟联合腋路神经阻滞麻醉麻醉效率高于单一入路麻醉,且较安全,临床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神经损伤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7月在本院中西医结合科治疗的64例新生儿神经损伤患儿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在湖南省康复中心治疗的32例新生儿神经损伤患儿为观察组,除进行常规的康复治疗外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比较2组患儿的康复总有效率以及2组患儿干预前、后的MCV检查情况、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2组患者的MCV检查、患肢动脉管径及血流情况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进行手功能训练对新生儿神经损伤的康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手功能训练 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隐匿型阴茎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至2009年收治的45例隐匿型阴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采用改良Devine手术治疗,切断增厚的肉膜和束缚阴茎的纤维索条,并将阴茎根部白膜于两侧耻骨前筋膜固定。结果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35例6,34例阴茎发育正常,效果满意。结论改良Devine术是治疗隐匿型阴茎的良好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满意等特点。

  • 标签: 隐匿型阴茎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行上肢手术治疗的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儿,对对照组患儿给予氯胺酮麻醉,对观察组患儿给予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对比并分析两组患儿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手术中的MAP、HR、RR与对照组患儿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观察组患儿的恶心呕吐、呼吸抑制、躁动、喉痉挛等围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33%)与对照组患儿(23.33%)相对比,组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上肢手术患儿应用神经阻滞复合丙泊酚麻醉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臂丛神经阻滞 丙泊酚 麻醉 小儿 上肢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定位行神经阻滞(BPB)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以期为上肢手术患者麻醉的选取提供指导。方法:选择行上肢手术的小儿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组、U组,各32例。入选者均实施BPB,T组行传统解剖定位,U组实施超声引导定位。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结果:U组麻醉总有效率(RR)(97.62%)高于T组(78.57%),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53±2.15)min短于T组的(4.69±2.81)min,麻醉完成时间(9.25±3.16)min长于T组的(5.68±1.24)min,并发症总发生率(2.38%)低于T组(19.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超声引导 神经阻滞 小儿 上肢手术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眼镜蛇毒注入大鼠神经下干的方法,探索建立新型神经痛大鼠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2~3月龄,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分别为对照组、假手术组、蛇毒组。腹腔注射戊巴比妥钠麻醉后,取仰卧位固定,沿右侧锁骨下缘向腋窝方向做1 cm切口,显露与锁骨下静脉伴行的神经,予神经下干内注射4 μl眼镜蛇毒(100 mg眼镜蛇毒溶于1 ml无菌生理盐水抽取4 μl);假手术组注射相同容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各组于术前3 d和术后3、6、9、12、15、20、30和60 d时观察大鼠左前肢及右后肢对机械刺激的疼痛反应阈值;于术后14、60 d时于假手术组、蛇毒组各取2只大鼠行4%多聚甲醛和2%戊二醛混合溶液主动脉灌注后取材,电镜下观察神经和颈髓(C8~T1)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3组大鼠在术前3 d时左前肢及右后肢机械痛阈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蛇毒组大鼠左前肢及右后肢机械痛阈值在术后各时点明显降低,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差异持续至术后60 d(P均<0.05)。电镜下观察注射蛇毒后的大鼠右侧下干及颈髓(C8~T1)发现有明显脱髓鞘改变。结论大鼠神经下干鞘内注入眼镜蛇毒可成功模拟神经痛,神经受损后神经和中枢神经相应节段同时发生脱髓鞘改变。

  • 标签: 臂丛神经 神经痛 动物模型 蛇毒 脱髓鞘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改良肋锁间隙(CCS)神经阻滞用于前臂手术的效果。方法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择期行前臂手术患者80例,性别不限,年龄18~75岁,BMI 18~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40):一点注射对照组(C组)和两点注射改良组(T组)。均在超声引导下实施CCS神经阻滞,C组在CCS前室进行一点注射,T组在CCS前、后室进行两点注射,2组注射药物均为1.0%利多卡因和0.375%罗哌卡因混合液20 ml。记录注射局麻药后5、10、15、20、25和30 min各支神经的阻滞效果、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阻滞持续时间以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组注射局麻药后5~20 min时桡神经运动阻滞率、10和15 min时肌皮神经和桡神经感觉阻滞率、15~30 min时正中神经运动阻滞率和20~30 min时尺神经感觉及运动阻滞率升高,阻滞起效时间和阻滞完善时间缩短(P<0.05)。2组阻滞持续时间及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CCS神经阻滞用于前臂手术的效果较好。

  • 标签: 超声检查 臂丛神经 神经传导阻滞 前臂 肋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