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呼吸感染中的分布状况及临床特点,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3月~2010年5月收治的1254例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肺炎衣原体感染的分布状况及治疗转归。结果(1)本组1254例患者Cpn急性感染302例,占24.1%;Cpn既往感染687例,占54.8%;Cpn未感染265例,占21.1%;Cpn慢性感染94例,占7.5%。(2)三种不同类型呼吸感染衣原体急性感染比例分别为24.4%、24.3%、23.3%,无明显差异(X2=1.258,P>0.05),无统计学意义。(3)8~25与26~50岁阶段患者衣原体急性感染比例最大,分别为34.7%、33.5%。其次为>60岁、51~60岁患者,感染率最低的为<8岁小儿患者。(4)给予多西环素等治疗,本组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疗程3~8周,平均4.6周。结论肺炎衣原体感染在呼吸感染中较为常见,尤其多见于青壮年,临床可给予米诺环素或多西环素等四环素类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肺炎衣原体 急性呼吸道感染 分布状况 特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亢术中并发急性呼吸梗阻的原因,以达到有效救治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4月-2012年4月两院(我院与安徽理工大学附属东方总医院)行甲亢手术病例中共发生典型的呼吸梗阻18例,其中气管软化7例,喉头水肿及分泌物堵塞5例,喉返神经损伤3例,医源性气管痉挛3例。行气管切开2例,气管悬吊11例,解痉、吸排痰5例。结果共16例抢救成功,1例术后5小时死亡,1例术后大面积脑梗塞家人放弃抢救治疗后死亡。结论气管软化、痉挛、喉头水肿、分泌物增多及医源性气管痉挛是甲亢术后引起呼吸梗阻的主要原因,做好围手术期处理,严格手术指征,优选麻醉并与其密切配合,术后严密观察并及时处理是解除术后并发呼吸梗阻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甲状腺功能亢进 手术并发症 急性呼吸道梗阻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炎琥宁在治疗小儿急性呼吸感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36例小儿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治疗的36例小儿急性呼吸感染的患者作对照。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支持、对症处理的基础上应用炎琥宁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显效5例,好转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治愈20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1%。结论炎琥宁在治疗小儿急性上呼感染中疗效确定,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炎琥宁 小儿 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急性呼吸感染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儿在住院期间对于退热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其结果是护理干预组患者在退热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呼吸感染患者应用临床护理干预能够及时缓解病情,密切护患关系,切实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研究对中医临床路径治疗在医院上呼吸感染疾病中的研究价值进行研究与讨论。方法配合本次研究的患者为我院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上呼吸感染患者,共80例,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人数均为40人的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中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常规内科治疗+中医临床路径治疗的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均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接受不同治疗后的疾病症状表现情况、实际病症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期疾病症状表现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中医临床路径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患者 研究价值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对某院2003年11月-2004年11月下呼吸感染住院患者痰标本分离的病原菌,采用API鉴定系统鉴定,K-B纸片扩散法检测主要细菌药敏。共分离病原菌1230株,以革兰阴性(G^-)菌为主,占检出菌总数的60.73%;其次为真菌,占21.22%;革兰阳性(G^+)菌占18.05%。检出率居前6位的细菌为:铜绿假单胞菌38.86%,真菌21.22%,大肠埃希菌8.54%,金黄色葡萄球菌8.05%,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5.36%,肺炎克雷伯菌4.88%。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86.59%,除对氯霉素的耐药率为42.11%外,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70%,对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仍为100%。G^-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和头孢吡肟,耐药率〈50%,对头孢噻肟、氨曲南的耐药率较高。

  • 标签: 医院感染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普通内科下呼吸感染患者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性,并通过对比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50例患者的病原菌检测结果,评估不同菌种在耐药性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普通内科就诊的50例下呼吸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比较。收集患者的临床信息、病原菌类型、分布情况和各种抗生素耐药性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病原菌对不同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50例下呼吸感染患者中,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耐药性分析显示,部分病原菌出现了多重耐药现象,对某些常用抗生素表现出明显的耐药性。不同病原菌在耐药性上存在一定差异,流感嗜血杆菌对某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而其他细菌则相对敏感。结论:本研究明确了普通内科下呼吸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特点,为临床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了依据。针对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应加强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未来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探讨耐药机制,以优化治疗策略,保障患者用药效果。

  • 标签: 普通内科 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布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传染疾病的预防控制的具体措施和应用价值体会。方法:纳入本院收治的呼吸传染患者共 100例,通过病历号尾数奇偶的方法将所有人划分为研究组以及常规组,每组样本容量均为 50例。对常规组只实行常规化的用药指导工作以及健康知识宣教活动,不实施任何预防控制措施,对研究组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对比两组院内感染出现情况、患者满意值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院内感染出现率、患者满意值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较常规组获得显著优化效果( P< 0.05)。结论:针对呼吸传染患者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可将患者满意值、院内感染出现概率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优化至最佳状态范畴之内,值得推广。

  • 标签: 呼吸道传染 预防控制措施 健康知识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探讨在急性左心衰患者预防院内呼吸感染的护理中,观察呼吸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1~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4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呼吸护理的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经过系统的护理,研究所选取的40例患者院内呼吸感染发生率为7.50%,护理效果达到预期。结论针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行观察呼吸护理能够有效降低院内呼吸感染的发生率,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值得在临床实践中予以借鉴。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院内呼吸道感染 观察呼吸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感染的呼吸护理效果。方法于本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间收治的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护理组加强呼吸护理。结果护理组患者院内呼吸感染发生几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应将呼吸护理应用到急性左心力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感染的护理工作中,降低感染发生几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呼吸护理 急性左心力衰竭 预防 院内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预防院内呼吸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收治的60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呼吸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后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呼吸感染率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必要的呼吸护理干预,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呼吸感染的概率,从而使患者的治疗过程更加顺利,临床护理效果较显著。

  • 标签: 呼吸护理 急性左心衰竭 呼吸道感染 感染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左心衰竭病人施以呼吸护理干预对其院内呼吸感染的实际影响。方法:遴选上述病人共100例,就诊时间为2020/07~2021/07范围内,经由随机数字法予以组别划分,针对对照组50例病人给予常规干预,对于观察组50例病人则在对照组前提下加以呼吸护理干预。就两组病人的呼吸感染状况和满意度等测验值加以对比分析。结果:对感染状况展开评测,观察组感染发生几率显著较低(P<0.05);问卷结果显示观察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病人施以呼吸护理干预对预防院内呼吸感染具有积极疗效,可有效降低感染几率,提高满意度,可在临床上予以推广使用。

  • 标签: 呼吸护理 院内呼吸道感染 急性左心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内科呼吸阻塞的急救护理方式。方法:在我院呼吸内科于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患者中选出100例呼吸阻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两组,各组50例,常规组进行基础护理,研究组在基础护理上采用急救护理,将两组患者护理效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其差异明显(P

  • 标签: 呼吸内科 呼吸道受阻 急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抗生素作为其常用的治疗药物之一,目前呈现不同程度的滥用状态,严重危害儿童的身心健康。本文旨在从不同层面分析总结儿童急性呼吸感染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实现儿童合理用药。

  • 标签: 儿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应用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讨急性呼吸感染咳嗽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4年9月收治的急性呼吸感染后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观察,其中包含临床表现、治疗效果等。结果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本次研究患者显效为15例,有效为14例,无效为1例,总有效率为96.7%。患者治疗效果有明显提高。结论应用复方甲氧那明联合酮替芬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度,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 上呼吸道感染 咳嗽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小儿急性呼吸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以及药敏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9年1月~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2187例急性呼吸感染患儿的痰培养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病原菌和药物敏感性的情况。结果2187例痰培养呈阳性结果者共682例,阳性率为31.2%。其中,革兰阴性菌435例(63.8%),革兰阳性菌247例(36.2%),分别以肺炎克伯菌(195例,28.6%)、大肠埃希菌(107例,15.7%)、流感嗜血杆菌(63例,9.2%)、铜绿假单胞菌(31例4.5%)和肺炎链球菌(115例,16.9%)、金黄色葡萄球菌(66例,9.7%)最多见。绝大部分细菌均对青霉素类和头孢唑啉耐药,部分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株对亚胺培南耐药,绝大多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仍然敏感。结论近年我院小儿急性呼吸感染的病原以革兰阴性菌多见,并且小部分已产生亚胺培南耐药。绝大部分革兰阳性菌仍对万古霉素敏感。因此应加强痰培养和药敏的检测,以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急性 儿童 病原菌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急性呼吸感染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对本院2010年7月份门急诊儿科处方260例上呼吸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0张处方中,应用抗菌药物225例,使用率为86.5%,多为单一用药与静脉注射给药。上呼吸感染抗菌药物使用率头孢菌素居首位,其次为大环内酯类和青霉素类。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稍多。结论当前本院临床医师在治疗急性呼吸感染患儿时,抗菌药物的应用还存在很多问题,医院应加强对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知识的培训与再教育,提高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 标签: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