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作者: 邓兰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1-24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1期
  • 机构:重庆市永川区妇幼保健院,重庆402160
  • 简介:随着近些年来的不完全统计,出生缺陷正在成为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新生儿出生缺陷不仅可导致新生儿死亡,而且存活的新生儿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是目前全世界关注的一个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产前超声筛查是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目前进行胎儿出生缺陷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以其方便、快捷、可重复操作的优点被广泛应用。近年来,随着科学的进步,超声诊断仪器得到迅速发展,对提高胎儿畸形的发现率,对降低出生缺陷率起到了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但我国国内超声检查标准各地域存在差异,对胎儿畸形的检出率也并不相同。所以,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妊娠早中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为主题阐述意见。

  • 标签: 妊娠早中期;超声筛查;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的治疗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14例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回顾性分析所选患者的治疗处理情况。结果中央性前置胎盘患者予以剖宫取胚,手术期间出血量大,而予以宫腔填塞纱条的方式处理,待24小时之后取出,可以取得良好的子宫收缩效果,且阴道出血量比较少。结论针对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来说,应予以高度重视,特别是有剖宫产史的患者,需要重点考虑胎盘植入、胎盘粘连的可能性,通过适当方式进行终止妊娠,并与药物治疗配合应用,确保有效性和安全性,避免出现更加严重的损伤。

  • 标签: 中期妊娠 胎盘前置状态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对疤痕子宫孕妇中期妊娠引产术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31例疤痕子宫中期妊娠患者(研究组)和31例未实施中期妊娠引产的非疤痕子宫患者(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应用利凡诺尔引产,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引产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出血量小于500mL的例数和引产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疤痕子宫孕妇中期妊娠引产术实施全程护理干预,能够取得显著护理效果。

  • 标签: 疤痕子宫孕妇 中期妊娠 引产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彩超筛查妊娠中期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9月诊治的500例妊娠中期孕妇,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孕妇孕龄均在13~25周的孕中期,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进行畸形筛查,观察胎儿的面部脑部、胸腔心脏、四肢脊柱以及胎儿附属物、羊水、胎盘等,参照产后诊断结果,对筛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妊娠中期胎儿畸形检测分布无脑畸形2例、脑积水3例、脊柱裂3例、心血管畸形0例、唇腭裂2例、消化道畸形1例、胸腹腔肿瘤1例、泌尿系统畸形2例;产后诊断无脑畸形2例、脑积水4例、脊柱裂3例、心血管畸形1例、唇腭裂2例、消化道畸形1例、胸腹腔肿瘤2例、泌尿系统畸形2例。妊娠中期彩超检测共检测出畸形胎儿14例,畸形率2.8%,对照产后诊断结果畸形例数17例,畸形率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测妊娠中期胎儿畸形形态例数与产后诊断分布例数基本吻合。结论彩超筛查妊娠中期胎儿畸形准确度较高,能有效检测胎儿畸形情况,具有较大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彩超筛查 妊娠中期 胎儿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手术治疗的中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全部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实施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分析其治疗中期效果。结果术后12个月50例患者的Cobb角、腰椎前凸角、腿部VAS评分、ODI指数、腰部VAS评分等与术前相比改善显著,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术后24个月50例患者腿部VAS评分、ODI指数与术后12个月相比降低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其在腰部VAS评分比较上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退变性脊柱侧凸后路手术治疗的中期效果非常显著,即能显著改善患者腰腿部疼痛,加速其腰部功能恢复,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退变性脊柱侧凸 后路减压固定融合术 治疗 中期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96例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8例。常规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为79.1%,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3.7%,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显著,P<0.05。同时,护理后,常规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5%,,对比两组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中期妊娠合并胎盘前置状态引产中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升护理总有效率,因此可广泛地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中期妊娠 胎盘前置状态 引产 护理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妊娠中期唐氏筛查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妊娠中期孕妇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根据孕妇年龄大小分为对照组(<35岁、低龄)与观察组(>35岁,高龄),每组各50例。所有孕妇产前诊断中均行唐氏筛查。观察比较两组筛查结果。结果经唐氏筛查,观察组阳性率为32.0%(16/50)与对照组10.0%(5/50)相比显著较高,且组间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而经分娩后确诊或羊膜穿刺检查,阳性组不良妊娠结局如胎死宫内、胎儿异常、唐氏儿等发生率42.86%(9/21)与阴性组2.53%(2/79)相比均显著较高,且两者差异对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妊娠中期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实施唐氏筛查,能对其发生唐氏综合征的风险系数进行有效预测,且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唐氏综合征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龄孕妇 产前诊断 妊娠中期 唐氏筛查 价值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早中期膝骨关节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蜂针阿是穴(患病膝关节敏感压痛点)2—4个、犊鼻穴(膝眼)髌韧带外侧缘髌骨下凹陷处、足三里穴髌韧带外侧缘髌骨下三寸(即四横指,同身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阴陵泉穴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中、委中穴腘横纹中央;结果经过1疗程30天的治疗,有效率100%;结论蜂针穴位治疗早中期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操作简单,取材方便,费用低廉,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值得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骨痹 蜂针穴位
  • 简介:摘要对1例Ⅰ型糖尿病妊娠4个月伴胎儿畸形的孕妇给予引产,期间发生低血糖昏迷,经积极抢救、治疗及护理,患者平安出院。提出对糖尿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孕妇在中期引产的产前、产时、产后,都应密切观察血糖变化,尤其对于合并各种原因引起的进食减少,出现低血糖表现,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时,应及时进食,补充糖分,调整胰岛素用量,防止病情加重。若出现昏迷,需快速明确诊断,尽早救治,避免低血糖昏迷所致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

  • 标签: Ⅰ型糖尿病 糖尿病 妊娠 引产 低血糖昏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布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痛风性肾病(中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到2017年8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痛风性肾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对比组患者口服别嘌醇治疗,观察组使用前列地尔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所获临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8.0%要显著高于对比组的70.0%,数据差异经检验可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痛风性肾病(中期)的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肾脏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 标签: 非布司他 前列地尔 痛风性肾病(中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的引产效果。方法选取自愿到我院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孕妇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100mg利凡诺尔羊膜腔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米非司酮。对比分析两组引产效果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引产时间、总产程、产后2h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多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中期妊娠引产中应用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的引产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孕妇疼痛,利于顺利引产,减少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米非司酮 利凡诺尔 中期妊娠 引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布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痛风性肾病(中期)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痛风性肾病(中期)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单一组患者使用别嘌醇进行治疗,联合组患者使用非布司他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单一组患者71.4%;联合组患者血尿氮素、血肌酐、血尿酸及24h尿蛋白排泄率明显优于单一组患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痛风性肾病(中期)具有极高的治疗效果,有效的降低了血尿氮素、血肌酐、血尿酸及24h尿蛋白排泄率,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非布司他 前列地尔 痛风性肾病(中期)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唐氏筛查法在孕中期高龄孕妇产前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通过唐氏筛查法实施产前诊断的600例孕中期高龄孕妇,对其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综合分析所有孕妇唐氏筛查结果,根据筛查结果的不同分别设置对照组340例,研究组260例,对照组均为低风险高龄孕妇,研究组均为高风险高龄孕妇,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相关检查指标。结果研究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2%(P<0.05);研究组不良妊娠115例,正常妊娠145例,不良妊娠β-hCG水平为2.6±0.4mU/ml,大大高于正常妊娠的1.2±0.1mU/ml(P<0.05),AFP含量为0.8±0.1μg/L,低于正常妊娠的1.6±0.2μg/L,(P<0.05)。结论唐氏筛查法在孕中期高龄孕妇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孕中期 唐氏筛查法 高龄孕妇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采用血清三联[甲胎蛋白(AFP)、游离雌三醇(uE3)、总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Total-βHCG)]筛查19730名孕中期妇女,以探讨三联筛查对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间19730名单胎孕中期妇女的血清AFP、uE3、Total-βHCG水平,取其中位数倍数(multipleofmedian,MoM),并结合孕妇体重,计算胎儿发生唐氏综合征及18三体综合征的风险率。根据唐氏综合征和预期分娩年龄(expecteddateofdelivery,EDD)为35.5岁时的自然发生率约为1∶380,本研究将唐氏综合征三联筛查的临界值(cut-off)设定为1∶380,将18三体综合征筛查的临界值设定为1∶334。对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行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结果:19730名孕妇中,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130名,阳性率为5.73%,对1130名唐氏综合征风险率大于临界值的孕妇进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有6例胎儿为唐氏综合征,其中EDD〈35.5岁以下者有4例;唐氏综合征三联筛查风险率小于临界值的18600名孕妇中共产下4例唐氏综合征患儿,假阴性率为40.0%(6例检出,4例漏检),其中EDD〈35.5岁的孕妇有3例;18三体综合征筛查风险率大于临界值者有102名,占0.52%,经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有3例胎儿为18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筛查阴性的孕妇中无18三体综合征患儿出生。结论:孕中期行血清三联(AFP、uE3、Total-βHCG)筛查,对于EDD〈35.5岁的孕妇有较高的胎儿唐氏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筛出率,但也漏检了3例EDD〈35.5岁的孕妇。对于漏检孕妇的数据进行回顾分析可发现,75%的漏检孕妇筛查结果提示风险率大于1∶1000,而如血清三联筛查采用临界值为1∶700,则能使将检出唐氏综合征胎儿数提高到9例。

  • 标签: 三联筛查 母体血清筛查 唐氏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酒精灭活瘤段骨复合假体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中期随访结果。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诊治的64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手术组与复合组,每组均为32例,手术组应用假体治疗,复合组应用酒精灭活瘤段骨复合假体治疗,术后随访2~8年,对比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临床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STS评分,复合组高于手术组,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的优良率是78.1%,复合组是93.8%,复合组高于手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21.9%,复合组是3.1%,复合组低于手术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酒精灭活瘤段骨复合假体治疗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中期随访结果满意,较单纯假体治疗相比,可明显提升肢体功能的恢复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行。

  • 标签: 酒精灭活瘤段骨 假体治疗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 中期随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0年前与现在住院精神分裂症临床抗精神病药物选择的变化(附200例资料对照分析)。方法将在我院2006年与2015年出院的精神分裂症病例在性别、年龄、疗效和在选择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的性别、年龄、疗效无明显差异,选择典型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存在显著差异,2015年组选择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增加了55.5%,显著高于2006年组。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精神科临床已逐渐取代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住院药物选择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 典型抗精神病药 奥氮平 氯丙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胎儿系统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在孕中期单胎妊娠诊断胎儿手足畸形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来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孕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70例给予系统二维超声检查,实验组70例给予胎儿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对胎儿手足畸形进行筛查,观察两组检出率与诊断符合率。结果对照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4.29%、95.71%、92.86%;实验组孕妇检查后,胎儿手部、足部、脚趾显示率分别为98.57%、98.57%、97.14%,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妇胎儿手足畸形检出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中期单胎妊娠孕妇产检中,胎儿畸形筛查是主要检查项目,而应用胎儿系统二维超声联合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的检出率较高,能够为胎儿手足畸形早期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二维超声 实时三维超声 胎儿手足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