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就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本辖区2016年3月—2017年5月期间居住的适龄外来儿童50例为本次研究观察组,另选取50例当地儿童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同时给予两组儿童父母健康宣教,分别对干预前后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观察组疫苗接种率以及知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通过相应的干预后,观察组在DPT(白百破疫苗)、BCG(卡介苗)、OPV(脊髓灰质炎疫苗)以及全部知晓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在计划免疫工作当中,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应当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的接种率,进而保证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

  • 标签: 流动儿童 计划免疫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快速转变。儿童保健尤其如此。儿童保健是一门新兴专业学科,内容丰富。不同的年龄阶段,保健的内容也不一样。

  • 标签: 儿童 保健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锁骨远端损伤的诊断、分型及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报道收治2例儿童锁骨远端损伤治疗结果。结果患者随访肩部外观无畸形,肩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儿童锁骨远端损伤表现类似于成人的肩锁关节脱位,但其创伤机制、解剖学改变、治疗方式均有所不同,临床需与成人肩锁关节真性脱位区别,方能进行相应的治疗。

  • 标签: 儿童 锁骨远端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控制伴发癫痫的脑瘫儿童的癫痫发作,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和访谈法。结果脑瘫伴发癫痫儿童的康复与护士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息息相关。结论加强对脑瘫伴发癫痫儿童的家长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癫痫发作,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和生活质量,使之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脑瘫儿童 癫痫 家长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效果和相关问题。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科收治儿童肱骨髁上骨折60例,分别予以闭合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随访6-12个月,其中非手术治疗的12例中,8例疗效优良,2例中,2例差;48例手术治疗者中,33例优良,10例中,5例差。结论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宜先采取闭合手法复位治疗,对于肘部明显肿胀,手法复位失败者或者无法施行手法复位者,应选择手术治疗,两种方法均可获得满意疗效。

  • 标签: 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某儿童医院各种平喘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为更好的合理用药,更好的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选择某儿童医院2007年—2011年各种平喘药物的用药结构和用药动态,利用统计学进行观察、讨论、分析。结果用药动态反映。价格低的口服药在临床中用量较多,使用频率较高;费用相对较高,但是效果较好的新型平喘药物,使用频率逐渐提升,发展前景良好。结论儿童医院平喘药物的临床应用的发展趋势明显费用低、效果好、疗效长、副作用低。

  • 标签: 平喘药 临床应用 统计分析 DD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龋齿修补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11~2013年我院收治的58例(126颗)龋齿患儿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其中29例实施常规高速涡轮钻修复者设为对照组,将29例实施非创伤性填充技术治疗者设为观察组,评估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结局,总结治疗经验。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可取得96.6%的临床疗效,较之对照组的82.6%更为理想,比较差异明显(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有27例患儿能够配合手术治疗,配合率是93.1%,与对照组的72.4%相对比有优越性(P<0.05)。结论为龋齿患儿提供非创伤性填充技术进行修补,能够有效取得患儿的积极配合,并且整体临床疗效更为理想、可靠,是今后医院单位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关键,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儿童 龋齿修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铅中毒对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对79例进行血清微量元素和骨密度测定的婴幼儿分析。结果铅中毒有23例,骨密度降低有29例;其中铅中毒组骨密度降低有13例,铅正常组骨密度降低有16例,两组比较,x2=5.48,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铅中毒可以导致骨密度降低。

  • 标签: 铅中毒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和结果分析。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65例儿童轮状病毒腹泻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状况。结果165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通过抗感染及对症处理,营养支持等治疗,1-2周均痊愈出院。结论轮状病毒可致心肌、神经系统损伤。

  • 标签: 儿童 腹泻 轮状病毒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外科静脉留置针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科从2012年5月到2013年4月所收治的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对其留置针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本组的100例患儿中,留置成功的患儿98例,所占的比例是98%,另2例患儿由于家长未看护好,患儿自行拔除。本组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92例(92%)。讨论对外科静脉留置针患儿给予科学、细致的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可疑ADHD儿童在读写能力上的特征,为治疗教育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Conners教师评定量表(TRS)筛查出可疑ADHD儿童,采用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RS)、儿童阅读与书写能力家长问卷对89例可疑ADHD儿童和与之匹配的92名正常儿童的读写能力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ADHD组在PRS中五大功能区得分、言语分、非言语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回归分析表明,基本知觉能力、书写技能、动作技能、朗读和听写这四个因素的偏回归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ADHD组在儿童阅读与书写能力家长问卷中的八个因素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除家庭阅读背景与动作技能两项因素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六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DHD儿童在读写能力上存在缺陷,且常伴发阅读障碍。

  • 标签: ADHD 儿童 读写能力
  • 简介:摘要儿童保健学是临床医学中儿科学的分支也是预防医学的分支,所以儿童保健学具有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相结合的特色。社区儿童保健是现阶段医疗保健事业中的重点,该现象主要表现为儿童保健投入力度加大、儿童保健服务水平大幅提高等。但总体而言,我国儿童保健整体处于一个较低水平,相关保健方法、服务模式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儿童保健效果难以进一步提高。本文由儿童保健现状入手,对如何开展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进行简单分析。

  • 标签: 社区 儿童保健 预防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烧伤手术术中护理。方法收集在2007—2012年间经我院治疗的300例儿童烧伤手术,并对其术中护理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其中248例治愈,42例自动出院,10例死亡。结论对进行烧伤手术的儿童进行良好的术中护理,对加快儿童患者治愈时间,减轻儿童患者的痛苦有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儿童烧伤手术 术中护理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川崎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45例川崎病患儿,回顾患儿临床资料。结果典型KD与不完全性KD年龄、性别、发热时间对比,P>0.05;体温对比,P<0.05;典型KD临床表现发生率较不完全性KD高,P<0.01;两组冠状动脉病变对比,P>0.05。结论掌握川崎病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并予以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可预防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

  • 标签: 儿童川崎病 临床特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儿童咬合紊乱进行早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50例于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儿童咬合紊乱患者,根据患者具体表现给予针对性治疗,观察矫治效果。结果所研究的50例患者矫治后,前牙反牙合、后牙反牙合现象、牙列拥挤现象均得到矫治,缺牙间隙得到保持,3例患者有轻度牙列拥挤,患儿的吸光度值和咀嚼值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儿童咬合紊乱进行及早纠正,效果较好,同时应重视咬合紊乱的预防,从而保证患儿的颌骨正常发育。

  • 标签: 早期矫治 儿童期咬合紊乱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开展集体儿童保健工作的工作效果。方法随机选取一个托幼机构的两个班级,其中一个为试验组,一个为对照组。对试验班级在常规托幼工作的基础上开展集体儿童保健工作,对对照班级进行常规的托幼工作。1年以后比较两个班级家长对该托幼机构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家长的满意度为97.5%,对照组班级家长的满意度为81.25%,两者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验组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开展集体儿童保健工作可以抑制传染病的传染,同时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在今后的儿童教学中广泛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开展 集体 儿童 保健 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