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原子力显微镜作为第三代显微探测工具,具有原子级的空间分辨率,其样品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可在离体的近生理条件下直接观测生物样品及其动态变化过程,能够对样品进行力学操纵,在观察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上具有显著的优势。本文尝试从蛋白质、核酸、多糖的超微结构和力学特性的研究角度入手,期望向读者展现出原子力显微镜在大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原子力显微镜 生物大分子 超微结构 生物力学
  • 简介:应用傅里叶变换轮廓测量物体三维面形时,当被测物体形状复杂或是被噪声严重污染时,导致频谱分布展宽,发生频谱混叠现象,基频提取困难,无法准确恢复物体的三维面型。提出了基于小波分解的傅里叶变换轮廓,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变形条纹图进行二维多尺度分解,重构被测物的背景图像,滤出图像的零频成分,得到相对变形条纹。运用小波变换与傅里叶变换轮廓相结合的方法,只需拍摄一幅变形条纹图,将被测物体与背景分离,不受背景成分的影响,且易于基频信息的提取,降低了对滤波器的要求。实验证明该方法较好地防止了频谱的混叠问题,提高了测量范围与解相精度。

  • 标签: 傅里叶变换轮廓术 相对变形条纹 小波变换 多尺度分解
  • 简介:基于菲涅耳波带板扫描全息,提出了无运动卷积菲涅耳波带板扫描全息.由于菲涅耳波带板扫描全息经过二维电移台控制物体移动进行二维扫描,得到整个物体的扫描全息图,因此,它是通过物体的光强透过率函数与菲涅耳波带板的光强透过率函数的卷积得到物体的扫面全息图.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扫描时间长.无运动扫描全息是根据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无需物体的移动直接得到扫描全息图,大大缩短了扫描时间.

  • 标签: 菲涅耳波带板扫描全息术 无运动卷积扫描全息术 光强分布函数 菲涅耳波带板 二维扫描 全息术
  • 简介:基于我国36例具有事故现场监控视频的汽车-二轮车碰撞案例,首先依据GA/T1133—2014《基于视频图像的车辆行驶速度技术鉴定》,计算得到车辆碰撞二轮车的碰撞时刻车速;再结合事故现场图、事故现场照片,得到二轮车倒地滑行的准确距离,运用EXCEL得到碰撞车辆的车速与二轮车滑行距离关系的散点图,并尝试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进行曲线拟合,得到基于二轮车倒地滑行距离的车辆碰撞速度计算经验图表。其次,分析每一案例的特殊性,探讨这一经验图表的适用范围,剔除杂点,再次采用非线性回归方法拟合曲线,得到适用于单车碰撞二轮车的碰撞车速经验图表计算法,为这类事故的车速鉴定提供了一种方便、准确的新方法。

  • 标签: 二轮车 车速计算 非线性回归 事故研究
  • 简介:针对水下激光探测系统的水体后向散射光的计算,给出了系统的光学几何结构,分析了不同距离处的激光光斑与接收视场区域的位置变化关系并进行了定量计算。依据光传输理论建立了水体后向散射光的计算模型,根据模型的算法步骤编写了计算程序。结合水下激光探测系统的具体参数进行了实例计算,绘制了后向散射光信号波形,并与试验获取的信号波形对比分析,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正确性。研究了使用实测后向散射光信号数据估计水体光学特性参数的方法,通过估算的参数重新绘制曲线并反向叠加在测量数据曲线上以抵消水体后向散射光对目标信号的影响从而能够提取目标信息。

  • 标签: 激光探测 后向散射 参数估计 吸收 光通量计算
  • 简介:对四点接触球轴承的接触角和游隙公式重新进行了推导,并开发了实用的计算程序,新公式对三点、四点接触的双半内圈或双半外圈球轴承以及一般角接触球轴承都适用。

  • 标签: 轴承 接触角 游隙 计算
  • 简介:在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过程中,事故车辆的车速确认是形成事故过程必要的证据链,也是判断事故方驾驶人在控制车速方面是否存在违法行为的重要证据,同时,车速鉴定结论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司法鉴定的公正性和公安执法人员的权威性。本文分析了影响道路交通事故车速鉴定准确性的主要因素,探讨了各类车速鉴定的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证实了车速计算综合分析方法的有效性。

  • 标签: 司法鉴定 车速计算 综合分析方法
  • 简介:光学窗口的强度分析是光电设备设计的重要依据,而现有文献中只提供材料泊松比为0.3的简化的计算公式,而针对不同泊松比的简支矩形板强度原始计算公式以复杂的级数形式表示不方便直接应用,为了方便设计者得到准确的强度理论分析结果,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推导出适用于不同泊松比的简支式矩形保护窗口的强度简化计算公式,并验证了该方法推导出的简化公式的准确性。

  • 标签: 简支 光学窗口 泊松比 强度计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简要介绍了洛克希德公司及其研制的C-130战运输机的主要性能;介绍了该机批量生产和改进改型的主要情况;对该机的研制过程进行了简要描述。

  • 标签: 战术运输机 C-130型飞机 军用运输机
  • 简介:基于动力学(运动学)理论和基于视频图像的车速计算方法是现有两大类事故车辆速度计算方法的典型代表,前者是车速分析的经典方法之一,后者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和普及的车速分析方法。本文结合实际道路交通事故案例,分别运用两种方法对当事车辆肇事前的行驶速度进行计算,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及计算过程,互证了两种方法的正确性,并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劣。

  • 标签: 视频图像 动力学(运动学)理论 车速计算 方法对比研究
  • 简介:智能交通分析性监控系统需要在不断产生的、海量的、格式多样的过车数据中快速发现问题,最好在问题发生时就发出预警。交通管理部门传统使用的数据库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对实时性的需求。所幸,这个难题恰好是近年来热门的大数据技术的强项。大数据技术以其分布式的计算方式尤其擅长对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大数据已经有相对成熟的技术来进行复杂的批量数据处理、基于历史数据的交互式查询和基于实时数据的流处理。本文分析了当前分析监控系统的不足,通过对业务逻辑关系的深入分析,采用TranswarpStream技术实现大数据的实时处理,支撑实时显示和告警机动车违规违章活动热点,以及分析机动车活动轨迹并做预测等应用。

  • 标签: Transwarp STREAM 流处理 大数据 智能交通分析性监控系统
  • 简介:目的研究针对高度近视眼的白内障患者更有效的术前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触式A型超声仪结合第2代理论公式对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进行计算。观察组采用非接触式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结合SRK/T公式对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进行计算。分别对比两组术前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术后3个月屈光度术前估计值与术后实际值差值情况、视力分布情况,患者满意度以及不适主诉发生率。结果同一检测方式测量两组患者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且两组患者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以及角膜曲率均高于A型超声测量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屈光度术前估计值与术后实际值差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视力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6.67%(5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51/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非接触式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器并联合SRK/T公式对高度近视眼白内障患者进行术前测量及计算目标屈光度,测量误差较小,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人工晶状体屈光度 非接触式光学相干生物测量 接触式A型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