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寻找一种有效方法治疗一些智商正常而学习困难的儿童,运用感觉统合训练对27例学习困难儿童进行治疗,并与用药物利他林治疗的25例对照。结果训练组在学习成绩、学习效率、情绪变化、人际关系、注意力及动作协调性等方面均较药物组有明显改善(P<0.01或0.05),在治疗多动症方面2组效果无差异性(P>0.05)。药物组存在服药时间长、难坚持、神倦和食欲减退等缺点,而训练组无此缺点,且具有设备简单、易学、安全、价廉等优点,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学习困难 感觉统合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训练中发生急性损伤时,初步处理原则是减轻疼痛、限制肿胀和防止炎症,防止进一步损伤。具体措施是休息、冷敷、压迫或推散血肿、抬高患肢、局部制动等,对伴有骨折者应及时给予制动、固定,或请医师检查诊治。例如:踝关节的扭伤是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 标签: 急性损伤 救治原则 训练 局部制动 减轻疼痛 初步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2例脑出血和49例脑梗死患者实施了系统的4阶段康复训练,应用Barthel指数和和简式Fugl—Meyer积分法分别对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于入院、出院和病后6个月随访期间予以评定。结果康复组和对照组在出院以及随访时,患者的功能均有改善,但康复组功能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提示早期康复训练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早期康复 脑出血 脑梗死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队常见训练伤的临床处理方法以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于2017年6月-2019年7月训练期间出现训练伤的100例伤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两组,即试验组与对照组,仅对试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伤员的具体情况。结果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训练伤的发生率,试验组中共计3名伤员,占本组总例数的6.00%,对照组共计9例伤员,占本组总例数的18.00%,数据差异对比明显,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队常见训练伤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整体的效果,并减少训练伤的产生率,这对于伤员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部队 常见训练伤 处理 护理干预
  • 简介:1中医经典临床思辨能力训练系统研读中医经典最核心的目的是学习和领悟经典中的中医思维方式。中医思维方法作为中医理论体系与临床活动的内在核心,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建构、演变以及中医临床诊疗活动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开放、有效的网络平台为训练载体,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教学实验中心自行研发创建了"中医经典临床思辨能力训练系统",

  • 标签: 中医经典 临床思辨能力 训练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康复训练护理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语言发育迟缓的儿童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45例。两组患儿均接受专业的语言训练,其中对照组患儿接受医院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康复训练护理模式,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和护理前后发育情况。同时评价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有效率(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6.67%),对护理的满意度(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儿(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语言、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社交行为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且在语言、适应能力、社交行为等方面,观察组患儿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行康复训练护理可有效改善其发育状况,提高临床疗效,同时提高家长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儿童 语言发育迟缓 康复训练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腭裂术后患者口腔发音器官进行功能训练,提高腭裂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方法用普通话对腭裂术后患者腭裂语音进行系统训练,包括语音训练前后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个性化的语音训练计划及腭裂语音的评估等。结果125例患者中有80%的病人语音得到明显改善,其余20%患者经检查为腭咽闭合不全。结论语音康复治疗是腭裂术后语音患者获得正常语音的重要方法,只有通过语音康复训练,用正确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进行发音训练,才能彻底纠正错误语音,从而建立起良好的语音模式。

  • 标签: 腭裂 语音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归因训练对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和身心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19年9—12月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的324名儿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2名。对照组儿科护士进行常规工作和日常学习,而干预组儿科护士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归因训练进行干预,干预3个月后采用护士同情心疲乏量表和康奈尔健康问卷调查两组儿科护士的同情心疲乏和身心健康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护士同情心疲乏量表总分为(93.31±12.48)分,低于对照组的(110.71±13.57)分,且干预组的热情丧失、精神紧张、情感淡漠、行为消极、斗志丧失以及能力怀疑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康奈尔健康问卷总分为(15.78±3.46)分,低于对照组的(20.63±4.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因训练可降低儿科护士同情心疲乏水平,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水平,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儿科 归因训练 同情心疲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减少合并症发生,促进脑出血幸存者身体功能得到尽可能恢复,最大程度的实现生活自理,重新融入社会生活中。方法将我院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156例脑出血幸存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采用常规治疗外,同时进行功能训练,而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训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均减轻,运动功能及ADL均有提高,提示功能训练可以使患者的偏瘫减轻、肌力增强、言语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提高,最大程度地使患者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应进行功能训练,对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是十分必要的、有益的、也是应积极提倡并推广的。

  • 标签: 脑出血 功能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05年至今,我们依据《陆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利用进行作战能力评估及官兵共同科目考核的时机,采取统一计划、统一内容、分头实施的办法,抽考了1570名士兵的自救互救训练情况,发现普遍存在训练时间不足、训练质量偏低、战士对自救互救动作要领掌握不够准确、操作不标准、动作不规范等问题。此种现象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卫生部门高度重视。

  • 标签: 军事训练 自救 互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