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扩散加权神经成像在腰骶丛神经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5年-2020年期间选择来我院治疗的18例腰骶丛神经损伤对其使用DW-MRN技术对腰骶部位行加权扫描,观察腰骶丛神经损伤的影像特点。结果 DW-MRN原始轴位图像中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腰骶丛神经根及跟梢清晰可见,神经节及节后纤维素等细微结构均显示良好。经MIP技术重组得到的冠状位影像资料可清晰的观察到患者腰骶丛节后神经的形态和走形;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DW-MRN影像学资料显示腰骶丛神经呈均匀高信号,神经节信号更高。结论 DWMRN应用在腰骶丛神经对腰骶丛神经成像中意义重大,与现有诊断技术联合可提高腰骶丛神经损伤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扩散加权神经成像 腰骶丛神经影像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扩散磁共振成像(diffusionMRI,dMRI)是当前最有前景的生物组织微结构成像方法之一,在肿瘤、神经成像中取得了极大的进步。振荡梯度自旋回波(oscillatinggradientspinecho,OGSE)序列是一种新型dMRI技术,它通过施加振荡梯度,使可测量的水分子有效扩散时间缩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可以测得细胞直径(diameter,d)、细胞外水分子扩散系数、细胞内水分子体积分数、细胞密度等微结构特征。在肿瘤细胞d值测量、肿瘤异质评估、神经轴突直径测量中展现出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振荡梯度自旋回波 扩散磁共振成像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焦炉导烟板结构对高温烟尘扩散过程的影响是目前煤炭行业环境保护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焦化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尘排放对大气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影响,焦炉导烟板作为焦化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设计和性能对烟尘的扩散和控制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简单讨论高温烟尘扩散过程的机理,深入探讨焦炉导烟板结构对高温烟尘扩散过程的影响,以供参考。

  • 标签: 焦炉 导烟板结构 高温烟尘扩散
  • 简介:目的:探讨非肿块型乳腺癌MR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及肿瘤大小与Ki-67表达的相关。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80例,术前行MRI检查,且动态增强均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测定病灶的ADC值及肿瘤大小,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Ki-67的表达情况,应用t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病灶的ADC值及肿瘤大小与Ki-67表达的相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获得诊断Ki-67阳性表达的最佳肿瘤大小阈值。结果:Ki-67阳性组ADC值为(1.014±0.181)×10-3mm2/s,阴性组ADC值为(1.024±0.142)×10-3mm2/s;Ki-67阳性组肿瘤大小为(5.12±1.71)cm,阴性组肿瘤大小为(3.58±0.89)cm。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1,P<0.05),且肿瘤大小与Ki-67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36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判断Ki-67表达的最佳肿瘤大小阈值为4.1cm,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66%和84.62%。但Ki-67阳性组与阴性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89,P>0.05),且ADC值与Ki-67表达无明显相关(r=-0.029,P>0.05)。结论:肿瘤大小与Ki-67的表达有一定的相关,可间接为非肿块型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非肿块型乳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KI-67
  • 简介:摘要前瞻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9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经临床及MRI确诊,并接受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PTED)治疗的19例腰椎间盘单侧侧后方突出患者,于术前1 d,术后3、30、90 d行腰5(L5)、骶1(S1)神经根扩散张量成像(DTI)。由2名放射科医师于L5、S1患侧神经近、中、远节段及同节段健侧相应部位以"播点"法勾画感兴趣区(ROI ),测量DTI参数各向异性分数(FA)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计算每侧神经3个ROI的平均值。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患侧与健侧神经DTI参数的差异,手术前后DTI参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结果显示:(1)术前1 d L5神经患侧和健侧FA值分别为0.35±0.03、0.45±0.01, S1患侧和健侧分别为0.36±0.02、0.46±0.02,L5、S1患侧神经根FA值低于健侧(t=-10.188、-37.683,P均<0.001);L5患侧ADC值为(1.65±0.13)×10-3 mm2/s、健侧(1.39±0.12)×10-3 mm2/s,S1患侧(1.63±0.05)×10-3 mm2/s、健侧(1.44± 0.08)×10-3 mm2/s,患侧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7、11.832,P均<0.001)。(2)从术前1 d至术后90 d,患侧L5、S1神经FA值逐渐升高,ADC值逐渐减低。术后90 d L5、S1患侧和健侧神经根DTI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表明DTI可用于定量评估腰骶神经PTED术后修复状况。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脊神经 腰椎间盘突出 经皮椎间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态和动态盆底MR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估压力尿失禁(SUI)患者尿道形态及功能的价值。方法前瞻收集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临床诊断的28例女性SUI患者作为SUI组,同期选取年龄匹配的女性健康志愿者45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行静态和动态盆底MRI和DTI。在静态MRI上测量尿道中段内、外括约肌厚度和功能尿道长度(FUL),在动态最大力排相上测量FUL并计算静动态FUL差值,观察静动态MRI上是否存在膀胱颈漏斗征及尿道开放征。对DTI原始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尿道括约肌复合体肌纤维束图像,观察图像并测量尿道中段环形括约肌、中央纵行肌肌纤维的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及3个特征值(λ1,λ2,λ3)。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SUI组与对照组间静态和动态MRI测量值、DTI参数的差异,采用χ²检验比较2组MRI征象的差异。结果SUI组尿道中段外括约肌厚度、静态及动态FUL均小于对照组(t=-3.95、-5.72、-8.41,P均<0.001);SUI组静动态FUL差值大于对照组(t=4.41,P<0.001);SUI组静动态膀胱颈漏斗征及动态尿道开放征出现率高于对照组(χ²=23.09、22.25、26.59,P均<0.001)。SUI组尿道中段环形括约肌FA值小于对照组(t=-3.48,P=0.001),ADC、λ2、λ3值大于对照组(t=3.19、2.15、2.06,P=0.002、0.038、0.046);2组间尿道中段纵行肌DTI各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静态和动态MRI及DTI能够客观评估SUI患者尿道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尿道中段外括约肌厚度变薄,FUL缩短及环形括约肌纤维束微结构被破坏是SUI患者尿道的主要变化。

  • 标签: 尿失禁,压力性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尿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细胞角蛋白19(Ck19)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研究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和磁共振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方法回顾收集2014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203例HCC初诊患者的资料,分析所有患者癌组织中Ki67及Ck19的表达和ADC值,以及Ki67和Ck19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计算与ADC值的差异及相关。结果Ki67表达阳性和阴性组间的HCC脉管癌栓、甲胎蛋白(AFP)、肿瘤分化程度、复发、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5.156、12.741、29.925、3.963、77.408,均P<0.05),与ADC值呈负相关(r=-0.214,P=0.002),低Ki67组患者HCC肿瘤的平均ADC值明显高于高Ki67组(1 089±280比1 009±212,P<0.05);Ck19表达阳性、阴性组间脉管癌栓、AFP、复发、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9.058、27.034、4.053、14.187,均P<0.05),与ADC值无相关(r=0.062,P=0.380)。Ki67、Ck19表达在HCC复发时间不同分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Ki67及Ck19在HCC中的异常表达与HCC术后预后、复发有相关。Ck19与ADC值之间无相关,Ki67与ADC值呈负相关,提示ADC值对于术前HCC生物学特性能够提供一定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癌,肝细胞 Ki67 Ck19 弥散
  • 简介:本文考虑空间分数阶对流一扩散方程(即在一个标准对流一扩散方程中,用分数阶导数代替空间二阶导数)混合问题的数值解,采用积分方法(有限体积方法)构造出它们的显式有限差分格式,并证明它们的稳定性和收敛,最后给出数值例子。

  • 标签: 分数阶偏微分方程 显式有限差分格式 稳定性分析 收敛性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DWI预测及早期评估肝转移瘤全身系统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前瞻纳入肝转移瘤患者21例,于化疗前1周内、化疗开始后1~3周及结束后1周行DWI,测量80个肝内靶病灶的ADC值。根据化疗结束后靶病灶最大径的变化分为缓解组、进展组和稳定组,比较3组化疗前后ADC值及其变化率的差异,分析二者与病灶最大径变化率的相关。结果缓解组化疗前ADC值显著低于稳定组及进展组(P〈O.05),化疗后1~3周缓解组ADC值显著升高,ADC值变化率(33.17%)显著高于稳定组(7.31%)及进展组(-12.76%)。ADCi#与化疗结束后病灶最大径变化率呈正相关(r=0.589,P〈0.001),1~3周ADC值变化率与化疗结束后病灶最大径变化率呈负相关(r=0.736,P〈0.001)。结论利用DWI及ADC值可预测并早期评估全身系统化疗对于肝转移瘤的疗效。

  • 标签: 扩散磁共振成像 肝肿瘤 肿瘤转移 化学治疗
  • 简介:得到了激光等离子能量交换模型研究中的一类反应--扩散方程组的本解的存在。并通过引进光滑符号函数对解析解的性态进行了估计,为数值方法的误差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总体解 反应扩散方程组 性态估计 存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squamouscellcarcinoma,OSCC)颈部淋巴结的包膜外侵犯(extracapsularspread,ECS)与浸润厚度、分化程度等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术后测量病灶的浸润厚度。分别对ECS与口腔鳞癌浸润厚度、分化程度等之间的关系及ECS在各淋巴结分区的浸润方向有无差异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5例口腔癌原发灶浸润厚度<8mm的CS发生率36.36%(20/55),共42粒淋巴结转移,其中ECS的ECS发生率35.71%(15/42);浸润厚度≥8mm的ECS发生率63.64%(35/55),共150粒淋巴结转移,其中ECS的发生率62.00%。两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55例病例中,肿瘤原发灶为高分化35例,共转移淋巴结124粒,其中ECS发生率45.16%;中低分化共20例,共转移淋巴结68粒,其中ECS发生率76.47%。结论随着口腔癌的肿瘤浸润厚度的增加,其颈淋巴结ECS的发生率越高,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其颈淋巴结ECS的发生率越高。

  • 标签: 口腔鳞癌 分化程度 浸润厚度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 简介: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在不同组织学类型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4例(鳞癌63例、腺癌30例、腺鳞癌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的DWI资料,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比较各组ADC值的差异。分析宫颈癌ADC值与病理学参数Ki-67指数之间的相关。结果:63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腺癌和21例宫颈腺鳞癌患者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861±0.112)×10-3mm2/s、(0.846±0.18)×10-3mm2/s和(0.796±0.124)×10-3mm2/s,三组之间及两两比较的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66)。12例宫颈黏液型腺癌患者的平均ADC值为(1.014±0.123)×10-3mm2/s;18例非宫颈黏液腺癌患者的平均ADC值为(0.734±0.11)×10-3mm2/s,两者之间及两者与宫颈鳞癌之间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114例宫颈癌患者的ADC值与病理学参数Ki-67指数仅呈弱的负相关(r=-0.232,P=0.013)。结论:DWI有助于宫颈癌部分组织学类型的诊断。

  • 标签: 宫颈癌 组织学类型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0例正常人群与3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进一步探索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肝外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在30例肝外胆管癌患者中,肝外胆管癌患者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为(1.26±0.011)mm2/1000a;而正常人群组的ADC值为(1.50±0.019)mm2/1000a,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两组之间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能够清晰地判断患者的肿瘤细胞及组织特征,有效地提高了临床对肝外胆管癌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与阴性预测值。因此,其在肝外胆管癌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肝外胆管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1.10-2022.10月收治的50例前列腺癌患者和52例前列腺增生患者,全部患者均接受MR扩散加权成像检查,将两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MR扩散加权成像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前列腺增生检出率与病理诊断无明显差异(P>0.05)。前列腺癌患者病灶ADC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组(P<0.05)。结论: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中采用MR扩散加权成像具有极高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癌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FOCUS(field of view optimized and constrained undistorted single-shot)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 DWI)在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32例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与24例高泌乳素血症患者的MRI平扫、动态增强及FOCUS DWI序列图像并测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比较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组病变与未受累区ADC值及高泌乳素血症组平均ADC值间差异。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比较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前叶左、中、右三个区域间ADC值。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ADC比值(即rADC)的诊断效能。结果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组病变区的ADC值小于邻近未受累垂体区及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前叶平均ADC值(P<0.001),且后两者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高泌乳素血症组垂体中间部ADC值显著高于左右两侧部(P右=0.001,P左=0.012),而左右两侧ADC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rADC诊断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结论FOCUS DWI有助于鉴别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及单纯高泌乳素血症垂体组织,可以考虑应用其辅助诊断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从而为临床制订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泌乳素型垂体微腺瘤 高泌乳素血症 鞍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对食管癌T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9例食管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MRI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处ADC值,依据观察组不同T分期结果将患者分为T1期、T2期、T3期、T4期,对比分析不同分期食管癌患者病灶处ADC值变化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病灶处ADC值对不同T分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病灶处ADC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食管癌患者中,T1期8例,T2期4例,T3期14例,T4期4例;T3、T4期病灶ADC值均小于T1、T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期与T2期病灶ADC值、T3期与T4期病灶处ADC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食管癌病灶ADC值分别诊断T分期的曲线下面积均>0.80,诊断效能均较理想。结论不同T分期食管癌经MRI检查病灶处所得ADC值有一定差异,临床可利于ADC值鉴别不同T分期食管癌,以提高不同T分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食管癌 T分期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I常规序列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直肠癌术前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进行常规的T1WI、T2WI常规序列扫描及DWI序列扫描,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金标准,并将术前影像学TN分期的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一致。结果MRI常规成像联合DWI检查T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准确率为91.82% (101/110),一致Kappa值为0.831,一致很好;MRI常规成像联合DWI检查N分期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准确率为79.09% (87/110),一致Kappa值为0.674,一致较好。结论MRI常规成像联合DWI在直肠癌术前TN分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DWI可作为直肠癌诊断的重要补充序列,为临床医师对患者病情的判断提供理论依据,可显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磁共振成像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直肠癌 术前诊断 临床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 DKI)评估宫颈癌放疗早期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本研究瞻纳入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21例,年龄(57.24±10.35)岁,其中宫颈鳞癌19例、腺癌1例、腺鳞癌1例。全部被试均于放疗前、放疗10次以及放疗结束同日采用3.0 T磁共振进行常规序列和DKI序列扫描。放疗疗效评判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 RECIST)1.1版本,对放疗10次时间点疗效进行评估。其中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 CR)和部分缓解(partial remission, PR)为有效组,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 SD)和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 PD)为无效组。分析对比两组肿瘤放疗过程不同阶段DKI各参数的变化,并绘制DKI各参数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结果相较于放疗前的数值,放疗后病灶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vity, MD)值增高(P<0.001),平均扩散峰度(mean kurtosis, MK)值降低(P=0.019)。此外,有效组在放疗前的MD值较无效组高(P=0.016),放疗后则无显著差异(P>0.05)。有效组MK放疗前后较无效组低(P<0.05)。放疗前的MD和MK预测放疗早期疗效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分别为0.817和0.822,放疗前的MD和MK联合预测放疗早期疗效的AUC为0.923,三者的AUC没有显著差异(Z=1.264,P=0.206)。但是联合诊断的约登指数较大,即敏感度(87.5%)和特异度(92.3%)较高。结论DKI具有预测宫颈癌放疗早期疗效的能力,并且联合应用MD和MK比单独应用具有更好的预测能力。

  • 标签: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平均扩散系数 平均扩散峰度 放射治疗 疗效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平扫和扩散加权成像(DWI)预测脑转移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经增强MRI检查和临床诊断为脑转移瘤和非脑转移瘤患者的MRI平扫的影像学表现,对比分析105例脑转移瘤(转移组)和103例非脑转移瘤(非转移组)患者的常规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T2液体衰减反转恢复(T2WI/FLAIR)、DWI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结果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54、23、9和19例,非转移组患者中T1WI低信号和等信号分别为52和51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1、9、72和23例,非转移组中T2WI等信号和高信号分别为11和9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DWI低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31、65例;非转移组中DWI高信号4例,其余均呈等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中T2WI/FLAIR低信号、等信号、高信号和混杂信号分别为4、5、60和36例,非转移组中T2WI/FLAIR均为高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病灶周围伴水肿69例,高于非转移组(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转移组患者的ADC值为(0.919±0.019)×10-3 mm2/s,低于非转移组[(1.098±0.012)×10-3 mm2/s,P<0.05]。结论对于伴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患者,脑转移瘤与非转移瘤患者MRI平扫中的T1WI、T2WI、DWI和T2WI/FLAIR信号差异明显,混杂信号、病灶周围水肿和DWI扩散受限有助于诊断脑转移瘤,以上参数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预测脑转移瘤的诊断效能,必要时需进一步行MRI增强扫描以明确诊断。

  • 标签: 脑转移肿瘤 磁共振成像 原发恶性肿瘤 弥散加权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