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非常荣幸能在这次大会上发言。北京曹雪芹学会是一个很小的团体,建会时间很短,但是每次我们开会或有活动的时候,凡先生都尽量参加。虽然他年事已高,行动也不太方便,可对我们非常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北京曹雪芹学会向李凡先生表示衷心的感谢。

  • 标签: 李希凡 出版座谈会 学术研究 文集 曹雪芹 学会
  • 简介:尊敬的李凡先生、各位嘉宾:大家上午好!今年是李凡先生从事学术研究六十周年,我谨代表中国艺术研究院向凡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前来参加此次座谈会的各位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

  • 标签: 出版座谈会 学术研究 李希凡 中国艺术研究院 文集 嘉宾
  • 简介:金部长说:“你的工作动了一下,到文联任副主席。主席由宣传部副部长张秋英兼任。暂时的兼任吧。到时候,自然而然……你知道我的意思……”金部长有意停顿。安平说:“有点突然。”金部长说:“不突然。文联工作非你莫属,县委一致的意见。”安平笑笑。金部长又说:“文化馆的天地毕

  • 标签: 安平 行健 文运 邱枫 文欣 秋英
  • 简介:据马来西亚《星洲日报》消息,“第三届世界海外华文女作家会议”于1993年11月13日至15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出席会议的有聂华苓、陈若曦、于梨华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华文女作家和观察作家共120多人。本届会议讨论的主题是“海外华文文学的前途”,会议主席戴小华在会上作了题为《海外华文女作家协会在世界华文文学发展中的角色》的发言。美籍华人女作家陈若曦在发言中谈到海外华人作家“应该认同中华文化,同时心胸开阔地接纳定居国的文化优点;并进一步可以融会贯通,再回馈当地文化,并发展中华文化”。伊犁认为:“海外华文文学的前途,可以说和整体的中国文学息息相关”,文学作品不会过时,“还有不少需要文学滋润的心灵,不断地在寻找着精神粮食。华文文学作品,随着历史长流,会是不断地延续流传下来的”。

  • 标签: 文讯 陈若曦 华人作家 海外华文 聂华苓 世界华文文学
  • 简介:  美丽是个追求时尚的人,在她们那个圈子里第一个唇线、第一个染头发,也是唯一一个敢文身的.那年夏天美丽穿着紧身背心出来,上臂的蝴蝶图案把姐妹们惊呆了.……

  • 标签:
  • 简介:翻检一生的月色,今夜的最美行走在图片中的风景——夏尔里玄幻、斑斓、迷离,沾有浓郁的苦蒿香,和异域风情,独自繁华于阿拉套山北麓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诗集
  • 简介:元(一四八一—一五六五),明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翔风里麝圃(今厦门市翔安区新店镇)山头村人,字茂贞、号次崖。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嘉靖初,迁寺正,与巡城御史相忤,谪泗州判官,寻弃官归。后起任北京大理寺右寺丞。嘉靖十四年,因辽东兵变,极言姑息之弊,谪知钦州。官至云南按察佥事,罢归。

  • 标签: 林希元 楹联 史迹 学名 大理寺 新店镇
  • 简介:爱尔兰诗人、199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尼3月18日在伦敦获大卫·科恩文学奖,并获奖金4万英镑(约合人民币39.9万元)。

  • 标签: 科恩 大卫 诺贝尔文学奖 爱尔兰 人民币
  • 简介:<正>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坐落在由罗梭江环绕而成的葫芦岛上,距自治州首府允景洪约70多公里。这里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各种热带亚热带植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各种花卉争奇斗艳,香气扑鼻;蜂萦蝶绕,百鸟啁啾,素有"仙山琼阁"之称。它不仅是全州热带植物的荟萃之地,也是全国

  • 标签: 热带植物园 蔡希陶 亚热带植物 允景洪 罗梭 西谷米
  • 简介:2018年10月29日,著名红学家李凡先生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1岁。由此不禁联想到2012年5月31日周汝昌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年月22日冯其庸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短短6年间,红学界的三位元老相继离世,由此带给红学界的巨大损失,的确是无法承受之重!

  • 标签: 李希凡 红楼 红学家 逝世 北京 享年
  • 简介:本文拟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探讨董桥散文在当代报刊所形成的公共空间中的意义,及其在世纪末怀旧潮和九十年代"散文热"中呈现出的文化启示。董桥通过改良五四小品和英国随笔,创造合杂文与美文于一身的"新随笔体",在雅俗合流的大众文化中以"闲雅"改良社会,追求"文集之"与"报章之"的有机结合,并在其离散书写中呼唤大众文化向精致文化回归。

  • 标签: 董桥 报章之文 文集之文
  • 简介:<正>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尹湛纳诞生一百五十周年。尹湛纳是蒙古族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清代蒙汉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为了反抗黑暗的封建社会,为了追求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为了振奋当时正在危难中的蒙古民族和中

  • 标签: 成吉思汗 蒙古民族 尹湛纳希 封建社会 思想文化 蒙汉文化
  • 简介:《樵史通俗演义》所叙农民起义共有两次:一次是天启年间的白莲教起义,一次是崇祯年间的李自成起义。小说在描写这两次起义时,既有近于史实的忠实描写,又有富于传奇的虚构描写。这种“虚”与“实”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故去明廷的眷念、对清明政治的渴望、对明延之“贼”的痛恨的遗民创作心态。

  • 标签: 农民起义 忠实描写 虚构描写 遗民心态
  • 简介:<正>当一群群即将飞回西伯利亚的海鸥在翠湖的石栏杆和柳梢头嘎嘎地啼鸣着,盘旋着,唱出了留恋春城、告别冬天的歌曲;当一树树烈火般燃烧的海棠花、樱花与圆通山的朝霞暮霭融成一片,女人们或穿着红艳艳的唐装或穿着绿茵茵的长裙,在花似海、人如潮的风景里游来游去时,表明昆明的春天已经真正来临。当然,赏花是游春,但我对春天的寻访,既不是向晋宁盘龙寺火红的茶花,也不是向安宁螳螂川金黄的菜花;而是黑龙潭植物园里的一棵水杉树的绿叶。2002年3月9日那天,当红日扫尽了残余于天空的阴霾,我来到了

  • 标签: 蔡希陶 游来游去 晋宁盘龙寺 翠湖 中国科学院 对我说
  • 简介:2018年10月29日一大早打开手机,首先看到的就是导师吕启祥先生发来的一条微信,告知李凡先生已于当日凌晨1:分在其北京家中去世。尽管李先生是以91岁高龄辞世,但听到这个噩耗,我还是觉得有些突然,因为李先生辞世前的十多天,还来到北京植物园内的北京曹雪芹学会,与在京红学界朋友们共度重阳节。据说那天他的精神状态还不错,竟然与大家畅叙足足五个小时之久。但随后我收到中国红楼梦学会秘书处的讣告以及报纸和各网站发布的消息.才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 标签: 李希凡 红学 北京植物园 红楼梦学会 恩师 母校
  • 简介:我的《冒犯书》并非长篇小说,而是一本在各大期刊上发表的中篇小说合集。但这本书一经出版,却引发了一场文学以外的轩然大波,几乎成了近期最受关注与争议的文化事件。事情的发端不在出版社,不在书店,不在评论家的其乐融融的会议上,却在千里之外的

  • 标签: 性描写 误会 长篇小说 王小波 中篇小说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