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中冷凝集素的测定方法及意义。方法对30例冷凝集素标本在室温常规测定,37℃温箱孵育30分钟后测定比较血细胞结果并做不同温度下肉眼观察及涂片显微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对两次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两次测定过程变化程度由大到小变化MCH、MCHC、RBC、HCT、MCV和WBC,两测定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匀后在4℃、37℃下均无聚集。30例标本冷凝集素效价检测结果平均效价(1.070.8)与正常对照30例平均效价(1.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标本的血浆与健康成人O型RBC混合后,在4℃的温度环境下聚集,37℃的温度环境下解聚;血浆与O型脐血RBC混合后,在4℃和37℃的环境下均无聚集。结论联合MCH≥35g/L和仪器报警信息、冷凝集素试验、血清学、抗体特异性鉴定等方法共同检测血常规标本中冷凝集素有重要意义,对受冷凝集素影响的血常规标本必须置37℃温箱孵育30min消除冷凝集素影响后进行重新测定才能发出检验报告。

  • 标签: 血常规 冷凝集素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肾结核超声临床的诊断意义展开探讨。方法根据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2015年8月所收治的60例肾结核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并对肾结核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对超声图像类型进行分类研究,观察超声检测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结果经本文研究结果得出,在所选患者中,经超声检测检出患有肾结核疾病的患者有54例,检出率为90.00%;按照超声图像结果显示,所有患者中其肾结核类型可分为钙化型10例,囊肿型11例,骨节型4例,积水型20例,混合型9例。结论针对肾结核患者应用超声技术作为临床诊断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临床诊断精准率,且操作方式更为简便,不会给患者身体造成任何创伤,是当前临床诊断肾结核疾病的首推方法。

  • 标签: 肾结核 临床诊断 探讨
  • 简介:摘要血脂检测是反应患者体内脂类代谢的基本检测方式,通过血脂检测能够了解患者体内脂代谢的基本情况,从而为疾病确诊提供依据。在临床中,血脂检测主要是用来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而临床中常见的脂质异常就是通过血脂检测得来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脂蛋白异常。在血脂检测中,多项检测指标对于评定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基于此,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诊断意义
  • 简介:摘要健康教育工作是妇幼保健机构日常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任务组成内容,切实做好针对妇女儿童群体的日常化健康教育督导工作,对于改善优化妇女儿童群体的日常行为习惯,优化提升其基础健康水平,具备不容忽视的支持保障作用。本文围绕妇幼保健机构健康教育意义模式论题,择取两个方面展开了简要的论述分析。

  • 标签: 妇幼保健机构 健康教育 意义 模式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牙周病应用正畸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牙周病患者15例均为错颌畸形,采用直丝技术进行正畸治疗。结果本组接受治疗的患者15例,共计正畸牙齿376颗,治疗前患者牙周袋深度163,牙槽骨丧失X线182;治疗后患者牙周袋深度262,牙槽骨丧失X线225。结论正畸治疗为畸形牙周病患者提供了创造牙齿外观和功能良好的机会,并有效控制了牙周环境和牙菌斑,对于牙周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牙周病 牙齿矫正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自2013年12月至2014年10月在我院进行急救的34例腹部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用CT方法进行检查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4例患者采用CT检查与治疗结果基本符合,CT检查的准确率达到94.12%,其中对脾脏损伤、肝脏损伤、血管破裂等准确率达100%。结论对腹部创伤患者采用CT检查具有极高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具有极高的诊断准确率,为患者的进一步急救治疗提供坚实的检查诊断资料,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创伤 CT诊断 临床意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是血常规检验的重要内容,也是检验医学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功。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在临床检验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临床诊断与治疗观察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血细胞形态学主要包括骨髓及外周血细胞形态两部分,血细胞形态诊断质量的高低,对于血液病的诊断是关键。本文对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 标签: 血细胞 形态学检验 临床意义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超声诊断冠心病(coronaryarteryheartdisease,CHD)的临床意义进行探究。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接诊的48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冠脉造影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心脏超声诊断结果。结果共4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经心脏超声检查,诊断符合率为70.83%(34/48)、灵敏度为69.44%(25/36)、特异性为75.00%(9/12)、误诊率为25.00%(3/12)、漏诊率为30.55(11/36)。结论采用心脏超声对冠心病患者予以诊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指导冠心病患者临床治疗措施的合理实施。

  • 标签: 冠心病 心脏超声 效果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医院高层开始注意到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并且逐步感觉到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重要性,同时使核心能力理论备受大多数人关心。护理人员培训主要是在前面的护理管理者的核心主题,由此核心能力专业护士的培训是相当重要,培训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即需要在学校教育时的悉心培养与教导,也需要工作后的多角度全面锻炼及正确引导。同时做到工作后全面的培训和适当的引导。

  • 标签: 专科护士 培训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的意义。方法抽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对照组)和舒适护理(观察组),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不但能够有效控制其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而且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和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舒适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积极心理学在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与传统的心理学研究有所不同,其要求心理学家以更加积极、开放、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人的能力与动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是人本身具有的积极因素,重点关注人文关怀、人的价值,致力于人的潜力与美的的研究,从而达到帮助人们获得幸福为目的。积极心理学是当代心理学的重要部分,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就积极心理学的意义进行分析,并探究其发展趋势,以便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 标签: 积极心理学 意义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康复护理运用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经过康复护理后,本组的100例患者中,92例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有效率为92%,并且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临床上给予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康复护理,能够增强康复效果,使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康复护理 髋骨骨折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11月—2018年11月50例脑梗死患者,对这些脑梗死患者均在发病后的24h内进行了2次脑部CT检查,将第一次进行CT检查结果作为对照组(发病6h内),将第二次进行CT检查作为观察者(24内),比较这两组CT区别和确诊患病类别。结果在50例脑梗死患者中,静态发病15例(30%)、动态发病25例(50%);20(40%)例出现意识模糊、12(24%)例出现偏瘫;在表现类型上,5例为完全脑梗死,38例进展性脑梗死,7例稳定性脑梗死;首次CT检查对于脑梗部位的确定的准确率和检出率低于第二次检查,且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CT诊断脑梗死,可以较早准确的确诊部位和类型,对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T 脑梗死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聚集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PAgT)的试验操作及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血小板聚集仪是主要用于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其从原来的光学比浊原理向多种检测原理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是出血性疾病临床诊断中常用试验方法,可用于初步筛检血小板功能的增加或下降。血小板聚集试验是对血栓性疾病和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进行初步评估。结论血小板聚集试验简便、经济实用,为评价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初筛试验。

  • 标签: 血小板取聚集试验 标本采集 方法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应用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剖宫产患者120例进行随机分组研究,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排气、排便恢复时间,泌乳开始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剖宫产术后护理中不仅可以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减少不良反应,而且可以提高满意率,值得借鉴。

  • 标签: 剖宫产 术后护理 循证护理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自2014年2月以来所收治的100例临产妇,按照随机抽样法将临产妇分为常规组和心理疏导组。常规组行常规临产护理;心理疏导组强化心理护理的应用。评价(1)临产妇顺产率、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2)干预前后SAS评分、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3)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1)心理疏导组临产妇临产妇顺产率显著比常规组高,会阴侧切率、剖宫产率较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心理疏导组干预后SAS评分明显较低,潜伏期、活跃期和总产程时间显著比常规组短,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3)心理疏导组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显著比常规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产妇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意义重大,有利于缓解临产妇焦虑情绪,缩短产程,提高顺产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临产妇 心理护理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阶梯式运送住院患者检查的方法和意义。方法选择患者住院期间进行医技检查需要运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的方法为阶梯式运送,根据住院患者检查需求的轻重缓急和门诊医技检查部门的忙闲程度分派不同的运输人力资源对患者接出和送回,而对照组则沿袭传统的随机接送的方式进行运送,相同检查在等候患者时间,等候检查时间,等候电梯时间,患者等候时间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在运送相同检查患者情况下,观察组患者等候时间缩短,患者满意度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通过对住院患者检查进行阶梯式运送,缩短运送过程中各环节的的等候时间,减少患者漏接现象,规范运输患者,提高运送效率,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 标签: 阶梯式运送 住院患者 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检测对于临床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接收的70例乳腺癌患者归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归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免疫指标的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究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细胞含量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从而准确的评价和介入治疗,对于临床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免疫指标检测 结果 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