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7 个结果
  • 简介:在我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防治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政府部门、卫生机构也给予了较大的资金支持,并制定了较详尽的大众防治计划。相对而言,人们对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认识刚刚开始。根据美国肾脏基金会在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规定的CKD诊断标准,CKD不仅包括原发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性疾病及遗传性肾炎等传统意义上的慢性肾脏疾病,还包括糖尿病、高血压、狼疮性肾炎、

  • 标签: 肾脏疾病 慢性 防治
  • 简介:<正>910887呼吸系统疾患血桨纤维结合蛋白含量捡测意义/王靖南…∥南通医学院学报,-1990,10(4)-290~291检测110例呼吸系统疾患病人和106例健康人,70例(93例次)肺部疾患血浆纤维结合蛋白(Fn)除肺结核基本正常外,余均低于正常人,以WBC≥10×10~9/L和分类N>80%者降低明显。40例胸部疾患者血浆和胸水中Fn改变不显著,良性胸水低于恶性胸

  • 标签: 健康老年人 呼吸系统 肺结核 支气管哮喘 肺癌 血浆纤维结合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为今后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80例,两组均给予营养支持、糖皮质激素治疗、吸氧、止咳、化痰、平喘以及抗感染和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72h动脉血气以及生命指征.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治疗24h、72h后的动脉血气以及生命指征都较治疗前改善.且实验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可以很好地改善呼吸情况、提升呼吸的舒适度,延缓病情发展,同时还具有快捷方便、无创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肺阻塞性疾病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面罩无创正压机械通气(NIPPM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观察16例经过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应用NIPPMV治疗前、24h后临床疗效及血气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动脉血pH值恢复正常,动脉血PaO2高于NIPPMV治疗前水平(P〈0.05),PaCO2低于NIPPMV治疗前水平(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对于COPD合并呼吸衰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无创机械通气
  • 简介:200051267快速测定血浆B型钠尿肽鉴别老年人呼吸困难病因的临床观察;20051268撤机参数在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离中的应用价值;20051269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的供氧研究;20051270硫酸沙丁胺醇缓释胶囊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观察;20051271孟鲁司特钠治疗运动诱发性支气管收缩的临床研究;20051265老年人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血清水平与预后关系的探讨;

  • 标签: 呼吸系统疾病
  • 简介: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症状是气短、胸痛和咳嗽,可伴有咳痰。然而,肺部疾病可产生肺外症状(如肺癌的非转移性表现),非呼吸系统疾病如贫血和代谢性酸中毒也能导致气短。要对任何一名患者做出充分评价需要全面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本文就直接与呼吸系统有关的问题做一阐述。

  • 标签: 呼吸系统 体征 咳嗽 胸痛
  • 简介:老年人由于机体组织的衰老和生理功能的衰退,抵抗能力越来越差,常导致感染性疾病的发生。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感染性疾病在住院患者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如肺炎在65岁以上的老年人死亡原因中居首位。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其不合理应用所造成的过敏反应、毒性反应、二重感染及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也越来越多。老年人不仅对药物的治疗反应下降,而且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也比年轻人明显增多,再加上基础疾病的伤害,老年人合并疾病多、用药种类多是常见的现象。

  • 标签: 传染病 老年人 药学 合理化
  • 简介:在乳腺良性疾病的治疗上,越来越多的中青年女性选择创口小、损伤小、美容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的麦默通(Mammotome)微创手术。自2008年5月至2011年10月解放军461医院共对200例乳腺良性肿块的353个病灶施行B超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MAMMOTOME微创旋切系统 乳腺肿瘤 超声定位
  • 简介:光敏感性病是指对紫外线和有时对可见光的异常敏感。光敏感的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过度日晒伤反应,水疱、结痂,丘疹样、湿疹样或荨麻疹样瘙痒性的皮疹,罕见为重症光损害伴早期皮肤癌。本文全面综述了先天性和获得性光敏感性疾病,重点介绍全科医师有可能见到的光敏感性疾病

  • 标签: 先天性光敏感性疾病 获得性光敏感性疾病 紫外线 可见光 临床表现 精神紊乱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危害大、确诊晚、疗效较差。如何做到发病风险的提前评估、预测以便早期诊断、干预是我们面临的主要任务。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警模型 早期诊断
  • 简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呼吸科常见的慢性疾病,被认为是一种气道非特异性炎症,受累人群广泛,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COPD急性加重可明显增加死亡率^[1],细菌感染是COPD加重的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细菌在稳定期COPD患者的下呼吸道定植已在国内外受到关注,下呼吸道细菌定植虽然可以无症状,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细菌定植 危险因素 感染
  • 简介: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是祖国医学的一味重要的草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的功效。其免疫抑制的作用很早就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早在1941年Science杂志就报道了雷公藤通过免疫抑制的作用起到的杀虫功效[1]。

  • 标签: 雷公藤 变态反应性疾病 Th2型免疫反应
  • 简介:目的分析2013~2015年广西国家级疾病监测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情况,为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防控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13~2015年广西死因监测系统资料,采用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方法,分析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分布情况。结果2013~2015年广西国家级死因监测点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为137.62/10万;男女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为163.40/10万和109.50/10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为115.68/10万和147.52/10万,城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导致居民死亡的前5位呼吸系统疾病依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呼吸系统恶性肿瘤、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支)、肺气肿,居民这5类疾病的死亡数占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数的88.01%;男女、城乡、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呼吸系统疾病死因顺位不同;每年1月份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构成比在全年12个月中均最高。结论广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农村高于城镇;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死亡率高低与季节、气候等因素有关,对广西居民呼吸系统疾病进行防控应侧重考虑上述因素。

  • 标签: 呼吸系统 死因调查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随着新器械、新技术不断涌现和临床医师的不懈努力,股动脉闭塞性病变的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并逐渐朝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方向发展.短段股动脉病变一般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或PTA加裸支架植入术,效果可靠.长段复杂的股浅动脉病变,传统的膝上股股转流术是公认的治疗方式.新型Viabahn覆膜支架的出现使得"腔内转流"成为了可能,它治疗复杂股浅动脉病变较传统治疗优势显著,通畅率满意,并可达到与人工血管旁路术相媲美的临床效果,本文综述了此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动脉硬化 动脉闭塞性疾病 Viabahn覆膜支架
  • 简介:目的调查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方法从2009年5月~2010年5月抽取120例感染性疾病患者,对抗菌药物适应证、品种选择、用药剂量和途径、用药时间、给药间隔、联合用药、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共48例占40.0%,其中,无明确指征使用抗菌药物5例占4.2%,品种的选择不合理4例占3.3%,给药剂量不合理8例占6.7%,给药次数不合理2例占1.7%,给药途径不合理2例占1.7%,疗程不合理13例占10.8%,联合用药不合理5例占4.2%,药物不良反应6例占5.0%,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3例2.5%。结论医院仍存在相当比例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需要医生和药师的共同努力,确保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抗菌药物 合理性 分析
  • 简介: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依赖锌离子,具有相同功能、结构高度同源的内肽酶的总称,主要功能是降解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和基底膜。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ssueinhibitorsofmetalloproteinuses,TIMPs)为MMPs的天然抑制剂,能特异性地与MMPs催化活性中心的锌离子结合,封闭MMPs的活性,进而影响MMPs对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的降解。大量研究表明,肺部炎症性疾病时MMPs的活性常明显增加。本文就MMPs和TIMPs与肺部炎症性疾病的关系综述如下。

  • 标签: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肺疾病 炎症
  • 简介:目的探讨体素内不一致运动磁共振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鉴别当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的50例乳腺良、恶性病变(其中良性20例,恶性35例)患者的相关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b值DWI检查(b=0-2000s/mm2);使用IVIM模型和单指数模型获得病变的灌注不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和灌注分数(f)及标准化表观扩散系数(ADCstandard),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eceiveroperatingcharacteristiccurve,ROC)评估各项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乳腺良性病变组D值、D%值、f值及ADC值分别为(1.31±0.47)×10^-3mm2/s、(26.47±13.81)×10^-3mm2/s、(17.35±3.78)%、(1.37±0.37)×10^-3mm2/s。乳腺恶性肿瘤组上述各参数值分别为(O.95±0.28)×10^-3mm2/s、(24.58±14.62)×10^-3mm2/s、(23.69±4.35)%、(1.03±0.14)×10^-3mm2/s,2组间D值、f值及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03、-5.139、3.991,P均〈0.05);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1,P〉0.05)。ROC曲线分析得出D值的诊断效能最大(AUC=0.866),而联合D值和f值的AUC可达到0.934。结论IVIM模型获得的相关参数有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以IVIM模型中D值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联合D值和f值的诊断效能最高。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 简介:目的评估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康复锻炼对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的影响。方法将56例经住院治疗处于稳定期的重度COPD患者分为无创呼吸机+呼吸操组(治疗组,n=26)和无创呼吸机组(对照组,n=30)。分别观察治疗前、治疗后2年两组患者的最大吸气压(MIP)、跨膈压(Pdi)、最大跨膈压(Pdimax)及Pdi/Pdimax、CO_2分压(PaCO_2)、肺功能、6min行走距离(6MWD)、病死率及再住院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COPD病程、体质量指数、PaCO_2、PaO_2、MIP、Pdi、Pdimax及Pdi/Pdimax、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实测值与预计值的比值(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6MWD和每年住院次数均具有可比性(均P〉0.05)。2的年后治疗组MIP,Pdi,Pdimax及Pdi/Pdimax,6MWD,每年住院次数分别为(76±6)cmH_2O,(48±5)cmH_2O,(126±11)cmH_2O,(0.38±0.01),(263±33)m和(2.1±0.9)次/年,与对照组[(72±5)cmH_2O,(45±4)cmH_2O,(116±8)cmH_2O,(0.39±0.02),(244±26)m,(2.6±0.9)次/年]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死亡1例(1/26),对照组2例(2/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结论长期家庭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联合呼吸操康复锻炼治疗可以有效提高稳定期重度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及呼吸肌耐力,改善运动功能,从而达到更好的长期治疗效果。

  • 标签: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肌 呼吸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