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一、序章今年(2013年)2月,我造访了临济寺和中国佛教协会.彼时,有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即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会长有马赖底上人,和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所说的“佛教无国境”一语.我对这句话不甚感慨,并认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句话.所谓的“国境”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境(边境)”,但是,佛教当然跨越了这种“境(边境)”.我认为,这个“境”不仅仅适用于“国境”的“境”,它还适用于把我们卷入其中的所有的“境”(例如,自然环境、名为国家的环境、家庭环境、职场的环境、名为肉体的环境等).回归并立足于“无境”的原点,潜心致力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是佛教与禅的根本所在.

  • 标签: 临济禅师 佛陀教义 教义经集
  • 简介:2003年9月9日,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协赠送《新编卧尔兹演讲》第二辑仪式在乌鲁木齐隆重举行。仪式由中国伊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余振贵主持,中国伊协会长、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主任陈广元大阿訇,国家宗教局副局长杨同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努尔兰·满金出席仪式并讲话。参加“解经”与

  • 标签: 《新编卧尔兹演讲集》 赠书仪式 中国伊斯兰教协会 新疆
  • 简介:大都宝寺是元代华严宗的重镇。关于其传承,《宗原堂记》一文有记载。参照其他资料则可知,宝寺入元之后的第一任住持是隆安善选,时间为元太祖十年(1215),后于1231年—1244年间卸任。行秀、园明、知拣、妙文为宝寺第三至第五任住持,延祐四年(1317),妙文卸任宝寺住持,推荐其弟子接任。在妙文法师之后、则堂仪公之前的26年,宝寺有数任住持,未记载其名。如此,元代宝寺住持可知者六名。《宗原堂记》的撰写与则堂仪公有关。仪公建立'宗原堂'的目的是为了强调在大都的华严宗传播中宝寺所处的源头地位。

  • 标签: 大都宝集寺 华严宗 元代 传承
  • 简介:今存最早的汉文佛经目录记载了早期汉译佛经用语的特色与演变,但是,它的记载与今存早期佛经译文存在较多的矛盾.本文全面调查22组相关的翻译用语在中的使用情况,详细列举对翻译用语的记载同佛经译文实际用语之间不一致的几种表现,指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探讨其产生原因,强调利用相关佛教文献时要注意避免其负面影响.

  • 标签: 汉文佛典 音译 意译 出三藏记集 僧祐 佛经目录
  • 简介:西禅书院作品荟萃了一批书画精品,清新之气,扑人眉宇。这使我不由自主地在对诗意与禅心的追寻中,开始了新一番的审美之旅。我时常漫步西禅,疏风细雨中宛见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一种超然独特的文化精神向度,悄然改变着我对艺术的期待视野。

  • 标签: 《中国书画·西禅书院作品集》 文化精神 宗教艺术 宗教文化 艺术创作
  • 简介:世界各国的宗教都崇神,唯独中国道教才拜仙。仙——《庄子·天地篇》中说:“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许慎的《说文解字》则释为“长生仙去”。可见,仙是中国古人运用浪漫的幻想手法所塑造出的一种肉身长存和精神自由的形象,它特别表达了有限之人对生命永恒的向往。与许多宗教岐视妇女小同,道教从阴阳和合出发,倡导男女在修道上具有平等权利,对妇女抱有一种宽容甚至尊重的态度,从而吸引了众多的女性。与此相应,在宗教信仰上形成了特有的女仙崇拜。中国道教史上现存的最早的一部女仙传记,就是唐末道卜杜光庭的《墉城仙录》。

  • 标签: 道教 杜光庭 宗教 和合 天地 庄子
  • 简介:3月29日至4月1日,达濠区佛协所在地——圣寺,隆重举行纪念该寺落成一周年暨新塑奉安廿四诸天圣像开光,祈求世界和平大法会。法会由本会会长,青云、圣两寺住持弘养大和尚主持。汕头市宗教局,达濠区委统战部,区公安机关领导亲临指导,对安全防范工作做了周密安排。香港三学讲堂自雄法师亲率该堂教友三十余人前来参加。

  • 标签: 法会 纪念 法言 佛事 安全防范工作 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