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乾”是天的意思,代表一切最具阳刚性质的事物。“乾元资始”“乾元资始”“乾坤征和德”、“观象通乾”、“承乾宫”,观象通乾见于唐李华《含元殿赋》:“羲和弭节于通天,望舒停景于观象。”全句意谓观察天象,可使日月驻足,宇宙留影。期它匾额含义见上。钱文采用字均从《周易》而来。从“大

  • 标签: 钱文 故宫 羲和 意思 天象 用字
  • 简介:我爱在古建筑基建工地捡瓷片,林林总总数以千记,其中易于得到的不过是乾隆、嘉庆、道光等常见品,几年前,喜获两枚清瓷片,其中一枚绘有“乾隆通宝”制钱图案(图1).另一枚为残币图,可辨见满文“源”(图2)。

  • 标签: 乾隆通宝 钱文 青花 瓷器 古建筑 瓷片
  • 简介:几年来,我们根据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加强调查研究,从博工作的实际出发,进行岗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简要谈谈我们的认识、做法和体会。一、认识对于实行岗位培训,我们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办班初期,受社会上学历风的影响,我们曾一度想把培训中心改为文博院校,但实

  • 标签: 岗位培训 文博 教学效果 认识过程 培训中心 博物馆事业
  • 简介:江南省历史上只存在于清代顺治、康熙年间,康熙六年(1667年)江苏、安徽两省分设后便不复存在。此后,南京造币厂之所以沿用江南省名义铸币,是为了避免币面上出现苏州造币厂的“江苏省造”和安庆造币厂的“安徽省造”字样。所以,“江南省造”铸币,实际是徒具省名实无其省的货币。

  • 标签: 江南 “光绪元宝” 康熙年间 安徽省 江苏 铸币
  • 简介:《中国花钱图典》是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的.2006年3月又出版了续集。此前国内出版的花钱工具书,可称系统全面而且实用的惟有余榴梁、徐渊诸先生所编之《中国花钱》,已多年未重印;近年新发现的花钱品种不少.客观上也存在重新整理汇集的要求。所以,这两本书问世后确实对花钱集藏有积极的推动。然而,其体例编排、图书质量等方面也未免缺憾,本文拟就其钱释读方面的问题略作商榷。

  • 标签: 花钱 中国 钱文 校读 出版社 上海文化
  • 简介:敦煌写本斋作为要在佛教斋会上宣读的仪,大多采用骈体为体裁,是由于创作和传播的需要.它在具备骈体的五大文体特色之外,在情采、词句、风格、文字等几个方面具有自己的特征.另一方面,斋作为骈体在宗教仪文中广泛应用的一大体现,同时彰显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文学和佛典的互动关系.

  • 标签: 斋文 骈文 实用性
  • 简介:<正>征明(1470—1559),是我国明代中期卓有成就的书画家。初名壁,字征明,后以字为名,因其排行第二,改字征仲。长洲(今苏州吴县)人。因其祖籍湖南衡山,故号衡山居士。征明“幼不慧,稍长,颖异挺拔”,曾“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一生以诗文驰名江南,书法与绘画的声誉更高,与同时代的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被人称为“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征明绘画自成一家,书法艺术造诣甚高。在书法艺术上,征明确实下过一番苦功,曾“临写《千字》,日以十本为率,书

  • 标签: 文征明 行草 书法艺术 唐寅 沈周 衡山
  • 简介:人文考古兴隆洼文化居室葬俗再认识刘国祥居室葬俗延续的时间非常久远,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直到近现代的某些少数民族中仍旧流行。兴隆洼遗址和查海遗址均发现有居室墓葬,这说明居室墓葬并非

  • 标签: 博物馆 陈列设计 文物保护 征集工作
  • 简介:罗世烈士的一封遗书胡人朝罗世烈士原名世闻,后改为世,号自元,学名瑟夫,又名特生,生于一九0四年,旧历六月二十一日,四川省威远县向义乡观音滩人。其地因与自流井相毗连,一般又称罗世同志为自流井人。一九三七年底,中共中央派罗世同志回四川,担任省委...

  • 标签: 自流井 重庆市 《新华日报》 叔婆 革命活动 革命文物
  • 简介:夏家店下层文化属于早期青铜时代,碳14测定年代为距今4000年前~3500年前,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代.下接商代,金文与甲骨已是很成熟的文字,推源夏代,也应已有了文字,但苦于考古无据,研究者无可奈何!今读,[1]所列彩绘陶器纹饰的图六一:3:Ab120式图案(图一),应是文字.字体书写风格与金文类似,原报告也明确指出,书写用毛笔,则可称"陶器铭文"或"陶".

  • 标签: 夏家店下层文化 彩绘陶文 中国 文物考古 性质
  • 简介:今年夏天的某日,本人在奇台古玩市场意外购得一枚心仪已久的双面西州回鹘铜钱,如获至宝,该钱直径22mm,厚1mm,重2.34g。生坑灰绿锈.锈蚀入骨,基本脱胎,钱文字廓清晰,品相极佳。

  • 标签: 西州回鹘 铜钱 奇台 古玩市场
  • 简介:呼和浩特市东郊白塔发现的中统交钞是现存最早的纸币实物。此钞纸长16.4,宽9.3厘米。正面板心长15.6,宽8.2厘米。背文墨印11.3×4.5厘米。正面上方朱印方6.4厘米,下印方7.8厘米,背面朱印盖上端,方5.8厘米,均为九叠篆文。正背两面左上角所盖之合同印宽3厘米。

  • 标签: 交钞 九叠篆 背文 朱印 墨印 八思巴文
  • 简介:<正>自从敦煌变写本发现以来,学界仅把它看作文学作品加以研究,还没有将它作为一种立体的艺术存在,进行系统的考察:尽管有不少学者已经指出,变作为“转变”的底本,供“转变”所用;或指出“转变”就是“转唱变”,但问题在于,“变”是不是都用来作为“转变”的底本,都供“转变”所用?“转变”作为“转唱变”的一种艺术,它到底是怎样的?对此,前贤学者或者忽略不论,或者只论不证,尚无系统的考证文字,因而有进一步回答的必要。按“转变”一艺,在唐五代之文献记载中凡有四见:一、《太平广记》卷二六九“宋昱、韦儇”条引《谭宾录》载:

  • 标签: 敦煌变文 敦煌写本 高僧传 降魔变文 文献记载 功德
  • 简介:清钱中,可偶见其背纪局满文倒置、反书甚至兼而有之的怪异现象。兹分述于次。

  • 标签: 杂谈 满文 倒置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