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抗癫痫药物的治疗转归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在 2017年 2月~ 2018年 2月期间共收治的 60例后卒中后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卒中后首次癫痫发作的时间分为早发癫痫及晚发癫痫,分别为 25例与 35例。对两组患者癫痫发作临床特点以及临床药物治疗转归情况进行分析与分析。结果 早发癫痫组患者部分性发作 13例,全面强直阵挛发作 12例;晚发癫痫组分别为 9例与 26例。且早发癫痫组治疗有效率为 92.0%,明显高于晚发癫痫组患者的 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临床医师需要加强对卒中后癫痫患者的密切观察,警惕痫性的发作及反复发作,对于再次发作的患者可以考虑 AEDs的长期规律治疗,避免诱因。    【关键词】卒中;癫痫;临床特点;抗癫痫药物;治疗转归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pilepsy patients after stroke and the treatment outcome of antiepileptic drugs. Methods 60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epilepsy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Febr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the first seizure after stroke,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arly epilepsy and late epilepsy, 25 cases and 35 cases respectivel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pilepsy and the outcome of clinical drug treatment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re were 13 partial seizures and 12 complete tonic clonic seizures in the early epilepsy group and 9 and 26 in the late epilepsy group, respectively. The effective rate of early epilepsy group was 92.0%,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late epilepsy group (60.0%) (P < 0.05). Conclusion clinician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lose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epilepsy after stroke, and be alert to epileptic seizures and recurrent seizures. For patients with recurrent seizures, long-term regular treatment of AEDs can be considered to avoid incentive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探讨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的效果及分析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3年7月在我院治疗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48例,所有患者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至少观察2a,根据观察期内是否达到至少1月无发作将其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抗癫痫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结果48例患者中,9例达到缓解(其中6例复发),39例无效.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发作频率≥4次/月、治疗失败药物数量≥4种与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失败相关。结论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仍然会部分有效,治疗前发作频率≥4次/月、治疗失败药物数量≥4种与抗癫痫药物治疗无效有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 抗癫痫药物 疗效观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肿瘤相关性癫痫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连续收集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于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脑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常规药物联合新型抗癫痫药物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患者抗癫痫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24例无癫痫发作,13例发生轻度癫痫,3例发生中重度癫痫,观察组未发作及轻度癫痫患者明显较对照组多,中重度癫痫患者明显较对照组少(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癫痫药物可显著减少脑肿瘤相关性癫痫的发生。

  • 标签: 脑肿瘤 癫痫 预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2个月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疗效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耐药性部分性发作癫痫患者继续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耐药性 癫痫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快速测定血浆样品中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的UPLC-MS/MS方法。方法采用三重串联四级杆液质联用仪,以C18色谱柱分离,甲醇-醋酸铵为流动相,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供试样品以甲醇沉淀蛋白后直接分析的方法。结果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在0.2μg?mL-1~2μg?mL-1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方法回收率大于80%。结论本方法样品前处理方法简便,检测方法专属性强,适用于苯妥英钠和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监测。

  • 标签: UPLC-MS/MS 苯妥英钠 丙戊酸钠
  • 简介:摘要癫痫是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影响世界数千万人生活。目前临床常用抗癫痫药物绝大多数是以离子类机制拮抗癫痫发作,包括作用于各种离子通道或离子通道型受体。但随着对癫痫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非离子类抗癫痫机制越发成为各种难治性癫痫控制的关键,且相关药物已逐步实现临床转化。文中按已实现临床转化和尚处于临床前研究对各种非离子类抗癫痫机制进行分类,着重介绍相关已实现临床转化的非离子类抗癫痫药物在各种难治性癫痫中的应用,包括依维莫司、大麻二酚、芬氟拉明、帕西伏尼、中链甘油三酯改良生酮饮食、阿那白滞素等。简要介绍部分临床前阶段的非离子类抗癫痫机制如前列腺素、腺苷、代谢性谷氨酸受体、线粒体机制等。现阶段离子类抗癫痫药物研究已达到转化瓶颈,很难再实现机制上的较大突破,而许多非离子类抗癫痫机制尚未实现临床转化,有更为广阔的研究前景。从更深层次的角度看,部分非离子类抗癫痫机制可能已经涉及癫痫发生的根本机制,或许是未来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曙光。

  • 标签: 癫痫 抗癫痫药物 难治性癫痫
  • 简介:摘要癫痫属于一种脑部疾病,特点是持续存在能产生癫痫发作的易感性,进而出现相对应的神经生物学、心理学、认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后果。癫痫的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智力(主要是儿童)、心理、学习等生活质量。大量文献证明,目前国内外对癫痫患者的治疗仍是以药物治疗为主,抗癫痫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多种多样,应用不当,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分析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解析此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寻找更好、更合理的给药方案,很有必要。本文综述了目前抗癫痫药物的临床应用状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特征,剖析了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避免药物不良

  • 标签: 抗癫痫类药物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酮饮食疗法结合抗癫痫治疗对小儿难治性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7年4月至2019年9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患儿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实施抗癫痫治疗,联合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生酮饮食疗法。比较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分析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BDNF、GADA、GM1-A水平。观察治疗6个月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治疗有效率及癫痫发作频率减少≥50%者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IL-6、TNF-α、IL-1β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IL-6、TNF-α、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儿BDNF高于治疗前(P<0.05),GADA、GM1-A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患儿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酮饮食疗法结合抗癫痫治疗可降低难治性癫痫患儿炎症反应,改善其神经功能,对神经元兴奋性有良好抑制作用。

  • 标签: 生酮饮食疗法 难治性癫痫 炎性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奥卡西平单用及合用其他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比较。方法 选取本院 92例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 2018年 01月 -2019年 12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 46例。分别实行卡马西平治疗和奥卡西平联合卡马西平治疗,对比治疗成效。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对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奥卡西平单药治疗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奥卡西平 抗癫痫药物 癫痫部分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 阐述脑肿瘤相关性癫痫(BTE)治疗中采用预防性抗癫痫药物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患者4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并分别实施传统治疗与预防性抗癫痫药物治疗,进而通过观察患者疾病状况来分析治疗方法的有效性。结果 研究组患者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脑肿瘤相关性癫痫 预防性抗癫痫药物 治疗效果
  • 简介:湘乡市人民医院 湖南 湘潭 411400 【摘要】目的:探究癫痫患者药物治疗中应用动态脑电图( 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简称 AEEG)检测的指导价值。方法: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 84例癫痫患者,使用奇偶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42例 /组,对照组应用常规脑电图检测,观察组应用动态脑电图检测,将两组癫痫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对照组正常率( 90.48%)高于观察组( 57.14%),对照组的异常率( 9.52%)小于观察组( 42.86%),(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动态脑电图不同时间段分析:睡眠期的异常率( 77.78%)高于觉醒期( 22.22%),(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睡眠期 NREMⅠ~Ⅱ期异常率( 50.00%)高于 NREM-REM期( 16.67%)、 NREM Ⅲ~Ⅳ期( 5.56%)、 REM期( 5.56%),(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在指导抗癫痫药物治疗中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充分掌握患者药物治疗期间的具体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动态脑电图监测 癫痫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癫痫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约25%的患者为育龄期女性。女性癫痫患者妊娠期服用抗癫痫药物(AEDs)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子代神经发育障碍等长期不良影响,且多与药物剂量和(或)联合用药相关。对育龄期女性癫痫患者进行孕前咨询、调整治疗方案、计划怀孕和孕前补充叶酸等可能会对胎儿发育及子代神经发育有一定帮助。笔者现围绕宫内暴露于AEDs对胎儿发育及子代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机制、应对策略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生全面了解AEDs与胎儿畸形、子代神经发育障碍之间的关联提供参考,从而减少临床上宫内AEDs暴露对胎儿的影响。

  • 标签: 癫痫 抗癫痫药物 妊娠期 胎儿畸形 子代神经发育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常规抗癫痫药物在外伤性癫痫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接诊外伤性癫痫患者74例行对比性治疗研究,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依据分层随机化法分组,对照组38例(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观察组36例(常规抗癫痫药物+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统计治疗效果、血生化指标差异。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血生化指标:治疗前实验室检查结果无组间差异性,P>0.05;治疗3月时,观察组GAL、NPY、MDA均下降,NO提升,较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外伤性癫痫效果显著,可在控制患者病情同时,维护患者脑组织、神经组织功能。

  • 标签: 复方丹参滴丸 常规抗癫痫药物 外伤性癫痫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据报道,患者长期服用抗癫痫药(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扑米酮、卡马西平)可致骨密度降低及继发性骨折危险增加。Petty等的研究表明,服用具有酶诱导性质的抗癫痫药2年以上的妇女(〉40岁),其骨密度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由于此项研究范围较小不能区分不同抗癫痫药的作用。这一现象的高危人群为妇女和长期服药患者。

  • 标签: 骨密度降低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 长期服用 苯巴比妥 卡马西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对脑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癫痫相关病史和治疗情况,分为发作用药组(11例,有癫痫发作史且有AEDs应用史)、发作未用药组(7例,有癫痫发作史而无AEDs应用史)、无发作组(17例,无癫痫发作史且无AEDs应用史),另外入组1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癫痫发作情况及AEDs应用史,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多维认知功能评估,比较不同组别各个认知领域的Z标准化分数。结果4组的年龄、受教育年限以及认知和情绪障碍筛查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患者组的病变位置、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及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个患者组的性别、病变侧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作用药组与发作未用药组的癫痫负担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执行功能领域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9,P=0.020);发作用药组的执行功能领域分数分别低于发作未用药组、无发作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83±0.85)分、(0.07±0.18)分、(0.06±0.44)分、(0.11±0.3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的记忆领域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92,P=0.050),但发作用药组低于无发作组[分别为(-0.67±0.89)分、(0.06±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其余各组间记忆领域分数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的语言、视空间功能和注意领域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应用AEDs治疗不仅可能导致执行功能受损,同时其与记忆功能受损也可能有关。对于部分癫痫负担较轻且能及时接受肿瘤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需要谨慎评估术前采用AEDs治疗的获益和风险。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执行功能 癫痫 抗癫痫药物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应用抗癫痫药物(AEDs)治疗对脑胶质瘤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35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癫痫相关病史和治疗情况,分为发作用药组(11例,有癫痫发作史且有AEDs应用史)、发作未用药组(7例,有癫痫发作史而无AEDs应用史)、无发作组(17例,无癫痫发作史且无AEDs应用史),另外入组19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癫痫发作情况及AEDs应用史,并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多维认知功能评估,比较不同组别各个认知领域的Z标准化分数。结果4组的年龄、受教育年限以及认知和情绪障碍筛查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患者组的病变位置、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分级及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3个患者组的性别、病变侧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作用药组与发作未用药组的癫痫负担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的执行功能领域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69,P=0.020);发作用药组的执行功能领域分数分别低于发作未用药组、无发作组和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83±0.85)分、(0.07±0.18)分、(0.06±0.44)分、(0.11±0.35)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的记忆领域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792,P=0.050),但发作用药组低于无发作组[分别为(-0.67±0.89)分、(0.06±0.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7);其余各组间记忆领域分数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组的语言、视空间功能和注意领域分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脑胶质瘤患者,术前应用AEDs治疗不仅可能导致执行功能受损,同时其与记忆功能受损也可能有关。对于部分癫痫负担较轻且能及时接受肿瘤治疗的脑胶质瘤患者,需要谨慎评估术前采用AEDs治疗的获益和风险。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执行功能 癫痫 抗癫痫药物 认知
  • 简介:摘要大多数抗癫痫药物不会改变癫痫的病程,基本上是“对症治疗”,即使有多种新型抗癫痫药物不断问世,仍有超过30%的患者发展为药物难治性癫痫。因此,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和开发有效的药物来预防或逆转癫痫发生和进展,是临床和临床前研究的重要目标。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实现抗癫痫发作向抗癫痫发生、疾病修正治疗的转变,不仅需要标准化的动物模型、能够预测癫痫发生或进展的生物标志物,而且需要足够且广泛的受试者群体、严谨的设计方案和前沿的分析方法,使得临床前研究成功向临床转化。毫无疑问,未来以各种神经损伤途径作为靶点来实现癫痫的预防和疾病修正治疗,或可成为治疗及预防癫痫真正有效的手段。

  • 标签: 癫痫 抗癫痫发作 抗癫痫发生 疾病修正 神经保护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