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现今,功能性训练已经成为体育圈内炙手可热的话题和风靡全球的训练方法,尽管体育界对此训练方法还存在诸多争论,但功能训练似乎无处不在。而《朱子语类卷九十四》中曾记载"人身为太极之体,不可不练太极之拳"。功能性训练与太极拳虽然在产生时间上相差数百年,但健身理念殊途同归,它们都能让锻炼者变得更为协调强壮、拥有更好的运动表现。文章就功能性训练与太极拳在技术层面的重叠与互补进行探讨与研究,以期促进功能性训练与太极拳的发展。

  • 标签: 功能性训练 太极拳 对比研究
  • 简介:通过对高师开展好体育及落实全民健身工作重要意义的揭示,剖析其在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中的特殊优势和作用;提出了高师在深化体育改革,适应全民健身计划的若干要求,使之成为推进全民健身工作的有力作用点。

  • 标签: 全民健身计划 体育素质 体育改革 高等师范体育
  • 简介:在分析比较高校体育新旧课程标准的基础上,阐述了关于增加健康教育新课程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其所具有的功能与特点。指出要结合大学生特点和健康教育课程特点,采取针对性教法来全面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和能力,这对于充分发挥健康教育新课程的功能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高校体育 身心健康 功能与特点
  • 简介:通过建立大鼠过度训练模型,探讨了过度训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膜上功能酶活性的影响。经过6周递增负荷训练后。运动组大鼠呈过度训练状态,心肌线粒体自由基生成增多,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导致线粒体膜发生脂质过氧化,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下降。

  • 标签: 过度训练 心肌线粒体 Na^+ K^+ ATP酶 Ca^2+ Mg^2+ ATP酶
  • 简介:本文通过对体育社会化功能以及体育与其他教育间的关系分析,阐述了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主要功能与作用,提醒人们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体育活动的各种手段和方法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因此体育不论是作为内容还是手段在素质教育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体育社会化功能 素质教育 社会规范 现代意识
  • 简介:运用观察法,对有氧运动对老年男性安静状态下红细胞免疫功能和淋巴细胞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训练组红细胞C3bRR、ICR(%)在第5周后与10周后有上升趋势,但是差异没有显著性;NK细胞数量第5周后有上升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后5周升高明显;安静状态下CD4、CD4/CD8(%)显著低于训练前。提示该强度运动的不同阶段对几种免疫指标影响不同,该强度对老年人可能偏高。

  • 标签: 有氧运动训练 红细胞免疫功能 T细胞 NK细胞
  • 简介:建成后的东方体育中心不仅为展示上海体育文化提供最佳平台,而且将通过高水平、高级别赛事的举办,吸引全国乃至全球的目光。未来的东方体育中心将成为展示上海城市形象的重要名片、世界了解上海的重要窗口以及体现上海城市发展的标志性建筑。

  • 标签: 体育中心 运营管理模式 上海 东方 功能 标志性建筑
  • 简介:为探讨一次超大强度训练后不同恢复手段(积极性恢复和消极性恢复)对男子篮球运动员心肺功能的影响,将20名男子篮球运动员随机分为消极性恢复组(PR组)和积极性恢复组(AR组),进行一次超大强度训练,训练后分别进行积极性恢复(50%VO2max蹬车运动)和消极性恢复(坐在功率自行车上休息),时间为5min。分别于训练前安静时、训练后即刻以及训练后每隔1min利用胸电生物阻抗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胸电阻抗(TEI)(与中心血容量负相关)、射血前期/左室射血时间(PEP/LVET)值(与心肌收缩力呈负相关)、每搏输出量/舒张时间(SV/DT)值(与心室充盈率呈正相关);用动态血压仪测定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BP);用气体代谢仪测定摄氧量(VO2),计算全身血管阻力(SVR),和动静脉氧差(a-vDO2)。结果发现,与训练前安静时比较,AR组和PR组训练后即刻CO、SV、HR、SV/DT值、SBP、VO2和a-vDO2升高(P〈0.05),恢复期逐渐下降(P〈0.05);PEP/LVET值、DBP、MBP和SVR降低(P〈0.05),恢复期逐渐升高;TEI则无显著性变化(P〉0.05)。组间比较,恢复期第5分钟时,PR组CO、SV、HR、PEP/LVET值、SV/DT值、VO2和a-vDO2明显低于AR组(P〈0.05),SVR高于AR组(P〈0.05),SBP、DBP、MBP和TEI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过程中所有受试者未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结果说明,一次超大强度训练后进行积极性恢复对心肺功能的恢复效果优于消极性恢复,而消极性恢复并未造成心血管系统明显异常。

  • 标签: 运动生理学 积极性恢复 消极性恢复 超大强度训练 血液动力学 男子篮球运动员
  • 简介:为探讨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的单足静态平衡能力特征,使用WIN-POD平衡仪对15名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和15名正常人进行单足睁眼和单足闭眼状态下的静态平衡能力测试,测试时间为10s。结果发现:(1)左侧足睁眼站立时,实验组包络面积和Y轴平均摆幅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站立时,除X和Y轴动摇速度,实验组其它指标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右侧足闭眼站立时,实验组包络面积和Y轴平均摆幅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实验组睁眼站立时,患侧足与健侧足间包络面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眼站立时,患侧足包络面积和Y轴平均摆幅与健侧足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对照组闭眼站立时,除X和Y轴动摇速度,左足其它指标与右足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与正常人相比,单侧功能性踝关节不稳者患侧足的平衡能力略弱于正常人相应侧足,并且也弱于健侧足;而健侧足的平衡能力则由于患侧足平衡能力的缺失,具有了一定的代偿功能,使其平衡能力有略好于正常人相应侧足的趋势。

  • 标签: 运动生物力学 功能性踝关节不稳 平衡能力 单足
  • 简介:2006年第6期《桥牌》杂志发表了一篇很有价值的文章,题目是《桥牌入门教学中应注意的六大关系》。读后有所感触。这里,我想以自己的经历和思考,谈一下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桥牌活动时对其娱乐性及教育功能的认识。

  • 标签: 《桥牌》杂志 青少年学生 娱乐性 育人功能 入门教学 教育功能
  • 简介:随着现代体育不断提高和完善,各运动项目为了提高运动员参赛的准备程度,工作能力及心理稳定水平,广泛地采用了各种调整和自我调整的手段和方法。在竞争激烈、水平相当的比赛中,心理准备最佳者取胜。本文试通过用音乐的手段怎样调节运动员的赛前紧张状态使之达到最佳化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并在实施中取得了较好效果。

  • 标签: 音乐 心理 调节
  • 简介:以往老年人采用力量训练提高肌肉力量或身体功能,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爆发力训练(高速抗阻训练)对提高老年人的身体功能效果更佳。旨在老年人爆发力的增龄性特征、爆发力对提升老年人日常功能的效果、爆发力提升老年人日常功能的机制、老年人进行爆发力训练的方案。以期对老年人的爆发力训练提供参考。

  • 标签: 爆发力训练 身体功能 老年人 研究进展
  • 简介:Sirtuins(SIRTs)是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辅酶(nicotinamideadeninedinucleo-tide,NAD+)的去乙酰化酶。除了对染色质组蛋白赖氨酸残基去乙酰化实现对基因的表观遗传修饰外,SIRT1可以调节多种关键转录调节因子及辅因子活性。SIRTs所介导的生理过程包括控制氧化应激响应、能量内稳态控制和运动代谢适应等。体育活动对代谢性疾病的预防或对衰老的延缓可能与SIRTs活性密切相关。多种运动训练方式和补充SIRTs小分子活性物质都能提高骨骼肌、脂肪、心肌和脑等脏器的SIRTs活性,提升机体抗疲劳及能量代谢适应的能力。SIRTs可能是表征功能内稳态的潜在标志物。

  • 标签: 运动生物化学 去乙酰化酶 运动训练 功能内稳态 综述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强度有氧运动对糖尿病肾脏疾病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为糖尿病肾脏疾病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通过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合并注射STZ的方法,诱导DKD大鼠模型,将成模的46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非运动组(DK)10只,小强度组(DKF1)、中等强度组(DKF2)、大强度组(DKF3)各12只。运动组分别在跑台上进行10、15和20m/min的有氧运动,1h/d,5/W,持续6W,空白对照组(C)和DK组大鼠每次在跑台上放置相同时间,但不运动。6W后测量大鼠体重(BW),空腹血糖(FBG),尿素氮(BUN),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并计算肾重指数。结果:与C组比较,DK组和运动组指标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DK组比较,运动组各指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P〈0.05);运动各组间,DKF1、DKF2组与DKF3组相比,肾重指数、FBG、BUN、24尿蛋白和MDA含量差异显著或差异非常显著(P〈0.01,P〈0.05),体重和SOD活性差异不显著,DKF1组与DKF2组比较有差异但未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结论:6W有氧运动干预能降低DKD大鼠肾重指数、BUN、24尿蛋白、MDA含量,提高大鼠体重、SOD活性,同时改善大鼠糖代谢紊乱和胰岛素抵抗,缓解肾功能损伤。其中,中低强度有氧运动干预效果更好。

  • 标签: 有氧运动 糖尿病肾脏疾病 大鼠 肾功能
  • 简介:以8名山东省女子赛艇重点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功能性动作能力测试评估运动员的柔韧、协调及平衡等功能性动作质量,使用澳大利亚CROKER测力桨分析运动员的划船技术表现。通过比较分析实施瑜伽训练前后功能动作能力与技术表现情况,探讨瑜伽训练对赛艇运动员功能动作能力的影响。发现科学合理的瑜伽训练可以增强赛艇运动员的柔韧性、协调能力、不稳定环境下的平衡控制能力、核心力量等功能性动作能力,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水上专项技术表现。

  • 标签: 瑜伽训练 赛艇运动员 功能动作能力 影响
  • 简介: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三棋”进校园的通知,我国第一次将“三棋”作为教育手段而不是作为竞技的手段在学校推广,对“三棋”运动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次举动。而国际象棋作为历史悠久、开展广泛、爱好众多的世界性智力运动,基于她的国际性,基于她同中国传统文化的差别,在“三棋”中又居于比较独特的地位。国际象棋具有四大基本功能:1.教育功能。2.竞技功能。3,文化交流功能。4.娱乐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大多集中于她的竞技和娱乐两项功能,而对她的教育和文化交流两项功能关注较少,其实是对她的一种偏解。忽略她的教育功能和文化交流功能,只片面追求她的竞技成绩,或只去体会她给人类的享乐,是对这门古老艺术的浪费,甚至是亵渎。

  • 标签: 国际象棋 校园 中国传统文化 文化交流 教育功能 娱乐功能
  • 简介:血管内皮位于血管壁表层,直接感受血流动力学刺激,其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是心血管健康的必要条件。运动导致机体血流量增加,血流动力学环境发生改变,其中流体剪切力作为力信号传导的重要因素,是运动诱导血管内皮结构适应和功能改善的主要生理学刺激。本研究对运动介导血管内皮功能改善的流体剪切力依赖性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包括血管活性物质平衡、血管内皮氧化应激和炎症共重叠信号、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血管内皮祖细胞表型转化和致/抗动脉粥样硬化流体敏感性miRNA的流体剪切力依赖性机制。试图从另一角度阐述运动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并为模拟增加流体剪切力的运动场景,达到改善心血管内皮功能的目标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运动 血管内皮 流体剪切力 氧化应激 炎症 线粒体
  • 简介:对体育系本科刚入学的39名女新生分别在月经期,月经后期,月经前期进行生理功能指标,运动能力指标的测定和主观感觉调查.其结果是在月经周期的三个期中,生理功能、运动能力虽有变化,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有20~74%以上受试者主观上有不适感觉,这主要是月经期子宫内膜出血而造成的心理因素的影响.因此,女子月经期仍可以上体育课,参加课余体育活动,但必须在运动负荷强度、量以及练习内容等方面作好妥善安排,这样才不会出现不良后果.

  • 标签: 月经周期 月经期 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