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癫痫在其病程中以反复的暂时性脑功能失常为特征。其发作时伴有意识丧失,所以常合并烧伤或其他损伤。其受伤时与热源接触时间较长,因而烧伤程度较重,创面较深,本文通过对我科近三年来收治的7例患者进行分析,浅述癫痫合并烧伤的临床特点、治疗体会及预防措施。

  • 标签: 癫痫 烧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临床特点,总结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于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2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分析此42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发病时间、卒中部位、癫痫发作类型、治疗效果等情况。以此具体分析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临床特点,总结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治疗方法。结果通过我院收治的42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早发性患者28例,迟发性患者14例。卒中部位主要有基底节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叶出血、脑叶梗死、基底节梗死、混合型卒中等。42例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中全身发作24例,部分发作16例,多种发作类型2例。根据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给予相应治疗,效果良好,病情得到控制,没有患者死亡。结论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的发病机制复杂,治疗存在一定难度。目前还没有公认的治疗“金标准”。我们要细心观察记录患者发病时间、卒中类型、癫痫发作类型等情况。根据上述情况应用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现将具体情况叙述如下,供广大同仁参考。

  • 标签: 脑卒中后继发性癫痫 临床特点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脑创伤后发生创伤后癫痫(post-traumaticepilepsy,PTE)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颅脑创伤病人213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统计其与创伤后癫痫发生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是否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否行开颅手术方面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对于伴有PTE高危因素的患者,我们主张积极预防性使用抗癫痫药物。

  • 标签: 创伤后癫痫 颅脑损伤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油漆中毒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评估,护理措施及其防范。方法通过对油漆中毒继发癫痫患者的个案分析,病史询问及相关检查后采取有关治疗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我院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意识渐渐好转,癫痫症状得到控制。结论油漆中毒继发癫痫患者病情危急,及时采用抗癫痫药物,高压氧治疗,加强病情观察,确保病人安全及心理护理,可以使病情转危为安。

  • 标签: 油漆 癫痫 个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癫痫持续状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2014年在我科住院的符合癫痫持续状态的癫痫患者,回顾性分析癫痫发作病因,分别比较地西泮、丙戊酸钠与咪达唑仑治疗的有效率。结果共107例患者,其中男63例,女44例,其中脑血管病导致的癫痫持续状态为3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4例;癫痫治疗不规范者24例,其他原因。地西泮组有效率为53.8%;丙戊酸钠组有效率52.7%;咪达唑仑为79.%,地西泮与丙戊酸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咪达唑仑与之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癫痫持续状态需尽快终止发现,咪达唑仑效果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癫痫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0例患儿中,病情好转37例,好转率为92.5%;放弃治疗3例。对照组40例患儿中,病情好转32例,好转率为80%,放弃治疗8例,观察组好转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癫痫疾病加强临床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生存质量。

  • 标签: 癫痫 儿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癫痫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收集我科2010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癫痫患儿40例,对其进行基础护理,急性发作期的护理、用药治疗的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40例患儿中,39例稳定好转出院,1例不稳定,病情未愈。结论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癫痫惠儿的发病及后道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小儿癫痫 护理干预 患儿 抽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癫痫患者临床疗效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56例老年癫痫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予以托吡酯(TPM)治疗,设置为TPM组,另一组以丙戊酸钠缓释片(VAP)治疗,设置为VAP组,观察比较两组疗效,并在治疗前后2个月使用韦氏修订已计量表(WMS—RC)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VAP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29%,TPM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14%,观察组稍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VAP组认知功能评估得分明显高于TPM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患者临床疗效理想,对改善癫痫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丙戊酸钠缓释片 癫痫患者 老年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患者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癫痫患者92例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拉莫三嗪治疗,观察组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09%,癫痫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较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有效性高,疗效确切。

  • 标签: 小剂量丙戊酸 拉莫三嗪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的中医药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30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0例患者,痊愈5例,显效22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中医药治疗癫痫效果显著,在癫痫治疗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标签: 痫病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说明,以往治疗癫痫的方法,无论是祖国医学的豁谈开窍,熄风定痫,培补脾肾。还是现代医学一、二、三代抗癫痫药控制脑内异常放电之动作电位病灶。均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大脑组织缺血缺氧,应该是引起癫痫发作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从临床治疗观察用药,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特型癫痫,包括万股复杂性癫痫,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癫痫 大脑缺血缺氧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脑梗死后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癫痫发作时间、类型以及和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脑梗死后癫痫的发作类型主要为全面发作,其时间多为早发癫痫,发作部位主要为皮层病灶继发癫痫。其中脑梗死后癫痫发作时间、类型以及部位差异比较均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后癫痫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和处理,掌握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提高治疗有效性。

  • 标签: 脑梗死 癫痫发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有效控制伴发癫痫的脑瘫儿童的癫痫发作,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方法通过问卷和访谈法。结果脑瘫伴发癫痫儿童的康复与护士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护理息息相关。结论加强对脑瘫伴发癫痫儿童的家长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控制癫痫发作,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和生活质量,使之早日回归社会。

  • 标签: 脑瘫儿童 癫痫 家长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岛叶位置深,与周围结构联系紧密,功能复杂,致岛叶癫痫难以与其他癫痫区别。本文就岛叶功能、岛叶癫痫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岛叶 癫痫 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抗癫痫药物疗效的临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3年4月~2015年5月治疗的成人癫痫患者227例的临床资料,观察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病年龄、病程、病因、发作类型、发作频次、用药史均为临床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结论临床采用药物治疗癫痫患者时,影响药物疗效的因素比较多,需要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成人癫痫 抗癫痫药物 疗效 临床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埋线治疗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2组选取相同穴位,治疗组予埋线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予电针治疗,每周3次。2组均治疗2个月,中间间隔1周。结果治疗组基本控制5例,显效19例,有效6例,效差3例,无效2例;对照组37例患者治疗后,基本控制3例,显效12例,有效14例,效差5例,无效3例。2组疗效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埋线治疗癫痫疗效优于电针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病因及治疗。方法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5例患者全身发作25例,部分发作17例,多种发作类型3例。35例2周内(早发型)癫痫发作中全身发作22例,部分发作10例,多种发作类型2例;10例2周后(迟发型)癫痫发作中,部分发作7例,全身发作3例,多种发作类型1例。结论早期癫痫与卒中后早期病理生理变化的基础有关,致痫的原因随着治疗而改善,一般随原发病治疗的好转而癫痫发作终止,故抗癫痫药物不需长期应用。迟发性癫痫多因中风囊瘢痕机械刺激所致,是慢性过程,应给予足够重视,需要坚持长期治疗。

  • 标签: 脑卒中 继发癫痫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49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依据护理方式差异分组,其中74例给予常规护理设为对照组,其余75例在此基础加强护理干预手段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ADL评分差异明显,且观察组评分更令人满意(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依次为93.33%与81.0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更理想(P<0.05)。结论加强对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与提升其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该法深具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继发癫痫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监测在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临床诊断为癫痫的68例患者行常规及动态脑电图检测;结果68例中,常规脑电图检测提示异常32例,异常率47.1%;同期动态脑电图检测示异常44例,异常率77.2%。痫样放电34例,于清醒期4例,睡眠期18例,其中NREMI-Ⅱ期25例,REM期5例。结论动态脑电图检测明显优于常规脑电图,便捷无创,有助于临床诊断癫痫

  • 标签: 癫痫 常规脑电图 动态脑电图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