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缓解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哮喘缓解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采用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对照组于每年的7-9月给予口服缓释茶碱和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结果治疗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三伏天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哮喘缓解期疗效高于口服缓释茶碱和吸入激素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三伏天 腧穴敷贴 中药外治法 支气管哮喘
  • 简介:(1廊坊卫生职业学院河北廊坊0650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患者在自拟活化瘀血方的基础上加用穴位埋入中药浸泡羊肠线,多层次多靶点调节改善机体胰岛功能,观察糖尿病人治疗前后血糖变化的情况。方法根据自愿的原则将146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活化瘀血方加穴位埋线组71例;(对照组)运动节食组75例,两组均宣传、强调、坚持正确的生活方式,运动、节食、控糖。治疗组根据病情选择几组不同腧穴埋入中药浸泡的羊肠线,20天1次,坚持埋线治疗6个月。结果治疗组随访5个月、10个月FPG(空腹血糖值)和2hPG(餐后2小时血糖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穴位埋线停止后的第2个月后随访治疗组,观察FPG和2hPG均优于对照组。当干预治疗6个月后,上述所有观察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活化瘀血方+穴位埋线疗法可降低糖尿病人血糖水平,提高生存质量且疗效持久。

  • 标签: 活化瘀血方 中药浸泡羊肠线 埋线 糖尿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予维生素B1注射液穴位封闭配合中药灌肠治疗腹胀的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58例剖宫产术后24小时未能自行肛门排气且腹部明显胀气的产妇,给予双侧足三里各1mL维生素B1注射液穴位封闭,同时配合中药低压保留灌肠,我院中药配方可活血行气、脾胃健运。结果维生素B1能促进能量代谢,加强肠道蠕动,足三里穴位封闭调理脾胃、通经活络、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中药低压保留灌肠可降逆通便、通里攻下,两者联合治疗对剖宫产术后腹胀的产妇有明显疗效。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腹胀 维生素B1 足三里 穴位封闭 中药灌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敷温经药酒和电磁波理疗配合中药穴位注射对腰痛病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150例腰痛病患者并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物治疗,治疗一组单纯采用中药穴位注射的方法,治疗二组采用外敷温经药酒和电磁波配合中药穴位注射的方法,均治疗1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患者VAS疼痛评分变化。结果干预前三组VAS疼痛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治疗二组VAS疼痛评分优于对照组和治疗一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一组之间VAS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外敷温经药酒和电磁波理疗配合中药穴位注射对腰痛病的治疗价值高,可有效缓解腰痛,综合了三种疗法的优势,可更好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 标签: 外敷温经药酒 电磁波理疗 中药穴位注射 腰痛病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惠尔水胶体溃疡联合留置针透明膜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30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治疗组用0.9%生理盐水清洁患处待干反复3次后,将康惠尔水胶体溃疡于患处,在溃疡四周用留置针透明膜加以固定,对照组用25%硫酸镁湿热敷,5d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快速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水胶体溃疡贴 硫酸镁 留置针透明贴膜 静脉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穴位疗法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与单一308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分析。方法对112例白癜风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白癜风患者男66例,女46例,年龄1岁~60岁,病程1个月~20年。其中中医穴位疗法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58例,治愈38例,治愈率65.52%;显效42例,显效率72.41%,有效52例,有效率89.66%,无效6例,无效率10.34%;单一308准分子激光治疗54例,治愈28例,治愈率51.85%。显效35例,显效率64.81%,有效46例,有效率85.19%,无效8例,无效率14.81%。结论中医穴位疗法联合308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比单一308准分子激光治疗白癜风有效率及治愈率都大大提高。

  • 标签: 穴位疗法 激光治疗 白癜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的最佳炮制方法。方法中药炮制的方法有姜炙法,蜜炙法,油炙法,盐炙法,酒炙法。结论通过精致炮制,可充分发挥药物的作用,提高疗效。

  • 标签: 中药 炮制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湿疹采用中药外洗与中药封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接收的50例慢性湿疹患者,所选患者均采用中药外洗治疗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观察分析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本组50例总疗效为96%;2例无效患者中1例恶性肿瘤,1例慢性肾衰;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湿疹患者治疗时采取中药外洗及中药包治疗效果显著,能提升生活质量,使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值得推荐。

  • 标签: 中药封包 慢性湿疹 生活质量 中药外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师干预在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3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112例呼吸科及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中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药师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3.6%,低于对照组的1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师干预在中药临床合理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中药师 合理用药 回顾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中药房内中药进行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中药房药品情况进行研究,对中药药品的调剂、准确发放的占比率、患者对于中药房内中药质量管理的满意度等等进行探讨研究,综合医院各个情况,最后对中药房内药物的质量管理服务质量做出一个相对公正的评价。结果在经过较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之后,医院中药房内中药的准确发放率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提升,各类药品的调剂准确率也逐渐升高,患者对于中药房内中药实行的质量管理满意度较高,与之前的常规管理相比,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行的质量管理办法当中,信息化管理的合理利用使得中药房内中药的质量管理具有较高的效率以及相对较高的满意度,综合各个方面来看,都值得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房 质量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材质的好坏不仅受采购加工的过程影响,也与中药材的贮存保管是否科学合理相关。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为较为特殊的中药制剂。本文从中药仓库的建筑要求、中药的储存及中药材和中药饮片在库检查三个方面,提出医院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贮存保管对策,以更好地保证药品的质量,保证用药安全。

  • 标签: 中药材 中药饮片 贮存保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外偏振光穴位照射疗法的临床运用。方法我们于2014年7—12月,在深圳第二人民医院选择256例偏瘫肩痛患者,研究红外偏振光治疗仪与针刺联合应用对偏瘫肩痛的治疗效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K2型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结合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总结将近年来国内的临床应用结合我们的临床实践。结论红外偏振光治疗仪穴位照射治疗,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重视,在康复工作中起重要作用,适于推广。

  • 标签: 红外偏振光 临床实践 适于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囊冰防止腹股沟疝术后阴囊出血水肿的疗效。方法将我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住的腹股沟疝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用冰袋托高阴囊,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阴囊水肿情况。结果疝修补术后,冰袋托高阴囊,防止阴囊水肿效果观察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阴囊水肿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冰袋托高阴囊在防止腹股沟疝手术后阴囊水肿效果明显,恢复快,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冰敷 阴囊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有效预防20%的甘露醇外渗对局部组织造成的损害,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在临床工作中,采用蒲公英湿甘露醇外渗局部,收到良好效果。结果无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结论蒲公英作为一种中药材,价格低廉、取材方便、效果可靠,方法易于操作,值得推广。

  • 标签: 甘露醇外渗 蒲公英湿敷 无局部组织坏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常用止血中药的复习,总结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方法系统复习常用止血中药的临床特点。结果通过对常用止血中药的临床分析的复习,总结临床经验,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熟悉常用止血中药的临床特点,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 标签: 止血剂 中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内服中药配合外敷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采取内服中药配合外敷中药进行治疗的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内服中药配合外敷中药的治疗方法,观察其疗效。结果10例患者治愈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内服中药配合外敷中药的治疗方法,临床效果非常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服中药 外敷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炮制应用于中药质量及药效控制中的效果。方法本研究中黄芪的用药对象均为40例气虚发热、脾虚气陷型(经中医辨证诊断)患者,随机分为各20例患者的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蜜炙黄芪进行中医辨证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未炮制的黄芪饮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药材质量、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药材的多糖类含量、黄酮类含量和皂苷类含量均与对照组相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00%(18/20)显著高于对照组65.00%(13/20),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5.00%(1/20)低于对照组30.00%(6/20),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炮制技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含量变化,但增加了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标签: 中药炮制 中药质量 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