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激素免疫抑制剂及其联合血浆置换治疗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的疗效。方法选取AAV患者30例,其中15例患者单采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归为对照组,另15例患者给予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血浆置换治疗归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NCA、Scr水平及BVA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ANCA、Scr水平及B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N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仍需长期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所占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激素免疫抑制剂联合血浆置换治疗AAV的疗效优于单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可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激素免疫抑制剂 血浆置换 ANCV相关性血管炎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在院治疗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112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6例患儿采用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对照组56例采用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指标、生活质量与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退热时间、昏迷时间、惊厥消失时间、脑电图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均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指标可通过大剂量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治疗显著改善,总有效率和生活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病毒性脑炎 大剂量 免疫球蛋白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NA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相关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价值。方法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29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PBC组)和53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血清抗线粒体抗体(AMA)、抗核抗体(ANA);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1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IH组)和53例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的血清抗平滑肌抗体(ASMA)、抗核抗体(ANA)和肝抗原抗体(SLA)。结果PBC组的AMA(96.5%),ANA中的核膜型、着丝点型、核多点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BC组1例AMA阴性者ANA为核膜型;AIH组的ASMA(90.9%)、ANA中肌动蛋白型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自身免疫性肝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MA、ASMA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有意义,ANA的某些核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有提示指导意义,故联合检测能提高自身免疫性肝病检出率。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肝病 抗核抗体 抗线粒体抗体 抗平滑肌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对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查看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加入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比,观察患者的死亡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肌力评分和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需要机械通气的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的方式进行治疗,不会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安全性造成不利影响。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免疫球蛋白 机械通气 吉兰巴雷综合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洗涤红细胞、去白红细胞治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效果,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3月收治治疗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n=90),随机分为输注洗涤红细胞、输注白红细胞治疗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比2组患者治疗期间实验室指标(Hb、RBC、Rtc、TBIL)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实验指标情况对比,P>0.05差异无显著性。组间Hb、RBC、Rtc、TBIL治疗后对比治疗前,P<0.05差异显著。结论针对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洗涤红细胞、去白红细胞治疗均可改善症状体征且疗效明显,基于价格因素考虑,洗涤红细胞治疗具有优选价值。

  • 标签: 洗涤红细胞 去白红细胞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症状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对赖氨酸肌醇维B_(12)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100例小儿厌食症患者,通过随机数表的方式随机平均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葡萄糖酸锌进行治疗的方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赖氨酸肌醇维B_(12)治疗,对比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并且观察组患者免疫功能相关指标提升明显,2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赖氨酸肌醇维B_(12)治疗小儿厌食症的效果明显,并且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 标签: 赖氨酸肌醇维B_(12) 小儿厌食症 疗效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围化疗期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本科2013年1月到2017年1月间70例围化疗期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按患者营养方式分为普通组(n=35,常规饮食)和肠外组(n=35,常规饮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干预),分析总结两种营养方式对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肠外组患者化疗后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与普通组相比明显较优(P<0.05)。结论对围化疗期晚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

  • 标签: 围化疗期 晚期胃肠道肿瘤 肠外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 免疫功能
  • 简介:临床免疫学检验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己成为一门医学领域的应用学科。临床免疫学检验涵盖了免疫学检测理论、技术、应用,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免疫诊断及防治等。目前,临床免疫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也是临床检验诊断学专业研究生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 标签: 临床免疫学检验 发展 现状 地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对策。方法1000份检验科抽取的有质量问题的免疫检验报告,据此分析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同时选取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100例,按照是否采取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对策将其分为控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常规的免疫检验方式进行检验,观察组患者根据影响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实施检验前、检验中及检验后三个阶段质量控制对策。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清洗液更换、检验环境温度、检验环境湿度、检验试剂平衡时间、检验环境洁净度、检验样品质量及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等。观察组患者的免疫检验结果准确率达到了96.0%(48/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0.0%(30/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免疫检验过程中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其检验质量不合格,只有在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免疫检验前、免疫检验中及免疫检验后三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检验质量控制对策,才能够显著提高临床免疫检验结果的准确率,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因素及进行质量控制的意义。方法抽取本院检验科近两年收集的临床标本110个,分析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回忆这些标本采取、保存、运输和检验的过程,总结出导致检验结果的质量不过关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抽取质量控制前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43名作为A组,抽取质量控制后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43名作为B组,比较两组检验的准确度和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总结分析,发现造成检验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有标本的质量、工作人员的素质、实验室环境、清洗液的更换、试剂室温平衡时间这几方面,此外,标本的保存、运输和仪器的规格质量也会对检验的质量造成影响。进行质量控制后,B组的检验准确度和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经常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而使标本的检验出现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临床免疫检验的结果,导致诊断和治疗出现失误。可见,在临床免疫检验环节中进行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 影响因素 质量控制
  • 简介: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免疫功能变化与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49例HSP患儿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结果:HSP患儿CD4/CD8降低(P<0.05),CD8、CDl9明显升高(P<0.01);IgA明显升高(P<0.01),IgG降低(P<0.05)。结论:HSP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而体液免疫功能则处于高反应状态,为临床使用免疫调节剂治疗HSP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过敏性紫癜 小儿 免疫功能 外周血 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
  • 简介:探讨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开卷考试的新模式。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即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考试题目,由教师命题,学生抽签决定考试题目,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并结合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手段,让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材料,最后采用多媒体形式或以演讲形式对考题进行汇报,并回答老师和同学的问题,考试成绩由教师和学生按评分规则进行评定。此种考试模式能够真实评价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

  • 标签: 医学免疫学 开卷考试 多媒体课件 考试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对社区干预对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效果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间在本社区的流动儿童126例作为本次探究对象,用数字法将两组流动儿童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儿童63例,实验组儿童采用社区干预,对照组儿童不实施任何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儿童免疫接种情况以及免疫计划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实验组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儿童的免疫计划知识知晓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社区干预,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能够普及家长免疫计划相关知识,使流动儿童能够主动接种疫苗,对降低传染病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社区干预 流动儿童 免疫接种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辅助使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伴有便后脓性出血的症状,观察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名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伴有脓性血便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31人(给予病人口服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治疗),实验组31(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口服参苓白术散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记录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清白介素-6(IL-6)、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及白介素-10(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评价两组病人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之后,两组病人的血清IL-6水平均有明显降低,实验组血清IL-10、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明显升高;实验组病人血清IL-6水平比对照组低,IL-10、Treg细胞水平和治疗有效率均高与对照组(均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以改善老年UC病人伴有便后脓性出血症状,提高病人免疫功能,并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免疫功能 老年溃疡性结肠炎 参苓白术散 柳氮磺吡啶结肠溶胶囊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在良性卵巢肿瘤中的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我院94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腹腔镜组与开腹组各47例。开腹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两组CD3+、CD4+、CD8+以及CD4+/CD8+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腹腔镜组CD3+、CD4+、以及CD4+/CD8+均高于开腹组,CD8+低于开腹组,P<0.05;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良性卵巢肿瘤具有良好的效果,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能有效避免对免疫功能的损伤,患者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良性卵巢肿瘤 免疫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特点。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0例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按照不同年龄分为老年组(65例,年龄大于或者等于60岁)和非老年组(65例,年龄小于60岁)。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免疫学指标、生化指标。结果老年组患者合并甲状腺炎者显著低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老年组患者合并干燥综合征者、合并类风湿性关节炎者显著高于非老年组患者(P<0.05),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水平、红细胞水平、血小板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患者谷草转氨酶水平、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谷丙转氨酶水平显著低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与非老年免疫性肝炎患者的免疫学指标未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老年 自身免疫性 肝炎患者 临床检验特点
  • 简介:放射免疫分析(RIA)是一种超微量的分析方法,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甚至过失误差交错于实验过程中,会影响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当放免药盒、放免测定仪处于正常状态时,出现上述误差关键性的因素就取决于实验人员的操作技术与素质。如何培养与提高实验操作人员过硬的技术水平,高等医学院校检验医学生在校的基础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放射免疫分析 实验教学 操作技术 高等医学院校 检验医学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在风湿免疫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风湿免疫科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140例患者,入院前70例和后70例患者分别分入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分别施加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优质护理服务,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风湿免疫科患者护理后NRS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39±0.50)分、(91.36±4.71)分,均优于对照组风湿免疫科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睡眠效率、睡眠时间、日间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风湿免疫科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风湿免疫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睡眠治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风湿免疫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免疫球蛋白A肾病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雷公藤多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并将该时间段内80例免疫球蛋白A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和观察组(雷公藤多苷+盐酸贝那普利治疗);观察两种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组间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15%略高于对照组12.5%,但两组无显著差异;而观察组的有效率95.0%则显著高于对照组77.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联合盐酸贝那普利治疗免疫球蛋白A肾病的疗效较高,安全性较好。

  • 标签: 免疫球蛋白A肾病 盐酸贝那普利 雷公藤多苷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TP方案治疗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TP方案(紫杉醇+顺铂)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个月,在此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和生存质量,具体比较CD3+、CD4+以及患者的ADL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免疫功能均有改善,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ADL评分均有提升,且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数据从统计结果思考,具有参考价值。结论在治疗Ⅲ期、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时,采用沙参麦冬汤加减联合TP方案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及其生存质量,可以被推广应用。

  • 标签: 沙参麦冬汤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功能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