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猪群繁殖力是养猪生产水平高低和是否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的核心.而后备母猪的生产性能对整个种猪群的生产潜力十分重要,因其不仅影响头胎的生产成绩,可以影响两三胎、甚至更长;同时猪场疾病的控制和净化也应从后备猪开始,控制好源头.最大限度地减少疾病传人基础母猪群,提高母猪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 标签: 规模化猪场 生产性能 后备母猪 南方 生产潜力 经济效益
  • 简介:大鲵(Andriasdavdianus)为我国特有物种,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其叫声似婴儿啼哭故俗称"娃娃鱼"。主要分布在我国湖南、湖北、陕西、贵州四大区域,因人为过度利用与捕杀,大鲵生息环境破坏严重,对野生大鲵的生存构成了威胁,

  • 标签: 大鲵 人工养殖 北方地区 工厂化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实验
  • 简介:经对上海市12家规模猪场猪瘟感染状况的调查。发现临床上主要表现母猪的繁殖障碍型猪瘟和育肥肉猪群的温和型猪瘟形式,病症上趋于非典型。经ELISA检测。来自7个区县20个规模猪场的不同生产阶段的猪群中。生产公母猪猪瘟带毒率最高。达23,5%,哺乳仔猪和保育猪分别为1.68%和2.52%,育肥肉猪为7.14%;对BVD带毒状况调查。仅在育肥肉猪中检出阳性2头,占0.84%,检测结果与猪瘟临床发病情况具有相关性。

  • 标签: 猪瘟 ELISA 感染状况调查 血清学调查
  • 简介:在专用鲟鱼苗培育池内,以水蚯蚓为饲料,对俄罗斯鲟稚鱼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性培育实验。从开食起培育期25d,稚鱼由全长1.5cm、均重0.03g,增至5.1cm、0.83g,成活率91%,饲料系数4.01。实验发现,俄罗斯鲟稚鱼摄食凶猛、食量大,在供饵不足时,互食现象较严重。

  • 标签: 俄罗斯鲟 稚鱼培育 规模化养殖 开食 鲟鱼 成活率
  • 简介:随着养猪生产方式的改变,家庭散养正逐步过渡为规模养殖。母猪子宫内膜炎是繁殖障碍中主要疾病之一,此病对规模猪场影响很大,该病常带来配种受胎率不高、死胎多、产后母猪食欲不振、少奶,乳猪发生黄白痢等诸多疾病,如果发展成顽固性子宫炎后,则会增加生产母猪淘汰率,根据对2个猪场调查发现因子宫内膜炎原因占淘汰生产母猪比例达55%~60%。

  • 标签: 子宫内膜炎 规模化猪场 产后母猪 防治 生产母猪 规模化养殖
  • 简介:随着经济社会突飞猛进的发展。土地和用水成本逐年上升,政府对养殖废水排放的控制日趋严格,市场对健康、安全的绿色水产品需求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近年来,不少有经济实力的水产企业都在大力发展工厂养殖。工厂养殖是一种高度机械、自动的技术密集型集约养殖产业,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目前,广东省已建设有256.6万平方米的工厂化生产车间。

  • 标签: 工厂化养殖 养殖模式 设施渔业 发展前景 技术密集型 经济社会
  • 简介:梅县水产局和梅江区水产局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池塘模式养殖增产技术”。1991年实施面积689.3公顷(10340亩)总产量4848.3吨,每公顷产量6522公斤(亩产434.8公斤),增产1933.5公斤(亩增128.9公斤),成本下降13%,全面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各项指标。1992年4月9日由省水产局主持了技术鉴定。与会专家认为该项成果达到国内同类条件池塘养鱼的先进水平。

  • 标签: 增产技术 池塘养鱼 养殖 亩产 水产 山区
  • 简介: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肠炎和败血症为主要特征的主要危害仔猪的细菌性传染病。黄痢主要侵害出生12h~3日龄仔猪,临诊时以仔猪排黄色浆状稀粪及迅速死亡为主要特征;白痢主要危害10~30日龄仔猪,以排乳白色或灰白色浆糊状腥臭黏腻稀粪为主要特征。病原以O8、O45、O60、O101、O115、O138、O139、O141、O149、O147等群较为常见,多数具有K88(L)表面抗原,能产生肠毒素。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且流行面广.终年发生.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我国近几年来关于仔猪黄白痢防治技术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供大家参考。

  • 标签: 仔猪黄白痢 防治技术 集约化猪场 致病性大肠杆菌 细菌性传染病 30日龄
  • 简介:潮州市农委水产科承担国家“丰收计划”项目“池塘模式养殖增产技术”。1991年实施面积667.9公顷(10019亩),总产量5536.7吨,平均每公顷8289.7公斤(亩产552.6公斤),每公顷增产1915.4公斤(亩增产127.6公斤),增收2700元(亩增收180元),成本下降12%,全面超额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指标。1992年4月9日由省水产局主持了技术鉴定。

  • 标签: 增产技术 池塘 养殖 亩产 水产 模式化
  • 简介: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属鲶形目、细科,原产美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我国,并很快在中南省区大面积推广。哈尔滨市道外区民主一渔场从2001年起,连年从四川引入斑点叉尾鮰夏花育种并养成食用鱼,至2004年以后,每年产出商品规格0.5.1.5k左右的斑点叉尾鮰食用鱼5万kg以上,初步形成了一套规模高效养殖的生产技术,并于2005年承担了黑龙江省农业重点科技开发项目斑点又尾鮰的繁育养殖。2007年人工繁殖又获得成功。

  • 标签: 高效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 规模化 寒冷地区 科技开发项目 大面积推广
  • 简介: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畜产品参与国际市场大循环、大流通的步伐逐渐加快,进而带来的市场贸易壁垒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高端畜产品市场大多实行准人制,我国京、沪等大中城市也逐步开始实行畜产品准入制度,这就对畜产品生产的源头提出了新的环境要求,即生产的畜产品不仅要优质,更要求高安全、无污染,这就要求生猪生产必须由传统的一家一户养殖方式向规模的、小区的养殖方式转变。而东坡区现行的生猪服务体系已不能满足这一现代畜牧业发展的要求。如何构建东坡区优质生猪产业服务体系将是我区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 标签: 生猪生产 服务体系 产业化 东坡 构建 畜产品生产
  • 简介:通过对天津、北京、河北猪支原体肺炎的防治调查研究,了解到目前我国养猪场在基础设施方面差,规模比较小且在预防猪支原体肺炎方面做的比较少的特点。提出了主要以预防为主,兼顾治疗的原则,以自繁自养、控制净化为预防措施。治疗时可用支原净、二氟沙星及卡那霉素加土霉素的治疗方案等,同时加强环境和猪场基础设施的建设在防制支原体肺炎方面尤为重要。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控制净化 自繁自养 支原净 二氟沙星
  • 简介: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出栏量约占世界的47%。生产的规模、集约是当前国内外养猪生产发展的主要趋势。随着养猪业的发展、菜篮子工程的实施和经营方式的转变.各地规模养猪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伴随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 标签: 环境污染问题 规模化猪场 治理 生产发展 菜篮子工程 养猪业
  • 简介:对HACCP体系在规模猪场兽药残留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并结合有关HACCP原理介绍了如何确定关键控制点、纠偏与控制措施,阐述了HACCP体系在规模养猪场建立和应用的基本过程。

  • 标签: HACCP 兽药 残留
  • 简介:“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的实施,屠宰场生猪待宰数量增加,留养时间长,生猪多渠道购进,疫情复杂,检疫工作不到位,消毒卫生不严格等情况,建立生猪定点屠宰标准管理模式,该模式主要从兽医卫生管理、消毒卫生工作和屠宰检疫三个关键环节入手,将各种检疫技术措施进行合理调派,应用于生猪定点屠宰检疫工作中,以防止疫病在生猪屠宰和流通环节中形成潜在危害.保护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 标签: 生猪 定点屠宰 标准化管理
  • 简介:近年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猪场疫病趋于复杂,养猪业疫病控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猪场一般采用通过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注射、用药等措施控制疫病的发生。但由于各种因素引起免疫失败而导致猪群的发病率上升的案例在猪场经常发生,尤其是仔猪,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规模猪场构建一个生物安全体系。防范有害病源的浸入、传播,降低感染压力.减少药物和疫苗的使用,为提供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改善动物亚健康状况.提高动物生长和生产性能.提高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是21世纪养殖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消毒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猪场的许多病原微生物可以通过消毒工作来达到杀灭和抑制其传播的效果。因此,养猪场更应重视消毒工作.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在加强猪场的饲养管理的同时,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消毒药物,定期对猪场进行严格的消毒。

  • 标签: 规模化猪场 生物安全体系 消毒工作 安全程序 饲养管理 动物生长
  • 简介:近年来,由于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海岸带污染日益严重,导致赤潮等灾害频繁,蓬勃发展的海上网箱养鱼面临萎缩,鱼类的陆上工厂养殖被认为是海水鱼类养殖发展的必然方向。鲑点石斑鱼在南方市场广大,价格高。我们从1998年3月17日至1999年2月25日期间在深圳市南澳海珍品养殖场尝试在室内水泥地进行鲑点石斑鱼的养地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石斑鱼 试验报告 陆上工厂化养殖 海水鱼类 网箱养鱼 养殖场
  • 简介:我国养猪业正由传统的以分散为主的饲养方式向集约化工厂饲养方式转变。各行各业纷纷加入到养猪的行列中来,猪群饲养规模越来越大,规模养猪逐渐发展起来。但是,随着猪群的迅速扩大,密饲及饲养技术的复杂,而科学管理水平、防疫技术及员工素质等相对滞后,南方规模养猪迅速发展所面临和带来了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南方规模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 标签: 规模化养猪业 可持续发展 科学管理水平 饲养方式 饲养规模 饲养技术
  • 简介:我国南方地区,冬春季节低温高湿,为猪病毒性腹泻疫病(主要有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等)多发季节。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常由于猪只转运或人员流动引入该病并传播开来。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急性发病时常于7d内导致大规模感染。发病猪表现为水样腹泻,严重者呈喷射状;粪便呈多种颜色,迅速脱水消瘦死亡,感染天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种猪表现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伴发流产等症状,如果流行时间长,还常常导致死胎、木乃伊、弱仔比例增多。如果控制不及时,本病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十分巨大。

  • 标签: 规模化猪场 病毒性腹泻 南方地区 控制 疫病 消化道感染
  • 简介:用经过营养强化的卤虫作为开口饵料,采用配合饲料驯化养殖,水温控制在18~20℃,经30d培育,鲥鱼稚鱼规模培育成活率达到74.6%,敏感期培育成活率达81.7%.稚鱼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个体差异小,平均体长3.8cm,平均体重0.47g.

  • 标签: 育成 稚鱼培育 成活率 鲥鱼 鱼苗 规模化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