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5次暖大暴雨过程进行合成分析,建立了我省暖大暴雨概念模式,并指出我省暴雨中心位于低空急流头部偏右侧、低层辐合区和高层200hPa辐散区叠加部位。同时,稳定度等物理量进行了诊断分析

  • 标签: 大暴雨过程 低层辐合 低空急流 暴雨中心 暴雨日 合成分析
  • 简介:果洛州作为青藏高原主体部分,是国际科技界瞩目的研究气候和生态环境变化敏感区和脆弱带,也是生物物种形成、演化热点地区。气候变化复杂性和多样性,草原毛虫发生、密度造成许多不确定性,随着气候条件发生波动时,会使草原毛虫影响时期、影响程度随之而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波动,或者引起大发生、大流行,或者引起种群数量下降。因此,分析掌握一个地区气象条件草原毛虫少生和蔓延有利和不利因素,抑制或消灭草原毛虫灾害,提高当地生产力,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标签: 果洛地区 气候变化 草原毛虫 影响分析
  • 简介:利用北京地区13个气象台站1979~2005年气温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以及1990~2005年三期1:10万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在分析气象站点3km半径缓冲区内土地利用/覆被及变化特征基础上,通过比较气温变化在不同下垫面状况下差异,分析了北京地区3种主要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气温变化趋势影响,得出以下结论:1)建设用地气温升高影响最显著(0.822℃/10a),林地、草地、耕地混合类型次之(0.296℃/10a),林地最小(0.197℃/10a);2)利用“观测减去再分析(OMR)”方法后,建设用地OMR年均温升温趋势依然最大(0.527℃/10a),林地、草地、耕地混合类型次之(--0.012℃/10a),林地最小(--0.118℃/10a),表明建设用地气温升高具有增强作用,而林地气温升高具有抑制作用;3)当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向城市建设用地类型转化时,转化面积越大,气温变化量越大。

  • 标签: 土地利用 覆被 “观测减去再分析(OMR)”方法 气温趋势 北京地区
  • 简介:利用青海省刚察县1961—2008年逐日气温资料。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采暖期气象条件变化及节能潜力。结果表明,近47年来,刚察县采暖期平均气温上升,负积温减少.采暖初日推迟、终日提前,采暖长度明显缩短;采暖度日与采暖期平均气温关系密切,采暖度日呈极显著下降趋势.特别是1994年气温突变后,下降趋势更加明显,冬季寒冷程度有所减弱,能耗需求量减小:该县采暖能源需求异常偏多主要分布在20世纪60年代,偏多年份以70—80年代为主,偏少年份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后;气候变暖使采暖节能率为7%,这对节约能源、减少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较为有利。

  • 标签: 气候变暖 采暖期 能源消耗 刚察县
  • 简介:为了弄清北京地区持续性雾—霾天气过程演变规律、揭示大雾形成和发展关键条件,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高速路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和大气成分观测资料分析了2013年1月26~31日雾—霾天气过程演变特征和有利于大雾形成和发展天气形势。在此基础上,采用先进北京快速循环同化中尺度数值预报系统(BJ-RUCv2.0)开展数值模拟,分析大雾形成水汽、动力和热力条件,得出:模式1月30日夜间至31日前半夜雾区模拟较好,但对28日夜间至29日白天(大雾天气伴严重大气污染)雾区模拟偏差较大。发现近地层持续性东南风使950hPa以下湿度增大是大雾形成关键条件。上层(975~800hPa)明显暖平流导致逆温层加强和维持,使大气层结稳定度增强,是大雾天气发展和维持重要条件。另外,近地层950hPa以下为风场辐合、其上层为风场辐散结构有利于雾进一步发展。

  • 标签: 雾—霾天气 BJ-RUC v2.0预报系统 数值模拟 边界层结构 水汽条件和热动力条件
  • 简介:以冬小麦(皖麦68)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及盆栽培育方式,按照不同浓度将酸雨分为CK(pH5.6)、T1(pH4.0)、T2(pH2.5)三组,探究酸雨小麦不同生育期净光合速率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模拟酸雨pH值减小,小麦净光合速率受到抑制加强。整个小麦生长周期中T2处理下小麦净光合速率较CK处理降幅均显著,其中开花期降幅达到极显著,而T1处理较CK处理净光合速率虽然有所降低,但不显著。小麦生长期间,中午时段会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此时会有效抑制小麦净光合速率。

  • 标签: 酸雨 小麦 净光合速率 生育期
  • 简介:作者建立了描述在来流水平风场和由于地表热扩散产生垂向风场联合作用下风沙流发展过程基本方程。通过定量分析表明,地表温度引起热扩散风沙流发展过程影响十分明显。在此基础上,给出地表热扩散风沙流中输沙率以及风沙流达到充分发展时间等影响规律。

  • 标签: 热扩散 输沙率 风沙运动 多场耦合
  • 简介:《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在动槽水银气压表观测中提到“读数复验后,降下水银面”,而在1997年全区测报检查中,在中部检查组9个台站进行27次观测操作检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观测员都没有注意气压表“读数复验”,而是把它与温度表“复读”混同了。那么,应...

  • 标签: 气压表 读数复验 游标 水银柱
  • 简介:根据蚕桑生物学特性及其气候条件要求,利用1983~1996年天目山南侧气候考察资料(包括临安、昌化两站气象资料),以统计分析方法,从立体上分析了不同层次气候条件蚕桑生产影响,找出适宜发展蚕桑生产最佳气候层.

  • 标签: 蚕桑生产 气候影响 农业气象学 生物学特性 气候条件
  • 简介:气候变化将导致能源需求改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居民住房改善,以及受到气候变化影响,生活能源消费总量呈指数增长趋势,居民生活用电比重上升,1996年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10.7%,2002年则上升到了12.2%。

  • 标签: 气候变化 夏季降温 居民生活用电 全社会用电量 能源需求 居民住房
  • 简介:本文利用二维大气中尺度数值模式,以1977年1月20—22日较强冷空气侵袭秦岭山区为例,从观测资料与数值计算两方面分析了秦岭山脉自北南下冷空气屏障作用,讨论了秦岭山脉冷空气阻挡动力学机制。

  • 标签: 秦岭山脉 冷空气 屏障 动力学机制
  • 简介:全球变暖是目前最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水是全球气候变化最直接和最重要影响领域。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引起水资源量及其空间分布变化,进而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水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洪涝灾害威胁更加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从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永生态环境安全和水工程安全4个方面分别阐述气候变化中国水安全可能影响。

  • 标签: 气候变化 水安全 影响
  • 简介:关于台风倒槽暴雨过程及低空东南风急流重要作用已有过许多研究。本文就影响江苏4次诱生低压类台风倒槽暴雨过程,收集整理江、浙、皖、沪等省市共百余气象台站气压、温度、湿度、风和降水自记记录,利用这些时空尺度较稠密资料进行综合客观分析,追踪台风倒槽内东北风风速脉动现象活动规律及其与中尺度雨团关系;采用50公里小网格计算各地面物理量场,分析风速脉动中尺度物理特性;结合高空物理量值(格距150公里)剖析风速脉动垂直厚度和空间结构,探讨风速脉动成因及暴雨激发作用。

  • 标签: 风速脉动 中尺度系统 物理量场 触发作用 中尺度雨团 辐合线
  • 简介:过去20a,中国大部分地区增暖趋势非常显著,各地粮食产量波动较。为了区分气候变暖我国不同地区粮食产量影响,利用国家统计局《中国农村统计年鉴》1984-2003年数据和同期年平均温度观测数据,分析了不同地区温度变化、农业生产资料投入以及播种面积变化与粮食总产关系。结果表明,以温度升高为主要特征气候变化东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明显促进作用;对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粮食总产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华东和中南地区粮食产量影响不明显。农业投入增加对各地区粮食增产在早期作用较显著,后期作用不明显。华东和中南地区农业播种面积持续下降粮食总产量有较大负面作用。

  • 标签: 气候变化 粮食产量 农业投入
  • 简介:通过对地形和年降水量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并计算特殊地形下物理量场,得出该地区地形降水分布作用。

  • 标签: 特殊地形 降水分布 对比分析
  • 简介:“干旱化北方地区农业结构影响”是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专题之一。该专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3个部分:(1)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功能区划分及评述;(2)水资源演变及其农业生产影响;(3)干旱化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结构影响及调整方案。目前已完成了第一阶段工作。研究采用遥感信息解译北方地区植被覆盖度,通过植被覆盖度推算出水土保持作

  • 标签: 干旱化 北方地区 农业结构 水资源 水土保持 保土作用
  • 简介:以西南澳类季风环流为出发点,考察了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AMIP提供12个大气环流模式对于澳大利亚西南部(SWWA)地区降水季节演化特征,西南澳类季风环流(SWAC)季节特征、季节演化、对应异常环流型及其年际变率模拟性能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除了NCAR—CAM3模式以外,其余模式均能较好再现SWWA地区近地层盛行风向季节性反转及副热带高压脊线季节性跳跃特征。副热带高压脊线季节演化特征,虽然大部分模式可以模拟出其季节移动特征,但是对于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跳、南撤时间、到达位置和年内振幅均不能很好模拟。其次,除了NCARCAM3,其余模式基本能刻画出与SWAC相联系异常环流型结构;而对于SWAC年际变率,基本所有模式均不能较好模拟。整体权衡,GISSMODELER在模拟SWAC环流年际变率方面表现出较其它模式稍好性能,大致可以模拟出与观测SWAC相似的特征,SWWA地区冬季降水显示出了与观测相似的显著影响。

  • 标签: 西南澳类季风环流 模式评估 季节特征 季节循环 大气环流模式比较计划
  • 简介:黑木耳是一种传统著名食用菌和药用菌,其性平甘,能活血化淤,益气强身,子实体富含胶质,有润肠、清肺功能。由于生产成本低,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很受农民欢迎。目前主产区在东北和西北。南方由于气候、栽培技术等原因,栽培数量少,产品质量差。如何在南方自然气候条件下改进栽培技术,因地制宜,适时栽培,提高产量和质量,是大面积推广栽培科学前提。

  • 标签: 子实体生长 黑木耳 自然气候条件 高温 产品质量 大面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