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的诊断效果。方法67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孕妇均接受产前超声检查,记录其产前超声检查结果、引产尸检或产后随访结果,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软件后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超声对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检出率为91.04%,与引产尸检或产后随访结果(100.00%)对比P>0.05;67例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具体类型中以肾积水所占比例较高(55.22%)。结论利用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统畸形检出率较高,有利于及时发现胎儿泌尿系统畸形并实施相应处理,对降低出生缺陷率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产前超声 胎儿泌尿系统畸形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炎性牙列畸形患者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牙周炎性牙列畸形患者37例进行正畸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龈乳头探诊出血指数(PBI)、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牙齿松动度(TM)以及菌斑指数(PI),同时检测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及IFN-γ)水平,与不伴有牙周炎的牙列畸形正畸治疗患者(30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牙周炎性牙列畸形患者治疗前PBI、GI、PD、TM、PI以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正畸治疗后PBI、GI、PD、TM、PI以及血清炎症因子均显著下降(均P<0.01),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牙周炎加重牙列畸形,规范的正畸治疗及炎症控制可改善牙周组织,取得与无牙周炎症患者同样的治疗效果。

  • 标签: 牙周炎 牙列畸形 正畸治疗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进行治疗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1月—2018年5月间收治的34例脑血管畸形的患者,将其根据不同的护理参与情况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1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实施细节上的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1.76%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35.29%,差异显著。(χ2=5.1548;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4.12%以及护理总有效率88.23%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4,4.8744;P<0.05)。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575;P<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畸形的患者实施应用细节护理干预,总体的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脑血管畸形 介入栓塞 临床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关于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护理进行研究。方法将在我院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脑血管畸形患者20例(时间为2014年9月-2016年3月)选为研究对象,经单双号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脑血管畸形 介入栓塞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胎儿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本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80例孕妇进行研究,观察超声下胎儿头颈四肢等的发育情况,以及胎盘、羊水等异常情况,记录胎儿畸形种类,计算各种畸形的比例。结果180例检查孕妇中检出胎儿畸形20例(11.10%),其中神经系统畸形、唇腭裂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心血管畸形、消化道畸形等;30岁以上孕妇胎儿畸形发病率明显大于30岁以下孕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在产前检查能够有效的检查胎儿畸形,且操作简便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前 超声检查诊断 胎儿畸形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血管畸形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8例颅内血管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Onyx胶栓塞治疗,观察患者的畸形血管栓塞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栓塞结束后,采取脑血管造影进行复查,结果显示,完全栓塞的有4例(11%),大部分栓塞的有27例(71%),小部分栓塞的有7例(18%),Ⅰ级完全栓塞率为16.7%,Ⅱ级完全栓塞率为10%,Ⅲ级完全栓塞率为11%,Ⅳ级完全栓塞率为0%,各组完全栓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其中1例并发脑梗死,1例出现血管出血,1例出现少量颅内出血,所有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均正常出院。结论应用Onyx胶栓塞治疗颅内血管畸形,治疗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可以在临床颅内血管畸形治疗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Onyx胶栓塞 颅内 血管畸形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的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所处病情的不同阶段作为基本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分别是痊愈组和溃疡组,再选择7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口腔内奈瑟氏菌、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含量进行检测,对比和分析三组口腔内菌群检测结果。结果溃疡组的韦荣氏菌和链球菌含量分别为(8.28±0.76)copies/ml、(7.31±0.88)copies/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4±0.75)copies/ml、(8.16±0.52)copies/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溃疡组和痊愈组的韦荣氏菌、链球菌以及奈瑟氏菌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微生物菌群的改变是诱发复发性溃疡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时,应该使口腔内微生物维持平衡,从而提高疗效。

  • 标签: 微生物菌群 复发性溃疡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颌快速扩弓配合Ⅲ类牵引治疗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牙合)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牙合)畸形患者的相关临床治疗,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分析相关软硬组织的改变情况。结果所有20例患者治疗结束后前牙反(牙合)均解除,反(牙合)解除平均时间为3.5±0.8个月,覆(牙合)覆盖关系达正常。治疗后SNA(°),ANB(°),UL-EPlane显著增大(P<0.05),上颌骨及上唇前移,骨性关系及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U1-NPo(mm),显著增大(P<0.05),上前牙出现一定的唇倾,下前牙无明显改变。结论上颌快速扩弓结合Ⅲ类牵引,能够改善患者的骨发育不调与凹陷型侧貌,可用于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Ⅲ类(牙合)的矫治。

  • 标签: 骨性Ⅲ类错(牙合) 快速扩弓 Ⅲ类牵引 上颌发育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并研究选择采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面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到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面部骨折的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影像技术诊断,分析患者面部骨折所存在的CT影像技术的表现,和患者CT影像技术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误诊率情况。结果颧骨颧弓骨折CT表现为线样骨折,且呈现为M型错位骨折,下颌骨骨折表现为粉碎性、斜形、纵行、横行性骨折,CT影像技术的敏感度为88.89%,特异度为80.00%,准确性为80.00%,误诊率为20%。结论采用CT影像技术对面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确定患者的骨折情况,为患者的治疗提供可行的帮助,是一种值得推广使用的诊断技术。

  • 标签: 颌面部骨折 CT影像 诊断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面骨折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就诊的面骨折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CT影像技术诊断,即对骨折部位、塌陷程度、骨折线、碎骨片移位进行显示,并根据诊断情况行手术和保守治疗。观察其诊断治疗情况。结果80例患者经CT扫描和三维重建,其图像中患者骨折线走向、骨折部位、范围、碎骨片移位等能清晰显示。骨折类型颧骨颧弓骨折4例、鼻骨骨折15例、下颌骨骨折26例、复合骨骨折35例。其中行保守治疗者17例、手术治疗者63例,治疗后行CT复查,所有患者面基本对称,伤口均为Ⅰ愈合,且骨折部位复位良好。结论面骨折应用CT影像技术诊断和治疗的效果非常显著,即经CT影像技术诊断可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升其临床疗效。

  • 标签: 颌面骨折 CT影像技术 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源性骨囊肿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56例牙源性骨囊肿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6例患者选择开窗减压术的治疗,对照组20例患者采取传统骨囊肿的刮治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术后的感染率和疼痛症状的发生率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源性骨囊肿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治疗,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感染和术后疼痛的发生,复发率较低,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 标签: 开窗减压术 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口腔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口腔具有特殊性,它是消化液分泌的主要场所之一、是食物进入人体的通道,其环境适宜微生物滋生、寄居。患者若不注重口腔卫生,则极有可能导致微生物、细菌的增多,甚至有可能导致消化系统感染或呼吸系统感染的发生,因此积极展开口腔护理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文中将对口腔护理的基本方法展开探究,并对护理理论在口腔护理中应用以及新型口腔护理刷具的运用进行分析。

  • 标签: 口腔护理 临床研究 进展
  • 简介:摘要口腔医生需要培养医患心理沟通的能力,提高自己与病人沟通的技巧,从而让病人主动积极的配合。本文试从接诊前的准备,口腔医生保持积极而稳定的情绪开始,然后从态度性技巧,言语与非言语性技巧等角度浅议建立良好的医患心理沟通是成功进行治疗的关键。

  • 标签: 口腔医生 医患沟通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前牙周整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后分别进行传统口腔修复和牙周整复术,对比其疗效。结果对比发现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美观度、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结论口腔修复之前进行牙周整复术效果显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口腔修复 牙周整复术 满意度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妇的口腔表现以及保健治疗进行探究分析,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从我院选取4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包含的病理类型了分为牙龈炎、妊娠瘤、牙齿松动、智齿冠周炎。结果在对所有患者进行超声洁治、局部冲洗以及上药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有所改善。其中,分娩后妊娠瘤患者的症状明显有所减轻,可采取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结论身体以及情绪的变化会对孕期妇女的口腔健康产生影响,主要和不良的口腔卫生以及局部刺激存在联系,且在妊娠后第二个月开始,牙龈逐渐发生变化,则主要是受到怀孕期间的相关激素以及局部刺激的反应相关。

  • 标签: 孕妇 口腔表现 保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种植技术的提升,为患者提供了类似于天然牙列的第三副牙。种植牙的广泛运用,大大提高了口腔种植手术器械的使用率。所以,对器械消毒与维护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规范使用、正确消毒与维护口腔种植器械,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十分重要。方法熟悉种植器械的材料构成、性能以及消毒与维护时的注意事项。结论规范使用,正确消毒与维护口腔种植器械,可提高种植器械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口腔种植器械 消毒 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在胎儿畸形产前筛查中的诊断价值,以此提高胎儿畸形的临床诊断率。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受产前检查的150例孕妇行二维、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胎儿面部和肢体、心脏结构等情况,对发生病变的部位反复行多方位的扫描。结果150例胎儿中有6例出现畸形,其中筛查符合率为83.3%,发生1例漏诊,漏诊率占16.7%。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在孕妇产前进行筛查,可以对胎儿在子宫内情况及时显示,而且图像清晰,能及时发现胎儿的畸形或者不良妊娠情况,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且不会使胎儿受到损伤,临床诊断敏感性和准确性高,能有效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的素质,对于胎儿畸形产前筛查具有十分具要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彩超 胎儿畸形 产前筛查 诊断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三维彩超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广泛,其中在对胎儿畸形的产前诊断作用尤为显著。方法收治孕妇662例,选择GE公司GE-Voluson730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首先使用二维超声进行胎儿检查和常规测量,之后用三维技术分析,产后进行诊断确认。结果三维彩超共计检出异常胎儿14例,其中脑积水1例,唇裂胎儿3例,脊柱侧弯2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手指(趾)畸形2例,足内翻2例,水囊瘤1例,内脏外翻1例,输尿管肾盂连接部梗阻1例。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具有高敏感性、准确性、无创伤、无辐射、可重复操作等特点,是产前胎儿畸形筛查的重要检查手段。

  • 标签: 三维彩超 胎儿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