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侵袭性牙周炎(aggresssiveperiodontitis,AgP)特点是发病年龄早,病情进展快,但我国牙周炎患者往往对此缺乏认识,故就诊时多已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甚至脱落。此外,侵袭性牙周炎发生和发展不仅与牙菌斑有关,某些全身和局部危险因素如遗传背景、白细胞功能缺陷、特异性抗体产生、牙齿解剖结构等也有关,故治疗相对复杂,远期疗效如何更值得关注。

  • 标签: 侵袭性牙周炎 牙周炎患者 手术治疗 病例报告 非手术 牙齿松动
  • 简介: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conebeamcomputedtomography)影像颏管三维结构、走向及毗邻关系进行定量测量,为确保颏孔区域牙种植手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我院门诊口腔科80例患者160侧下颌骨CBCT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颏管曲面、矢状位、冠状位、水平位及3D影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曲面和矢状位影像可对下颌管进行全面的观察。水平位影像显示下颌管在下颌骨体部靠近舌侧与下颌骨体平行走,之后,以23°±5°角偏离舌侧转向颊侧走,下颌管向颊侧走与颏管形成角度为101.76°±18.27°,最终分成切牙管与颏管。冠状位影像测量颏管长度为8.09±1.06mm,直径为1.68±0.52mm,与下颌骨体下缘所呈倾斜角为36.48°±8.43°。颏管起始处至牙槽嵴顶距离16.10±4.29mm。3D侧位影像可清晰显示颏孔位置。结论:CBCT影像可清晰显示颏管三维结构、走向及毗邻关系,明确了此区域神经、血管分布及骨组织状况,为牙种植钉及手术入路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锥形束CT 颏管 种植修复
  • 简介:目的对正畸牵引困难异位尖牙,应用牙种植外科技术结合正畸治疗进行尖牙移植,评价其软组织美学及长期效果.方法9位患者10例正畸牵引困难异位尖牙移植术.其中,男性4名,女性5名;年龄13岁~37岁,平均19.8岁.尖牙埋伏阻生8例,异位萌出2例;上颌7例,下颌3例.术前正畸,调整受植牙区近远中间隙.应用牙种植技术预备受植床,骨引导再生技术修复骨缺损及稳定移植牙.术后正畸排齐牙列.定期随访.临床检查评价牙龈软组织美学、牙及牙周组织状态.影像学检查评价牙根、根周膜及硬骨板状况.结果所有病例随访2年~9年,平均5.1年.牙龈软组织美学评分13.33±0.87.牙周袋深度均小于3mm.牙髓电活力测试正常4例.影像学检杳显示,根周膜间隙正常及硬骨板连续7例,根周间隙模糊2例,牙根替代性吸收1例.结论本研究提示,结合牙种植外科技术和正畸治疗异位尖牙移植,为正畸牵引困难尖牙提供了美学效果和长期效果良好治疗选择.

  • 标签: 移植 尖牙 阻生 美学
  • 简介:目的探讨血卟啉单甲醚(HMME)颌下腺鳞癌细胞A253细胞毒性,同时研究HMME介导光动力疗法(PDT)颌下腺鳞癌细胞A253杀伤效果.方法通过荧光光谱检测不同孵育时间下细胞HMME摄取量.设定不同光照时间A253细胞进行PDT,使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HMMEA253细胞毒性及PDT作用效果.荧光显微镜定性检测PDT作用后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改变.结果孵育时间为2h时,不同浓度HMME在细胞内蓄积量均达到峰值.HMME质量浓度≤10μg/mL时,细胞毒性较小,存活率在92%以上.应用光密度值为80mW/cm2630nm激光A253细胞进行PDT,随着光照时间延长,细胞存活率降低;在30s时,细胞存活率降低到71.2%,与空白对照组、单纯光照组、单纯光敏剂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染色结果表明,PDT作用后细胞内ROS含量明显增加.结论10μg/mLHMME介导PDT颌下腺鳞癌细胞A253有显著杀伤效果.

  • 标签: 光动力疗法 血卟啉单甲醚 颌下腺鳞癌 活性氧
  • 简介:目的观察光照纤维桩周围双固化树脂粘接效果影响。方法选用2011年5-11月佛山市向阳口腔医院就诊患者拔除新鲜完整单根管牙40颗,随机等分为非光照组和光照组。两组牙齿均在截去牙冠后行根管预备,充填,然后植入纤维桩,并使用Bisco全酸蚀粘接系统纤维桩进行粘接,非光照组仅进行化学固化,光照组在化学固化基础上再使用QHL75光固化灯照射40s。分别测量两组牙齿根尖段、根中段和根管口段显微硬度和粘接强度。结果显微硬度:光照组牙齿根管口段显微硬度明显高于根中段和根尖段及非光照组各段(P〈0.05),而光照组根中段和根尖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强度:光照组牙齿根管口段粘接强度高于根中段和根尖段及非光照组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根中段和根尖段粘接强度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照有助于加强Bisco全酸蚀粘接剂聚合程度,从而有助于纤维桩固位。

  • 标签: 纤维桩 显微硬度 聚合 粘接剂
  • 简介:目的观察氟化物对过氧化脲类漂白剂渗透性及漂白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7月就诊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口腔科,因正畸治疗需要拔除第一前磨牙12例患者36颗离体牙,用标准茶溶液染色后,其中12颗样本经NaF处理后用过氧化脲进行漂白(A、B组),12颗样本使用过氧化脲漂白(C、D组),12颗样本放入去离子水中作为空白对照(E、F组)。用VITA比色板受试牙漂白前后进行比色,然后分别从近远中向(A、C、E组)和唇舌向(B、D、F组)剖开,使用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并比较剩余染色面积百分比。结果所有标本染色后色度均增加,着色范围为3.66~8.33个色阶。漂白治疗后A、B、C、D组色阶改变为5~5.53个色阶。而空白对照(E、F组)无色阶改变。(1)近远中向剖开:A组唇侧剩余染色面积为28.6%~39.4%,舌侧剩余染色面积为58%~72%;C组唇侧剩余染色面积为29.3%~37.2%,舌侧剩余染色面积为57.6%~70.1%;E组两剖面显示全部牙本质均匀染色,面积百分比约96.97%~100%;A、C组间各剖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二者与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唇舌向剖开:B组唇侧和舌侧剖面剩余染色面积基本相等,为61.7%~68.7%;D组两剖面剩余染色面积为60.8%~66.3%,反映出相同颜色改变深度;F组两剖面染色面积为96.4~99.8%;B、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F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着色牙漂白前局部氟化物处理漂白效果无明显影响。

  • 标签: 氟化物 漂白 色阶 剩余染色面积
  • 简介:北京市政府"为全口无牙低保老人免费镶牙项目"临床技术培训6月15-16日在解放军总医院举行,培训由北京市口腔修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刘洪臣教授和北京市牙病防治办公室韩永成主任共同主持,各区县牙防所共280余名口腔修复医师参加了培训。

  • 标签: 临床培训 北京市 无牙颌 镶牙 免费 老人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桩核-冠(预成螺纹型金属桩核和螺纹钉树脂桩桂)修复方法临床疗效。方法:近3年修复113例前牙残根残冠单冠患者,采用两种不同桩-核-冠修复治疗方法。并经过2年随访观察。结果:两种桩-核-冠修复方法在核冠钉松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防止牙根折裂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预成螺纹型金属桩核-冠组,在防止冠钉松动方面明显优于螺纹钉-复合树脂核-冠组(P〈0.05)。

  • 标签: 预成桩核 螺纹桩钉 复合树脂
  • 简介:目的利用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depth,PD)和附着丧失(attachmentloss,AL)评估危险因素慢性牙周炎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周科就诊并被诊断为慢性牙周炎459例患者,应用危险因素评估软件其危险因素情况进行评估分级,共分为5组(Riskl。Risk5组),危险因素严重程度从Risk1组到Risk5组依次递增。所有患者进行牙周检查和牙周基础治疗,检查指标为所有天然牙近中颊、颊正中、远中颊和舌正中4个位点PD和AL。在治疗后3个月、第1年、第2年、第3年时复诊,检查牙周指标,与基线比较并评价牙周炎症进展情况。结果治疗后不同时间牙周指标与基线相比得知,3个月时炎症明显改善(P〈0.05)。牙周炎症在危险因素影响下逐渐恶化,并在治疗后第3年时这种影响比较明显(P〈0.05)。在治疗后第3年比较各组PD和AL发现,Riskl和Risk2组与其他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sk5组与其他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因此将危险因素严重程度分为低、中、高3个风险等级。结论(1)本研究中危险因素评估软件能够准确、快速地患者各个危险因素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患者危险因素风险等级,帮助医生做出正确预后判断,并帮助患者更好认清危险因素影响。(2)危险因素在牙周炎症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预测牙周炎症预后,其牙周炎症影响在治疗后第3年就表现出来,应引起医生和患者重视。

  • 标签: 危险因素 慢性牙周炎 Florida探针 预后
  • 简介:牙周病与糖尿病均为常见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牙周病和糖尿病具有相关性,且两者相互影响。牙周病与糖尿病之间相互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就糖尿病牙周组织影响进行综述。探讨老年牙周病伴糖尿病患者牙周组织损伤特点、牙周病发生发展,为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牙周病 糖尿病 牙周组织
  • 简介:烤瓷牙冠形态逼真,经久耐用,越来越受缺牙患者欢迎.但每种事物总有它不足之处,烤瓷牙崩瓷就是较为常见不足.崩瓷原因是多方面的,如烤瓷材料方面,烤瓷制作技术方面,牙冠设计方面,还有咬合因素等等.对于颌骨发育异常、牙齿排列重叠错位、牙列严重磨耗,伴有(牙合)干扰和口颌系统异常者,若未注意咬合异常特性,应力极易集中某一点上造成崩瓷,本文仅对崩瓷咬合因素作一浅析.

  • 标签: 崩瓷 咬合 牙冠 烤瓷牙 浅析 常见
  • 简介:目的:1976年,Marbach将术语咬合幻觉定义为患者自我感知到不规律咬合,但临床医师却不能发现任何咬合差异情况。通常情况下,此类患者以前有过改变咬合治疗经历,咬合超敏,以及长久抱怨咬合不适,但往往并不伴有疼痛。存在咬合幻觉患者往往会经过漫长、昂贵、不可逆、侵入性以及不必要治疗手段以试图解决这些症状。本研究目标是:①了解正畸医师咬合幻觉及其相关症状和体征了解:②确定治疗该症状最常见方法;③确定地区差异或执医经验长短是否影响上述因素:④确定咬合幻觉患者性别特征。方法:该研究采用SurveyMonkey软件电子管理进行了14项调查。根据美国正畸学会(AAO)医师信息目录,我们通过电子邮件招募了4124名正畸医师参加该项调查,其中337人完成这项调查。结果:在回应正畸医师中,大约有50%医师不熟悉“咬合幻觉”这项术语。然而,有许多正畸医师报道说见到过抱怨咬合幻觉患者。人口地区差异,例如执业区域和执业时间长短并不影响对此类症状及其治疗方法熟悉程度。结论:正畸医师需要提高咬合幻觉这种症状认识,并为该类患者提供适当治疗。

  • 标签: 咬合幻觉 咬合 咬合迟钝 咬合超敏
  • 简介: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摘要内容应包括研究目的、方法、主要发现(包括关键性或主要数据)和主要结论,应写成冠以“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s)”结构式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不列图、表,不引用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英文摘要应包括题名、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姓和名均首字母大写,复姓中间加入连字符,双字名中间不加连字符)、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应列出全部作者姓名及工作单位。

  • 标签: 英文摘要 论著 写作 作者姓名 结构式摘要 引用文献
  • 简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未发表资料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

  • 标签: 文后参考文献 MEDICUS 论文 著录规则 阿拉伯数字 著录格式
  • 简介: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未发表资料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国内同行已发表相关论文应充分合理地引用。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

  • 标签: 文后参考文献 论文 MEDICUS 阿拉伯数字 著录规则 著录格式
  • 简介:研究目的:研究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acceleratedosteogenicorthodontics,PAOO)技术牙槽骨形态影响。材料与方法:治疗结束后患者进行完整牙周检查和CBCT检查。结果: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608个月.平均牙周探诊深度为2.7mm,未出现牙龈退缩.上颔颊侧骨板厚度为0.48~2.14mm,下颔颊侧骨板厚度为0.2~1.82mm,但有高达40%前牙出现了骨开窗和骨开裂。结论:尽管临床疗效令人满意,但由于联合治疗完成后出现骨开窗和骨开裂,因此临床应用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周检查 临床疗效 骨形态 影像学方法 牙槽
  • 简介: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在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正颌手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U组(乌拉地尔复合异丙酚组20例)和P组(异丙酚组20例)。麻醉诱导,2组都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芬太尼2μg/kg、异丙酚2mg/kg、罗库溴铵0.8mg/kg麻醉诱导插管。2组均由2%七氟烷和异丙酚维持麻醉。U组在异丙酚基础上复合乌拉地尔控制性降压。P组仅用异丙酚控制性降压。2组都以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60~65mmHg为目标。记录2组在诱导前后及降压前后各个时间段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MAP值,并进行比较,同时根据Fromme术野评分表评定手术视野质量。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控制性降压期间,2组MAP都低于术前(P〈0.01)。U组在5、10、20minMAP显著低于P组(P〈0.01)。U组术野评分也优于P组(P〈0.01)。但两组心率都有增高,差异不显著(P〉0.01)。结论:乌拉地尔用于正颌手术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起效迅速,可使术野质量更加清晰。

  • 标签: 乌拉地尔 控制性降压 正颌手术
  • 简介:目的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采用试排牙时闭口式二次印模法,针对性精细排牙以及良好基托磨光面形态,观察修复效果。方法:选取52例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用托牙基底板做颌托基托,采用试排牙时闭口式二次印模法,人工排牙时注意中性区位置,基托磨光面形态呈凹面型,完成注塑全口义齿修复,观察临床效果。结果:通过该方法制作全口义齿固位力明显增强,很少发生黏膜压痛,取得了较满意临床效果。结论:牙槽嵴重度吸收无牙颌患者,采用试排牙时闭口式二次印模法,细致个性排牙,以及良好基托磨光面的形态,有助于提高全口义齿固位功能、封闭功能和舒适性。

  • 标签: 义齿 全口 无牙颌 牙槽嵴 印模 排牙
  • 简介:目的应用种植同期结合引导性骨再生(guidedboneregeneration,GBR)技术及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修复缺失单颗上颌中切牙,评价其软硬组织增量效果。方法纳入2013—2014年就诊北京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科因单颗上颌中切牙缺失而接受种植治疗患者6例。所有患者在种植同期GBR,并接受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最终修复7~24个月后,记录患者上颌前牙区牙周状况,通过影像学检查定量测量种植体唇侧骨高度及骨壁厚度,利用标准化临床照片,定量测量种植体与对照牙牙龈顶点位置关系,以及种植体近远中龈乳头高度和充满程度,并应用粉色美学评分(pinkestheticscore,PES)评价美学效果。结果所有种植体在复查时均处于健康稳定牙周状态。5颗种植体在复查时可观察到垂直向及水平向骨增量,种植体唇侧中央肩台根方2、4、6mm处平均骨壁厚度分别为(1.7±1.1)mm、(2.3±1.1)mm、(2.2±1.3)mm。种植体牙龈顶点相比对照牙(同颌侧中切牙)平均更偏向远中(1.0±0.6)mm,偏向根方(0.4±0.8)mm;远中龈乳头平均高度(2.8±0.5)mm和充满程度(76.9±19.2)%低于近中龈乳头[(4.2±0.7)mm,(89.8±11.1)%],平均PES为(11.5±1.4)分。结论对于缺牙区存在软硬组织缺损患者,上颌中切牙种植同期结合GBR及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可获得较为充足骨增量效果及与对照牙相对协调软组织形态,一定程度上改善美学效果

  • 标签: 种植 美学 引导性骨再生 软组织增量
  • 简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口腔美观和健康提出了更高要求[1].前牙缺隙,影响美观和口腔功能.因前牙缺隙来口腔科就诊患者逐渐增多.前牙缺隙主要有两种情况:(1)先天或后天性牙缺失;(2)散在间隙.牙间隙最理想治疗方法是正畸矫治关闭间隙,或经正畸矫治集中间隙后再做修复[2].前牙缺隙不加处理地被动修复,其效果不佳.近两年我们采用正畸和修复并用方法,28例前牙缺隙患者实行先正畸后修复治疗方法,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 标签: 前牙 修复 正畸矫治 正畸治疗 成年人 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