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6 个结果
  • 简介:为改善稻烟轮作地区土壤生态环境,将复合菌剂加入受二氯喹啉酸污染土壤中,研究其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C、微生物量N及蔗糖酶和脲酶活性影响。结果表明加入复合菌剂后,烟草根际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及微生物量C和微生物量N较健康土和受害土均明显增多,土壤蔗糖酶及脲酶活性明显高于受害土而低于健康土。表明复合菌剂受二氯喹啉酸污染过土壤有一定修复作用。

  • 标签: 复合菌剂 二氯喹啉酸 烟草 根际土壤
  • 简介:在Ontario种植品种中,打顶高度、成熟度、叶数、节距、茎叶角度和叶片大小等各有不同。某些特性如叶位、茎叶角度和叶片大小明显影响不同品种机采适应性。过去品种机采效果尚无研究。

  • 标签: 栽培品种 机械化采收 烤烟 叶片大小 打顶高度 成熟度
  • 简介:研究了单质硫碱性植烟土壤pH值及烤烟产质量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单质硫可明显降低土壤pH值,随单质硫施用量愈大,降低幅度愈大,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增加,有机质含量变化不明显,但容重有增加趋势;施用单质硫不影响烟株前期发育,而影响成熟期,随单质硫施用量增加,株高增高,茎围增粗,适量(300~600kg/hm^2)单质硫处理,烟株农艺性状较好。烟叶经济性状较好;施用单质硫有利于烟叶钾含量提高,施用300kg/hm^2单质硫烟叶评吸质量较好;综合单质硫降土壤pH值效果及烟叶生长、农艺性状、产质量情况,在豫中碱性植烟土壤环境,建议单质硫施用量为300kg/hm^2。

  • 标签: 单质硫 碱性土�
  • 简介: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经二氯甲烷浸提,进行GC/MS分析,通风、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21种挥发性、半挥发性酸性成分变化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风度20%卷烟2、5mm滤嘴卷烟与参比卷烟(20mm滤嘴、不打孔)相比,21种酸性成分总量分别减少了22.1%、26.3%。通风、加长滤嘴后卷烟主流烟气粒相物中不同酸性成分减少程度不同,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物质减少较多,而分子量较大、沸点较高物质减少较少。

  • 标签: 滤嘴 稀释度 酸性成分 总粒相物
  • 简介:以玉米淀粉为原料,采用挤压膨化法制备磷酸酯淀粉,以取代度(DS)为指标,研究各反应因素产品DS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其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波谱(NM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比表面积分析(BET),制备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进行了结构表征。将不同DS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添加到卷烟滤嘴中,考察了DS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影响。结果表明:①制备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120℃,样品水分含量24%,螺杆转速120r/min,磷酸盐添加量9%;②挤压膨化磷酸酯淀粉主流烟气中氨释放量有明显降低作用;③随着DS增加,氨释放量减少,氨释放量降低率可达32.44%,选择性降低率为21.69%。

  • 标签: 挤压膨化 磷酸酯淀粉 卷烟 降低
  • 简介:分别循环接种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虫卵抗病烟草品种中烟14和感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幼苗,以探索该线虫对抗性烟草品种致病性变异情况.结果显示,随着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繁殖世代增加,其中烟14致病能力逐渐增强,连续繁殖5代后致病力差异显著,而该线虫对红花大金元致病力变化不明显,表明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与其抗病品种连续互作可以导致其致病性增强.

  • 标签: 烟草 南方根结线虫1号小种 致病性
  • 简介:以云烟97为材料,2010.2011年在昭通鲁甸针对当地烤烟生产成熟后期温度偏低现象,通过田间试验研宄了全生育期地膜覆盖即对照(按当地烟农习惯不揭膜)、不完全揭膜和完全揭膜3个不同地膜管理方式对植烟土壤水分、温度和烟叶产量、产值及品质影响。结果表明:烟叶成熟期间0.10cm土层含水率总体以揭膜处理最低,较不揭膜处理平均降低了20.91%,比不完全揭膜处理平均降低了4.22%;而10-20cm土层含水率在下部烟叶成熟期间以不揭膜处理较高,之后相反;总体而言以不完全揭膜处理土壤含水率波动性较小;烟叶成熟期间土层温度皆以揭膜处理略低于其他处理,较不揭膜处理平均降低了2.34℃,比不完全揭膜处理平均降低了1.72℃;烟碱含量两年皆以对照相对最高,且略高于优质烟叶标准范围;而烟叶含钾量和含氮量在不同处理间无较大差异;糖/碱比、氮/碱比综合而言以不完全揭膜处理协调性较好。试验结果综合分析认为,在高海拔地区烤烟生产中可以考虑不完全揭膜措施应用。

  • 标签: 烤烟 地膜覆盖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率 化学成分
  • 简介: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18个木霉菌株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扩增结果表明,18个引物均反映出18个菌株间遗传多态性,供试18个木霉菌株RAPD分析与其生防效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引物OPA-04与OPA-13木霉菌全基因组DNA具有特征性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间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趋于一致.以欧氏距离5.0~5.5为适宜阀值范围,RAPD遗传标记木霉菌可以作为该菌分类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木霉 RAPD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采用烟碱转化株早期诱导鉴别方法,对白肋烟达白系列杂交种及亲本材料不同烟株烟碱转化率进行分析测定,并配置了改良杂交种。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种生物碱组成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达白1号和达白2号烟碱转化问题相对较小,但群体中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转化株,总转化株比例分别为10.9%和23.7%,其中多为低转化株。达白3号问题比较突出,所测烟株全部为转化株,且转化程度较高,多为高转化株,平均烟碱转化率达到38.3%。达白1号2个亲本MSKY14和达所26均存在一定比例转化株,达白1号群体中转化株产生均有贡献。达白2号母本MSVA509多为非转化株,父本达所26烟碱转化贡献较大。达白3号父本达所27总转化株比例和高转化株比例都接近100%,是造成达白3号杂交种高烟碱转化株比例主导因素。严格选择非转化株配置改良杂交种,群体中烟碱转化率显著降低。

  • 标签: 白肋烟 杂交种 亲本 烟碱 降烟碱 生物碱
  • 简介:为评价料液在烟叶中吸收效果,采用3-氨基-9-乙基咔唑(AEC)标记葡萄糖为标记物,通过Leica-DMLB荧光显微镜葡萄糖在烟叶中渗透效果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喷洒AEC标记葡萄糖烟叶经过60℃、70%相对湿度条件下渗透8h,低温冰冻切片,观察发现所施加葡萄糖均附着在烟叶表面,未能渗透到烟叶组织内部。进一步观察切片后喷洒AEC标记葡萄糖烟叶,认为叶片表面的角质层阻挡了葡萄糖分子渗入。

  • 标签: 荧光显微技术 料液 葡萄糖 吸收效果
  • 简介:选择三个代表性叶龄段。研究了6-苄基腺嘌呤(6-BA)和脱落酸(ABA)两个烟草品种NC89和JYH光合功能衰退和H2O2水平影响。结果表明,两激素NC89和JYH不同发育阶段光合功能具有不同调控作用。在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前期,两激素NC89和JYH各光合参数和H2O2含量影响不大;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后期,光合机构和H2O2两激素处理非常敏感,叶绿素含量相对稳定期是光合功能衰退可逆和可调阶段;叶绿素含量速降期,6-BA处理对光合功能已无促进作用,各参数变化很小,所以叶绿素含量速降期是光合功能衰退不可逆和不可调阶段。SDS-PAGE显示可逆衰退阶段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aco)大小亚基6-BA和ABA处理较敏感,而类囊体膜多肽组分基本无变化;不可逆衰退阶段,6-BARubiaco大小亚基和类囊体膜多肽组分影响不大,ABARubisco大小亚基和类囊体膜多肽组分有一定影响,说明烟草叶片光合膜和碳同化酶两激素响应不同。

  • 标签: 6-苄基腺嘌呤 脱落酸 烟草 光合功能 过氧化氢
  • 简介:烟草品种K326叶片发生和叶面积扩展规律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K326烟草叶片出叶速度前期慢、后期快,前期(4~8叶)5~6d、中期(9~18叶)2~3d、后期(19~34叶)1~2d出一片叶.叶片长宽比在1.45~2.63之间,长宽比在低位叶处较小,随叶位上升而增大,在高位叶又有所下降,打顶后高位叶长宽比值下降较小.各叶位叶片长、宽和叶面积均有相似的扩展规律,用Richards方程拟合有很高拟合度.使用该方程,可以获得一些与烟叶生长、发育和烟叶生产相关生长参数.平均而言,达到最终叶面积一半时间约需16.4d,生长速率达最大值约在出叶后14.77d.达到最终叶面积99%实际生长期约需36.8d.打顶后,叶片实际生长期更长.各叶位长、宽和叶面积随叶位增加而增加,至25叶后,增加幅度变小,这种变化趋势也可用Richards方程较好描述.

  • 标签: 烟草叶片 打顶 积温 RICHARDS方程
  • 简介:为验证矿渣在烤烟漂浮育苗应用中稳定性和适应性,在不同海拔种植区域选择示范点,进行了矿渣漂浮育苗和常规基质漂浮育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矿渣漂浮育苗出苗率、成苗率、壮苗率均达90%以上,并且培育烟苗茎杆粗壮,叶色浓绿,生长势强,均匀性良好;矿渣漂浮育苗培育壮苗移栽后,生长发育良好,生育期及主要农艺性状与常规基质漂浮育苗处理无明显差异;矿渣基质漂浮育苗生产烟叶外观质量好,上等烟比例、产量、产值均高于对照。矿渣基质漂浮育苗能满足优质烟叶生产育苗要求。

  • 标签: 烤烟 矿渣基质 漂浮育苗
  • 简介:以湖南主产烟区烤烟样本为材料,通过烟叶外观质量和评吸质量量化评定以及烟叶物理性状和化学成分测定,应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评价指标间典型相关性。结果表明:烟叶外观质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评价指标间均存在显著典型相关关系,烟叶化学成分与评吸质量关系最密切,其次是外观质量与物理性状;烟叶质量不同评价指标的关系程度是不一样,在烟叶质量组间关联上起主要作用外观质量评价指标是成熟度、叶片组织结构和发育状况,物理性状评价指标是叶片厚度、单叶重和叶质重,化学成分评价指标是烟碱和还原糖,评吸质量评价指标是香气量、香气质和灰色。利用典型相关分析来简化烟叶质量评价指标是可行

  • 标签: 烟草 典型相关分析 外观质量 物理性状 化学成分 评吸质量
  • 简介:以我国主产烟区主栽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测定了3个等级(C3F、B2F和X2F)共计391份样品烟碱含量和物理性状,分析了烟碱含量与物理性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烟碱含量和物理性状在样品间存在着广泛变异;在一定范围内,烟碱含量与上部叶单叶重呈显著正相关,与上、下部叶长分别呈极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与中、下部叶宽分别呈显著负相关和极显著负相关,与厚度和叶面密度均不相关;烟叶烟碱含量与上部叶单叶重关系可用S形曲线^↑y=e^(1.484-2.041/x)来描述,与上、下部叶长关系可分别用逆函数^↑y=8.225—265.570/x和^↑y=0.427+105.053/x来描述,与中、下部叶宽关系可分别用二次函数^↑y=0.533+0.316x-0.010x^2和^↑y=-0.157+0.307x-0.009x^2来描述,且均达到显著水平,烟碱含量与其他物理性状曲线回归不显著,表明曲线回归一般较简单线性回归分析更有效。简单相关、曲线回归和次数分布3种方法结合可以较好地反映烟碱含量和物理性状内在关系。

  • 标签: 烤烟 烟碱 物理性状 关系分析
  • 简介:为明确SOC1基因在叶片中生理作用,克隆到烟草中SOC1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全长806bp。农杆菌介导转化烟草后,获得26棵转基因植株,其中23棵鉴定为阳性植株,转化率为88.46%。与野生型烟草K326相比,获得SOC1过表达烟株开花提前,株高增加,叶片宽大。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SOC1过表达不影响叶片中Rubisco大亚基、蔗糖磷酸合成酶和蔗糖合成酶基因表达水平,但提高了抗坏血酸氧化酶表达水平;提高了碳酸酐酶活性、蔗糖含量和还原性抗坏血酸含量,并降低了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表明SOC1可能通过影响氧化还原状态而提高碳酸酐酶活性和光合速率。

  • 标签: 烟草 SOC1 转基因 光合 抗坏血酸
  • 简介:以文献试验数据为例,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多指标正交试验数据优化分析方法。结果表明:(1)多指标正交试验直观分析最好要考虑误差(空白列)影响和进行方差分析,以准确寻找重要试验因素;(2)对于试验效应不显著因素,不宜与评价指标做相关性分析;(3)不同评价指标下各因素最优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应综合方差分析、因素贡献率和同—因素不同水平效应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确定试验最优水平组合。

  • 标签: 正交试验 方差分析 多重比较
  • 简介:应用ADMP遗传模型6个白肋烟品种Ky14、Ky8959、B21、B37、建选3号、Bx2003完全双列杂交组合121、8叶位烟叶表皮腺毛分泌物含量进行分析,采用MINQUE(1)法估算遗传参数分量方差,应用AUP法预测遗传效应值,Jackknife法估算遗传方差和效应值抽样方差。结果表明:(1)表皮腺毛分泌物以烟碱、茄酮、9-十八炔和西柏三烯二醇为主;(2)各参试组合12、18叶位各类型腺毛分泌物表型变异主要受遗传背景控制,广义遗传率范围为48%~80%,说明腺毛分泌物遗传改良能够收到明显作用;(3)品种B21、BX2003基因型加性效应显示其作为亲本较适合;(4)Ky14与B37、Ky8959与Bx2003、B37与建选3号、建选3号与Bx2003之间组合显性效应在显著降低烟叶表皮烟碱含量同时增加其它腺毛分泌物含量;(5)品种Ky14和B21较适合作为母本材料;(6)品种Ky8959、B21、Bx2003较适合作为父本材料。

  • 标签: 白肋烟 ADMP遗传模型 腺毛分泌物 遗传率
  • 简介:以怀化卷烟市场为载体,选用3种定量预测方法——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分解法和多元回归法怀化卷烟市场历史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2008年卷烟市场做出预测。应用组合预测方法,趋势外推法、时间序列分解法和多元回归法进行综合,并证明组合预测在卷烟市场需求预测中能有效减小误差,提高精度。

  • 标签: 卷烟需求 组合预测 模型
  • 简介:采用离子色谱法国内外较有代表性127种卷烟主流烟气中进行了测定,方法检测限为13.5μg/L,RSD为4.9%,空白加标回收率在89%~96%之间。结果表明:国内外卷烟主流烟气氨含量范围约为3.6~14.2μg/支;国内和国外混合型卷烟氨含量平均值基本相当,国内烤烟型卷烟主流烟气氨含量平均值低于国内外混合型卷烟。

  • 标签: 主流烟气 离子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