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IgA肾病是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和病理改变,是常见的慢性肾脏病之一,其发病率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发病率的43.8%,高达50%的患者会在20~25年内逐渐进入终末期肾病,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主要原因[1]。持续性蛋白尿是IgA肾病病情进展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慢性肾脏病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降低蛋白尿是延缓IgA肾病进展治疗的关键[2]。

  • 标签: IGA肾病 临床观察 厄贝沙坦 来氟米特 治疗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羟磺酸钙联合厄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8里患有慢性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单用厄沙坦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治疗组患者羟磺酸钙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肌酐、血钾、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排泄量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血肌酐、血钾、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排泄量与常规组患者相比,降低效果更为明显,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9.63%)明显高于常规组(59.26%),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磺酸钙联合厄沙坦治疗慢性肾脏病能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排量,对增强患者治疗效果,保护肾脏功能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羟苯磺酸钙 厄贝沙坦 联合治疗 慢性肾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磺酸氨氯地平结合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进行临床分析。方法将100例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每日给予10mg那普利,实验组每日给予10mg那普利和5mg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前后所有患者进行生化检查,治疗前和治疗第7、14、21和28天来院进行血压测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的血压均得到有效控制,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值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磺酸氨氯地平结合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效果显著且可有效保护患者肾血管功能,值得业内推广。

  • 标签: 苯磺酸氨氯地平 贝那普利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采用厄沙坦和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综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11月收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44例患者接受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厄沙坦的综合治疗,对照组38例患者仅采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治疗,比较患者血压和生活指标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58%。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较为显著(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前舒张压、收缩压、肌酸酐和尿酸等指标没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指标都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身体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采用厄沙坦和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综合治疗,使患者的血压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促使血液的生化指标得到改善,安全性高,效果显著。

  • 标签: 高血压 厄贝沙坦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厄沙坦和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厄沙坦和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40)和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单独治疗组(单独治疗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血压、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低于单独治疗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5.0%(38/40)显著高于单独治疗组72.5%(29/40)(P<0.05),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5/40)、10.0%(4/4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厄沙坦和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较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单独治疗显著。

  • 标签: 厄贝沙坦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高血压患者采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沙坦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4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42例;对照组:在患者手术后对患者采用普通治疗;试验组:在患者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三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沙坦治疗。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之后的血压变化,斑块面积与血脂水平变化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得到在临床症状改善,而且对照组的疗效改善以及心电图恢复情况较弱于试验组。试验组的疗效改善以及心电图恢复情况等指标数据表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血压,斑块面积与血脂水平均有所恢复,但试验组的恢复情况有效人数多于对照组。结论:在使用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沙坦的疗效强于普通治疗。

  • 标签: 高血压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羟磺酸钙联合厄沙坦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20年4月慢性肾衰竭患者148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74例)和观察组(n=7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羟磺酸钙联合厄沙坦治疗,均连续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肾功能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UN、Scr以及TP/24h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羟磺酸钙联合厄沙坦治疗慢性肾衰竭具有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以及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羟苯磺酸钙 厄贝沙坦 慢性肾衰竭 肾功能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厄沙坦联合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的疗效。方法:此次临床研究将6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样本对象,所有样本均为我院于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期间内收治。上述60例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即常规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每组各含30例样本。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时统计其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组间对比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无显著差异性,P>0.05;干预后,相较于常规治疗组患者,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明显降低,效果显著,且联合治疗组患者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结果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采取厄沙坦联合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厄贝沙坦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应用价值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丁酞口服结合奥格雷静脉滴注对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2016年8月~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5例,应用丁酞口服结合奥格雷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35例,常规使用静静滴奥格雷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酞口服结合奥格雷静脉滴注对脑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或研究。

  • 标签: 丁苯酞口服 奥扎格雷静脉滴注 脑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氯铵制作的大鼠先天性巨结肠模型是否存在肠道菌群变化并探索其规律。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8只200 g左右SPF级Sprague-Dawley(SD)雌鼠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只,实验组采用0.1%-30 min氯铵液制作先天性巨结肠模型,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处理。分别于术后2、3、4周采集上述模型鼠狭窄段、扩张段以及对照组肠段粪菌,提取粪菌DNA。16S rRNA V3-V4区扩增后,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平台检测,并进行基于OUTs的聚类分析,门水平、属水平菌群相对丰度及多样性分析。以α=0.05为显著性水平,采用One-way ANOVA和Bonferroni校正的事后多重检验,或Kruskal-Wallis法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实验组狭窄段、扩张段以及对照组肠道菌群总OUTs分别为876.33±27.21、913.00±43.51和6 193.33±1.53,特有OUTs分别为52.00±16.46、64.67±3.78、5 375.33±60.12,各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 1)。实验组狭窄段、扩张段与对照组菌群ACE指数分别为1 040.15±44.2、959.30±27.95和11 923.52±36.66,Chao1指数分别为1 087.47±130.35、946.63±29.56和10 133.08±69.88,各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 1)。实验组狭窄段、扩张段以及对照组菌群Shannon值分别为6.46±0.52、6.50±0.37和8.18±0.01,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及实验组狭窄段、扩张段菌群门水平相对丰度较多的是厚壁菌门[(38.46±0.03)%、(72.68±6.15)%、(63.98±7.22)%]、拟杆菌门[(26.76±0.05)%、(24.91±5.98)%、(33.17±6.92)%]和变形菌门[(32.15±0.09)%、(0.70±0.30)%、(0.56±0.14)%],除拟杆菌门外,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与对照组菌群属水平相对丰度前10的菌群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氯铵制作的大鼠先天性巨结肠模型存在肠道菌群变化。

  • 标签: Hirschsprung病 动物模型 DNA测序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了断路器选相分合闸技术原理,总结了采用此原理的PSD装置在换流站实践应用,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型号交流滤波器的三相合位产生时间的离散性,推论出不同型号的小组交流滤波器对选相合闸装置过零点的影响,最后通过波形验证这种推论的正确性,为其他工程采用该装置提供应用参考。

  • 标签: 选相合闸 电压过零 预击穿
  • 简介:清代珠尔默那木勒事件是影响西藏的标志性事件.这一事件促使清政府对西藏的政策进行了较大调整,提升并维护了达赖喇嘛的政教地位,加强了驻藏大臣的权力,并建立了此后二百年相沿不替的噶厦政府.这是清政府对西藏的再一次体制变革和制度安排.

  • 标签: 西藏驻藏大臣珠尔默特那木扎勒
  • 简介:纵观有清一代百余位驻藏大臣,良莠不齐,贤愚各异,臧否互见。然暇不掩玉,在近200年的驻藏大臣制度史上,不乏出类拔萃、政绩卓然者,甚至奋不顾身,为国捐躯,如傅清、拉布敦是也。傅清,姓富察氏,满族镶黄旗人。初由闲散授蓝翎侍卫。雍正二年(1724年),累迁...

  • 标签: 驻藏大臣 颇罗鼐 达赖喇嘛 西藏 中央政府 乾隆皇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罗汀联合咪喹莫外用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在2010年10月到2012年11月收治的158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单独使用咪喹莫外用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罗汀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2.1%,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患者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他罗汀联合咪喹莫外用治疗扁平疣取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广泛使用和推广。

  • 标签: 扁平疣 他扎罗汀 咪喹莫特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厄沙坦联合磺酸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于我院接受诊治的11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随机数字方法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59例,服用厄沙坦联合磺酸氯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59例患者,服用磺酸氯地平治疗,研究记录统计患者接受治治疗前后的血压情况。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以93.22%的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的71.18%,2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至于轻微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8%,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1.86%,2组患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厄沙坦联合磺酸氯地平可以有效控制患者血压,可以改善患者血液生化指标,治疗的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厄贝沙坦联合苯磺酸氯地 老年患者 高血压
  • 简介:目的:观察探讨肤清用于治疗婴幼儿湿疹和应性皮炎皮肤病的临床有效性。方法:此次专门回顾性选取了本卫生院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诊治患有湿疹和应性皮炎30例。本组30例患儿每日2次涂抹肤清,疗程周期后系统统计与评估治疗前后的临床差异。结果:14例应性皮炎患儿治疗2周后,痊愈率为64.3%,有效率为85.7%;湿疹16例患儿中的2周后痊愈率为68.8%,有效率为81.3%,2类病症使用肤清治疗下疗效无差异(P>0.05),临床实效性均比较显著。此外,30例患儿治疗2周后的总有效率高达83.3%,疗效确切。结论:婴幼儿湿疹和应性皮炎皮肤病患者在肤清外用药物的治疗下,临床疗效较佳,对于既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控制较好,安全可行。

  • 标签: 贝肤清 婴幼儿湿疹 特应性皮炎
  • 简介:摘要赫切综合征是一类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系统性血管炎症性疾病,该病累及肠道者被命名为肠型赫切综合征(又称肠白塞病)。除此之外,肠白塞病还存在第Ⅱ型表现,即仅有典型肠道溃疡。肠白塞病与克罗恩病、肠结核、肠淋巴瘤、其他有肠道表现的免疫系统疾病等鉴别困难,且目前对肠白塞病的治疗认知有限。因此,通过证据检索和循证判断提出肠白塞病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贝赫切特综合征 肠白塞病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